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里面如心和如喜一开窗户,就见宝钗摇着扇子,像是在扑蝶玩耍一半,忽然探出身子。
宝钗笑着就要往里面闯:“迎丫头,看我这次不捉到你!”
如心和如喜见此情景,大惊之下脸色发白。
好在她们都是宫里当差的,胆大心细,不至于方寸大乱。
如心反问薛宝钗:“金钗,你在这儿做什么?”
宝钗没答话,仍旧往里面瞧,似乎真在找人:
“你们后面可是藏了人?莫要躲了?”
见如心和如喜脸色有些迷惑,薛宝钗才作出一副答疑解惑的样子:
“以前还没进宫的时候,我和迎姑娘好得很,今儿难得见一面,刚好见迎姑娘和林姑娘她们往这边来,还说逗她们一逗。”
如心和如喜显然已经信了,当下害怕得很,也不知道两人的对话有没有被姑娘们听去。
当下只能尽力否认:“不曾见什么姑娘。”
那些大家闺秀,就算真听了去,也不敢出去议论公主的私事吧?
两个宫女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薛宝钗还是一脸的怀疑她们,假装逗趣道:
“我不信,必是你们藏了,先前我分明看见她们从这里过去,是不是从后面走了?”
两个宫女正要再解释,忽然又变了脸色。
史苗扶着大儿媳周氏的手从藤蔓后面走出去:“老身在此处站了许久,如何不知姑娘们过来了?莫不是我老眼昏花?”
宝钗几乎当场晕过去,腿脚发软。
甄妃娘娘见都是自己宫里人,笑着打圆场:“许是看差了,她们应当去摘莲蓬了。”
然后甄妃对几个宫女道:“来园子了玩乐是好,莫要错了规矩。”
宝钗和如心、如喜齐齐整整低头:“是。”
史苗她们站得远,来的也不早,根本不知道如心和如喜说了什么。
薛宝钗假惺惺要去捉人的样子,倒是从头到尾都看了。
史苗心知肚明,宝姑娘肯定用上了栽赃嫁祸那一招。
周氏也看得清楚,这薛家姑娘提甄家迎春也就罢了,居然还提到了黛玉。
周氏冷笑道:“哪个好人家的姑娘会随意攀咬?娘娘还是好生查一查,也不知她们在做什么,免得一不小心,下面人不知情作出不妥当的事,反而危及自身。”
跟着甄妃娘娘的嬷嬷恭敬道:“您说的是,小的们必定好好查一查。”
甄妃娘娘没有当场发作,只是说那边荷花甚好,邀史苗过去赏花。
史苗应下,一行人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仍旧说说笑笑观花
赏景。
如心和如喜脸色煞白。
主子只是当下不能发作,背过身去,她们必定讨不得半点好处。
两人看向薛宝钗的眼神,充满了怨毒。
第142章
皇宫中能混到主子身边的宫女,哪个都不是简单的角色。
她们人品怎么能和黛玉、湘云等人相比。
如心、如喜之流在人堆子里摸爬滚打出来,你做得来初一,她们就会做十五。
今日被薛宝钗坑了,当然存着心思报复回去。
薛宝钗不由得后悔非常,早知如此,还不如一走了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如心冷笑:“还说认识娘娘家什么姑娘,改明儿咱们倒是问问,那些姑娘们认不认识这等阴险小人,我们姐妹叫你害了,你也莫想有好日子过!”
如喜也附和:“姐姐,咱们可不能问,她如今攀咬我们,岂知不会攀咬那些姑娘,到时候咱们弄巧成拙,坏了大家娘子的名声,反而是我们的罪过。”
说到这里,如喜斜斜鄙视宝钗:“不像有些人,嘴上叫着姐妹,背里捅刀子的事一样不差。”
如心赞同妹妹的说法:
“你说的是,咱们私下提醒一下为好,改明儿又不知哪家姑娘被拉出来当挡箭牌,她们认识金钗,才是倒了八辈子大霉。”
薛宝钗脸上虽然臊得发红,好在她历来也够沉着,马上反应过来:
“两位姐姐,此事是我不对,我一时慌了神,才做出这等糊涂事,当下最要紧的是娘娘问起,咱们要如何说来?”
她们三个就算怎么恨,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宝钗又道:“那一桩事,说的人和听的人,都是罪过。”
如心和如喜也歇下气焰:“别以为我们怕了你,这桩事可不能这么算了。”
三人于是串供,一口咬定谈论的是以前淑妃娘娘的旧事。
……
薛宝钗心思活络,能探听到不少消息,还能给甄妃出主意。
难得又通诗书,甄妃旁边也不至于没个伴儿。
但是出了那种事情,还被荣国府两位有头有脸的夫人撞上。
当主子的脸上是有点挂不住。
没想到这件事还传到元春那边去,肯定是如心和如喜私下传过去的话。
元春亲自过来走一遭,甄妃娘娘也有点下不来台。
只能笑笑对元春道:“要我看,不如给个恩典,放出去算了。”
元春见她亲自提,也神色严肃道:“娘娘不说,我也想找你提此事。”
恩典还是要给一点的,毕竟薛家为甄家出了不少力,甄家若做得太绝,叫和甄家一伙儿的人要如何看?
况且甄家还有用,甄妃娘娘自然知道自从宝钗进来以后,自己的日子愈发宽和,是因为什么。
哪里晓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如心和如喜两人被宫里嬷嬷分开一诈,就审出来端倪。
一开始她们说的借口马上就被戳穿。
旁的事也罢了,事情偏偏涉及了她女儿。
甄妃娘娘可不是那么好脾气,怒不可遏,当时就摔了一个粉彩茶盅子
“竟是如此!”
“这几个东西,万万不能留了!”
元春当即劝她:“也要过一过风口,这会子放出去,也不妥当,叫人偏偏盯上此事。”
甄妃想到元春刚刚说她舅舅在江南办事,又遇到薛家儿子打死人。
要紧的时候,哪里都不能出纰漏:“你说的是。”
不过仍旧越想越气,往日宝钗懂事活络的举止,当下落在甄妃娘娘眼里,都成了缺点。
油滑钻营,真不愧是商户家出来的女儿。
她竟然将这样的人放在身边:“果然不是个好的!”
元春一走,甄妃娘娘马上将宝钗传了进来。
薛宝钗已经知道如喜和如心两人漏了馅儿。
她只是无意间听到,正忖度如何开脱。
但见娘娘面色冷硬,唤她的语气森然冰冷。
“金钗。”
薛宝钗做出最恭敬的姿态:“奴婢在。”
哪知娘娘拈着一个梅子蜜饯,看着她冷笑道:“你哥哥打死了人。”
薛宝钗纵使心思灵巧,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应对。
雪白的脸蛋儿,白上加白,眼神茫然:“哥哥……”
哥哥怎么会打死人?
元春表姐来过,消息莫不是她带来的?
宝钗正忧心家中,不知父亲母亲当下如何,哥哥是不是被收了监。
宝钗开口欲说话,却被甄妃娘娘抢了白。
甄妃直接就将蜜饯往宝钗脸上砸:
“你是不是想说,你哥哥是个良善之辈?你可想仔细,你那哥哥到底是不是好东西!”
宝钗躲也不敢躲,唯恐惹了更大的气,自己境况愈发差了。
只能流着泪磕头求饶:“奴婢不敢。”
甄妃见薛宝钗认罪,威吓已经达到效果,语气略缓和:
“外面的消息,总会想法子保他一命,你且在宫中,莫要惹出其他事端。”
保住了命……
知道哥哥保住了命,薛宝钗当下却高兴不起来。
焉知保下这条命,薛家又要拿多少利益去换?
原本想着她从宫里出去的时候,依着伺候过宫妃的资历,娘娘能给指一门像样的亲,将来去到婆家也有几分底气。
薛蟠如此,活生生断了薛宝钗多年在宫里的隐忍筹谋。
遑论薛蟠生死,薛宝钗又如何高兴得起来。
可是这些委屈宝钗也无处可诉,只能硬生生咽下去,磕头谢恩:
“奴婢知错了,谢娘娘恩德。”
甄妃娘娘也没体罚宝钗,只是又给她派了掌灯的活计,再不许她到跟前服侍,也不许她各处走动。
宝钗只能枯坐熬着日夜,盼甄妃娘娘能说话算话,不求指派什么婚事,好歹能出宫去。
从秀春园回来许久,那日小丫鬟捧一篮子莲蓬来,说是姑娘们亲自采来孝敬的。
大儿媳周氏忽然又想起来那天她们去秀春园,也采了一篮子带回来。
周氏道:“先前那个薛家姑娘,也不知娘娘会作何处置。”
史苗摸摸手上的蜜蜡佛珠串,掀起眼皮:“慈悲的放出来,不慈悲的,宫里那么多事,宫女们缺医少药的,总能寻到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