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苏醒的第三个月,顾南能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站起来了。
虽然还不能走路,但医生说她的康复进程很快,如果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的话就可以准备回家了。
第四个月,顾南能够长时间站立,能够推着助行器慢走,于是提出回家,医生同意了。
离开的前一天,顾南联系了易敬容。
易敬容把会面的地点定在心理咨询室隔壁的休息室里,理由是那里的沙发比较软。
顾南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挑着易敬容想知道的说给她听。
不过易敬容对她的情感经历尤其感兴趣,追问了很多细节。
顾南不想和她深聊,但易敬容很有毅力,硬是挤牙膏似的从她嘴里挤出了不少想要的信息。
这场谈话进行了很久,结束的时候易敬容已经写了一个数千字的文档,她还把文档给顾南看,问顾南有没有记错。
顾南一目十行地扫过去,被文档的最后一段吸引住目光。
那是易敬容根据她的描述写的结论。
林惊春、齐厌、纯一命理相似,出场年龄19岁,生日腊月初一,父母缘浅,兄弟缘深(?),有迷失\/自毁倾向。
顾南看着这段文字,突然生出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不由问:“这是什么意思?”
“只是觉得他们有些过于相似了。”易敬容道。
“只是这样?”
易敬容想了想,“你知道的,现在的人工智能其实远远达不到真正的智能,非常依赖输入,所以它大概率无法创造逻辑那么缜密的人物,还如此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你的世界背景里。”
顾南心跳漏了一拍,喉咙有些发紧,她紧紧注视着易敬容,“什么意思?”
易敬容注意到顾南异样的神色,意识到顾南想岔了,连忙道,“项目开始之初,我们给系统喂了大量文包,你的背景设定是穿书未来赛博就可见一斑,这几个人的原型大概率也是故事角色,就是你们常说的纸片人。”
“我把他们记下来只是觉得他们的形象很丰满,所以想找到原型给其他病人用,你别多想。”
最后几个字,她说出了于心不忍的味道,仿佛是科研脑袋的情商突然上线,小心维护起了一颗脆弱的心。
顾南高高提起的心猛地落了地,极度的激动后便是极度的冷静。
她点了点头,把电脑还给易敬容,“我知道的。”
第403章 他在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里流浪
易敬容把顾南送回病房,找到在实验室加班的助理,“帮我查点东西。”
她把文档最后一段发过去,道,“按照这段信息,把系统资料库里符合条件的人列张表给我。”
助理粗略看了一遍,有些不明所以,“这是三个人?命理相似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一个人,我也不是很确定,辛苦你仔细一点,把靠得上边的人都列出来。”
易敬容想了想,把“林惊春、齐厌、纯一命理相似”这一行给删了,“把这些信息放病人资料库里也筛一遍,尽早给我。”
助理迷迷糊糊,捧着两段资料坐回电脑前开始了繁复的筛查工作。
除了年龄和生日,易敬容给出的关键词并不是很准确,能挨得上边的病人\/二次元、三次元形象很多,等助理把名单整理好,已经过去了两天。
易敬容惊讶地从助理手中接过那叠厚得能当板砖使的资料,“这么多?”
助理解释:“系统创造了很多符合条件的二次元形象。”
天光用的系统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智能系统,信息处理能力特别强,如果再多几个关键词,资料能堆满整张办公桌。
易敬容大致翻了一下,助理做事很周到,每一个关键词都做了分类和排列组合,重合度最高的人排在前,往后依次递减。
她打开文件夹,第一份资料就让她愣了一下。
无他,那是一份天光康复研究中心的病人资料。
助理解释:“这并不是系统资料库里最符合的一个,但是病人资料库里重合度最高的,所以我把他放在第一个。”
助理把符合条件的信息都标红了,易敬容一眼就找到了所有重要信息——
生日12月1日,父母双亡,有一个弟弟,昏迷年龄19岁。
诊断书上还写着:因大脑额叶受损进入永久性昏迷状态。
易敬容心中一动,返回去看他的加入时间,“他也是第二批进来的?”
助理:“是的,初筛没通过,后来加入的。”
他和顾南一样,是那3000名初始名单之外的病人。
易敬容在电脑上搜了一下他的调查问卷,发现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由问:“他是怎么进来的?”
“买了别人的名额。”
易敬容听着助理大喘气式的汇报,差点眼前一黑,“买的?买的谁的?他的信息是假的?家属还联系得上吗?”
助理垂着脑袋,声音低了下来,“身份信息是假的,调查问卷信息是真的,家属我联系到了,但是对方还是未成年。”
易敬容直接拍案而起,这么严重的工作失误,要是有个什么万一,整个项目都完了。
她顾不得纠结这错漏的源头是谁,也来不及斥责助理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向她反映,迅速道:“马上联系家属来一趟研究中心,通知各组半小时后到会议室开会。”
资料也不看了,易敬容将文件随手推到一边,把问卷进度条拖回去一字一字研究起来,试图从中拼凑出一个像顾南一样完整而坚韧的人。
可是她失败了,这份问卷太过粗糙,勾勒出来的人物画像单薄得让人心凉。
换言之,这份问卷根本支撑不起系统庞大的算力。
系统无法为他提供精准的世界观。
如果幸运,天光系统会在一次次实验中校准他的数据,替他量身打造一个唤醒他的世界。
如果不幸,他在天光的这一年里,不过是穿着一双磨脚的鞋,在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里流浪。
六月下旬。
顾南和顾望南回到了青城。
这个偏远的小城市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两年过去,当初闹得如火如荼的新城规划并没有改变它太多的市貌,颇具年代感的大楼,开了十多年的商铺,堆满废品的小巷子……随处可见的岁月痕迹。
顾南开着车窗,在燥热的夏风里看清了日思夜想的家乡。
“出来这么久,也不知道那些小兔崽子怎么样了,顾霄是个急性子,家里肯定天天过年。”外出三个多月,顾望南也想家了,自坐上出租车就时不时要念上两句。
顾南听着,弯了弯眼睛。
这些年扔孩子的父母少了,领养孩子的人多了,只要是没有重大疾病的孩子基本都能在3岁之前被领养,是故现在孤儿院里都是在上学的孩子。
上中学的一般能少管些,但上小学的正是猫憎狗嫌的年龄,不好好管转眼就能把孤儿院的地撅了。
顾望南这个大家长不在,他们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至于顾霄,他和顾南是同龄人,一条腿先天畸形,做过两次手术,但效果不是很好,走路带跛。
顾南和他关系平平,主要是他不太喜欢她,顾南就不往他跟前凑,保持着的平淡如水的微信好友关系。
听顾望南说他上一份工作太累,身体吃不消,于是辞职准备休息两个月,刚好碰到顾南醒了,顺其自然接替顾望南管理孤儿院。
三个多月过去,不知他是否怀念上班的日子。
出租车在望南慈幼院停下,不用开门就能听到慈幼院里此起彼伏的笑闹声。
一打开门,更清晰了,钻子似的往耳朵里钻,还有顾霄崩溃的大喊:“顾越,你手里的狗屎哪来的?!”
院子里的笑声顿时一停。
但很快,一道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宁静,“院长妈妈回来了,快跑!”
顾望南一听,登时瞪起了眼,“我就知道。”
司机师傅也听乐了,一边搬行李一边道,“小孩子都这样调皮,我小时候还炸过粪坑呢。”
顾南没忍住,噗嗤笑了起来。
如果没记错的话,顾越今年刚好幼儿园大班,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
顾望南把放在后备箱的助行器放到车门口,顾南撑着助行器下车。
司机师傅搬好行李,打了声招呼开车走了。
望南慈幼院的大门打开,顾霄气急败坏地向顾望南告状,“妈,你可得好好收拾顾越,她又去掏隔壁的狗洞!”
第404章 就等着你回来了
狗洞是以前隔壁收容的流浪狗刨出来的,有一次有只狗蹿到慈幼院把两个孩子咬了,后来收容所就被拆了,流浪狗也换了地方。
但后来还是有流浪狗时不时往隔壁蹿,在洞口留下一堆狗屎。
顾望南填过几次洞,也严令禁止慈幼院的孩子去隔壁,但总有胆大的把洞掏大伸手过去掏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