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郁宁想到这,默默在心里想着,后续要让翠屏,在内陆引导一下舆论,至少在她真正的强大起来之前,就让大家这样误解也挺好的。
  想明白后,郁宁才笑着对苏浮生点了点头:“苏大人所言甚是,那我们就在清宁城设立我们自己的小朝堂和州府吧!”
  郁宁说完,当即与众人讨论起来,这个小朝堂要怎么设立。
  “嘉盛帝时,曾将幼子封过东陵王,封地上所有财政都归其所有。当时东陵王在封地设得是六部十二司,属下以为滢炆岛也可按此规制设立。”
  苏浮生再次建言。
  众人听了,都点头表示赞同。
  大禹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但是朝廷的六部各有四司,共二十四司,封地上减去三省,二十四司改为十二司,都是在表示对朝廷的敬意。
  不过这对于滢炆岛来说,也差不多够用了。
  “好,既然大家都无意见,那就这样定下来。”
  郁宁拍手,定下决策,随即又对苏浮生和云姑姑二人道:“苏大人云姑姑,你们回去后将各职位的要求和每个职位推荐的人才,列份清单出来,明日呈交给我。”
  “是!”
  两人应声后,众人才开始讨论清宁城建立州府的事情。
  最后因为考虑到滢炆岛现在只有清宁城一城,决定暂缓州府的设立,只在城中设置县衙。
  至于县令主簿等官员的人选,郁宁决定从书院中学习优异者和工作中表现良好之人中选取。
  人员名单还是由苏浮生二人列举。
  众人因为这两件事情绪激动,会议一直讨论到傍晚才结束。
  清宁城中一片和乐,远在大禹内陆的翠屏等人,却遇见了第一个重大危机。
  “江大人,王大夫失踪了!”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汉子,匆匆跑进一座简陋的民宅,对着正在劈柴的女子,压低声音急切的道。
  嚓的一声,木材裂开,两块一样大小的木块掉到地上,女子收起斧头回头道:“怎么回事,你们不是一直跟在王大夫身边的吗?”
  劈材的女子,正是被郁宁派到内陆的江翠屏,她听见王其仁失踪了,原本就冷的脸,变得更冷了一些,语气更是如霜剑一般。
  来人虽是个壮年汉子,但是在翠屏面前却丝毫不敢放肆,听到她冷冰冰的话,更是吓得一缩脖子,瑟缩道:“属下是一直跟着王大夫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快仔细说来!”
  翠屏一把将斧头劈在柴垛上,语气冰冷。
  汉子不敢耽搁,立刻将来龙去脉讲来。
  “今日中午吃过午饭后,我们照例跟着王大夫去给村民们看脉,快到小河村时,突然遇上一伙山匪,跑出来二话不说,就将王大夫抢了去,我们追赶上去却遇上埋伏,等到脱身时,已经不见了,不见了王大夫的踪影。”
  翠屏听完,瞪了他一眼,“带路!”
  第89章 岭南之乱
  翠屏跟着人急着转身出门,却正好遇见隔壁的邻居买菜回来。
  “小翠姑娘,你父亲又出去行医了呀?”
  翠屏看着对方,点了点头,“是的王婶,我正准备去接他回来!”
  王婶是个四五十岁的胖大娘,为人很是热情,翠屏他们搬过来后,经常照顾他们。
  闻言,她捂嘴笑了两声,催促道:“好姑娘,快去吧!”
  等到翠屏转身离去,她才摇摇头,叹道:“这江郎中这么和缓个人,怎么生出个这么冷冰冰的闺女,怪不得怎么大岁数了还没嫁人。”
  不过,想到屋里自家的主子,她又收了音,哎,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翠屏不知道王婶的心理活动,一路跟着人,快速来到小河村附近。
  “江大人,王大夫就是在这里失踪的。”
  每日跟着王其仁行医的,除了他新收的两个弟子外,另还有三个清宁城的士兵。
  带头的这个,名叫何田,身手最好。
  翠屏刚到,何田就迎了过来,他因为受伤过重,只得派了另外一人回去报信。
  “江大人!”
  看到何田手臂上的鲜血,翠屏眉心微皱:“来人竟然如此厉害,你们确定是山匪?”
  何田身上的伤口,刀口整齐,说明出手的人,不但身负利器,还有着不错的身手。
  “属下等也不确定,一开始那伙人出来,二话不说就抢人,我们上前阻挡都被打了回来。本来属下也觉得有些蹊跷,可是正好遇见小河村的村民说,附近常有山匪出没,所以才认为是山匪所致。”
  何田捂住被简单包扎的伤口,额上疼得满是冷汗,但是说的话却条例清晰。
  随后,他又带着翠屏来到事发之地,将当时的情形,详细再述了一遍。
  “不对!”翠屏听完后摇头,她蹲在地上划过双方交战后的痕迹,然后又沿着对方退去的路径,沿途走了一遍。
  “江大人也觉得这些人,不是山匪?”
  何田脸色沉重,王其仁的安危是他负责,如今王其仁失踪,他首当其咎,如今自然最是心急。
  翠屏看着地上的脚印,沉思片刻,忽然道:“回城!”
  说完,不管其余几人一脸不解,转身向着城内走去。
  不多时,翠屏带着何田,来到城南的一座院子。
  剩下的两名士兵,则带着王其仁的弟子,继续在小河村行医。
  翠屏看着紧闭的大门,向周围看了看,见无人注意,才上前敲了敲门
  三长两短有节奏的敲击之声,重复三次后,大门才被人从内打开。
  见到来人是翠屏后,里面的人立刻敞开门,将门外的人放入。
  等到翠屏两人进入后,来人又将门关上,然后才疑惑道:“大人,你今日怎么亲自来了?”
  随后他看见翠屏身后带伤的何田,神色一变,语气变得急切:“是出了什么事吗?”
  翠屏点头,几人走入院中。
  “将所有人都召集过来,我有事吩咐。”
  翠屏也没有进屋,直接站在院中等着。
  院中人看到这情景,知道是有大事发生,不敢耽搁,立刻把院中所有人都叫了过来。
  翠屏看着围过来的一群半大小孩,这些是他们这几个月收留的孤儿,专门养在城中打探消息。
  在广州和梧州,都设有这样的地方,被他们叫做闻知堂。
  三个城中的闻知堂,各有一百多孤儿,闻知堂除了供这些孩子习武练字外,也是消息转换的地方。
  等人到齐,翠屏才开了口。
  “王大夫今日失踪了,我怀疑是附近的军队所为,你们从现在开始,传令各处,打探柳州附近军营的消息,着重打听,是否有人受伤!”
  翠屏说完,下面的人,齐声应声。
  所有人立刻从院子的各个暗门出去,开始传递这个消息。
  城中的乞丐、小二、伙计,不时交头接耳。
  不时有消息,传回柳州城南的闻知堂中。
  翠屏则带着人,分析这些消息,判断消息的真假,判断是否与这件事相关。
  “大人,你看这条消息!”
  柳州闻知堂的管事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女子,名叫鲁玉,原本是个丫鬟,在逃难的路上被主人抛弃后,被翠屏救下。
  她虽是奴婢之身,但也认得一些字,又曾经是在贵人府上做事,见识才略都有一点。
  在随着翠屏办事的时候,表现突出,所以柳州闻知堂建立后,就让她做了主事。
  翠屏听到她的话,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纸条。
  上面是用拼音写的消息,翠屏一看就变了神色。
  “岭南道发兵了?”
  鲁玉也是满脸神色严肃,忧心忡忡的样子:“根据这个消息看来,恐怕是这样了。”
  “柳州看来不能再呆了!”翠屏握紧手中的纸条,神情越发严峻:“今晚过后,就安排人往广州撤退。”
  “可是王大夫怎么办?现在传回的消息中,还是没有他的下落。”
  何田有些急切,顾不得伤口的疼痛,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翠屏眼中神色依旧未变,只淡淡道:“如果今晚还没有王大夫的下落,何田你和鲁玉就带着人撤退,我留在城中,继续寻找王大夫的踪迹。”
  “大人,这怎么可以,你一个人……”
  鲁玉闻言焦急的想说什么,却被翠屏抬手打断。
  “我主意已定,不必多说,抓紧时间,查找线索。”
  “是!”
  鲁玉和何田都深知翠屏的性格,只能无奈应是。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传回的消息五花八门。
  甚是可以看出岭南道的兵马,明日就要到柳州城下了,可是却依然没有王大夫的消息。
  眼看着天色渐黑,翠屏突然从一团消息中抬起头。
  “岭南道就快打上门了,柳州这边开始布置城内的防守吗?是谁在负责?”
  闻言,鲁玉和何田二人惊醒,立刻翻看消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