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595节

  建立属于安西都护府的马官、牧官。
  使牧区更完善。
  同时,李瑄要雇佣西域诸国的百姓,加大屯田力度。
  购买西域诸国的余粮。
  除了军屯、民屯也要执行。
  另一方面,李瑄要利用贸易来的金钱,建筑各种各样的作坊。
  造纸、印刷、冶铁、漆器、纺织、瓷器、酒水等等。
  他还可以生产蒸馏酒、玻璃、肥皂,这些都是中学的基础知识。
  高端的李瑄不会,这种李瑄还是能搞明白的。
  到时候不仅可以赚大食和拂菻的钱,还能卖到长安。
  一旦作坊起来以后,生产成本会降低。
  大唐也有类似于玻璃的琉璃,但性价比不会比得上李瑄的玻璃。
  李瑄早就准备有制造这些的矿物材料,到时候吩咐人在西域打听。
  “是属下多想了。”
  听李瑄的解释后,封常清释然了。
  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
  安西军中胡人不少,钱财的激励,对一支军队来说非常重要。
  李瑄与封常清谈论到中午,从军事到财政,再到地方的风俗民情。
  李瑄很满意。
  下午的时候,李瑄又召见刘眺、独孤峻等僚属。
  由于不熟悉他们,所以李瑄没有和他们谈论军政大事,除了安抚以外,就是问他们的处事风格。
  第二天,李瑄到龟兹王宫问礼,白铁河宴李瑄。
  李瑄向白铁河商议一些民屯之事,希望白铁河能鼓励龟兹的百姓,开垦荒地,给予奖赏。
  安西经略军到来以后,会携带一些棉花种子,李瑄要让龟兹国领头,让棉花先在龟兹国开花。
  下午的时候,李瑄在白铁河的相送下,离开龟兹王宫,他在王正见、封常清的陪同下,到达城外军营,检阅龟兹军营。
  “拜见李帅!”
  龟兹镇守使程千里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大将,他出军营拜见李瑄。
  程千里本命程昂,千里是他的表字。
  他长得高大魁梧,孔武有力,屡立战功。
  如果不是封常清在,程千里很可能就是今后的安西节度使。
  即便如此,历史上的程千里也差不多该是北庭节度使了。
  他不知道的是,李瑄劫走了他的气运。
  想再升任北庭节度使已经非常难了。
  “免礼!”
  李瑄示意个子比他还高的程千里起身。
  “龟兹军是安西最精锐的一军,又有安西的两队陌刀,在今后的战斗中,责任更大。现龟兹一共多少营。”
  李瑄随程千里入军营后,看到军营校场上人马齐整的龟兹军,又向程千里问道。
  “回李帅,龟兹军共五千士卒,包括陌刀营在内,共八个营。其中四个为骑营,一个重步兵营。”
  程千里向李瑄回答道。
  “军中几日一训,几日一操。”
  李瑄向程千里询问道。
  “由于要军屯,农忙的时候无法训练。平时隔日一训,十日一操。”
  程千里回答道。
  和李瑄的河陇军一样。
  军队隔一天训练一次,可以缓解疲劳,又一直属于备战状态。
  “从明日起,每次操练以五十人为一队,骑兵、步兵、陌刀军分开!前三名的队伍,赏赐一顿羊肉。”
  李瑄按照河陇的奖励,来奖励安西军,激励将士的同时,增加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大唐在龟兹也有官属牧场,存在不少马牛羊,这些平时是出征前犒赏军队的。
  李瑄有把握在将来获得更多牲畜,每过十天,所奖励的羊不会有多少。
  “遵命!”
  程千里领命,他知道这是李瑄收买人心的方法,和之前高仙芝重赏立功的将士一样。
  “程将军,龟兹军中有什么猛将?”
  龟兹军军容整齐,将士们看起来不俗。
  李瑄也看到寒光凛凛的陌刀方阵,总共一千五百人。
  他们应该没穿内甲,也没有面护。
  而且安西的陌刀军不仅仅是陌刀,陌刀大概有七八百柄,其余的是长斧、大棒。
  安西陌刀有自己的战术,遇到敌人甲士,长斧、大棒配合击其铁甲,比更陌刀更有效。
  陌刀军最前方,是一名壮汉。
  这名壮汉身材魁梧,胡须茂密,国字脸,目光坚毅有神采。
  他是李瑄在这个世界见过最高大的人,按照后世的说法,大概有两米整。
  其穿着铁甲,就如一座小铁塔一样。
  他的名义在李瑄脑海中呼之欲出,神通大将,李嗣业。
  第314章 葛逻禄叶护,天山狩猎
  “回李帅,陌刀军中的李嗣业勇猛绝伦,在灭小勃律之战的时候,立下重要功勋。”
  程千里向李瑄回答道:“另外,军中还有衙将白孝德,乃龟兹王室,善使双枪;郎将卫伯玉膂力过人,武艺高强;猛将田珍也是使用陌刀的好手。”
  眼前的李瑄,以勇猛著称于世,号称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斩将搴旗,如探囊取物一般。
  “猛将发于卒伍,带我认识认识,不久后国家就会用到他们。”
  李瑄向程千里说道。可能还有一些名将,声名不显。
  既然历史上他们能出名,那这个时代他们迟早会崭露头角。
  “遵命!”
  程千里带着李瑄,最先认识李嗣业。
  李嗣业不单是陌刀军的统领,还是龟兹镇守副使。
  “末将李嗣业拜见李帅!”
  李嗣业见到李瑄后拜道。
  “能使用陌刀的将领,很不一般。早就听说过将军的名声,灭小勃律之战,将军功不可没!”
  李瑄向李嗣业说道。
  但近前的时候,看着比他还高大半头的李嗣业,李瑄感觉到奇异。
  这样的身高和臂展,仿佛为陌刀而生。
  在后世,提到陌刀,李嗣业和李嗣业统帅的陌刀军,是绕不开的名字。
  “李帅谬赞,末将为弱之功,怎能入李帅的法眼。末将持陌刀,能做摧锋陷阵之事,愿意为李帅效犬马之劳。”
  李嗣业是猛将,他对“天将军”李瑄感到惊叹。
  李瑄的雄壮,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穿着官袍,未穿盔甲,感觉是文臣一样。
  但李瑄的名气太大,又当过实际上的首席宰相,李嗣业不敢提出质疑。
  他向李瑄一拜,是想表达自己对李瑄的依附,希望将来能给立功的机会。
  “强敌大食在侧调兵遣将,只要能奋死奋战,将军一定能轻取侯爵。”
  李瑄接受李嗣业的效忠,即便李嗣业不说,以后也会重用。
  他也想看看李嗣业统领的陌刀,和陇右陌刀有何不同。
  “在战场上,末将一定用命。”
  李嗣业再次表示。
  骁勇矫健,每战必先,他渴望通过勇猛,取得高的地位,衣锦还乡。
  “闻李将领是京兆高陵人,我也算生长于京兆。以后我们也能一起归乡。”
  李瑄一口说出李嗣业的出生地。
  历史上的李嗣业真正扬名,是怛罗斯之战携带陌刀军掩护大唐溃兵撤退。
  他面对千军万马,组成一条散兵线,将追击的大食联军杀得胆寒,使高仙芝能带着残兵败将脱离。
  那一战后,李隆基得以知晓李嗣业,召到长安封赏。
  此时李嗣业名气未传到长安,李瑄竟然知道他一个副将的家乡,可想而知李嗣业的感动了,他本来觉得效忠李瑄,是博取前程。
  现在看李瑄的眼神,就像看知己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