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啊?”
欧律师语重心长地说:“先生,您来找我做谘询,我就一定会站在您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您争取最大利益。您要知道,这个事情如果是因为当时天色太暗导致您看错了,一不小心误导了警方,这是无心之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您是故意隐瞒事实,误导警方,导致调查方向出错,以至二十多年查不出真相,那您这责任可就太大了,不判您进去几年,怎么可能呢?”
陈涛的腿微微发抖,他害怕了,他不想坐牢。
欧律师问:“您懂我的意思了吗,先生?”
陈涛失神地点点头,“懂了,我不能在法庭上承认我二十二年前撒过谎,要是我当年的口供给警察造成了什么误导,那全都是因为……因为天色太暗了,我看错了而已,我是无心之失……无心之失……”
欧律师欣慰道:“先生,您很聪明。您要记住,我们都不是圣人,我们只需保护好自己的利益,让自己好好生活,这就足够了。”
法庭,关孜孜被杀案开庭前一小时。
本次案件引入合议庭,审判长是纪潜。
开庭前简疏文见到了纪潜。简疏文一见纪潜就笑盈盈地说:“纪学姐,恭喜啊。”
纪潜温柔地一笑,问:“恭喜什么?”
“纪学姐升职了嘛,难道不应该恭喜?”
法官有级别之分,在我国法官体系中,级别最高的是首席大法官,那是所有法官的梦想。
“就你消息最灵通。”纪潜无奈地笑道。
“当然,以前在学校别人都叫我‘小灵通’。”
两人寒暄了几句,但为了公平起见,都默契地不讨论案情。
关孜孜被杀案开庭现场。
原告关军、吴丹桂,原告律师简疏文;被告顾辛,被告律师周祁遇,周祁遇在答诚律师事务所挂牌,是简疏文的前同事。
简疏文见到顾辛时,只觉得对方一脸傲慢,趾高气昂,那种特权者对普通人的轻蔑与不屑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顾辛没有丝毫对关孜孜的忏悔与愧疚,这人六十岁了,也到了可以被“尊老”的年纪,但他的嘴脸只会让人感到厌恶,而不是尊敬。
法庭上,简疏文当庭展示了证明顾辛是杀害关孜孜凶手的物证,一个是关孜孜生前佩戴的银手镯,上面留下了顾辛的指纹,那镯子是关孜孜爸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祝福她一生平安,可惜事与愿违;另一个是粘在关孜孜衣服上的一根头发,dna检测出来是顾辛的。
刑警郁方正作为原告证人出庭。
郁方正解释了这两个物证的来历,以及为什么二十二年前没能通过它们找到凶手的原因。
郁方正说:“关孜孜的银镯子上有一枚血指纹,指纹现在已经确定是顾辛的。顾辛天生指纹沟纹浅,跟别人不一样,所以留下的指纹非常模糊,加上当时指纹提取技术并不发达,我们一直无法识别这枚模糊的指纹,直到这几年技术进步了,我们才得到了清晰的指纹。”
郁方正继续往下说:“而这根头发是粘在关孜孜衣服上的,它很短,发质偏硬,一看就知道不是关孜孜的头发,当时所有办案同事都认为这是凶手的头发。二十二年前我们就想用这根头发去提取dna,但当时检验科的老张告诉我们,这根头发带的毛囊太少了,因为头发的dna藏在毛囊里,毛囊太少导致提取难度变得很高,他也没办法。也是后来提取技术发达了,能从非常少量的毛囊中提取出dna,才得到这一重要证据。”
郁方正说完,简疏文道:“审判长,各位审判员,二十多年前刑事技术的落后限制了很多东西,如今刑事技术的进步让多年命案终于告破。死者关孜孜去世时,除了她自己原来的东西,身上多出来的就只有一枚血指纹和一根不属于她的头发,而指纹和头发都是被告顾辛的。”
说到这,简疏文转头去问郁方正:“郁警官,除了顾辛的指纹和头发,你们还有没有在关孜孜身上找到第二个人留下的可疑物?”
郁方正摇头,“没有。”
“也就是说,关孜孜从失踪到死亡,只接触过被告一个人。被告顾辛就是杀害关孜孜的凶手。”简疏文说。
被告律师周祁遇质疑道:“我不同意原告律师的说法。关孜孜身上有我当事人的指纹和头发,只能证明我当事人接触过关孜孜,不能证明我当事人有杀人行为;关孜孜身上除了我当事人的指纹和头发外没有其他人的东西,也不能证明关孜孜从失踪到死亡只接触过我当事人一人,有可能关孜孜接触过别人,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凶手,但那个人很小心,没有在关孜孜身上留下指纹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我当事人成了替罪羊。”
“被告顾辛案发当时没有不在场证明,他一直都是警方的重点嫌疑人。”
“嫌疑人只是嫌疑人,被警方怀疑不等于真的犯罪,警方也有怀疑错的时候。至于不在场证明,如果扩大范围,100个群众中估计有50个都没有不在场证明,这根本没有意义。如果原告方不能拿出更有意义的证据,那就是证据不足,本场官司应当判我当事人无罪。”
简疏文申请证人出庭:“审判长,我方申请传唤证人陈涛。”
纪潜点头,“允许,”
郁方正暂时回避,陈涛入场。
陈涛作为原告证人站在证人席上。
陈涛很拘谨,他低头四处看了看,原告席上站着简疏文,他认识;被告席上坐着顾辛,顾辛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被告席上还有顾辛的律师,这个律师陈涛不认识。
“证人,请做陈词。”审判长纪潜开口道。
陈涛双手握拳,支支吾吾道:“那天,天快黑了,我在那个地方捡废铁……”
“证人。”纪潜提醒,“在哪个地方?请描述清楚。”
“在白砖厂后山。”陈涛赶紧说。白砖厂后山就是关孜孜被抛尸的地方。
“请继续。”纪潜说。
“天快黑了。”陈涛再次强调天黑,“光线很暗,我看不清,模模糊糊的我只看到远处有辆车开过来了,有个人从车上下来,还拖着一个小女孩,那女孩一动不动,我以为她睡着了或者病了。”
原告席上的吴丹桂听到陈涛描述自己女儿被抛尸的场景,捂着嘴差点哭出来,关军连忙抱住她的肩膀。
陈涛继续说:“那人把小女孩拖下车后,就开车跑了。我就看到这些。”
纪潜指着顾辛,问陈涛:“证人,当时你看到的那个人,是被告顾辛吗?”
陈涛咬咬牙,说道:“当时天黑了,我看不清,但我看到那人绑着马尾,所以应该是个女人,一个中年女人。”
陈涛的证词跟二十二年前一样,陈涛松了口气,自认为自己做得很好,然而审判席上的纪潜和其他审判员纷纷皱了皱眉。
陈涛不是法律从业者,在此之前也从来没有打过官司,所以他不知道,开庭前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以及证人证言都是要提前交给法官看的。
那个欧律师告诉陈涛,开庭前无论他跟律师说过什么,法官都不会知道,根本就是放屁,简疏文早就把陈涛的庭前证词交上去了,所以此时所有法官都知道陈涛在法庭上突然反水,说了跟自己庭前证词不一致的话。
第184章 嫌疑人
审判长纪潜问陈涛:“陈涛,你的证词为何与庭前不一致?”
这事陈涛不知道啊,他不知道自己的庭前证词会提前交给法官看,于是陈涛懵懵懂懂地“啊”了一声。
纪潜道:“你的庭前证词是,你曾亲眼看见抛尸的是顾辛。”
陈涛懵了一下,法官怎么会知道?这跟欧律师说的不一样啊!
陈涛第一次出庭,本来就紧张,遇到这种情况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陈涛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的表现给合议庭全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法官需要在庭审过程中对证人进行详细询问,于是纪潜问道:“证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突然更改证词?”
证人出庭时更改证词,这种情况并非不被允许,但必须向法官提供合理的理由。如果陈涛能够有条有理地向纪潜阐述他的理由,那这事也没有什么问题,证词可以按照最新的来,但由于陈涛没做丝毫准备,所以他无法给出任何理由,无法给出理由,就会影响合议庭对他的印象,从而质疑他证词的真实性。
纪潜又问:“二十二年前警方向你询问时,你告诉警方你看到抛尸的是个女人,是不是?你只需回答我是与不是。”
“是。”
“去年你主动找到负责此案的郁方正郁警官,推翻自己二十二年前的证词,告诉郁警官抛尸的不是女人,而是顾辛,有没有这回事?”
“有。”
“庭前证词里你的陈述还是顾辛抛尸,然而出庭作证你却突然改了证词,改回你最开始的陈述,说抛尸的是女人。证人,你两次更改证词,是基于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