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还是……
  第1101章 向现实低头
  九皇叔对新帝的要求就只有一点:年纪小些。
  九皇叔提出的这个要求,看似是给出了具体的要求,但个中可操作空间巨大。
  年纪小一些,一岁是小,十岁也是小,甚至对于九皇叔来说,二十岁也是小。
  不说宗室里符合这一条的男子,没有三十也有二十,就是皇上余下的子嗣里,也是人人都符合。
  就是三皇子,要算起来,他也算是年纪小的。
  朝中的大臣很清楚,九皇叔要一个年纪小的皇帝,是为了方便掌控。
  傀儡皇帝呀,自然年纪小才省事。
  朝臣们的想法和九皇叔一样,比起一个成熟有手腕的皇帝,自然是傀儡皇帝对他们更有利。
  哪怕他们很清楚,真正摄政的肯定是九皇叔,但九皇叔吃肉,他们这些人也能喝到一点汤。
  要是一个成熟的、有手段的皇帝,他们就连汤都喝不到了。
  九皇叔给的条件范围太大了,可选择的人太多了,哪怕知道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也有不少宗室想要争取。
  史上小皇帝、傀儡皇帝在成年后掌权的也不是没有,九皇叔说了,他对东陵的皇位不敢兴趣,就肯定不会胡乱废了小皇帝,只要他们老实听九皇叔的话,把九皇叔熬死,总能掌权。
  便是自己熬不死九皇叔,子孙后代也能熬死九皇叔。到那时,这皇位还不是一样坐稳了。
  为了皇位,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不少宗室都想要争一争。
  争赢了,就是给子孙后代争到了一个皇位;争输了,也不会要他们的命。
  宗室中符合九皇叔那条“年纪小些”的,都起了心思,便是他们自个没起心思,他们家里的人也起了心思。
  随之九皇叔拒绝皇位,说出对新皇的要求,宗室开始疯狂地宴请、拉拢朝臣,像朝臣许诺种种好处,换他们的支持。
  朝中的这些世家大臣也有亲近的宗室,他们也想推自己亲近的上去,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一时间,整个京城热闹非凡,完全没有经过一场大乱后的动荡,也没有刚死了皇帝的悲伤。
  九皇叔也不管,放任那些宗室与大臣来往,只迅速收拢京中的兵权,将自己看好的人,安插到相应的位置上。
  王子戎被九皇叔放在中枢,做贺相的副手,为成东陵最年轻的相爷铺路、攒经验。
  谢三被九皇叔丢去了户部,同样是副手,给王子戎叔叔当副手,为接管户部攒经验。
  至于熬资历……王子戎与谢三都不需要,九皇叔也不需要他们按官场的规矩熬资历,他要用的人,哪怕是一介白衣,他也能立刻给他高位。
  除去王子戎、谢三这两人外,顾随、宋宴和九皇叔的亲兵、副将们,也都有了新的职位。
  宋宴是新任禁军统领,顾随则是京都府尹。二人一文一武,守卫皇城的安全。
  其他亲兵、副将,还能继续上战场的,被九皇叔派到各地练兵、带兵去了,年纪大了,或者身上旧伤太多,不宜再继续上战场的,则被九皇叔放到兵部。
  兵部和户部,一个管兵马、一个管钱袋子,在九皇叔眼中同样重要,旁的部门且不说,这两个部门九皇叔是一定要掌握在手中,绝不容外人染指半分。
  在朝中那些大臣与宗室,为了继位皇帝人选明争暗斗时,九皇叔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将他的安插到各个重要职位上,等到那些大臣与宗室回过神,朝中已经没有空缺了,甚至好些人都被调到了不重要的官位上。
  “当日正殿出变故了,死了不下两百余人,那么多位置就没了?”与王家、谢家同样称为四大世家的崔家主,发现自家在这次官员调整中,一点好处没有捞上,顿时就不快了。
  温家主也没好看到那里去:“九皇叔这也太,太,太……”
  温家主想说九皇叔吃相太难看,这是自己吃肉,连口汤都不给他们喝,话到嘴边忍住了,再想说什么,就被与他亲近的官员打断了:“温大人说得没有错,九皇叔这是太为社稷着想。王家少主与谢家少主乃是少年英才,可见九皇叔用人不拘一格。”
  此人是想提醒温家与崔家,九皇叔还是留了汤,给他们这些世家喝的,只是他们没有喝到汤罢了。
  可这也不能怪九皇叔,这事要怪就怪他们自己,眼高手低,只盯着皇位的继任者看,没有去盯那些空出的位置。
  “王、谢二家本就是九皇叔船上的人,九皇叔把他们放在高位,可不是看他们出身世家,而是看他们的忠心。那也是九皇叔自己的人,而不是咱们的人。”一些没占到好处的世家官员,酸溜溜地开口。
  可再酸也没有用,结局已定,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敢在九皇叔面前表达自己的不满。
  “人,不能什么好处都占,九皇叔让我们推举新皇,这意思已经表现得很明白了。九皇叔并没有自己吃肉,不给人喝汤的意思。你看看,这新皇的人选,不就是由你们说了算。”几个相熟的官员,也纷纷劝说崔家主与温家主。
  在推举新皇人选时,不仅九皇叔没有参与,就是王、谢二家也没有参与,可见九皇叔为人虽强势霸道,却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相反,九皇叔有着很成熟的帝王心术和政治手段。
  这对他们这些世家大臣来说,是幸也不是不幸。
  幸运的是,九皇叔愿意跟他们讲政治,讲规矩,而不是用莽夫手段强压。
  不幸的是,九皇叔帝王心术已成,且手握重兵,他们这些世家大臣,在九皇叔手中讨不半点好。
  “罢了,咱们不能得寸进尺。”崔家主与温家主,在众人的劝说下也冷静了下来。
  现在不是以前,不是他们世家在朝堂上一言堂,能压制皇上的时候。
  就算他们世家,现在还能在朝堂上压制皇上,压制九皇叔,那也得是四家联手。
  王、谢二家已倒向九皇叔,就凭他们崔、温两家,可没那个本事与九皇叔争锋。
  他们得认清现实,向现实低头……
  第1102章 妥协?本王装的!
  九皇叔给了这些大臣,继任皇帝的推荐权,但决定的权利,仍在九皇叔手上。
  那些个大臣与宗室,经过种种考量与博弈,挑出了三名候选人,年纪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三岁。
  这三个人都是以崔、温为首的世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傀儡皇帝,背后的家族亲近崔、温二家。这三即方便九皇叔主政,对他们也算是有利,勉强算是皆大欢喜。
  当然,他们的利不在当下,而在未来,在熬死了九皇叔之后的未来。
  人选商量出来后,崔、温二位大人,就以百官的名义,向九皇叔上书。
  二人自信满满,其他大臣也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让他们来挑的话,也挑不出比这三人更合适的人选。
  倒不是说这三人最好的,而是这三人最适合,由他们来挑,他们挑出来的人选,条件和出身会与这三人差不多。
  可不想,九皇叔只看了一眼,就否决了:“不合适。”
  “王爷……”这三人是几近博弈才选出来的,崔、温二家当然不甘就这么打回来了,他们还想要进言,可九皇叔根本不给他们说不的机会,直接道:“一个月后,本王要出使南越,朝中事务由三皇子萧凌贺统摄。本王不希望新帝的父兄与三皇子争权,明白吗?”
  三皇子?
  九皇叔这是什么意思?
  由三皇子萧凌贺摄政,他不管东陵的政务?
  他费了这么大的心力,把上一任皇帝搞下去,不是为了夺权?
  九皇叔说他对皇位不敢兴趣,居然是真的?
  既然九皇叔对皇位,乃至东陵的权柄都不敢兴趣,为什么不直接让三皇子继位呢?
  崔、温二家的家主震惊过后,就是满脑子的疑问与不解。他们很想问清楚,可对上九皇叔冷漠不带一丝情绪的双眼,又默默地闭上了嘴。
  不用问他们也知道,九皇叔绝不会好心地为他们解惑。
  上位者就是这么得让人讨厌,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偏偏就是不说出来,非要让人揣摩。
  真的是让人讨厌呀!
  崔家主与温家主面上神色不动,心里却骂得极脏。
  怕被九皇叔发现,二人一直低着头,待到九皇叔走后才抬起头。
  “去找三皇子?”崔家主与温家主还是默契地看向对方,以眼神询问对方要不要一起。
  二人确实很有默契,都没有提前商量,就问出相同的话不说,还做出相同的动作。
  崔家主与温家主带着朝中的重臣,来到三皇子的骊景苑。
  宫变过后,三皇子就出宫了,一直住在骊景苑。
  他没有参与朝堂上的争斗,也没有向九皇叔投诚,他独自住在骊景苑,无声地告诉世人,皇城的一切都与无关。
  期间有不少人来找三皇子,三皇子都没有见,用行动告诉那些人蠢蠢欲动,想要拿他做筏子的人,他不会配合他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