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5节

  第336章
  确定
  “林总,确定不是涮我玩呢?我们现在搞得项目你是知道的,虽然目的是为了填充了df-15和df-21导弹之间的空白,使整个中程以内的打击体系更加完善,但是我们冲击的目标,也不过是1000-1500公里。”
  朱定军整个人都是快要爆发的状态,还完善方案呢,df-16都还在研发中,目前还没有彻底定形,林哲明现在告诉她,df-17有完整妥善方案了?
  且各项参数,都是绝对领先他们目前正在冲击研发的df-16,或者不应该用领先这个词,而是直接翻倍的超越?
  可能吗?做梦做迷糊了吧?海对面都不敢说,他们能做到这个数据参数,当对面的宙斯盾反导弹系统是吃白饭的?
  “朱总,我很确定,我没开玩笑,也没喝酒做梦,异想天开,一切都是实打实的,甚至顺利的话,能够在未来三个月之内实现研发到投产确定,那我项上首级担保的确定!”林哲明深深的点头确定,对吴桐,他是再没有的确信。
  吴桐,用她实打实的战绩,实打实的一个个超越性成果,铸就了他绝不动摇的信心。
  “您有关注这两年我们的战机迅猛崛起吧,威龙j-20,鲲鹏h-20,以及已经试飞成功的苍龙j-35,所有数据,都是拉开世界差距的,而这一切,都是这次df-17的研发者,进行深度参与优化,得到的丰硕成果。同时,她还是pl-15的研发者,以及即将立项的pl-17研发者!”
  这一项项,可能是之前研究进展二十年起步的工程,吴桐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将其全部变成可投产服役的现实,这其中延伸出来的科研进展,足以让国内充分利用上十年,且其中节省的研发费用,时间精力,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
  吴桐之功,现在已经可以说是无以轮比!上面现在虽然没有明文,但是他和褚部的默契还是有的,一切以吴桐的研发项目为先,吴桐的项目立项,尽皆一路绿灯,特事特办,立马执行。
  所以,为了预防这位不明所以的朱总,暴脾气搞事情不配合,林哲明特地亲自过来,和她解说分明。朱总的权限足够,这些都是可以和她交代的。
  “包括您之前给您提供,预备用在df-16的超能弹药、超能燃料n24,都是她一手开发出来的研发成果。”
  随着林哲明的讲述,朱定军的表情,从爆发到错愕不止,仅仅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些研发成果,都是一个人做出来的?
  “不是多个团队或者某个突出保密团队的科研成果?”朱定军一直以为,这些都是多
  个团队爆发的研究结果,还深深鞭策自己,要更加努力,不能掉线。
  他们航二院就不少有人猜测,是不是国家人才计划实施顺遂,成功培养了一支或者数支顶尖科研团队,集中在航空版块爆发了黑科技,让他们的战机,遥遥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真正的制服蓝空!
  或者,不仅仅是她和研究团队这么猜想,关注这些消息的国人,甚至是其他国的消息探听部门,估计都是按着这个方向去追踪的。现在,林哲明告诉她,这些都是一个人做出来的?确定今天太阳是照常从东边升起,不是西边?
  “不是!”
  “我需要亲自去看看!如果是真得,我必定全力配合!”如果真能做到上述数据,那么肯定要以df-17的研发为先。
  她们目前正在攻克的df-16,直接叫停都不为可惜,面临淘汰或者重大修改。虽然很可惜他们的项目,但是国内导弹能有这样的巨大进步,她绝对是抱着支持欣喜的态度!这点儿民族大义她还是有的!
  “可以的,但是仅仅只有您一人有直面她的权限,她的存在,目前只能在少数,绝对可靠保密之人的知晓范围!”林哲明点头同意,这本来就是安排中的事情,吴桐要借助朱总和航二院的配套来研发制备落地df-17,与朱总必定要有深切的对接,他们本就打算,为吴桐和朱定军之间互相引荐。
  “您是这个领域首屈一指的大行家,能不能行,其实到时候你看到研发设计方案,就一目了然的事情!”林哲明笑着道,朱定军的认真和执着是让人佩服的,只是他这个劝说人费点儿力气罢了,这本就是他的任务。
  “林总稍等,我安排一下事情,咱们这就走!”做研究的,都有一副雷厉风行的性子,朱定军心中在真与假之间纠葛,知道自己肯定不能静心研究,立马做出决断,要立即去会见df-17的研发者。
  她也想见见这位国宝厉害的人物!不说df-17的可行性,只她之前参与的那些项目,只她了解到的简单数据参数,都能感知的出来,他们的航空战机事业,是得到了怎么样的巨大进步!
  国内什么时候有了这样厉害的人物诞生,她居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看来,不是国家对这位的保护力度十分巨大,就是她是真的有所忽略。这两年,一直把所有精力一心扑在新项目的研发上,她的确是无暇关注外界太多。
  “行,咱们这就过去,您先忙您的,我也和那边打个招呼!”林哲明一口应下,朱总表态配合,剩下的都不是事,他相信,这位必定会如之前陆总、詹工、杨总,为吴桐的奇迹所折服,研发成果,设计方案,是最好的保证。
  就如他所说那样,朱总在整个国内导弹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或许她可能暂时触碰不到吴总所在的研发高度,但是判定一项研发方案,是否确实可行的眼光,却是绝对的有的。见到吴桐,见到研发方案,朱总自然会明白,他的信心来源。
  朱定军的速度很快,前后不过二十分钟,就安排妥当,交代好研究团队,即刻跟着林哲明出发。
  她对即将会见的研发者,还是有着深深的好奇,同时,也有着深深的敬仰佩服,上面那些成果,但凡做出一样,都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成果,更别说是全部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那简直是奇迹!
  第337章
  严谨
  一路直奔过去,当朱定军最后看清楚方向的时候,车辆已经进门。朱定军的眼神锐利,入门的时候,已经看清楚上面诺达辉煌的匾额。
  “我们这是到了上京大学?那位研发者,是上京大学的?成老吗?”朱定军不是出身上京大学,但是对于上京大学这个国内最高学府,朱定军并不陌生,甚至,还和上京大学几位顶尖大佬,都有过密切合作。
  只是,成华南成老,她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专注于材料板块,没听说他对战机还有研究?如果真得有,她不至于半点儿丰盛没有听闻!
  “和成老搭边,但不是成老!”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京大交叉研究所前面,他也是首次来这里拜访,提前打了招呼,得到吴桐的许可,他才真正确定,要把人带过来。
  林哲明倒不是故作神秘,不把真正的信息透露给朱定军知晓,而是事关吴桐,还是由朱定军亲自去会见,亲自去感受,那些用言语难以形容的奇迹,胜过他过多的解释,吴桐的存在和份量,是他没法用简单言语能够轻易形容的。
  “林总,朱总,欢迎莅临京大交叉研究所,咱们先上楼!”成老陪同吴桐,将人接到研究所门前。外面说话不方便,成老立时建议,他们上楼详细说。
  朱定军消息有些迟后,再加上她一心扑在研究上,今年的科技奖励大会并未参加,看成老陪同吴桐的迎接,她只以为,这是成老带着学生迎接她。直至说话间踏入研究所,听见林哲明打招呼的顺序,她才敏锐的感知到不对之处。
  林哲明对这位年轻女孩的重视,甚至超过了成老,并且还是以某某总相称,这个总,可不是商业里,随意称呼的。这个年轻人是?
  “吴总、成老,我陪同朱总过来,朱总想要亲自和吴总沟通!”林哲明笑着和吴桐、成老问候,点明他们来的目的。
  “您辛苦了,这是应该的,我稍后为朱总详细解说!”吴桐感谢道,她和褚部才报备过一天的时间,林总就直接邀请了朱总亲自过来,这份浓浓的信任,真得很让人开怀舒心。
  他们不是来做参观的,电梯直达五楼,吴桐引着一众人进入了她的办公室,在会客区落座。“初次见面,我是吴桐,朱总好,辛苦您亲自赶过来了!”吴桐看向对面的朱定军,执晚辈礼问候。
  “朱总,这位就是咱们的国宝天才吴桐,成老的学生,材料学上青出于蓝胜于蓝,威龙j-20/、鲲鹏h-20的总顾问,苍龙j-35,总设计师!双向高能材料n24的研发者,也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者、ns-方程的证明者!”林哲明认真给朱定军介绍道!
  这位,即是他们今天过来拜访的真正对象,“成老您们都熟悉的,我就不画蛇添足,多做介绍了!”
  网上,关于吴总的消息虽然有很多,但那都是迷惑人眼的烟雾弹,上面的保护,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外界基本没有吴总的详细信息和影像资料流传,
  “是我孤陋寡闻,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来长见识了!”朱定军深深的震撼,已经从心中蔓延到脸面之上。
  她以为,能创造出来哪些奇迹,怎么着也是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没有充足的底蕴和强大的科研能力,绝对做不到林哲明说说的丰功伟绩。
  但是,现在林哲明给她引荐,说是那些尽皆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尚且可以称一声年幼的小姑娘做到的?
  她整个人都被震撼
  到不敢置信充斥,眼前这个年轻人满二十了吗?看起来和刚入大学的学生差不多年岁。
  她是有听说,哥德巴赫猜想和ns-方程被国内天才人物解决,但是她之前,并未把那些消息和吴桐画上等号。
  吴桐的年轻,超乎了她的想象,哪怕是林哲明一再的肯定,朱定军此时此刻,依然有种强烈怀疑,林哲明在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朱总,辛苦您看一下,这是df-17新型导弹的设计方案,我们来探讨一下实施的可行性!”比起解释说明自己的履历,吴桐更愿意用事实说话。
  她的年轻,被人质疑,是正常事情。之前那些前辈对她的信任,也是基于了解她的研究成果之上。朱总对他并没有过多了解,有所质疑是常事。
  吴桐对此,并没有太多他想,她的年龄,的确会让人怀疑,但是,吴桐觉得,她对自己的能力坚信就可以了。她的成果,会让人不去考虑所谓年龄。
  吴桐从办公桌柜取出df-17研发设计方案,供朱定军过目。数据会说话的,再多的花言巧语,都不如数据参数可靠。
  设计方案摆在这里,可不可行,她来亲自验证,吴桐的底气,让朱定军心中的质疑,有了不少的消退。但是,想要真正放下,还是要她亲自验证才有可能。
  “谢谢吴总的理解,成老,咱们都是搞科研的,你们都知道,科研历来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林中和我说的那些条件,哪怕单独拎出来一个,都是需要长期艰苦研究,还不一定能够研发出来,现在那么多超越条件集中在一起,我很难想象!”这确定是他们能做到的吗?
  科研的严谨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也是科学成果得以认可的重要保障。
  “我明白的,朱总,您不需要解释,科研需谨慎,您的态度是正确的!”吴桐理解的笑道,作为一个重大科研机构和重要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如果朱定军是一个谁便别人说什么,她都轻易相信的性子,那么,也不可能做到这个位置上。
  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固执,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自信,也使他们对科研严谨性的维护。也是负责任。
  他们不仅对待科研的态度严谨,甚至这种严谨的态度已经渗透到了他们人格的方方面面。他们永远都保持着对超出理解范围存在的怀疑、保持着探索和检验的欲望。也就是这样的特质,在驱使着他们不断前进,有了如今国内科研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第338章
  部署
  吴桐自己踏足科研这一版块,对这其中的道理再明白,感同身受,自然不会对朱定军有意见。
  “保密协议有吧?给我一份,我签完再看!”朱定军深深的看了眼吴桐和陪作的成老,按捺住心中的急切,没有立即翻开设计图。
  作为一名科研老同志,该有的规矩,她很明确的,不用吴桐说,她就自己提出来。既然涉及多项保密项目,那吴桐这里,深度保密协议,应该是最不缺的。
  她刚才作为了解,已知的吴桐哪些科研成果,既然没有在外听闻,必定都是需要特殊保密的,保密协议签署,这是原则性问题。
  其实,她此时,已经有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信任,那一切都是真的,航空集团负责人林哲明,还有材料界的大拿成华南,科研部的负责人褚恒元,以及林哲明给他说的那些项目里的成员
  这一个个,哪个不是动动脚,科研界都要震荡的重要存在,他们联手,为一个年轻姑娘,来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别说这位吴总她记得是出身普通,就是出身再显贵,也没有这三人联手搞那种弥天大谎,陪上自己终身的职业前途,人品尊严的可能性!
  “当然,您请!”吴桐抽出一份,安全部门为她深度研究罗列的保密协议,双手递给朱定军。
  朱定军没有任何迟疑,翻开大致一扫,多数是她熟悉的保密内容,当即在尾端认真签上自己的姓名。
  随后,她慎重的拿起吴桐递过来的设计图纸打开,缜密的参数,流畅的设计图,瞬时盈入她的眼帘,她的神色,随之从疑问变成了深深的迷醉。那些设计线条,在她眼中,美得不可言喻!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只一瞬间,朱定军便被图纸深深的吸引,不顾其他,完全投入其中,时不时用手比划一下,是,就该是这样,这样有能够给与最好的机动性能,这个设计特殊,突破以往限制
  朱定军是一名典型的导弹技术领域专家,在99年,尚未不惑之年的她已经成为了航天某型号的总设计师,在27岁之前,而她用自己的12年青春年华,在航天磨炼成长。
  在这之后,她通过自己的技术,国内航天事业,带来了巨大贡献,是真正的航天杰出女性,也铸就着中华的辉煌。
  她不仅精通导弹技术的研发设计制造,还是国内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系列的总设计师、研究员,履历能拉出来厚厚一摞那种,长期的从事地地战术弹道导弹技术研究,并且是典型的“技术大拿”。
  吴桐的设计图一映入她的眼帘,她就敏锐的感知到其中蕴含着惊人的价值,特别是在仔细研究之后,更是深深觉得,自己真得是来对了!幸好,自己没有一刀切否定,之前是她浅薄了!
  这世上,真的是有吴桐吴总这种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不足双十年华,却是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
  而她手中的df-17设计,就是她勋章上的奇迹之一。
  幸好,她没有傲慢,否则就是对这份巨大成果的不尊重!只单单这份图纸上,钱氏弹道问题的解决,就足以震惊海内外!
  钱氏弹道问题,即常人认知中的钱氏弹道,是钱老当初在20世纪4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导弹弹道的设想,在提出当初引发了国际上的热议,可是漫长的时间当中并没有人能够真正的解答出来。
  虽然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因为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在是太多了,可是大家知道,钱老所提出的钱学森弹道,是导弹发展的重要方向。
  海内外搞钱氏弹道研究的,海里去了,但是至今为止,并未有人真正掌握。但是,现在,钱氏弹道问题解决的奇迹,却是真真正正呈现在她的面前。
  只这一个研究成果,就足以追评他们和海对面三十年的差距。
  “吴桐,感谢你,让我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顶尖天才!”朱定军为这份堪称伟大的设计和成果,弥足感动,这是她此生孜孜不倦追求的,吴桐让她提前见到了预想的辉煌。
  “您言重了!我只是在您们奠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提升,真正要感谢的,是您们这些为国内导弹和航空奋斗第一线的前辈们!”吴桐的话,是出自于真心地感觉。“没有这些前辈们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探索出来的基础,也就没有我如今站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这点儿小进步!”
  吴桐为自己的设计喜悦,却不会因此而自傲。她记得,再过几年,国内也成功打造除了df-17,其先进科技,震慑寰宇。她只是,更进一步,拨动了科研的琴弦,让这个成功,更早一步降临。
  “小进步?”朱定军这次反看向成老,您老教出来的幼徒,是不是对成果的认知,有些不同寻常?
  “吴桐说是小进步,那就是小进步吧!”成老摊摊手,这个锅他背了,但是这种无伤大雅的小细节,就没必要揪着浪费时间。
  “朱总看完了,感觉怎么样?”他干脆以身代职,直截了当的问出,并发出邀请,“能加入df-17项目组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