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兄弟二人坐在马车上,收获不大。
  吃的小食倒是买了几份,但那是兄弟二人自己嘴馋。
  贾赦瞥眼看见路边小摊上有人卖竹篓,灵机一动。
  “停车,背篓有些意思……”
  车子一停,贾赦和贾政双双跳下来。
  买东西的小贩赶紧迎上去,笑呵呵道:
  “二位公子真是好眼光,我母亲编的竹篓,瞧瞧花样多别致,毛刺都精心修过了,半点不会扎手的。”
  贾赦拿起竹篓,比了比大小。
  那小贩嘴上连珠炮似的不停,如何配背带,或者摆着放东西也好看……
  贾赦看那一串竹篓:“我要……十个,送到……。”
  这架势,大哥是想买回去给妹妹们种地用。
  虽不是稀罕东西,送得很实用。
  那边贾赦忽然又道道:“罢了,绑在我们马车后面吧!”
  这么个小贩,肯定认不得他们家门往哪儿开。
  小贩说了价格,砚台半点不还价,大方的付过钱,小贩笑得呲着牙,拿出一截草绳,将背篓分成两份,每份五个摞在一处,麻利绑在马车后边。
  街道上另一头,林家的马车刚从岔道冒头,就看见前面堵了路。
  管事怕他家今日心情依旧不好的小爷此刻心里更恼,神情为难:“公子……”
  林海掀开车帘,看到前面的人眼熟,想起来是钟山那对不给先生面子的兄弟。
  好像叫……贾赤、贾正……
  那天林海走到榜下看见文章落款贾赤,诗文落款贾正。
  既然文章是贾赤所写,写诗文的必定是弟弟贾正。
  林海草草看过诗词文章,资质平平,写得不怎么样。
  隔着人群,林海看见贾家兄弟有商有量的在买东西。
  那个叫贾赤的,此刻似乎又看上了旁边的泥人,非要拉着兄弟去看。
  林海心底忽而涌起几份艳羡,旁人有兄弟手足,他家中却人丁稀落。
  林海仍旧板着脸,压着嗓子,言语间有责备之意:“当下只有一条道,你让人家如何让路?”
  好在前面的马车没耽搁多久,车厢后面滑稽的绑着两摞竹篓,慢悠悠走了。
  林家马车赶紧挪动,走到那个竹具摊子,林海忽然开口:“你也买一个……买两个。”
  然后又指着另一个摊子,“再买些花,插好了,送给母亲和老太太。”
  管家会意,赶紧让小厮去办,自己和公子的马车先走一步。
  卖竹篓的小贩今日发了一笔小财,他已经把一个竹篓卖出五个的价格,回过神来,后悔得将大腿都拍青了。
  早知这些公子哥儿不讲价,他就肯定把价格多要几十文!
  小贩看着走远的马车叹气:“唉!不知今后还有没有这样发财机会……”
  林家马车慢悠悠走到甄家附近,两个小厮已经把花篮送到。
  林海见东西还算妥当,亲自捧着一篓花,进了甄家的门。
  今日林家夫人又来拜会甄家老太太。
  林海不想去凑文会的热闹,林太太自来有些娇惯儿子,见他实在不愿,也不勉强。
  林海更不想早早进甄家在老太太面前装乖说话。
  左右之前已经来过几回,装过好几次,他只说自己想在金陵城逛逛,林夫人依着他。
  漫无目的逛过半日,林海不好空手而归,恰好看见那对兄弟买的竹篓好看,刚好有个婆子卖花,随手买了两份。
  林海带着花篮进去,甄家老太太看了个新鲜,笑得慈眉善目,连连夸他:
  “我的儿,难得你有这样心思,在那边好好放着,我瞧着新鲜。”
  林海恭敬乖顺的垂着头,哑着嗓子:“晚辈应当的。”
  他心里明白,不论他今日带什么进来,甄家老太太都会夸。
  甄家老太太指指三孙儿院子的方向:“去找你三哥玩。”
  林海点头:“是。”
  说罢作揖行礼,告辞而去。
  甄家老太太很喜欢林家这孩子,模样好,性子沉静,难得两家还知根知底。
  老太太晓得林海母亲的脾性,若非当年甄家老爷嫌弃徐家出身低了点,甄家老太太原先看好她当自己儿媳妇。
  如今老太太满心谋划着,让甄家的姑娘去当林家儿媳。
  眼看对面林家有这个意思,做成肯定是一门好亲。
  甄家老太太笑道:“我们家老三到这个年岁,也是这样,一日日的不肯说话,许久才好了。”
  林家夫人无奈一笑:“他总孩子气,一日日的各种故事,只愿快点好起来。”
  甄家老太太爱屋及乌,反而宠溺笑道:“本来就是个孩子,自然孩子脾性。”
  如今林海不太说话,也不爱往人堆里凑,正是因为他长到变声年岁,模样瞧着清清秀秀,开口粗粝嘶哑。
  像鸭子又像大鹅,还是半哑的。
  他为此非常烦恼,加上家中诸事纠缠,每日小小的脸上只剩苦大仇深。
  林夫人拿儿子没法子,这点小脾气也只能由着他去。
  譬如不让下面的人叫他爷,要叫公子,不愿穿清淡精致衣裳,非要打扮得老气横秋。
  兴许等哪一日嗓子缓过来,儿子别扭劲儿才会过去。
  林夫人三十一岁才怀胎,生下一个儿子。
  难得林海自小懂事明理,没有被惯出一生纨绔习气,聪慧爱读书,偶尔有些无伤大雅顽皮,落到当母亲的眼里,只有可怜可爱。
  特意出来散心,处处拘着他,反而惹一肚子气。
  林家拜会几日,已经预备回姑苏。
  不想林家老爷特意来信,让林海给甄家三爷拜过寿方回,甄家老太太也一力让多留几日。
  林海掐指一算,此番就要端午后才能回家。
  虽说他在金陵住林家的宅子,但母亲几日一次去甄家
  林海并不蠢笨,甄家这个节骨眼不会办寿宴,贺寿只是借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里还不是为着商议亲事?
  如此一来,散心越发散得郁闷,比起在姑苏有父亲镇着,林海也平添几分放纵。
  四月底,天气渐有暑热趋势,杨柳青青,路边杂草郁郁葱葱疯长。
  管事眼看城门越来越远,青灰的城墙朦朦胧胧,心底忐忑:“公子,咱们还要往哪儿去?”
  林海歪坐在马车中,半日才哑哑吐出一句:“让你跟着马车走。”
  管事和车夫面面相觑,好端端的,跟着别家马车做甚?
  这小爷闹脾气,也该顺得差不多了吧!
  小厮也不好明说管事不对。
  说得好听,带公子出来骑马,出城以后管事罗里吧嗦,这不让,那又不许,可不是惹人烦!
  公子说想去别处散心,管事才点头答应。
  管事料定公子又不是金陵人,也不知往哪儿去,故意为之。
  哪知刚好一辆马车出城,公子一赌气,让跟着别家车后面走。
  管事抹抹额头的汗:“前面是钟山书院一对贾姓兄弟的马车。”
  小厮喘着气笑道:“怪不得公子要跟着去,原来相识!”
  管事恶狠狠严厉瞪回去:“不相识!!”
  互相认得出来历,又不算相识,一会子前面的两兄弟察觉他们莫名其妙尾随。
  那才尴尬!
  第54章
  林海正在气头上,家里的下人根本不敢惹他。
  大多时候,他们公子还是很好的,从不打骂为难下人,自小没有太过顽皮胡闹。
  可是当真动气时,最难哄。
  小厮心里抱怨管事拿大,自以为从小把公子带大,就要管天管地,不知大小尊卑。
  公子也不是小孩,岂会愿意你支使往南就不往北。
  几人只能认命的跟着车后面走。
  眼看路边处处都是田地,也不知那对兄弟到底要往哪里去。
  好在马车立马的少爷终止吭声了。
  “……往那边。”
  林家管事顺着林海指的方向看,有几座小丘,种着些油菜花,一片黄灿灿的颜色。
  只要不再跟着就好,趁着前面的人没发现,管事催促车夫。
  “快快快!往那边去!”
  马车又行进一段,他们除了记得清回去的方向,也分辨不出此处是哪里。
  万幸此处还算开阔,应该不会有什么强人抢劫的事。
  林海下车往远处看了几眼。
  随从小厮拉着马过去,对管事的道:
  “您看这边那么大一片平地,草又长得好,还是让公子骑一回马吧!”
  小厮冲管事的不断使眼色,现下刚好有个台阶,还不赶紧下去!
  管事见此处碧草青青,,勉强点头。
  “扶公子上马走几圈。”
  小厮们爽快答应,赶紧扶着自家小爷上马,总算见他脸色好些。
  林海并非不会骑马,君子六艺,他也学得有模有样,家中怕他磕了碰了,不大给他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