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64节

  吴桐决定,赶紧把手里的项目完成,她就给自己休几天假,回家看看去。有了这个激励,吴桐的状态就是稍有懈怠,也能力及满血。
  筛选着自己喜欢的倾向,吴桐陆续听了几场报告会。
  特别是新晋两位华奖的报告会,还有一些国内顶尖学者,作为大半生都在这些板块研究的知名学者,他们对这个板块的细化理解,给了吴桐不少基础性的填补,让吴桐对这些板块,有了更深入细微的理解。
  被邀请过来国际嘉宾和邱先生,也都有一场报告会,或者用分享课更恰当。难得的学习机会,吴桐也没错过。
  两位国际顶尖大牛,两位菲奖得主,高屋建瓴的分享,让吴桐深深觉得,受益匪浅。
  吴桐看过这两位的不少学术研究著作,特别是邱先生,在偏微分方程方面有着不俗的成果,于微分几何中发展了偏微分方程,他分享的正式这个版块的内容。
  吴桐眸光发亮,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的感触,n-s方程,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本就是求解非常困难复杂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其中三维空间中的n-s方程组光滑解的存在性问题,被m国克雷数学研究所设定为七个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
  人在会议上,吴桐定定的听着台上邱先生的讲述,脑海中,却是如地壳碰撞一般,激荡出灵感的火花。
  流体是连续的,压强、密度,速度、温度,从质量、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基础原理出发,考虑一个有限的任意体积,设该体积可以在空间中固定,也可能随着流体运动。
  雷诺数大于等于1时绕流物体边界层外,粘性力远小于惯性力,方程中粘性项可以忽略,n-s方程简化为理想流动中的欧拉方程;而在边界层内,n-s方程又可简化为边界层方程
  吴桐手下的笔开始飞快在笔记本上书写着,一连串的数学公式在吴桐的笔端凝聚。
  在吴桐突然定定好似呆住一样,随手垂首飞速写着什么的时候,坐在吴桐身边的蔡毅,第一时间察觉不对。
  这是~!吴氏特殊状态出现了!
  他本是差点儿被听不懂的数学学术分享会折磨出困意,全靠强大的意志力在支撑的,敏锐的判断让他第一时间打了个激灵,瞬间没了任何困意,整个人虽然还是一如刚才的坐姿没有变化,整个人却是内里紧绷起来,微垂的眼皮下,内里是炯炯有神的警戒,随时都能如刀出鞘。
  第152章
  铁则
  在接到保护吴桐的任务时,他们有被做过单独培训,其中重点,就是这种可以被称为吴氏状态,吴桐独有灵感思考状态。
  按着收集到的信息显示,过往之中,但凡吴桐有这样的状态出现,都是伴随着重大成果的诞生。周氏猜想、孪生素数猜想、波利尼亚克猜想,还有未曾透露的划时代航空新型材料
  哪一个都是震惊世界,让世界为她惊叹的成果。
  那些他看着都绕口的数学猜想名称,他们一时好奇,还特意去查了下问题和证明。只是当他们看到,那一页页繁复的数学公式,已经两眼冒金星,全是蚊香圈圈!对他们而言,除了其中偶尔的阿拉伯数字还算认识,但是结合那些数学符号后,通通都变成了他们看不懂丝毫的天书级别,互相不认识的存在!
  他们曾经偷偷私下感叹,同一个世界,不同一个大脑,是不是相对这些神人,他们的大脑是和动物一个级别?
  这是又要有什么震惊世界的成果出现吗?
  蔡毅悄悄挺直腰杆,看似和其他认真保持精神听分享会的与会者一样,实则已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了随时看护吴桐,随时暴起应对一切意外的准备,也注意着,不能让人偷窥到吴桐的研究成果。
  吴氏特殊状态,非涉及吴桐生命危险,不许打扰,这是铁则。
  以吴桐之前的成果来类比,打断这样的天才灵感,或者被人为偷窥,那都是属于犯罪的范畴了!所造成的损失,属于不可估量。
  吴桐的灵感不能控制在什么场合诞生,但是保护吴桐不被打扰,成果不被偷窃,这就是属于他们的任务。
  极限求解?量子力学
  齐次平衡法、傅里叶变换?
  处于极速思考状态的吴桐,过往看过的文献资料在她脑海中迅速划过,一个个知识点儿跳跃的舞动,各有类比的闪光点,化为一条条线索,在她脑海全力推演下,组成了一个渐渐成型的湍流模型。
  再一步演变,化成数学式子于吴桐笔端流淌
  吴桐有一瞬间,仿佛摸到了那根弦,但是终究只是仿佛,她的积累还是不够,现在无法去冲击更高的部分,太过勉强,她目前还没办法戳破那层,困住太多前赴后继学者的窗户纸。即使那张纸看起来吹弹可破,但是它的牢固度,绝对要超出世人的想象!
  吴桐略带遗憾,又还算满意的顿笔合上笔记本,正赶上邱先生表示报告会结束,掌声雷鸣般响起,她跟着合掌,送上感激的谢意,在邱先生的讲述中,与他的思维碰撞,她得到了不少启发。
  吃水不忘挖井人,她的感谢。
  “吴桐?”蔡毅有些紧张,吴桐的灵感不会是被现场环境打断了吧?只是,特殊申请转移现场所有学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现实操作的,他目前还没能力控制整个会场。
  “毅哥,别紧张,无妨的,我已经结束思考了!”在外界,哪怕有成毅在,吴桐也不会把自己完全放在没有一丝防备的状态下。
  刚刚她只是进入了深入思考状态,并未彻底忘乎所以。
  “走吧,毅哥,我们回去,整理下我的所得!”和台上看过来的邱先生欠身颔首表示谢意,吴桐在邱先生退场后,紧跟着起身离开。
  “吴桐,很高兴你来听我的报告会!”吴桐和成毅腿脚灵活,最先离开会场,正好跟上了邱先生往休息室去的步伐。
  看到吴桐,邱先生很高兴,笑着和吴桐握手。
  吴桐再次当面表示谢意:“谢谢邱先生点拨,让我摸到了一个课题前进方向!”
  “能使你有所得,或许是我这场报告会最大的圆满!”邱先生笑得包容大气,他和京大有些小矛盾,不影响他和这个孩子的建交。
  这个孩子,在数论上的成就,让他都为之侧目的惊艳。
  或者说,他用孩子这个词,只是长辈看晚辈的感觉,并未有俯视,他也没有俯视她的资格!这个孩子的成果,已经让她扬名国际,在世界立足,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顶尖学者,与他同一层次。
  只是,他没记错,吴桐的研究不是一直在数论版块吗?竟然还精力有研究其他?不由有些惊讶的问询:“最近在研究偏微分方程?对这方面有兴趣?”
  真的不愧让世界羡慕的顶级数学天赋,看来,数论的研究并没有占据她全部精力,让她有
  多费力貌似。
  也是,能一个月内力破两大世界难题数学猜想的强悍,她对拓扑、群论的娴熟运用,她在报告会各个角度游刃有余的解答,已经足以彰显,吴桐在数学一途的丰富学识储备。
  这样的天才,注定不会只限于一个区域,他自己不就是这样!
  爱好总是广泛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桐和他能有重合的研究板块,这是个让人高兴的事情,以后他可以多了一位能够讨论的同水平小友。
  吴桐腼腆笑笑,“有些好奇,做了些流体力学方面的学习,想做一个关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极限求解的课题,看了些资料,借由您的讲述,让我在这一板块加深了基础理解!”
  “极限求解?limsinx/x=1(x->0)、lim(1+1/x)^x=e(x→∞)”邱先生挑眉,以手虚画着,饶有兴趣和吴桐讨论起来。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用极限公式代入,真是个新奇的角度。
  “这是量子力学方面的吧?一般来说,更适合用在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上。”这孩子的知识板块,涉猎的可真不少,物理估计也学得不错,没点儿基础,可不敢碰量子力学,还能玩得这样清奇。
  “我之前有考虑到流函数,但是带入之后发现行不通的!”
  数学的极限指的是某一个函数中的某一个变量,此变量在变大(或者变小)的永远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a不断地逼近而“永远不能够重合到a
  无限靠近而永远不能到达,吴桐想要在这个极限上,再往前逼近一步。“我之前看过丢潘图逼近”
  第153章
  乱来?
  你来我往,吴桐和邱先生讨论的愈发深入,这样深入直观的思想碰撞,让吴桐眸光湛然,越发明亮,刚才才确定出的前进方向更加的清晰起来,吴桐觉得,是给她一支笔,就能推演出来的顺畅。
  吴桐的感想扩展延伸,甚至有了另一种新的感悟。她曾经看过的文献资料多且复杂,很多都存在于她的瞬时记忆里,在不经意的碰撞中,就有几率产生灵感的火花,进一步延展开了。
  “谢谢邱先生指点!”好半晌,两人谈论告一段落,吴桐深深躬身拜谢。
  邱先生一样目光粲然,摆摆手连道:“和你研讨,我也有所得,我们互为指点了!你在偏微分方程、流体力学的功底,可不比你的数论差!”
  世人都以为已经高看吴桐,但其实不然,吴桐在数学的功底,只是显露出冰山一角。这是和吴桐深入沟通数学,才能体会到的直观感受。
  他当年凭借卡比拉猜想,得到了菲尔兹奖,但是,他似乎能看见,吴桐将菲奖的标准线无限上拉,菲奖将因她而荣光!
  安德鲁那句高斯在世的感叹,真不是虚言!以吴桐在偏微分方程和物理学上的功底,哪天说她证明了n-s方程,邱先生都觉得,自己不会意外。
  道别前,邱先生神秘的给吴桐一句留言:“请让我提前恭喜你,也容我卖个关子!”他之前和德的推荐,十分恰得时宜,再没比吴桐更合适的。
  从邱先生那边告辞,吴桐直接返校,她在代表大会上的收获满满,是时候回去整理收获了!
  还有她整理了部分的共键效应论文,也是时候尽快完结投稿,只这两个事情,就已经够她整个十月去忙活的了。
  今天十号,十月已过一旬,时间总是飞快的。十二号,整个代表大会闭幕。
  她很高兴,这次的收获,能让她在n-s方程这做大山上,往前挪动一小步,虽然不足以攀登巅峰,但却夯实了吴桐对n-s方程更深入的理解,对流体力学、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都有了更深入的掌握。
  回去的车上,吴桐及时把刚刚和邱先生讨论的感想记录下来,这些感想,对吴桐来说,就好像浪淘珍珠一般,一颗颗用心的收集,最终穿出会惊艳世人的美丽项链。
  翻阅文献、推演、实验、写论文,成为吴桐忙碌的主题。
  花了两天的时间,闭幕式都是匆匆参与就立即返校,吴桐完成了湍流模型的完善设计,进一步奠定了她攀登n-s方程这座大山的基础。
  顺带,结合她和邱先生讨论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极限求解的特殊运用形成论文,发到了一直向约稿的m国数学学会杂志的投稿箱里,同步上传到arvix预印网站。
  数学四大顶刊,她算是已经刷了三个,要不,下次再有啥数学方面的成果,就把最后一个数学新进展也给刷了,正好凑成一桌整整齐齐?
  关于湍流的运用,其实那天她还有更深一步的收获,从流体力学延展空气动力学,进而有了关于钱氏弹道的感悟,钱氏弹道的运用,助推、增速和随时变轨能力的推演。
  只是,这一点儿,就完完全全不适合发表。
  吴桐只把感悟记下,形成保密文档深锁在她的工作电脑里,预计抽时间慢慢填补完善,再通过特殊流程上交,希望能有机会给新中华安防建设贡献点儿有用的支持。
  而后,吴桐将时间都投注到了已经初步开篇的共键效应论文上,这篇论文应该是她拖延最久的稿件了。
  突然有点儿感觉,她也是个喜新厌旧的,数学学会代表大会的收获颇多,她就一个劲儿的紧着新收获梳理,这旧的就被往后拖延了。
  还好,假期里她白天陪着家人游玩,晚间时间没有荒废,大体轮廓她已经完善的差不多,需要进一步详细的类比数据推演验证,吴桐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实验,整理实验数据,收集现有资料、填充数据最终完成了整篇论文。
  论文的名字很简单,就是关于特殊共键效应的发现及验证。摘要:在研究钛元素时,发现一种特殊共键效应,进而针对性实验。
  论文的主要内容,吴桐放在这种特殊机制效应的发现。对于共键效应于材料组成神奇的细枝末节。并没有过多描述。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家的,该保留的部分,吴桐细致的做了保留。论文完成,吴桐把论文都发给了成老,由成老往上联系,报备核验,确认没有问题她再发出去。
  不发出去,吴桐也没太大感觉。
  比起所获得的荣誉也好,奖金也好,吴桐其实更欢喜于自己的发现所得,至于那些,都是附带的,再无经济困扰后,可有可无。
  银行账户里躺着数百万的奖金,住房已经落实到位,除了规划中给家里添一辆车子,她并没有过分奢侈的消费需求,吴桐目前说一句,她经济自由,无生活困扰并不腰疼。
  偏微分方程一直是个比较火热的板块,在数学、物理和工程技术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吴桐的论文已经发出去,就被常年关注着这个版块论文的学者们关注到。
  第一眼,看到标题摘要,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极限公式?这是哪个民科居然把这两个强行捏合,搞到一起玩?
  这是油锅里泼水呢?要
  炸的人一脸啪啪伤!
  只是,等到他们想移开视线,眼角余光扫到作者名字的时候,不由得都是一愣!wutong,这不少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查看作者过往。
  这一看,就看到了三大猜想证明,就是他们想的那个吴桐,数论三大猜想证明者,她又搞出新成果了,而且,居然还是跨领域的偏微分方程!
  看到这里,所有注意到的学者,打消了心里第一时间的否定。吴桐过往的战绩,就是她最好的力保,绝对的底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