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74节

  安禄山看向西面,脸上罕见认真。
  那是他父亲的故乡,任李瑄跃马驰骋,心中没有感触是不可能的。
  他从麾下粟特将领口中得知,大食帝国是比吐蕃还强大的国度,却被李瑄赶出里海。
  安禄山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里海在哪。
  “郡王,西边的国家,战斗力无法与我大唐比较,李瑄白捡的功绩,换做您能做得更漂亮。您征服的奚族、契丹,也十分强悍。我们有幽州劲卒、燕云铁骑,还有您训练的铁骑曳落河,诸胡骑兵相助,必能战胜李瑄!”
  “况且我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搏出功名!大唐腐朽,百姓怨言,只有您能治理天下。”
  “姑且算李瑄勇猛无敌,然古代贵族出身的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照样败给平民出身的刘邦吗?”
  “郡王,谶图早就预测您天命所归啊!”
  高尚再次在安禄山信心不足的时候,为他加油打气。
  安禄山出身低贱,李瑄出身贵族。
  和昔日的项羽与刘邦何其相像?
  “高将军言之有理。况且李瑄在西域,一年内,他不可能带着他的兵马回来。如果他在波斯,调兵遣将要一年多时间,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哪能比得过燕云铁骑?”
  严庄也向安禄山说道,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坚定信念。
  都这个时候了,还瞻前顾后,那不就是小丑吗?
  况且严庄和高尚真觉得他们有很大概率战胜李瑄。
  这是他们二人,拜为宰相的途径。
  成为真正的天下英雄!
  “以后我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我再忍一时,然后率兵造反,直捣长安!”
  安禄山神情大震,不再生气。
  被两个反骨仔一顿忽悠,他认为至高无上的皇位他触手可得。
  “不!我们是清君侧,杀死霍乱国家的杨国忠!”
  严庄纠正安禄山的言语。
  “对……对!清君侧,哈哈!”
  安禄山说完,哈哈大笑一声。
  范阳城北的原野上,崔乾佑正在训练着八千胡人士卒。
  清一色的胡人,却穿着大唐的铁甲,画风迥异。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铁片碰撞声,这支骑兵在来回奔突,不时取出弓箭射向靶子……
  更北方的雄武城中,一车车的粮食,顺着深深的车辙,进入城中。
  还有一些包着严严实实的车子。
  粟特商人的队伍,正从河南河北,进入范阳。
  而一些丝绸,被安禄山赠送给靺鞨、室韦等部,让他们看到好处。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河中。
  李瑄在柘枝城半个月时间后,确立鲁炅为柘枝城镇守使,以封常清为柘枝城都督留守。
  柘枝城都督为从三品,属于高官厚禄。
  不过李瑄没有给鲁炅五千兵马。
  只是从长城军、安西北庭军中分一千,作为骨干,暂时驻守。
  等回龟兹后,完成召兵,再调入柘枝城。
  葱岭镇守使也一样,李瑄为论惟贞分一千兵马,让他先驻扎在俱密,等待补全兵马。
  两军的配置都是三千步兵,两千骑兵。
  确立唐军在河中的控制。
  和大食控制河中时不同,安西都护府只收取国税,没有像大食一样有各种附加赋税,更不会强行改变河中诸国的信仰。
  大唐的主力兵马,已提前李瑄一步,沿着千泉古道,向安西撤退。
  包括李瑄在此战获得的一车车金银珠宝。
  “封都督,今后柘枝地区,就靠你管理了。短时间很难有移民可以过来。尽可能照顾每一户百姓。”
  离开西原城前,李瑄向封常清说道。
  柘枝地区方圆数百里,面积很大。但移民多生活在药杀水旁的柘枝城和曾经的怛罗斯地区,这里土壤肥沃,适合畜牧,耕种。
  “李帅放心,属下一定治理好大唐的新领地,使百姓安居乐业。”
  封常清拱手回答道。
  虽然能管理的百姓不多,但他深感责任重大。
  他还负责向粟特诸国、吐火罗诸国收取税收,以及调解诸国的矛盾等等。
  封常清苦读经书,有机会独当一面,发挥自己的才干。
  他感激李瑄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
  “两年内,我会提拔你回安西都护府。”
  李瑄拍了拍封常清的肩膀说道。
  这让封常清不解,他这职位,还有什么可提拔的?
  难道是副使吗?
  李瑄没有给封常清答案,骑马带着亲卫离开。
  封常清和鲁炅在俱兰城,目送李瑄入千泉古道。
  第348章 新的龟兹,小别胜新婚
  只有亲卫随行,李瑄步伐更快,用十几天时间,穿过千泉古道,到达碎叶城。
  经过一年多的修建、扩充,最险绝的道路,不再险绝。那一段人马独行的道路,重要修建,现可以容纳两辆车并行。
  因此,成百上千的俘虏献出生命,尸落悬崖。
  看守大食俘虏的守卫,以安西诸国的士卒为主,但由大唐的官吏管理,李瑄让独孤峻为管事,修建完成,他大功一件。
  路很长,还有很大修建空间,另外在千泉谷地,要建筑一座大城,作为千泉古道的中转地,一定要防备好在千泉古道的七万余名俘虏。
  李瑄已经听说俘虏造反过两次,幸亏他们的工具不敌刀枪、弓箭。
  逃跑的事情多次发生,甚至还有逃出生天的例子。
  对此,李瑄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每一段俘虏不得超过五百人,最少有一百名携带弓箭的安西诸国士兵看管。
  另外,李瑄还在千泉古道和古葱岭道,各安排二百擘张弩强弩手、五百骑兵,用以处理突发事件。
  碎叶水旁,葛逻禄部和突骑施诸部的士卒,驻扎在此地已经两个月。
  是李瑄要求他们,不要离开,等待赏赐。
  两部跟随他风餐露宿一年多时间,葛逻禄骑兵死残五千人,突骑施诸部死残近两千人,损失比例比唐军还高。
  这么大的死伤,肯定要奖励安慰,以图下一次的征召。
  御下之道,恩威并施。只有天将军的威,而没有奖励,必然会让诸胡不忿,下一战的时候消极。
  朝廷奖励的丝绸还没有运送到安西,李瑄已令颜真卿从安西府库,运送两万五千匹丝绸至碎叶城。
  而且运回龟兹的金银财宝,留下十多车。
  和李瑄所得相比,十多车也就百分之一。
  “此次西征,我大唐有此大胜,你们功不可没。我的承诺不会改变,你们也会得到应有的赏赐。”
  李瑄召施利叶护和吐火罗酋长斛瑟罗入碎叶城,并向他们说道。
  “天军大胜,全凭天将军统筹,我等只是微末之功,瞻仰您的神迹,已是荣幸,哪敢居功。今后天将军若有吩咐,小王将立刻引兵追随,甘愿赴汤蹈火!”
  施利叶护向李瑄拱手一拜回答,言语敬重。
  百闻不如一见,自碎叶水之战后,他们屡屡被天将军惊到。
  天将军可不止武勇盖世,还有严密的统帅能力。
  他们这些草原部落,跟着天将军,能以小死伤获得大胜,哪怕大食士兵诸多铁甲。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天将军斩杀大食猛将,如探囊取物;于万马千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包括那惊为天人的箭术,这些他们都看在眼里。
  麾下的士卒,也全是对天将军的敬畏,不敢有任何异心。
  即便是当年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也远远没有今日天将军的震慑威力。
  所以施利叶护决定带着葛逻禄,誓死追随天将军,并为大唐拱卫北疆。
  “天将军不仅带着我部儿郎扬威天下,还给与战死勇士马革裹尸的荣耀。我们突骑施诸部对您心服口服,从此绝无二心,只听从天将军的命令!”
  斛瑟罗也向李瑄一拜,郑重地说道。
  突骑施的历史十分曲折,曾经是草原上的小霸,由于投靠过西突厥,使多与大唐战。
  西突厥覆灭后,突骑施也屡降屡叛。
  特别是经过黄、黑两姓互相攻击后。
  开元二十八年,黄姓酋长莫贺达干杀死苏禄可汗。
  苏禄可汗的儿子骨啜被拥护为吐火仙可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