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氪金吗?包宠冠六宫哟 第199节

  而且信王府的人丁实在单薄——这事在不同的人眼里,思量不同却是有好有坏。
  如今信老王爷又领兵出征。
  打了胜仗还好说,可若是……败了呢?
  夺嫡之争颇为凶险,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掺和进去的。
  这些远的不说,就说的近的——
  若是私底下和解还好说,但潘老爷却自请致仕,断了官途。
  这结果固然算是个交代……
  但信王府和潘府已经撕破脸了,更大大的得罪了宫中的那位宠妃。
  真真假假的风言风语裹乱。
  乱七八糟的这些事一掺和,吧嗒一下,明崇帝看好后暗示的姻缘也不成了——童家委婉的说府上的姑娘病了,要静养。
  ……
  宫外闹腾了好几日才算平息下来,宫里太后娘娘却不安稳。
  她老人家‘头疾’发作数日不见好,明崇帝自然也得时常去探望,尽尽孝心。
  而这期间那位闻七姑娘却数度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仿佛她就是单纯的入宫来给太后娘娘侍疾的,根本没有半分其他的念头。
  这日,原本该带着病容,躺在榻上歇息静养的闻太后却是一副神采奕奕,眸光明亮的模样。
  她对着身前的闻怜玥满意的点点头。
  含笑轻轻的拍着闻怜玥的手,:“玥儿,哀家如今无甚大碍了,眼下最要紧的是你,这几日你就在侧殿好好的休息。”
  裹着几分羞涩的闻怜玥垂着眼,:“……全凭
  姑母吩咐。”
  闻太后笑着连连点头,:“好孩子,好孩子,这几日辛苦了你了,且去休息吧。”
  “是。”
  闻怜玥屈膝行礼,:“还请姑母也好好歇息。”
  “玥儿告退。”
  看着燕秋嬷嬷陪着七姑娘去了偏殿,直到看不见人影了,郑嬷嬷却还是出神的看着。
  闻太后端起手里的茶盏时问了一句,:“瞧什么呢?”
  郑嬷嬷回过神。
  她上前一步,:“太后娘娘,奴婢就是瞧着七小姐生的,生的实在光彩夺目,这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郑嬷嬷的这话……倒也不全是恭维之语。
  之前京中最为推崇的贵女们是个什么模样?
  端庄大方,清雅秀致,而闻家推崇尤盛。
  偏偏闻怜玥……她生的模样,却和潘玉莲生的模样是同一个类型。
  从前闻怜玥年幼时还好说,可渐渐长开后,实在叫甚重规矩闻府实在不喜,斥她容貌妖媚,不甚端庄。
  之后闻怜玥更是很少能外出走动,更没能参加选秀……
  直到潘玉莲这个妖精模样的祸水‘横空出世’,在万众瞩目中‘闪亮登场’又引得陛下宠爱非常。
  即便再不见得潘玉莲这样‘烟行媚视’的妖妃,其他人都得对着她低头——皇帝喜欢啊!
  这不,潘玉莲悍然占据了‘新风尚’。
  便是闻怜玥也‘行情见涨’,倏地翻身了。
  闻家更是暗暗懊恼之前为什么没让闻怜玥参加选秀?
  要是当时能有闻怜玥明光熠熠,‘珠玉在前’,还能有潘玉莲什么事?
  他们闻家出来的姑娘,必定更甚于潘玉莲这个嚣张跋扈,张狂恣意的浅薄之人,后来也就不会闹出这么多事,搅的宫里宫外,朝中上下不安了。
  这会儿见闻太后含笑间神情满意,郑嬷嬷犹豫了片刻,还是轻声道:“太后娘娘。”
  “都说这世上美人三分像,这话也确实不假,只是,如今庄妃娘娘还在宫中,且年岁尚轻……”
  提起潘玉莲,闻太后的火气就‘腾’的一下上下来了。
  是,潘玉莲或许是要比想象中的无辜。
  但谁能受得了她一来就出事,她一来就出事?
  这时候想不迁怒她都难。
  更何况,捷径是快啊,照抄还不会?
  现在闻太后和闻家,急的上火间打着的还是那般主意……
  恼羞成怒的闻太后气恼的丢下茶盏,伸手拍了怕桌子,:“我们闻府的姑娘,还抵不上一个乡野寒门,没规没矩的潘玉莲吗?”
  郑嬷嬷哪敢应这话?
  她只是一再的摇着头,又连连称赞起了闻怜玥。
  闻怜玥在这慈宁宫一待就是大半个月。
  直到待再度红梅覆雪的时候,御医宣布太后娘娘身子大好,明崇帝也‘顺理成章’的见着了那位侍疾有功的闻七姑娘。
  “这些日子多亏怜玥悉心照料,哀家才好的这么快。”
  闻太后神色柔和,眉眼带着笑意的对明崇帝说道。
  “怜玥,来。”
  说着闻太后还朝着闻怜玥招了招手。
  闻怜玥垂眼莲步轻移走上前。
  “这是你二舅舅的小女儿,之前一直在府中,甚少出来走动,这次听说哀家身子不爽利,就立即进宫侍奉。”
  闻太后朝着明崇帝正儿八经的引荐。
  闻怜玥也很是规矩的行礼问安,;“怜儿见过陛下,陛下吉祥如意,长乐未央。”
  清艳的蔷薇红裹着亮眼的姝色直往人的眼睛里钻……而这件衣裙,明崇帝分明记得潘玉莲也有一件相似的。
  还有闻怜玥头上戴着这般样式的梅花簪……甚至她这般抬起眼眸看人的角度和神情,都有种惊人的熟悉感。
  明崇帝的脸色倏地冷了下来。
  闻家……好,当真是好极了。
  他们最是知道什么手段下作龌龊的最叫人厌恶至极。
  明崇帝甚至原本还能敷衍的虚与委蛇都被怒火烧了个干净。
  而潘玉莲待明崇帝那般‘痴心一片’的‘光辉事迹’,这宫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甚至闻怜玥也老早的就在府里听说了她那位二姐之前的教训。
  在闻府里的那些遭人白眼,受尽窝囊气的日子,闻怜玥早就受够了。
  而这样的机会,或许就这辈子只有这一次了,因而闻怜玥压根就顾不得什么女儿家的矜持。
  只是这次,还不等闻怜玥想方设法的先开口引起明崇帝的兴致,就听明崇帝道:“可喜欢诗书?”
  闻太后为什么对闻怜玥这么有信心?
  因为她确实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集大成者——闻太后之前收拾了昭妃那么多次,还能不知她的底细?
  潘玉莲这个粗浅的浅薄之人能识得字就不错了。
  你还指望她腹有诗书,出口成章,琴棋书画皆精?
  可潘玉莲做不到的事,闻连玥却能轻而易举的就做到。
  这会儿闻太后听见明崇帝主动开口,脸上的笑意都收不住。
  闻怜玥也很是认真的点点头,:“不敢欺瞒陛下,怜儿确实很是喜欢……”
  明崇帝点了点头,:“朕近些日子翻阅《庄子》有些不明之处,不知七姑娘可否替朕暂解疑惑?”
  陛下能有什么疑惑?
  不过是挑起话题罢了。
  闻怜玥甚是娇俏明媚的展颜一笑,:“怜儿愿意一试。”
  她看着明崇帝,睫毛轻颤,:“只是若怜儿说的有何疏漏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朕恕你无罪。”
  明崇帝神色淡淡的道:“《庄子天运》中曾有记,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原本含着笑意的闻太后,嘴角的笑顷刻间就冻住了。
  闻怜玥更是宛若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她愣愣的看着不徐不疾说着‘东施效颦’的明崇帝。
  “皇帝……”
  闻太后都愣是反应了几息才强行绷住了脸色,她打着圆场,摇摇头笑着嗔怪道,:“好端端的,怎么忽然说起这典故?”
  明崇帝却不强辩。
  他只是看着闻怜玥,神色一如既往地平淡,:“七姑娘不曾应声……可是不解其意?”
  “也罢,朕且问,七姑娘那可曾读过《庄子秋水》中所记——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皇帝!”
  闻太后脸色难看的出言打断了明崇帝的话。
  她万万没想到今日的明崇帝竟然言语刻薄至此,简直是堪称歹毒的羞辱。
  闻怜玥这会儿脸色红红白白,她整个人都在发抖,嘴唇颤着,眼泪都止不住了。
  “怜玥,你先下去休息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