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第83节

  段知微倒是还好,她也经常去研究别人家的秘方,而且段家食肆作为第一个蒸螃蟹的店,仍然很受食客们追捧。
  段家食肆这回推出的重阳糕倒是规规矩矩,麻葛糕、雪花糕、菊花糕,都是些常见的糕点,不过口碑在那,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蒸笼从早工作到晚,那白色的蒸汽一直飘在上空都没停下来过。
  今日进店的食客都能得到一小碟免费的香甜菊花糕,段知微一通分发,只有一个姓高的郎君没有要。
  因为“糕”与高同音,他要避讳。
  圣人今秋又准备去大雁塔登高祈福,这导致金吾卫们又忙碌了起来,袁慎己在大慈恩寺附近布防了一天,终于掐着宵禁的点儿回来。
  段知微提前预备了绿豆菊花面儿给他净手。
  袁慎己接过,先剥了一盘子黄儿推给她吃。
  段知微摇头:“这蟹肉寒凉,我今日吃了不少了,不再吃了,怕不好消化。”
  近来官署的廊下宴顿顿是螃蟹,他也吃腻了,只挑了两块黄儿意思一下,宁愿吃糟茄子拌饭。
  段知微把那碟螃蟹放到一边,冲着后院喊:“十狗,来吃螃蟹。”
  没有任何一个生物搭理她。
  她纳闷了一阵儿,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而后重新道:“金华,这儿有一碟剥好的螃蟹,快出来吃。”
  金华猫这才别别扭扭的从后院磨蹭出来,怨念的看了她一眼,而后拖着盘子重新回了后院。
  段知微和袁慎己对望一眼。
  而后爆发出了极大的笑声。
  袁慎己头一回听说金华猫本名叫十狗的时候,一口菊花酒呛在了喉咙中,而后抖着肩膀大笑起来。
  能让这位冷面金吾卫笑的如此开怀,“十狗”这个名字,威力可真大啊。
  今夜更深露重,房间温度特低,段知微抱着旁边这个大火炉,还是觉得双脚冰凉。
  袁慎己轻捏一下她的脚踝,把她的双脚放到自己腹上,那里滚烫如火。
  段知微这才觉得双脚舒适了些,她想起了什么,问道:“重阳你哪一日休沐啊?”
  圣人重阳的活动排得满,搞得他也很忙,段知微很郁闷。
  袁慎己道:“最后一日轮到我休沐。”
  “那就是还有的休咯?”她开心问道。
  段知微在昏暗的烛火下笑得格外明媚,他心下一动,抬手去捏一下她的脸:“这么开心。”
  “我准备重阳挑一天,带着大家去终南山脚辞青游宴。”她把头靠上他的肩膀:“如果你也能去,我会非常开心。”
  他突然觉得温暖起来,低头去亲吻她光洁的额头:“好。”
  为了重阳这场野宴,段知微牟足了干劲,她雇了两辆牛车,把毡帐、酒器、各色餐具和食物都运了上去,而后一群人浩浩荡荡朝着长安城外行进了。
  重阳这日天气很好,终南山间的树林宛如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小糕点,红的、黄的、橙的,层层叠叠,蔚蓝天空中偶有一群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朝着南方迁徙而去。
  长安城外很热闹,已经有不少人在草地上席地而坐,饮酒斗诗起来。
  段知微特意往林子深处走了走,因为他们有特别的客人。
  将毡帐搭好,酒肴摆上,秋日的宴会便愉快的开始了。
  蒲桃邀请了朱娘,两人拉着小狼在林间寻找各类昆虫,要捉回去养,被段大娘严厉拒绝。
  十狗一边摇尾巴一边等着炭炉上滋滋作响的烤鱼。
  甄回、苏莯、李衡和袁慎己几个人喝着菊花酒,听王潜在讲“时来风送滕王阁”的故事。
  他本人写话本是一绝,没想到当说书先生也很有几分能耐,讲的故事很引人入胜,把几位郎君听到入迷。
  话说重阳前日,少年天才王勃自山西去交趾看望被贬谪的阿耶,船行至马当山,突遇风浪,船在此停泊,王勃下船观瞻江景,偶遇一仙风道骨的老者,老者道:“明日重阳佳节,滕王阁有场宴会,若你能前往,定能写下精彩的诗章,名垂千古。”
  王勃表示这儿与洪都相距甚远,实在难以赶到,老者道:“我借你一阵清风,你自管前去。”
  果然第二日王勃按时到了滕王阁,写下那惊才绝艳的《滕王阁序》
  苏莯叹息道:“王勃大才,可惜英年早逝。”
  几人念诵几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又举杯欢饮了起来。
  段大娘跟阿盘在跟着陈桂芳学习如何盘绢花,她手巧,用纱盘出来的绢花栩栩如生。
  段知微四处望一眼,确定这里再没有他人,于是放心打开了放在车上的小木箱,把里头的小狮子捧出来放到地上。
  阿雪的魂光目前寄托在这一个只有手掌大的小狮子上,比之前可爱轻巧了不少。
  只是这次为了确保它不会那么轻易就碎掉,捉妖司给它换了个铜壳子。
  阿雪在段知微脚边徘徊一会儿,略有些失望:“他没来吗?”
  段知微抿嘴笑笑,指了指远处一个可疑的落叶堆。
  那堆落叶巨大无比,还在微微抖动,仔细一看,巨大的石狮子阿墨就藏在那里头。
  “应该是不好意思见你。”段知微说道。
  阿雪生气的甩下尾巴,大步跑了过去,很快爬到阿墨头上,而后抬起爪子锤它:“你这个超级无敌大笨蛋!长安城怎么会有你这么傻蛋的妖怪,简直丢我们妖怪的脸,被一小小树精蛊惑就失去理智了,我都替你脸红。”
  阿墨伸出爪子捂住头:“我错了,对不起啊,好痛啊。”
  众人赶过去劝架:“他已经知道错了,你们几百年才相逢,别骂它了,和好吧。”
  阿雪更生气:“明明可以早点来找我道歉,居然还躲藏在一堆树叶下瑟瑟发抖,我更火大了!”
  阿墨捂住脑袋:“我是真的知道错了,阿雪对不起。”
  两只狮子还在吵吵闹闹,蒲桃跑过来:“我们偷偷藏了一根麻绳,要不要一起拔河?”
  段知微道:“这个提议不错哎。”
  众人按照体型分成了不同的两队,段大娘一边喊着腰不好一边站在一旁当裁判。
  阿墨问道:“我能玩吗?”
  “你不准玩!”众人看着这庞大的石狮子,异口同声道。
  夕阳的余晖终于洒了下来,将山林染成温暖的橘色,宴席的欢声笑语也平息下来,众人都上了马车、牛车,往长安城里赶。
  段知微与袁慎己共乘一辆马车,她在后面靠住他的肩膀昏昏欲睡:“以后我们每年来这里好不好。”
  他抬头望一眼天空,橙红色的空中出现第一颗星星。
  “好。”他听见自己的声音。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立冬节与火锅子寒夜出……
  长安的初冬,寒意日渐浓厚,龙首渠的水结了层薄冰,在寒风里泛着冷钝的光,有调皮孩童过去踩上两脚,那冰“咔擦”一声就断了。
  这天冷了,段知微更不愿意从被窝里头出来了,无奈立冬节这日圣人有出郊迎冬之礼,因此夜漏未到四更,
  袁慎己就得起床,换一身黑色官服与百官一起在郊外迎冬。
  虽然他起身很小心,但还是把段知微吵醒了。
  她在滚热的被窝里像条搁浅的鱼扑腾两下,还是咬牙起来,借着炉火的微光给他热一碗乳酪。
  他接过乳酪一饮而尽,而后把她重新拉进被窝里:“还早,你多睡会,我去完北郊就回来。”
  段知微打个哈欠,她的眼皮还在上下打架:“好......等你回来,一起吃羊汤锅子。”
  话没说完,她又睡着了。
  袁慎己笑着摇摇头,又帮她掖下被角,自去了。
  宵禁刚解,凛冬的寒风中空无一人,他的脸被刮得生疼,一路疾驰出坊后,遇到了同样赶去北郊,一路骂骂咧咧的明威将军吴康。
  两人互相叉手为礼后,吴康抱怨每年立冬都来上这么一出,他刚刚在小路上骑马飞奔,差点撞上一个赶驴的卖油翁,好容易才勒住缰绳,不然必得连人带马摔下来。
  “你说说,这么个破天,路上没半个人,他跑出来卖什么油,指定脑子被驴踢了。”
  他一通抱怨,随着袁慎己一起行至了北郊。
  段知微这一觉睡得挺香,起身发现天色阴阴的,似乎要下雪。
  她早早换上了木棉裘,这衣服虽然稍显笨拙,但是却暖和,又去正堂把铜炉子点上,让碳在里头慢慢熬着。
  冰冷的食肆一下子暖和了起来。
  这铜炉子还是她特意去铁匠铺设计的,做成个四条短腿的铁架子,上头铺平个炉盘儿,除了取暖、烧水、煨汤、热个朝饭都不在话下,方便的很。
  段知微正在厅堂预备着,肉肆的伙计就过来送羊肉了。
  立冬这日家家户户都得来碗羊汤,炖煮的香浓,再撒些香菜叶和葱末儿,有条件的富贵人家再来勺胡椒,包管喝的满头大汗,白热气儿从脑门上飘。
  今儿羊肉看上去特新鲜,她挑了羊颈肉炖汤,前腿肉涮锅,肉肆伙计接了钱笑道:“还是段娘子会挑,这都是好部位,量有限,我第一个就往您这送了。”
  段知微一听便懂了,又多拿了几枚铜子儿给他:“不值当什么,今儿实在冷,拿去喝碗热饮子。”
  伙计笑着生受了,推着一车儿羊肉去下一家食肆了。
  食肆几人都坐在暖炉边慢慢处理羊肉,日头升起来,外面传来热闹锣鼓声。
  两个孩子偷偷往外瞄。
  段大娘了然,笑道:“想来立冬日,乞儿又开始装钟馗沿街跳舞驱鬼了,你们去看看吧,乞儿也可怜见儿,大冷天的,你们多带些铜子儿去。”
  金华猫在铜炉儿底下躲懒,一听这话,也要跑去凑趣儿,被段知微喊住:“哎,人家钟馗驱鬼,你个妖怪还上赶着去啊,别被冲撞了。”
  金华猫不听,跟着两个孩子跑了。
  “真是的......”段知微摇摇头,她站起来准备去铁匠铺拿新订做的火锅子。
  与去年不同,这回她效仿的是北方那种涮肉的铜锅,本朝没有,那火筒、锅身、火座什么的都需要重新订做。
  这铜炉子只是给食客吃个新鲜,毕竟其他家也没有这个。
  段大娘拦住了她:“我去取,顺便买些面脂回来,这天太干,不抹面脂遭不住。”
  今日食肆搞的是全羊宴,大锅里炖着汤浓雪白的羊杂汤,另一个锅中则卤了各种羊杂碎,加了各色卤料一起小火炖煮,时不时还要撇去浮沫儿。
  最后卤出来的五香羊肝细腻鲜滑,切片儿蘸椒盐吃,很适合就酒,食客们对这羊肝儿简直是爱不释手,基本就是出锅没。
  待到下午时分,天空开始飘小雪,袁慎己在雪大起来之前,终于赶回了食肆,手上拎了一个小匣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