第21章
江璟云俯首作揖:“学生定会铭记于心。”
孙秀才见他知错能改、态度恭谨,满意的摆摆手:“行了,快念书去吧。”
江璟云应声下去,开始学习新的之乎者也。
呜呼哀哉!
再次想感叹,为什么当初老祖宗焚书坑儒的时候,老天爷不给他送几个数理化的老师过去?!
理科生被迫转文,天塌了!
***
话说这边一座雕梁画栋的老宅里,一位衣着华贵的老妇人正坐在院子里喝茶赏花。
忽闻一声惊呼,转眼就有一个身影飞扑到她眼前。
只见来人头戴金丝宝冠,身穿一袭宝石蓝色绸缎长袍,面若明月,目似秋波,端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此时正气喘吁吁坐在妇人跟前,向她告饶:“祖母,你这回可要救救孙儿啊,爹说他要打断我的腿!”
“你又闯什么祸了?”老妇人似是习以为常,淡然地重新倒了杯茶,“先把汗擦擦喝杯茶,喘口气再慢慢说。”
公子哥苏玉珩仰头灌了一杯茶,气喘匀后重重地将茶杯置于桌上,气愤道:“还不是书院里那些老古板!”
他今日带了两只蛐蛐去书院里玩乐,不小心被那老夫子发现,狠狠训斥他一顿不说,还被戒尺打了二十下掌心。
他伸出双手,可怜兮兮的卖惨道:“祖母你看,我的手都被打肿了。”
老妇人看了下孙子的手,不禁皱眉,这下手确实重了些,但嘴上仍是说道:“你犯错在前,先生罚你也是应当。”
苏玉珩没得到安慰不乐意了,低声在那哼哼:“我不喜欢那个书院,那个夫子天天骂我玩物丧志,是不成器的朽木,还说要不是看在爹的面上,早就想将我赶出书院了。”
苏氏听言眉头紧皱,当初送苏玉珩去英华书院,是想着夫子是个举人,学识渊博,未曾想此人品行如此不堪,竟如此妄议学生,她安慰苏玉珩道:“行了,此事我会跟你父亲说明,让他给你换个书院。”
“真的?”苏玉珩喜出望外。
“真的,祖母什么时候骗过你。”老太太点了点他的脑袋,推了一碟子点心到他面前,笑道:“来,不说这个,管家今日新送上来的甜点,你尝尝。”
“咦,这是什么?”苏玉珩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桌上摆着几个小巧玲珑的糕点,装在精致的竹杯里,表面覆盖着一层如云朵般软乎洁白的东西,凑近还能闻到一股浓郁的奶香。刚一入口,就尝到了奶油的丝滑与细腻,像甜甜的雪花融化在舌尖,接着是柔软蓬松的蛋糕,口感绵密香软,让人爱不释口。
“太好吃了!”苏玉珩三两口就吃掉了几个,看着桌上所剩无几的蛋糕,不舍地舔舔嘴问,“这叫什么?李管家这是去哪里寻来的,明日再去多买些回来。”
“说是叫奶油蛋糕,今日有人上门来卖的,他也不晓得去哪找人,你若喜欢明日让人去找找。”老太太将剩下的推给他,笑眯眯道,“你爱吃就都拿回去,不过你得答应祖母,换了书院就要乖乖上学,不得任性胡闹,晓得不?”
“哦,孙儿晓得了。”苏玉珩乖巧应是。
苏氏满意点头,孙儿虽有些顽劣,但本性不坏,甚是乖巧听话。
第20章
第二天刚到镇上,已经有人在那等着了。
江璟云认出好几个是昨日见过的门房或是管事,细问才知,昨日卖出去的奶油蛋糕,主人家吃了都说不错,让今日出来再买些,问了好些人才得知江家三兄弟每日都会在西市这里出摊,便早早地在这里蹲守着。
这刚一见人,众人就围了上来,纷纷表示要买糕点。
弄得三人面面相觑,愣在原地:他们的奶油蛋糕,火了?
“愣着做什么,快些把奶油蛋糕拿出来。”一大早就蹲在这里,人等的早就不耐烦了,连声催促道,“都拿出来,有多少我要多少。”
“哎哎哎,你谁啊,”听到有人口出狂言要包圆儿,其余人不乐意了,挤上前道,“我也全要了。”
“我也要。”
……
一个个财大气粗,他们觉得贵的不行的东西,人一开口就是all in,弄得江璟云都有点仇富了。
由于每日能买到的水牛奶是定量的,所以一日最多也只能做十五盒蛋糕。
众人听闻,抢的更厉害了。
争执半天,最后决定每家限量两盒,有些人不太满意,还是江璟云说以后每日都会有,且留下地址可以按顺序排队送上门,众人才勉强妥协。这些人走的时候,还顺便带了些卤味、月饼回去,想着万一主人也喜欢这些,那肯定也少不了他们的打赏。
就这样,还未出摊,江璟云他们就赚了快四十两银子,卖七八日螺蛳粉和卤味才能赚到的钱,就这一会儿就到手了。
摸着沉甸甸的钱袋,不说江大哥江二哥,就连他的心脏也是“砰砰砰”的快速跳动:这回是真要发财了!
三人都惊喜不已,最后还是江璟云率先冷静下来,提醒哥哥们把咧开的嘴收收:“咳,哥哥们,咱们低调点,免得招来祸患。”
兄弟两听了提醒也迅速反应过来,收敛住高兴地快溢出来的情绪,偷偷将银钱分成三份收好,才开始摆摊卖螺蛳粉和卤味。
下午回去的路上,江二哥开心地问蛋糕如此畅销,要不要多寻摸一家卖水牛奶的,然后每日多做些来卖。
江璟云同意多找一家买水牛奶供应,水牛奶是主要材料之一,缺少就麻烦了,可以多寻一家以防万一,但是增加蛋糕数量就算了。
摸着良心讲,一盒蛋糕的价钱还是偏贵的,普通人一般都不舍得买。这镇上的富贵人家再多也有限度,如今卖得好是因为大家正新鲜,等时间久了销量就会往下跌。
再者,俗话说得好:得到的不一定是好的,但得不到的一定是最好的!
饥饿营销,不过如是。
江二哥觉得五弟说的也有道理,点点头就将此念头按下不提。
……
时间飞逝,转眼已入冬。
这天又到了江璟云考校功课的日子,看着桌上摆着的四书,孙先生拿起一本《大学》,问:“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自省其身而推己及人,旨在达到至善之境。”
“平天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2】。天下太平在于治国者,尊长爱幼在于上位者,故此,修身养德推己及人,方为君子之道。”
孙先生颔首,随手又换了一本《中庸》。
……
大冷的天,江璟云在下面愣是热出一身的汗。
漫长的考较时间终于过去,期间虽然回答的有些磕磕绊绊,但大致也都能答得上,可见这段时日学习没有懈怠,孙先生满意点头,问:“我听闻你们早上的螺蛳粉买卖已经停了?”
“是,因为没有材料前两日已经停了,现在还在卖的是卤肉粉。”江璟云应道,老师爱吃他们家螺蛳粉,经常遣家中仆从去买,知道也正常。
孙先生点头:“既如此,那应该不需要这么多人手了?那明日起,每日辰时到未时,你便到私塾和别的学子一起上课吧。”
江璟云愣了下,点头应是。
感天动地,这是进度终于赶上同期了?
来了这么久,每日都是三点一线,上课时间也跟别人错开,都没遇见过别的书生,也不知道这些同窗好不好相处。
胡思乱想地从私塾里出来,天已经有些暗了,雨夹雪的湿冷天气,透过单薄的棉衣直刺骨头。冻的抖抖嗖嗖的江璟云一边往家走,一边琢磨:现在螺蛳粉不卖了,只卖卤味和月饼、蛋糕这三样,但是由于天太冷生意也不好,得想些新点子才行……
脑子一转,脚下的动作就慢了下来。
旁边的江二哥看他又想迷糊了,伸手拽着他往前走:“再走两步就到家门口了,咱先回去吃点热乎的再慢慢想。”
“热乎的……”,正思索间,突然听闻前面有些喧闹,抬头一看,发现是自己家那边,江璟云顿时心中一紧: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两人疾走两步到家,就看见屋子里有个人,满身是血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凑近一看,原来是萧穆琰。
江璟云急了:“这怎么回事?去请大夫了没有?”
大伯在一旁也急的冒火:“不晓得,他突然就倒在你家门口外,还是璟林过来喊我们才晓得,我已经让老大去请老村医了。”
村里的是个赤脚大夫,平日看些小伤小病估计还行,萧穆琰这个看着很严重,老村医不一定看的来,想罢江璟云拿出五十两银子,交给后面的二哥说:“二哥,你先去找大哥把老村医请来,再麻烦你们去镇上请个大夫,多少钱都不打紧,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