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四年过去了,为什么我还娶不到你?”
佛让施清奉抽到的签是真的,求而不得。
但是施清奉还是在想着抽到的都是最近都事,说不准以后签就可以不灵了。
回想过去。
那年是建宁二十一年,何逸钧九岁,施清奉十二岁。
这年,京师情鸳楼四楼还是开放的。
顺明帝闲来无事,打算在情鸳楼四楼开展一场书法比赛,以四楼的雅屋作为考点。
这场比赛的目的其实是让京师的气氛活跃起来,顺明帝自己也能从中取乐。
因为这只是娱乐,不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比赛,所以十里八乡的小民都可以报名参加。
不限人数性别年龄,也不需要超高的文凭。
但笔墨纸砚都是小民自带的,考场不具备。
书法比赛,如果字好看,还有机会被圣上钦点到皇城中去当史官。
就是可以不用参加科举,直接参加史考。
工作稳定,收入也不是很低。
施清奉基本将僻字都认完了,基本都会写,字也写得不错,便报名了这次比赛。
童年时的何逸钧喜欢跟在施清奉屁股后面走,有一次偷偷听到郑竹暮与施清奉的对话,从对话中得知施清奉报名了这次比赛。
就算施清奉去参加比赛了,也不障碍何逸钧跟在施清奉身后走。
何逸钧打算在考点上原创的书法是首诗,便悄悄去报名,报名回来告诉郑竹暮自己报名了。
他不打算告诉施清奉,因为他到时候还要给施清奉一个惊喜,想看到施清奉见他也报名后的惊讶。
郑竹暮作为教书先生,固然支持何逸钧参加这次比赛,为何逸钧准备笔墨纸砚。
此后何逸钧开始好好读书,认真练字。
坚信只有把书读好,把字练好,在比赛中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何逸钧当时的想法很天真,就是希望自己在比赛上写的诗能流传千古,成为千古绝唱,哪怕世人都不知道诗人是谁。
哪怕只是娱乐的比赛,也不能错过能使自己的诗得到曝光的机会。
为了写首好诗,何逸钧开始斟酌,思考应该写什么诗,怎么写。
记得郑竹暮讲学时说过一句话:“诗需要根据真情实意来写,反过来,有了真情实意,才能写好诗。”
那么何逸钧的真情实意应该是……
何逸钧双目放亮,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了。
很快,比赛的日子到了。
街道拥堵,书斋离富商区又比较远,赶到考点时比较费时。
何逸钧也没料到今天路上会来了那么多人,不然他早就提前出门了。
等他赶到比赛考点时,比赛就快要开始了。
考点上的考生都到齐了,坐在自己位置上,显然何逸钧是最后一个到的。
何逸钧掏掏自己的布袋,才发现自己将笔墨纸砚都给遗忘在家了。
现在赶回家肯定没时间了,只能在附近买。
可是在附近买,自己长得小小个的,有哪次出门想过要带钱的?
所以只能借别人了。
何逸钧找到施清奉坐着的位置,却发现施清奉见到他来了并不惊讶,看了他几眼后便不动声色地磨自己的墨了。
何逸钧走到施清奉桌旁,用布灵布灵的大眼睛看着施清奉。
施清奉本想无视,结果却遭来周围其他参赛者的注视,于是施清奉受不了了:“这里是考点,你能不能出去?”
何逸钧道:“不能,我也是来参加比赛的。”
施清奉道:“两手空空来参加比赛?”
何逸钧道:“我把用具遗忘在书斋了,希望你能借我一点,我用完再还给你。”
施清奉道:“你在书斋时一点都不用心学习,书不会念,写的字也看不懂,就算我借给你了,你又能写出什么字来,浪费墨浪费纸浪费精力,又弄出一场笑话,何必呢。”
何逸钧道:“就借给我一点点。”
施清奉道:“建议你弃权,缺考就行了。”
何逸钧道:“如果我写诗能写好呢?”
施清奉道:“好不好跟我有关系吗,不给就是不给,去找别人借,别来找我。”
何逸钧道:“帮我找。”
施清奉道:“快开考了,希望你能在开考前找到,快去找吧,别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了,看到案桌上那个漏刻没,距离开考只剩一罗预时间了,尽快。”
何逸钧纳闷,只好去找其他参赛者借用具。
找到前排又找到后排,到处借墨,就是借不到,急得他抓耳挠腮。
然而何逸钧越急,施清奉就越兴奋,越来越想逗他玩了。
直到监考官走进考点,何逸钧还是借不到,这把何逸钧给气哭了。
唇线拉直,睁着大眼睛,仿佛一滴滴眼泪落下来也浑然不知。
施清奉向监考官解释道:“先生先别管他,开考前他会回到座位上的,他正在向我们借笔墨纸砚,因为他来考点前忘带来了。”
监考官道:“连自己的东西都忘记带,看来是没把比赛放在眼里,这样的学子,还能取得什么好成绩。”
监考官一一检查参赛者自备的宣纸,看他们是否在宣纸上作弊。
何逸钧依然没有回到原位,四目张望,只盼有人能主动伸手将用具递给他。
只听监考官道:“咦,你的笔墨纸砚不是放在你的桌子上么,你还借什么,这些不够用?”
何逸钧一怔,往自己座位方向看去,居然见到桌上居然凭空多出了一份笔墨纸砚。
施清奉道:“看什么看,还不回你位置上准备好,是觉得我突然换了张脸让你适应不过来对吧,我感觉你挺可怜的,就借一些给你了,不用感谢我,我刚开始是不想借给你的。”
何逸钧回到座位上。
悄悄回头往施清奉桌上望去,隐约感觉施清奉在看着他,他便转头回来。
下一刻,比赛开始了。
钟声响起时候,何逸钧回头看了眼施清奉的桌上。
只见施清奉桌上的墨只剩一点点了,都可以看见砚底了,相当于施清奉把三分之二的墨都借给了何逸钧。
这一回,何逸钧彻底看到施清奉正在看他。
比赛开始了,施清奉居然不在写字,居然在看他。
何逸钧转回来,开始写字,还怕等比赛结束后自己还没写完。
写到一半后,何逸钧又回头看了一下施清奉。
施清奉这个时候已经在写字了。
他又转回来,继续写。
很快,比赛便结束了。
等宣纸交齐,监考官开始评名次。
评完,点评道:“施清奉的书法是最好的,用的墨也是最少的,最少的墨作出了最好的书法,值得鼓励,在比赛中荣获榜首。”
许久,监考官将宣纸发了回来。
何逸钧拿到自己的宣纸,只见宣纸上批了一个显目的数字:六十三。
毫无疑问,这个数字是他的排名。
他是倒数第一名,因为参加比赛的就只有六十三个人。
何逸钧悄悄看了看周围参赛者的书法,发现自己的书法确实不如他们。
第84章
主要是自己没发挥好, 把字都给写错了。
监考官看不懂写的什么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把倒数第一名的名额给了他。
许多参赛者将施清奉包围起来,都在夸施清奉。
何逸钧看不见施清奉,只能听见那边夸他的声音。
“小小年纪看不出来, 通过比赛才能看得出来, 实在令我意想不到, 你的书法水平原来如此高超,敬佩了。”
“再看看何逸钧, 何逸钧跟你的交往次数是最多的, 结果呢, 交往那么多,相差还那么大,一个天一个地。”
“你那么有天赋,何逸钧怎么一点天赋都没有。”
何逸钧听到有人念了自己的名字, 就往人堆中挤进去。
可算是看见施清奉了。
施清奉没看见他, 背对着他,径直走出考点, 身影消失在门口。
参赛者却没有追在施清奉后面一起出去, 都将关注点转移到何逸钧身上。
一下子堵了很多人。
何逸钧出不去了, 只好低下头,有些闪躲,害怕。
手上的宣纸被其中一名参赛者夺了过去。
参赛者扫了一眼宣纸,将宣纸丢还给何逸钧, 道:“你这不叫借,叫抢,心不虚地抢,你抢到了, 书法作品却比不过施清奉,得了倒数第一,最差的就是你,小偷,窃贼。”
这道声音之后,何逸钧耳边出现越来越多喊着“小偷”、“窃贼”的声音。
这些声音依次从他前方、左方、右方、后方传来。
何逸钧更加抬不起头了:“虽然我写的字很丑,但是我也是尽心尽力去写的,这也是我所有书法作品当中最好的一部了,你们不喜欢,但是我喜欢,你们凭什么这么说我,难道评价优劣一定要从你们的角度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