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繁星 第77节

  秋千“嘎吱嘎吱”地摆荡着,他心烦意乱,回想着刚才听到的那些对话,在心里做逻辑分析。
  温明远哥哥想让姐姐考去北京,因为他喜欢她,想和她在同一座城市上大学。
  而姐姐也喜欢北京大学,只是不确定自己能否考上。
  如果她考上了,她会去北京吗?
  假设她真的去了北京,和温明远哥哥在同一座城市了,会发生什么?
  他们会谈恋爱。
  就像祝叔叔和姐姐的亲生妈妈那样,还有任叔叔和佳颖阿姨那样,姐姐告诉过他,他们都是在大学里认识的。
  认识后,谈恋爱,毕业后,结婚生小孩。
  结论:如果姐姐去了北京,就会和温明远哥哥结婚生小孩。
  那个小孩会叫他“大舅舅”,他得叫温明远哥哥“姐夫”,温明远哥哥会叫他“小舅子”,每年过年,他得给外甥发红包……
  乱七八糟!
  到底……什么是喜欢?
  陈念安想起小学毕业的时候,田梓琪笑嘻嘻地对他说:“陈念安,我喜欢你!我想做你女朋友,你愿意吗?”
  可毕业后,他们再也没见过面。
  上初中后,陈念安在班里人缘不错,只是,有件事一直令他困扰,那就是同学们老爱起哄,说他和隋梦是一对。
  隋梦是班里最漂亮的女孩,是学习委员,而陈念安是语文课代表,他们在一些班级活动中常有合作,还做过一阵子前后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他和隋梦说话,周围的同学就会一脸促狭地朝着他俩嘿嘿笑。
  吴昊浩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喜欢隋梦,他当然否认,吴昊浩相信他,悄悄告诉他,听说,隋梦是真的喜欢他。
  五月二十号那天,隋梦对他表白了,送给他一支笔,羞涩地说:“陈念安,我喜欢你。”
  她的表情和田梓琪表白时的表情完全不一样,陈念安当时吓坏了,一句话都没说,笔也没拿,扭头就跑。
  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他连吴昊浩和展翔都没说,更不敢告诉姐姐。
  事后,他再和隋梦见面,会刻意地与她保持距离。
  陈念安也觉得隋梦很漂亮,但他从没往那个方向想过,不是因为姐姐提醒过他“不能早恋”,而是,他根本就不懂,“喜欢”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对隋梦的感觉,和对蔡钰晴、张珂、田梓琪、萧真……以及班里所有的女同学,没有任何不同!
  若要较真,问这些女孩里,他最喜欢谁?答案其实是张珂,因为张珂脾气最好,和她相处时,他最轻松。
  好奇怪,温明远哥哥为什么能那么确定,他喜欢的是姐姐?就不能是张三李四王五吗?
  ——
  半小时后,陈念安才回到家,一进门,就看到祝繁星在厨房洗碗。
  糟糕!他忘记了,碗还没洗完!
  陈念安赶紧换上拖鞋,走到祝繁星身边,说:“姐姐,今天你是寿星,不能干活,你放着吧,我来洗。”
  “没剩几个碗了。”祝繁星已经快洗完了,看了他一眼,问,“你去哪儿了?”
  “我……”陈念安一阵紧张,“我去买牛奶了,家里没牛奶了,我就想去买几罐。”
  祝繁星说:“牛奶喝完了吗?应该还有吧,我记得还有五六罐呢。”
  “对,我走在路上突然想起来了,家里还有,就没买,回来了。”陈念安心虚地低下头,不敢与姐姐对视。
  祝繁星无语地瞪了他一眼。
  陈念安赖在厨房,看着她洗碗,说:“姐姐,刚才温明远哥哥来过了,我说你在小公园,你见到他了吗?”
  “见到了。”
  “他来找你……干吗呀?”
  “给我送生日礼物。”祝繁星扭过头,用下巴示意他往客厅看,“一条银链子,在桌上呢。”
  “就是送生日礼物吗?”陈念安支支吾吾,“他、他没说别的?”
  “说了呀。”祝繁星说,“他说,他被保送清华了。”
  陈念安故作惊讶:“哇,他好厉害!”
  祝繁星说:“他向来厉害。”
  “然后呢?”陈念安问,“保送清华了,然后,他说什么了?”
  祝繁星面色如常地擦着碗:“没说什么呀,他就是来给我送礼物的。”
  ——你骗人!
  陈念安在心里嚷嚷。
  “姐姐。”他双手撑着厨柜台面,说,“你不是想考北大吗?温明远哥哥要去上清华了,你要是考上北大,你俩是不是就能一起去北京了?”
  “啊?”祝繁星蹙眉看他,“小老虎,你以为北大是什么野鸡大学吗?想考就能考上啊?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我知道你现在可厉害了。”陈念安说,“再过一年,指不定你就能考出特别高的分数来,你本来就喜欢北大,真考上了,你会去吗?”
  祝繁星:“……”
  她很疑惑,这一晚上,是什么样的默契,让温明远和陈念安一起杠上了北大?
  祝繁星微微一笑:“小老虎,刚好,我来问问你,如果明年高考,我的分数真的超过了北大的录取线,你会让我去北京吗?”
  “会啊。”陈念安毫不犹豫地回答。
  第70章 第31章真讨厌,要被小老虎反超啦!……
  “那我去了北京,你和满宝怎么办?”祝繁星问。
  陈念安说:“我会照顾满宝的。”
  祝繁星摇摇头:“陈念安同学,你太天真了,这事儿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这事儿很复杂吗?”陈念安说,“不就和我们现在一样吗?你去上学,我管着满宝,晚上我和他去爷爷奶奶家吃饭,吃完了下来做作业,再洗澡睡觉。周末你不在家也没关系啊,满宝已经很懂事了,就算我出去买菜,他一个人在家待会儿也不会有事的。”
  祝繁星说:“如果大学只有一年,我咬咬牙也就冲了,问题是大学要上四年,四年是什么概念?你知道青芽中学初三有晚自习吗?”
  “知道。”陈念安说,“我们放学的时候,初三的那帮人都还在上课。”
  祝繁星看着他:“那你说,我去了北京,你升上初三,要上晚自习了,你晚上怎么管满宝?”
  “我……”陈念安一时答不上来,想了想,说,“姐姐,就算你不去北京,我上晚自习了,也没人管满宝啊。”
  “谁说的?我不是人吗?”祝繁星说,“我可以每天回来的呀,咱家离a大又不远,还没二中远。我买个电瓶车,骑个二十来分钟就到家了,等你放学回来,我再回学校去。”
  陈念安惊呆了:“你是说……你上大学后,要每天回家?”
  “没错!”祝繁星把洗完的碗盘放进碗柜,一边干活一边说话,“如果学校晚上有选修课,或是有别的什么事情,我可以请俞奶奶、娟娟阿姨她们帮个忙,照看满宝两三个小时,等你回来交班。偶尔一次两次,她们会帮忙的,但不能理所当然地天天把满宝丢给她们,人家也有自己的生活的,对吧?既然你管不了满宝,那就由我来,等你上高中后住校了,我就直接走读,晚上在家陪满宝过夜,本地人嘛,就是有这个优势。”
  陈念安:“……”
  他消化了好一会儿,绕到祝繁星另一边,问:“姐姐,你都想好了?什么时候想的呀?你都没和我说过。”
  “我早就在考虑这些事了,指望你来想办法,黄花菜都凉了。”祝繁星转过身来,双手抱胸地看着他,“所以呢,小老虎,我是不能去北京的,或者应该这么说,我不能离开钱塘,至少在满宝上高中以前,咱们不能让他一个人生活。一方面呢,不安全,另一方面,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再过两年,你可能就要住校了,他才九岁,你十一岁的时候一个人待在家,我都担心得要死,他九岁!哦,我去北京,你去住校,让他一个人待在家,你觉得合适吗?”
  不合适——陈念安知道姐姐说得有道理,可心里还是堵得慌。姐姐要是考不上北大也就算了,如果她真的考了很高的分数呢?就因为他和满宝的存在而无法去心仪的学校读书,陈念安会觉得自己有罪。
  这时,祝满仓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跑进厨房,见到陈念安后,高兴地说:“哥哥!你刚才怎么不在家呀?我给你带雪糕了,在冰箱里,我给你拿!”
  他刚洗完澡,从冰箱的冷冻层拿出一支巧克力雪糕,直接拆了包装,举在手里递给陈念安:“给你,这个我没吃过,你先吃吃看。”
  “谢谢。”陈念安接过雪糕,咬了一口脆皮。
  祝满仓期待地问:“好吃吗?”
  陈念安说:“好吃,非常好吃。”
  祝满仓笑得很开心:“好吃就好,姐姐都不让我吃。”
  他嘴里缺了两颗大门牙,祝繁星叉腰瞪他:“大板牙都没了,还想吃雪糕?你不怕长蛀牙呀?”
  祝满仓立刻闭上嘴,气哼哼地跑走了。
  祝繁星乐了半天,对陈念安说:“回来的路上,满宝非要买雪糕,我不让他吃,他说是给你带的,说你想吃巧克力脆皮的雪糕,他可以不吃,但我必须给你买。”
  陈念安咬着雪糕,心情复杂。
  “满宝很信任咱们,是个孝顺孩子。”祝繁星说,“所以,不管多麻烦,多困难,咱俩都不能丢下他,他会失望的。”
  ——
  夜里,万籁俱寂,祝繁星坐在书桌前,左手托着下巴,右手将那条银项链拎到眼前,仔细地看。
  小小的星星闪着金属特有的光泽,祝繁星的眼神却是黯淡无光。
  温明远说喜欢她,亲口说的,她并没有太意外,因为这已经不是秘密了。
  他的q/q昵称一直没变——【燎原湜伱】,姚鼎曾当着同学们的面问过他,这个昵称里的“你”是谁啊?
  温明远没有回答,只抬眸看了祝繁星一眼,眼里带着笑意。
  当时,祝繁星的心脏都差点停跳。
  她知道那个昵称的含义,星火燎原,燎原是你。
  而她,叫“星星”。
  两年的高中生活,因为身高关系,祝繁星一直坐在教室的最后一两排,不管座位怎么调,温明远不是在她后面,就是在她左右。
  他很照顾她,喜欢和她聊天,会给她带小零食,对她说话时温声细语,有时候又爱和她开玩笑,撩撩她的辫子,甚至大胆地捏过她的脸颊。同学们都能看出来,温明远对她的态度与众不同,在班里,大家已经默认了他俩是一对。
  只是,那层窗户纸一直没被捅破,祝繁星总觉得他们还拥有漫长的时间,非常喜欢、甚至享受现在的相处模式,暧昧,甜蜜,酸涩,偶尔手指互碰,会忍不住地脸红心跳。
  赵老师什么都知道,却没有找他们谈过话,原因很简单,她的成绩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而温明远在学习方面就是个bug一样的存在,当两人的学业都没有被影响,谁会来多管闲事?
  本来,祝繁星以为,他们还有一年的相处时光,可以互相陪伴着过完高中岁月,没想到,分别的节点提前来临,温明远被保送了,不用再去学校上课。
  他大概等不及了,想为他们的未来提前做个规划,所以才会跑来找她。
  可他那么聪明,应该能想到的,他们两个,哪有什么未来?
  不是祝繁星妄自菲薄,觉得自己配不上温明远,相反,她觉得自己和他其实很合拍。只是现实太残酷了,他会去北京,而她只能留在钱塘,1300公里的距离,长长的四年,她理智地思考着,越想越没有信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