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摆地摊 第51节

  小女儿乐乐好奇地尝了一口,立刻被辣得直哈气,结果下一筷子还是伸向了碗里的鸡杂,放进嘴里。
  眼看嘴唇都被辣红了一圈,还要嘶着气道:“好辣,好好吃。”
  这幅馋嘴的模样把哥哥姐姐逗得不行,一旁的妈妈赶紧给她递了杯水过去,才让这个小馋猫缓解了辣意。
  “我的手艺可没你们工地食堂里的这么好。瞧这碗西红柿炒蛋,红红黄黄的,炒得多好看啊;还有那盘肉沫茄子,软而不烂,汤汁浓稠,能把这道菜做得这么好的人厨艺一定很好。”
  咽下嘴里滑嫩的沾有酸甜西红柿汁的炒鸡蛋,又往嘴里扒了一口饭后,妻子这才继续说了一句:“知道你在工地吃得不差,我们就放心了。”
  项东平:咦?
  “就是啊爸爸,我们老师说了,人是铁、饭是钢,反正食堂里的饭菜又不贵,你一定要多多多多吃饭。”
  小女儿眨巴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爸爸工地里的饭菜好好吃,我长大了也要来这里上班。”
  项东平笑斥:“你长大后再说吧。”
  小女儿嘟囔着:“那在我长大之前,爸爸要替我在这里多吃很多的饭、很多的菜。”
  项东平愣了愣,片刻后,才回了一句:“行。”
  “爸爸以后吃很多饭、很多菜,等乐乐长大后来接爸爸的班。”
  正感动着呢,项东平就见小女儿又挥舞着勺子,脑袋一低几乎要埋进了饭里,嘴巴一鼓一鼓地说道:“长大后才能来吃这里的饭,那我现在要多吃一点才行!”
  项东平无奈地笑骂了一句:“真是小馋猫。”
  转头一看,从方才起就没了声音的几个人同样在往嘴里大口大口扒拉着饭,吃得风卷残云、摇头晃脑,美滋滋的,一脸满足。
  项东平纳闷:“有这么好吃吗?”
  夹了一筷子酸豆角连同鸡胗进嘴,立刻睁大了眼:真的太好吃了!
  “——哎,给我留一点啊!”
  第43章 鸡蛋灌饼、菜包子
  下了高铁,徐茂阳急匆匆打了辆车:“师傅,去这个位置。”
  司机看了眼手机上显示的地图,了然道:“哦,这个工地啊,我知道,有个剧组在附近拍戏。”
  又扫了眼徐茂阳,脸色流露出一抹惊讶,“小伙子,看不出来啊,你也是去追星的?”
  徐茂阳笑了笑,没说话。他追的“星”和师傅说的应该不是同一个。
  很快,就赶到了工地。
  徐茂阳给梁凡芸打了个电话没接通,索性在工地上找了个工人问清去食堂的路后就急匆匆跑了过去。
  原本以为正是饭点,食堂里应该会人满为患——就像之前的小面摊一样。没想到进了食堂一看,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在窗口打菜,队都不用排,坐在大厅里吃饭的人倒是很多,但他们手里端着的显然不是食堂的菜色。
  徐茂阳大为震惊:外面的世道变了?连沈三元做的菜都不畅销了,这些人的胃口是有多刁?
  他们不识货,徐茂阳可识货得很。
  他伸着脖子,往几个窗口上来来回回地看,却一直没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徐茂阳不仅纳闷:沈三元人呢?
  “——别找了。”
  “沈三元走了。”
  梁凡芸不紧不慢走过来,身旁跟着一脸疑惑的何舒然:“你找沈三元干嘛?你的那个小明星在附近剧组拍戏啊。”
  “什么小明星?算了这不重要。”
  徐茂阳看向梁凡芸,脸上是掩盖不住的着急,“沈三元走了?沈三元怎么走了?!”
  梁凡芸拿出一张纸条递给他:“在食堂发现的。”
  徐茂阳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十个大字——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落款:沈三元。
  神特么“世界这么大”。
  徐茂阳觉得自己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又不免好奇——沈三元会去哪里看看?
  -
  “一个鸡蛋灌饼。”
  “哦哦,好的。”
  反应过来后,沈三元立即从纱布下拿出提前和好的面团,揪下一个面剂子,搓成圆团,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薄面饼;待铁板上的油烧热后,再利落地把面饼往上一贴。
  面在油的加热下慢慢膨胀,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接着敲开一个鸡蛋,往里撒上食盐、葱花,加以搅拌。
  见面饼已经烤出了形状,中间部分也隐约分出了两层,沈三元随即拿起筷子在中央戳开一个小洞,往里倒入搅拌均匀的蛋液。
  蛋液很快与面饼紧密贴合在一起,浓郁的麦香中,若有若无地散发出炒鸡蛋的香味。
  沈三元问:“要加什么馅?”
  中年女人想也没想,脱口而出:“一根烤肠、两块鸡柳,土豆丝多来一点。酱要甜面酱。”
  沈三元应了声,筷子一挑就将灌了满满蛋液的面饼铺平在了案板上,刷上酱,接着放上两片生菜、一根炸开花的烤肠和两片煎得外焦里嫩的鸡柳,再往上铺一层酸辣土豆丝,利落一卷,塞进了包装袋。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很快,一个鸡蛋灌饼就做好了。
  早点车的车牌上写有价钱,女人拿出手机扫了码:“十二块,转过去了。”
  拿着鸡蛋灌饼,女人却没急着走。她上下打量了沈三元两眼,好奇问道:“之前在这里摆摊的人呢?我记得是个男人来着。”
  扫了一眼早点车上的招牌,“‘老杨鸡蛋灌饼’——你是老杨他闺女?”
  沈三元解释:“老板有事,让我在这里替一会儿。”
  事实上,沈三元现在也还是云里雾里的。
  再次感应到那股每次驱使自己更换地点的力量后,她只来得及留下一张字条,再次睁开眼,人就已经站在了这里。
  面前是一个三轮车改造的早点车。一个液化气罐、一个铁板,架子上放着几个盛有拌菜的塑料盒和调料瓶,就构成了这个摊位的全部。
  摊主是一个看上去十分和善的中年男人,总是笑呵呵的,看见沈三元,还问她:“要不要吃鸡蛋灌饼?”
  沈三元张了张口,还没回答,就见男人似乎看见什么,脸色倏然一变,随即将围裙一解,立刻冲了出去,整个人很快不见了踪影。
  临走前只丢下一句:“小姑娘,摊子帮我看一下。”
  于是沈三元就在这里卖起了鸡蛋灌饼。
  女人似乎在等人,站在路边,往不远处的体育局门口看了好几眼。闲着无聊,索性拆开鸡蛋灌饼的包装袋,一口一口吃了起来。
  咬下一口,金黄焦脆的饼皮倏然发出一声“咯吱”的脆响,中间夹着的是酥香柔软的鸡蛋,晶亮的油珠在其中乍隐乍现,端的是外焦里嫩、唇齿留香。
  女人的眉毛一扬,夸赞道:“小姑娘,你这饼皮煎得可比老杨好多了。”
  面饼焦脆筋道,鸡蛋香甜喧腾,微微点缀的酱甜中带着微辣,丝毫不觉得腻人。
  又有清爽生脆的生菜叶和喷香的烤肠、煎鸡柳,一口下去,层次感丰富,更是回味无穷。
  女人感慨:“同样的食材,怎么今天的鸡蛋灌饼吃起来味道特别好?”
  她侧过头,对沈三元说:“你也别替他看摊子了,自己支一个吧,保管那些训练的孩子们都爱吃。”
  “——嘿,陶萍,才几天不见你就教唆人抢我生意啊?”
  摊主老杨远远跑过来,对着女人,也就是陶萍好一番吹胡子瞪眼,一转头看见沈三元,立刻又笑得一脸和蔼,“谢谢你了小姑娘。刚才走得急,真是不好意思。”
  沈三元摇头:“没事。”
  陶萍在一旁凉凉道:“确实没什么事,反正这么久也就我一个客人。”
  沈三元往四周扫了一眼,见周边确实僻静,还奇怪老杨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地方摆摊。
  老杨哼哼笑道:“人抓到了,我这摊子也要换地方了,你啊,以后就是想吃鸡蛋灌饼也没得吃了。”
  却听陶萍说:“这可不一定。”
  她看向沈三元,“体育局的食堂正在招一个早餐师傅,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
  “食堂?”
  “对啊,五险一金,每月工资按时到账。要是做得好,还能进编制。”
  听见“编制”两个字,沈三元眼睛倏然一亮,这对大部分人,尤其是她来说,简直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为了当上厨神,她每天努力实习,没想到在实习期间,还能先混上人间的编制。属实是美滋滋。
  老杨在一边拆台:“编制哪是这么好进的,小姑娘你别听她画大饼。”
  陶萍也道:“要想顺利进食堂,得先试个菜,我说了不算。”
  沈三元却兴致高涨、信心十足:“没问题,我会努力的!”
  不就是试菜嘛,她有经验。
  -
  陶萍将沈三元领到体育局食堂后厨,她道:“这里的食材你都可以用,做完正好赶上那群小兔崽子下训的时间。”
  她似乎有急事,交代了沈三元两句后,接了个电话就走了。
  沈三元扫视了一眼这个后厨,空间很大,设施齐全,光是灶台就有好几个,不过摆在明面上的食材不多,除了橱柜里的面粉外,只有一些零碎的葱蒜和放在灶台上的一篮新鲜嫩叶菜。
  她想了想,决定就用这些嫩叶菜做一道菜包子。
  袖子一捋,先把面粉倒出来,加水、揉搓,放在一旁醒发。
  这篮子菜叶已经很嫩了,沈三元再择其上最嫩的嫩叶,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放进锅里蒸得白生生的。这便是这道菜包子的馅儿了。
  因着菜叶儿极嫩,吃得便是这道清味,所以调味料不用加太多。
  馅儿蒸好了之后,便开始包包子。一个面剂子擀成薄薄的圆形,摊在手心,往里舀上馅儿,接着顺着一个方向开始捏褶子,直到捏出的褶子花首尾相接,将包子馅全包在了面里为止。
  包子包好,便可以上锅蒸了。
  刚把火点上,沈三元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音,接着几个穿着体训服的小伙子大步走了进来,高声叫嚷着:“刘阿姨,今天吃什么啊?训了一天,饿死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