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姐姐的亲事后 第194节

  嘉宁帝目光阴恻恻的,“太子有没有多说什么?提及朕了吗?”
  “禀皇上,太子只是斥责了昭毅将军,没有多说一句,更没有提及皇上。”来人伏低身子,应道。
  嘉宁帝闻言,眼中露出满意,这
  个儿子别的不提,但确实孝心可嘉。
  他重新阖上眼,忽然又睁开,叫住了那人,“太子身体如何了?”
  来人又躬身顿住,“太医已经看过了,说是一时气怒攻心,开了药,静养些日子就好了。”
  嘉宁帝“唔”了声,便再没动静。
  来人又候了一会儿,见皇帝又开始打坐,这才小心翼翼的出了门去,正好碰到要进去的三皇子。
  中秋过后,枫叶发红,天气明显就冷了,而且越往北,冷得就越早。
  院子里的枯叶一天比一天多,温竹君拿着扫把,一点一点扫进了撮箕里,墙角砖缝里有半截野菊挣出来,花瓣被秋露腌得发皱,倒比盛放时更艳。
  她不由看的出神。
  青梨一进门,就看到夫人在干活儿,赶紧跑过去,“您这是干什么呢?家里还有人,哪里就要您来扫地?”
  她朝仪门里喊了声,“你们都是死的?天儿冷了,你们也越发懒了是不是?非得叫你们一个个发卖了才知道害怕……”
  温竹君拦住她,“我就是扫个地,又不是做什么脏活儿累活儿,别吼了,说几句就好了。”
  青梨叹了口气,又劝道:“夫人,现在二皇子来了,粮食也有了,咱们就走吧。”
  温竹君闻言也犹豫了,北地虽说缺粮,但现在军粮已经来了,而且她之前做的一切努力都有了回报。
  比如牛种跟羊种,这些东西,在最饥饿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宰杀,现在都长大了,还有粮种,秋收虽说不多,但也足够百姓过活,而且丰源靠着运河,又是她商队的目的地,丰源秋收是北地最丰的。
  似乎,确实该走了,她不想做战俘。
  可现在又能去哪儿,又有谁来保障她们路上的安全呢?
  “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了,北戎人总不可能明天就打进丰源吧?”温竹君宽慰了青梨两句,“你去厨房看看,有什么点心,装两碟,我去周家看看,不知道周大人回来没?”
  现在北地的政务系统,也算是勉强运转了起来,也不知道朝廷又发什么颠,崔明献走后,抓了那么多官也不补充,要不是北地官员自己组织起来,自己提拔了不少人,还真要完蛋了。
  不过北地也着实因此乱了一阵子,旧年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杀人放火抢劫的事儿屡见不鲜,更别提占山为王的土匪了,越发猖獗。
  就连丰源都差点被土匪抢,幸好城墙坚固,百姓也团结,周大人领着三百守备军硬生生守住了。
  温竹君到了周家后,周大人还没回来呢。
  她去见了周老夫人还有周夫人后,便被周三姑娘拉住了。
  周三姑娘黑着脸,理都不理大哥大嫂,直接拉着她进了自己房里。
  温竹君瞧见周家大公子跟周家大嫂面色尴尬地避开她,跟着周三姑娘进去后,笑道:“都过去这么些日子了,还生气呢?”
  “我没有生气。”周三姑娘鼓着嘴,闷闷不乐道:“是他们做事不地道,就连你一个朋友都知道出力,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可他们呢?不光早早放弃,还劝我也放弃,甚至还要跟爹爹割席,你是没看到他们那时候的嘴脸……”
  温竹君叹了口气,“那你这么对他们,你心里痛快吗?”
  周三姑娘没有说话,只低着头给温竹君倒水。
  “放下吧,秋蝉,都过去了。”温竹君接过茶水,将她拉到身边坐下,“你别怪你大哥大嫂了,他们也无可奈何,最开始他们也是出了力的,只是看不到希望,他们有孩子,有自己的小家,总要思虑的多些,更怕连累全家人,你别再想了,一家人计较太多,容易生分,再说了,你这么对他们,你自己心里也不痛快啊。”
  周三姑娘低着头不说话,但面色瞧着还是很生气。
  温竹君还要再说,就听到前院传来声响,周大人回来了。
  周大人脱下竹笠和蓑衣,一脸疲惫,看到温竹君后,眼神一亮。
  “竹夫人来了。”
  温竹君看出有事,便跟着周大人去了花厅说话。
  周大人面露忧色,沉声道:“今年北戎竟然八月就落雪了,听说最深足有半人高,冻死了许多牲畜,情况不妙啊。”
  温竹君立刻就反应过来,“北戎要大举进攻南下了?”
  第142章 捡漏的第一百四十二天臭小子,你叫我……
  周大人看向温竹君的眼里顿时充满了好奇,点了点头,“夫人神思敏捷,这么快就想到了?”
  他叹了口气,“不错,北戎把明州两县抢了个精光,还掳走了我大梁三千百姓,可惜北戎骑兵速度奇快,又经常奇袭,我大梁边境绵长,实在防不胜防。”
  温竹君只是空口而谈,知道一些书上的话,她本人对打仗一窍不通,也是纸上谈兵。
  “二皇子还有郑家、明家,这么多经验丰富的老将在,应该无虞吧?”
  周大人亲自去把门给打开了,看了看四周,见无人在,才小声道:“夫人有所不知,咱们大梁最厉害的两支骑兵,是龙虎将军还有霍侯爷带出来的,龙虎将军最擅长山地作战,也就一直镇守西边,不过他老人家居安思危,早早提出训练自己的骑兵,所以霍侯爷不止擅长山地作战,骑战也极厉害,二皇子虽也不差,但远远不及霍侯爷,如今北戎反扑凶猛,我觉得情况不太好。”
  温竹君没想到偌大的大梁,其实也没什么人才,难怪太子这么看重霍云霄,这小子除了水战,几乎都行啊。
  她还真的小瞧了他,老是觉得他冲动鲁莽,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人家别的领域技能都快点满了,以前把他拘在玉京,真的是浪费了。
  “那,那请朝廷赶紧派他来啊,不是说西越已经投降了吗?北边情况危急,为什么还要等?”
  周大人皱着眉,犹豫道:“听闻霍侯爷受了伤,也确实应该先养伤。”
  温竹君嗤笑,“养伤还特意叫他先回玉京?那些路就不是他赶的?”
  她现在对玉京的事儿了解得都很浅显,战时除了朝廷的一些重要书信,别的信都接收得十分漫长,消息滞后的严重。
  也不知道太子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这种愚蠢的事儿,应该不是他做的,看来皇帝现在修道修的脑子都没了,军国大事,怎么还这么糊涂?
  周大人听出温竹君话里的讥讽之意,小声道:“今天玉京刚传来消息,粮草军饷陆陆续续的运过来了,还说霍侯爷恃宠生骄,以下犯上,被罚面壁思过,太子也病倒了,我看,暂时是等不到侯爷来了。”
  温竹君眉头蹙起,“霍云霄刚胜了仗,就被罚面壁思过?这,这是要干什么?”
  这小子虽然鲁莽,但也没有这么莽啊?
  应该也不是太子干的,太子虽说心机深沉,但对霍云霄是没的说,师兄弟相互信任,主要是霍云霄这么个人,用着也放心啊。
  那就是皇帝了。
  周大人在一旁叹道:“侯爷少年英才,年纪轻轻便如此功绩,北地若有他,何须惧怕北戎。”
  温竹君抿着唇,没有说话。
  九月的丰源,也开始起霜了,白日里阳光照着还好,到了晚上就难熬,幸好还没下雪,不然又得冻死人。
  但也肉眼可见,今年是个极冷的寒冬。
  北戎的消息陆陆续续地传来,听说牲畜又死了很多,人也被冻死了不少,这种生存重压下的反扑,极为强烈震撼,但凡他们突破了大梁边境防线,便是屠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就是生存之战了,北戎人为了活着,拼尽全力,不留退路,大梁将士被打得士气低落,一败再败,更别提北地本就复杂,这时候四处窜出来的土匪也更加猖狂了。
  这些消息听着都叫人泄气。
  “夫人,别着凉了。”青梨把玄狐大氅披在温竹君肩膀上,看了看外头天色,劝道:“快睡吧。”
  温竹君望着天,担忧道:“丰州也丢了一城,青梨,你说北戎人会打到丰源吗?”
  暮色四合,寒风凌厉,夜风中除了凄嚎声,便再无别的杂声。
  青梨叹了口气,“您就别多想了,咱们肯定不会有事的,吉人自有天相。”
  温竹君笑了笑,“你说得对。”
  主仆俩在如墨的夜色中,相携往卧房慢慢走去。
  当明州丢了四城,惠州差不多一半都没了后,丰州也跟着丢了三城,饥饿的北戎人几乎要踏过浮山了,消息传回玉京,朝野震惊。
  现在皇帝在行宫修身养性,几乎不管朝政,内阁也搬回了宫里,但太子病倒了,积压的条陈没人批复,大家都很着急。
  胡志微虽入内阁,但并无批复之权,他去找左相,偏偏左相年纪大了,又忠于皇帝,还介意他们当初追着张炳之不放的事儿,不肯相见。
  他犹豫着,心里在摇摆,到底是去东宫还是去行宫。
  望着远山处的朦胧墨色,胡志微想定了心思,叫上几个人一起,“备车,去行宫。”
  北地危急,必须请皇上拿个章程了。
  只是当夜,胡志微还是狼狈的寻到了东宫。
  太子虽没见他,但也给了句话,“孤会解决的。”
  胡志微朝着东宫鞠了一躬,随后叹着气离开了。
  寝殿里,太子妃哭着不让太子起身,“你身子不好,太医都让你静养,别再逞强了。”
  “去替我寻些暖和的
  衣裳来。“太子病容明显,语气温柔又坚持,“温竹君许久没让春果带信,老二带兵打仗根本不如伯远,北地怕是要没了,伯远心里不定怎么恨我。”
  太子妃哭着摇头,“他不会恨你的,那孩子咱们还不清楚吗?他是一时想岔了,不清楚里头的事儿,你好好跟他解释,你要是不好解释,我去跟他说,那孩子讲理……”
  “不许说,咳咳咳……”太子急迫地拉住她,咳嗽了起来,“子不言父过,你若是去说,置我于何地?又置父皇于何地?你要叫天下人骂了我,又要去骂六十岁的父皇吗?”
  这份骂名,他将来就算做了皇帝,也得背负着。
  太子妃越发伤心,她知道太子跟皇帝感情深厚,作为长子,幼时的他受尽宠爱,孝顺二字已经刻入骨髓,可如今这种情形,该换一换想法了啊。
  “你,你从前事事都想的清楚,什么都能算到,可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当局者迷呢?阿钊,父皇老了,他怕你,他已经容不下你了……”
  “胡说,还不闭嘴?”太子怒目而视,面色铁青道:“伺候我更衣。”
  他浑身都在战栗,面色苍白如纸,但莫名满眼的坚毅,仿佛怕自己瞎想,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最近从父皇那听来的清心咒。
  武安侯府,正院。
  没了女主子,这侯府还是凄凉了不少,尤其是游廊还有檐下,灯笼都黑漆漆的,没有往日半分热闹,似乎又恢复到两位主子成亲之前了。
  不过院子里的柿子树,硕果累累,压弯了树枝,昭示着曾经的热闹。
  霍云霄躺在空荡荡的榻上翻来覆去,身上的伤处麻痒不已,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可感觉还没多久,就听到大头叽叽喳喳的声音。
  他烦的大吼,“要死啊,是不是欠揍了?”
  大头的脑袋从窗外探了进来,委委屈屈的,“侯爷,是太子来了。”
  霍云霄猛地睁眼,从床上一跃而起,胡乱地穿衣,喃喃道:“他来干什么?”
  大头摇头,“不知道,他没说,只是叫你快些穿好铠甲,准备出城。”
  霍云霄顿时振奋不已,手上的速度加快,“好好好,你告诉他,我马上就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