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只要妈妈在,她不需要分辨真假,怎么都好。
  陪同的康复医师坐在不远处的办公桌前,专注地观察着电脑上起起伏伏的数据线条,只偶尔分出一点心神去看那对相拥而泣的母女。
  当然,她看的更多的是顾南——
  相信任何一名研究人员都无法从顾南身上移开目光,不管是苏醒一星期流利对话,还是不到半个月就能进行90°直立训练,顾南给出的康复反馈都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所有人都说,她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所有人都说,她会成为奇迹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又或许,她本身就是奇迹?
  这些珍稀难得的资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第400章 你不符合,但我还是选了你
  顾望南来了之后,顾南的康复进度一日千里。
  第二个月时,她已经能在轮椅上坐两个小时,能握笔,能写字,虽然笔画磕磕绊绊,但那些萎缩的肌肉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复活。
  正是四月,春光正好,康复医师说多呼吸新鲜空气对顾南的肺功能恢复很有帮助,于是顾望南每天都会推着顾南到草坪散步晒太阳。
  天光康复研究中心占地面积1000余亩,绿化做得特别好,建了君子园,园子里挖了一个人工湖,还有湖心亭,经常有工作人员在亭中聊天小憩。
  顾南也喜欢往那里去,因为路上有一条文化长廊,路过的时候能看到许多有关天光康复研究中心的信息。
  天光康复研究中心隶属国家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光中大多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都是神经系统,区别只在于细化方向是结构、发育还是功能。
  比如易敬容,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神经干细胞、大脑皮层和神经环路发育开发。
  她是天光唤醒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兼科研组组长,是提出针对性模拟唤醒系统概念的第一人。
  顾南每次从那里经过就会看一点,几次下来就把长廊里所有信息都熟记于心。
  也是如此,顾南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变好了。
  对寻常的文字、图像几乎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她回忆一件事物也不需要长时间的思索,因为她的大脑接触到关键词,就会像电脑搜索引擎一样挑出对应的文段标注出来。
  她的大脑前所未有的高效。
  她的思维前所未有的清晰。
  但她没有对任何人提起。
  她不会在自己手无寸铁的时候将一切和盘托出,通常情况下,那只会给她带来麻烦。
  她不主动吐露,易敬容却似乎从她的检查结果中看出了一些苗头。
  时隔一个月,易敬容再次出现在顾南面前。
  只是这一次的地点在康复大楼的心理咨询室外。
  顾南能说话之后就开始接受心理疏导,易敬容特意在门口等她,大概是觉得此时的她心防减弱,有可乘之机。
  但是让易敬容失望了,顾南信不过这里的心理医生,更不会对陌生人袒露心扉。
  “我推你走?”易敬容站到顾南身后说。
  顾望南主动让开了位置,大概是顾南出来之前,易敬容和她交涉好了。
  顾南回眸看了眼顾望南,见她不远不近地跟着,没说什么,任由易敬容推着自己离开。
  “你好像不太喜欢我。”易敬容开门见山,“是因为那段不愉快的经历吗?”
  顾南垂眸沉默。
  易敬容仿佛也知道顾南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并没有等待她的答案,继续说:“其实我知道的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多,你不必对我抱有敌意。”
  “我不是什么以折磨别人为乐的变态,如果可以,我当然希望你不必经历任何痛苦,但是很抱歉,系统开启之后,任何人都无法再干涉你在另一个世界的经历。”
  易敬容很清楚顾南心中的芥蒂,也放得下姿态,只是顾南对这些干巴巴的话语毫无触动。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神经细胞死亡不可再生,但研究表明,在一种特殊的应激情况下,神经细胞会出现再生。”
  “新神经细胞和原神经细胞一般会有区别,但功能大体相同,基本能够取代原细胞形成新的神经环路,恢复该区域的大脑功能。”
  “给病人一个特殊的环境,刺激病人进入应激状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功能恢复,恢复好,人就醒了,这就是唤醒你们的原理。”
  “听起来很简单吧。”易敬容轻轻舒了口气,“其实很难。大多数人的大脑在18岁左右停止发育,但有的人会发育到25岁。在大脑发育期间,脑细胞的结构和机能不断复杂化,尤其是18-25岁,复杂化过程格外剧烈,任何生化、生理和心理变化都能对大脑发育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
  “你刚好卡在25岁的关卡之下,按理来说,你的大脑状态并不符合我预划的25-35岁人群的大脑状态,我一开始也没有把你列入唤醒对象的打算。”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人类对大脑的认知本来就浅薄,为了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只能尽力排除实验体的个体差异性。
  童年是否健康、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工作是否稳定、是否与异性建立过亲密关系或正在亲密关系续存期间、爱好、特长、喜恶……这些都会影响到系统的背景生成,进而影响到唤醒效果。
  这是个大项目,但资金有限,每一个病人的选择都至关重要,易敬容只能先对25-35岁这一相对稳定的人群进行筛选。
  “你也许会好奇,你不符合我的条件,我为什么还要选你?”
  易敬容推着顾南走进电梯,随后挡住电梯门等顾望南上来,“因为你有一个好妈妈。”
  顾南神色微动。
  抬眸朝门外看去,顾望南正扶着墙慢慢地往这边挪,见两人在等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加快了脚步。
  前两天顾望南推着顾南走无障碍坡道的时候扭了腰,买了膏药贴敷,但还是疼。
  哪怕疼,她也坚持陪着顾南散步,做日常训练。
  说起来,当初顾南遭遇的那场的车祸很冤枉。车祸起因是两辆大货车雨天相撞,私家车连环追尾,有几辆甚至被撞上了人行道,顾南就是那个走在人行道上被牵连的倒霉路人。
  听顾望南说,那场事故死了三个人,重伤七人,和当场死亡的那三个人相比,顾南算幸运的,现在醒了,也算柳暗花明。
  但从现实角度算,那场事故牵涉的人太多,其实没有多少赔偿给她。除了医保,她也没有买任何意外险或商业医疗险,车祸后高昂的手术费和后续的康复费,大部分都是顾望南在承担。
  顾望南亲自照顾了她一年,还把她送到这里,想必已经尽了自己全部的能力。
  顾望南能为一个非亲生的孩子奔走辛劳至此,已经不是一个“好”字能够形容了。
  “不中用了,难为你们等我。”顾望南走进电梯,笑着说。
  易敬容松开电梯门,按下1楼,笑着回:“正好顾南要做理疗,我给您也安排一个吧,好得快一些。”
  顾望南有些惊讶,不明白这个没什么交际的研究员怎么这么热情,正要拒绝。
  顾南却已先她一步应下,“好。”
  第401章 你是第3001名沉睡者 纯一的声音
  顾南松口,这场谈话正式进入正题。
  易敬容送顾望南去做理疗项目,然后推着顾南去了君子园。
  她没有急着向顾南提问,而是接着没有结束的话题往下说,“你出车祸的时候,天光康复研究中心刚建成不久,区域划分、医疗器材和实验器材引进、病人的最终名单,研究中心的大小事务都要我操心,哪怕有助理和学生帮我,还是很累。”
  “你进过实验室,知道没日没夜做实验有多累,但我可以告诉你,做管理比做实验累多了,大概我天生就是一个科研脑。”
  易敬容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试图缓解两人之间过于冷淡的氛围,但收效甚微,顾南无动于衷。
  她只是静静注视着易敬容,仿佛在置身事外地观察着对面与她侃侃而谈的人。
  易敬容没有得到回应也不失望,继续说:“我希望这个项目能一步到位,所以在筛选病人的环节特别严格,你的年龄不符合要求,第一轮就被刷下去了。”
  “但等项目正式启动之后,我收到了一封很长的邮件,非常长。”
  易敬容抬手比划了一下,两手大张,像是要给顾南一个拥抱,“你想象不到的长。”
  顾南看了眼易敬容张开的双手,目光在她右手掌心里的一颗棕色小痣上停了一瞬。
  易敬容是个很典型的研究员形象,容貌身形都不算出众,但气质非常沉稳,双眼明亮,浸润着智慧的光华,仿佛能勘破一切迷障。
  她不太适合做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但这样会让她多一些鲜活的人气。
  “是你妈妈发给我的。”易敬容道:“不知道她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把我给病人家属的调查问卷填写好发给了我,那是我见过写得最满的一份问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