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他扒拉着自己手机里的行程,仔细看了看,果然没有去中国首都的行程。他沮丧了一秒,很快又恢复了精神,“但是有很多城市的巡演啊,肯定有和北京比较近的地点。”
但是他对中国的地理实在不了解,只能把自己的行程发给南乔,南乔一看,“嗯……深圳、南京、成都、长沙、重庆、杭州……”
南乔沉默了,权至龙追问:“怎么样?有没有附近的城市?”
“欧巴,你要知道吧,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巧,”南乔叹了口气,“你虽然整个八月的巡演都是在中国,可是全是中国南方呀。”
权至龙一下又瘫在了床上,拉着长长的语调,声音也一下低了下去,“都怪中国太大啦,要是每次开完演唱会能休息几天就好啦。”虽然现在的交通很方便,可是耐不住他们行程安排的实在太紧,每次演唱会开完还要抓紧时间赶回南韩打歌、上综艺。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着急忙慌的和南乔说,“等等,好像有几天休息!我去问问舜浩。”说完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南乔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挂了电话,“?”
那边着急的给经纪人打电话的权至龙在得到肯定回复后已经兴致满满的开始调整自己原本安排好的行程。
而南乔则和其他一起参加培训的演员们一起进了组。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也是中国代表性戏剧之一,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一点一点淡出公众视野。
青少年们更爱游戏、流行乐、动漫等更简单易懂的娱乐方式,然而却有一些人仿佛“追求复古”一般热爱着这种表演形式。
《逐月》讲述的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青年对于京剧的不同态度而带来的冲击。
宋宛然是一名天赋高的“剧二代”,然而在她心中京剧对于她的吸引力完全不及游戏、动漫、小说和流行乐。
对于这种“老古董”的艺术形式,她实在没有兴趣,甚至因为从小被父母强制要求学习京剧,她更是对京剧产生了厌恶之心。只是逃脱不了父母束缚的她最终还是入了这行,甚至在母亲去世后她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她就这样一直从事着自己不爱的工作,反正生活里柴米油盐总是比热爱更为重要。
直到某一天,她遇上了另一个来剧团打工的女孩。那个女孩没有任何天赋只有热爱,每当剧团里的“角儿”们在舞台上联系唱念做打时,她就总会偷偷在角落里学习。
只是那个唱腔、那种念白,实在是让天赋极高的她第一次觉得,“京剧真的有这么难?”
她把那个年轻女孩儿拉到幕后,“你这个唱腔念白真的是不堪入耳。”
年轻女孩儿,也就是南乔所饰演的角色乔越面上带着尴尬,“宋老师,我知道我没有天赋,只是随便哼哼。”
宋宛然打量着这个年轻女孩,她不过二十岁左右,明明是应该读书的年纪,却在剧团里干着杂活,她的好奇心有点被吊了起来,“你大学毕业了吗?”
乔越摇了摇头,羞怯的摸了摸自己的发尾,“我学习不行,考了两年都不上大学,想着再考下去也是浪费时间,索性就来京剧团工作了。”
宋宛然从女孩的口中听到了她的故事。
乔越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从小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别的孩子都拿起智能机,玩上电脑游戏的21世纪初,小小的她却每天坚守在电视前,准时收看戏曲频道。
在还不知道“京剧”到底是什么的年纪,她就已经会在电视前学着里面的各种“角儿”提着嗓子唱念做打。
然而天赋这种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她在小小的年纪也曾经想过去北京少年京剧团训练,然而不过几天就被剧团的老师“劝退”了。
之后也有去各地的京剧团尝试,想着也许非首都的京剧团要求会低一些,然而次次碰壁,她终于也认清了自己就是没有天赋。
宋宛然听完心中其实有点好笑,“你说这命运奇不奇怪,不喜欢京剧的吧,偏偏吃上了这碗饭。这喜欢到不行的吧,诶,偏就求而不得。”
她那种带着自嘲的语气和话语中的怜悯让乔越不禁多看了她几眼。这个已经年过四十的京剧演员保养得宜,作为北京京剧团里首屈一指的青衣,她气质优雅,仅仅是站着就有一种让人可望不可及的感觉。
乔越不知道该怎么接她的话,没想到宋老师想到一出是一出,完全不在意她的天赋低微,整个人像是在枯燥的生活里找到了什么好玩的玩具,眼睛一亮,拍着乔越的肩膀,“这样,我教你唱念做打,看看你到底能不能行。”
乔越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完全没想到自己一个打杂工的竟然能够得到这种咖位老师的教导,立刻把头点的和捣蒜一般。然而她不知道,这句话就是她苦难生活的开始。
导演乔良从镜头里看两人的表演,点了点头,“可以了。”和南乔对戏的演员真的是一位从业多年的京剧大师,最开始在演技上和普通演员的表演方式不大相同,然而南乔竟然也顺势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很快就让整个画面和谐了起来,这是出乎乔良意料的。
南乔松了口气,这部戏里的“角儿”们几乎都是京剧团的演员,只有年轻演员们是与这个行业无关的“真”演员,每次一到和“角儿” 们的戏份南乔总是有些奇怪的感觉,直到前几天从导演的监视器里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两人的表演方式格格不入。
前辈们的气质和表演刚好符合角色设定,因此南乔知道要调整状态的是自己,幸好从今天难得顺利的拍摄来看这种调整还是有成效的。
乔良看南乔大松一口气的样子笑了,“不错,这几天的努力没白费。”他想到之后的戏份,眼里又弥漫上了带着看戏般的笑意,“接下来苦日子要到了。”
南乔叹了口气,看了眼在片场的其他年轻演员,“没事,大家一起受苦。之前一个月都撑了下来,现在不过是再多两个月罢了。”她语气里的调侃谁都听得出来。
一起训练了一个多月的演员们纷纷翻了个白眼,“放心吧,膏药都给你准备好了,到时候大家一起贴哈。”
只有九岁的一个小童星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一把抱住这个会天天给自己投喂的姐姐,用奶乎乎的声音安慰南乔,“姐姐放心,小米也会给姐姐准备药膏的。”
南乔蹲下身摸摸小米的脑袋,小女孩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一看就是个古灵精怪的孩子,压低声音对她说,“好,姐姐记得会给小米准备小蛋糕的。”
【作者有话说】
这个剧本前前后后修改了三版2800多字,一直都不满意,大家将就着看看吧qaq
就不该重刷霸王别姬的时候脑子一热就写了京剧,传统文化也太太太难了吧,最终也还是没能写出文艺片的感觉555555
下一次还是写一些商业片吧……
第51章 告白
◎说好了,欧巴等你。◎
小米竖起一根手指:“嘘。”她转头看了看四周, 两个小马尾跟着她转头的角度晃动,发现自己的爸爸不在附近才终于松了口气,“这是我和姐姐的小秘密, 不能让爸爸知道。”
南乔也睁大眼睛,配合小朋友做出认真的表情,“姐姐知道!一定不能让小米的爸爸知道小米偷吃蛋糕。”
说完南乔抬头就看到躲在角落的小米爸爸, 两个人相视笑了一下, 他的眼里满是无奈和宠溺。
第二天南乔来到剧组,相比于前辈们的兴致勃勃,年轻演员们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
大家对视了几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同情, 南乔拍拍集训时和自己关系最好的一个女生的肩膀, “准备好接受狂风暴雨了吗?”
那个女生沉重的点了点头, “准备好了。”她拍了拍自己包里的药水药膏等,“物资充足。”
然而无论她们做了怎样的准备,真实的痛苦并不会因为心理准备而减轻。
在电影中被宋宛然挑挑拣拣聚集到一起的年轻人们大部分都是只靠一腔热爱就报名的门外汉, 少有的几个是从小练习京剧的青年京剧演员。
因为宋老师从花旦到青衣, 都是文戏, 这次来的也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们。已经登过台的演员们看着这些工作人员皱了皱眉,不知道剧团到底在搞什么。
而以乔越为代表的门外汉们完全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还是一脸喜悦, 看着从门外走进来的宋老师满脸崇拜和憧憬。
然而宋老师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们懵了, 她从这些年轻人的脸上一个一个看过去, 有些是她的年轻同事,有些是剧团的工作人员, 甚至有些是她完全没见过的人, “有六年以上童子功的站在右边, 其他的站在左边。”
乔越和朋友们面面相觑,怎么第一天就区别对待呢?然而面对这种大咖,没有人敢说话,还是乖乖的往左边走去。
不过几十秒两边就泾渭分明,左右两边的人明显气质不同,右边的青年演员们明显一举一动都带着京剧的韵味,而左边的年轻人在他们的衬托下则平平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