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46节
这个笔记本,她就暂时不离身了。
其实数据都在她心中记着,本来烧了是最好的选择,只是酒店房间一般都有烟雾报警器,这个想法实施起来,有一定操作风险。
一点半,李轶生轻轻敲门,“吴桐,该出发去会场了。”
两点钟,一号会场人满为患,几乎当日参加开幕式的数学家,都尽皆到场。前排更是大佬云集,顶尖大牛比比皆是。
哦,你也来了,大家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台上主持简单开场后,吴桐在导引人员的引领下,迈着坚定的步伐,从后台走出,水墨丹青渐变晕染的裙角在她步伐迈动间轻轻飘逸。
她在台中央站定,抬眼向台下看去,三四千人次的与会者历历在目,目光所及尽皆是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近乎人满为患。
她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绪,轻轻向台下颔首致礼后开口。
“我是本场报告人,吴桐,来自中华!”
“感谢诸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的报告会。接到大会邀请的时候,我很惊喜,想想自己好像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成果,就竭力一试刚开题的波利尼亚克猜想。感谢组委会给我的信任,给我足够的时间,在此呈现给大家聆听,与诸君共同探讨。”
沉稳有序的道出心中预演过的开场,从她站在这个国际舞台开始,她所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她自己。当然,她也不怯场,完善的证明,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她最好的底气。
吴桐点了下手中的激光翻页笔,将她报告第一页展现在众人面前。巨大的屏幕上,出现了放大的主题,一种新的群证法和波利尼亚克猜想的证明。
“在和大家讲述我对波利尼亚克猜想证明过程前,我先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用来攻克波利尼亚克猜想的工具,无限群证法。”
“大于1的整数中,只能被1和这个数本身整除的数叫素数,两千年前,我们的先辈,欧几里得已经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从泽尔贝格引入拓扑原理对筛法补充,我得到方向指引”
吴桐的开场并不算难懂,台下一众随着老师来学习的有些学生或者普通学者,目下无尘的还不由在想,
就这?就这就能证明了波利尼亚克猜想,有种他们好像也能的错觉!
只是随着吴桐一步步的讲解深入,从这群学生开始,逐步就有人跟不上吴桐的思维延展步伐,一步听不懂就代表往下尽皆坐晕车了,那些最开始还有些不屑的人,这会儿全都变成了我是谁,我在哪,上面说的是什么的节奏。
这样的浅薄,自然与前排大佬无关。内容
转入深入部分的时候,正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
安德鲁怀尔斯侧首和陶哲轩笑着道:“首先提起拓扑入筛法的泽尔贝格,估计都没想到,筛法还能这么玩吧!我记得,他当时好像是想以此给后人点拨点拨哥德巴赫猜想。”
“这里请包括我,这也是我没想到的,看来,筛法的潜力,依然有着被深入挖掘的空间,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走到了尽头!”陶哲轩颔首轻语,吴桐的这部分研究,让他对目前手上正在进行的课题,有些不少触动。
“这种逻辑,似乎也能在我的l函数逻辑上用得上!”德利涅以手托肘,“朗兰兹估计会很感兴趣!”
“吴桐这一脚踩实在了,我就知道,吴桐可以的!”周文平松下紧张的心情,吴桐登台前,他还有点儿担心,第一次登上这样的舞台,吴桐会不会太过紧张。
“后生可畏啊!”他这算是前浪的师兄,在这位小学妹的耀眼表现前,直接被秒成渣了。他的决定是对的,回国也能做研究,国外的月亮并不比国内圆。这位小学妹的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
“故此,我们能够确定,对所有自然数k,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对(p,p+2k)!”
随着吴桐最后一句论证的讲述,台下顿时轰然响起热烈的掌声,等掌声渐渐落下,吴桐面向台下,继续本场报告最后一个步骤,答疑解惑。
“接下来,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了。”
“吴桐教授,第五十六页,第七行,为什么引入威尔逊定理,直接转到n=?”站起来的是位三十来岁的西方学者,似乎为了尊称,用上了professor。
“我还不是教授,叫我吴桐,或者researcherwu也可以的!”吴桐就称呼问题解释了下,她想起了自己还有个京大数学中心研究员的身份,也可以用来称呼。
“这个想法来自哥德巴赫,基于费马列fn=1,n=0,1,2,3。为了证明素数的无限性,我证明了任意两个费马数互质,即没有大于1的整数可以同时整除两个费马数。为完成此目标目标,我们想验证迭代表达式”
“吴,就第三十七页,第三行”
陆陆续续,包括前排的大佬都有人提到了比较深刻的问题,不过,都在吴桐的解答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再无人继续提问。
第107章
贺电
该懂的都懂了,不懂的从哪里发问都不知道,这场报告圆满成功,可以向世界正式宣告,又一世界难题,波利尼亚克猜想,也被攻克了。
“那么,本场报告会,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诸位到场聆听!”
吴桐向台下轻轻鞠了一躬,以此谢幕。
台下众人,顿时再次轰然掌声不断,在以德利涅为首的前排顶尖大佬带领下,全场陆续起立鼓掌,这是对吴桐本场报告,最好的嘉奖和庆贺。
祝贺吴桐国际首战,圆满告捷,也是为吴桐再次给予一个困扰世界百年起步的难题完美答案的感谢。
随着这满场轰动的报告圆满落幕,影响也从会场向外扩散。国内外媒体,争相采访报道。欧州知名报纸上,直接刊登了标题为【让世界数学家赞叹,高斯在世的东方天才!】
国内媒体,自然不甘落后,紧跟着闻风而动,转发了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盛况。各种夸张的标题,一时间刷爆全网。
【半年内连证三大世界难题,来自东方的十七岁数学天才!】
【高斯欧拉转世?十七岁女孩扬名国际!】
【中华十七岁天才少女,勇夺国际大奖,被授拉马努金奖!】
自古以来,天才话题总是吸引人的,不少人看到标题好奇点开,看完之后,震撼到被怀疑人生。有人这才不过刚刚十七岁,已经做出了让世界为她惊叹的巨大成就。
【因吹斯听,吾神牛掰,吾神再创辉煌!】
【波利尼亚克猜想都被证明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登上哥猜的峰顶?再不然千禧七大难题,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能够难倒吾神的步伐?】
【圆明园理工学院发来贺电,祝贺我校吴桐同学国际创辉煌!学妹勇敢走花路,学长学姐摇旗永呐喊!】
从这楼开始,高高的贴楼开始歪向倾斜。
【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贺电,隔壁真得是走了那啥运,此话不包括吾神!】
【五角场文秘职业技术学校同贺!】
【海市第一建筑施工队发来贺电!】
【圣马家沟男子技术职业学校遥贺吾神再创辉煌!】
有那搞不懂的,摸不着头脑的插问,哪来这多职业技术学院为人家天才小同学贺电?
顿时间引起了不少看热闹的简直捧腹大笑,殷勤的开始为这迷路羔羊答疑解惑,告知这些吐槽称呼背后真正的大名
网络上热闹的犹如过大年一样,影响不断发酵,吴桐之名,响彻国内外。
外界的热闹纷呈,就不为吴桐关注了,她继续关注着自己的感兴趣的报告,和她逐渐熟识,会场上偶尔重叠报告听取的国际学者交流着彼此的感悟和延伸,顺便第一时间收到了各大顶刊的约稿。
吴桐也没多做挑选,以第一个收到的邀请做了选择。那便是来自actamathematic编辑部的问询,想要在半年刊上,整理刊登吴桐的证明。
actamathematic,国际数学界四大顶刊之一,创刊于1882年,隶属于瑞典皇家科学院,又是最先发过来的,地位与她之前惯常投稿的数学年刊齐平,每年只发两卷,每卷两期。他们想把吴桐的证明发表在他们下半年即将发刊的最新期刊上,吴桐没道理不选择。
审稿编辑和吴桐详细对接了发刊的安排,鉴于吴桐报告有两大重点,他们决定将无限群证法和波利尼亚克猜想证明分成两篇来发刊,更便于全世界数学家获取资讯,格式什么的,由他们来调整,不需要吴桐费心更改。
多一篇顶刊,这是好事,吴桐直接把之前写好的中英文论文发到了对方的投稿邮箱里,利索的操作,让对面的编辑不由欢喜。
他们的决定是对的,他们的诚心打动了这位天才,这位天才并没有将数学年刊当做固定投稿发刊的渠道,以后顶刊排行,还是要看他们谁更努力用心!
最后,由actamathematic主编特别向向吴桐发出了,请吴桐成为他们期刊评审的邀约,这个邀约,随着吴桐耀目崛起的影响力扩散,除了吴桐已经同意的数学年刊,其他另外两家国际数学界顶刊以及其他sci一区期刊,都纷纷向吴桐发来诚挚邀约。
可以说,随着吴桐声名鹊起,又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一举站稳脚跟,各种国际数学界资源,这些在国内诸多学者不敢想的资源,都在争相送到吴桐手中。
这样的评审,虽然不要求吴桐立即出结果,甚至不乏有顶尖大牛拖个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依然不可贪多,精力有限,吴桐同意的也就四大顶刊,有时间会为她觉得有意思的论文进行评审。
至于没时间,那就不好意思,以她自己的研究为重,这些顶刊早已经习惯国际顶尖大牛的作风,并不意外。
得知吴桐又是两篇顶刊在手,李轶生和周文平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他们不意外,吴桐这么重大成果,会被四大顶刊争相邀请刊登,但是他们没想到,actamathematic居然愿意占据两篇位置,来对吴桐的成果进行逐一刊登。
那可是世界知名,数学sci一区核心顶刊,什么时候,把他们傲慢的姿态放得这么低了?果然,这是只属于天才的权利。
8.27号,这场
盛大的展示、研讨数学的发展,会见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进行数学交流的国际性会议正式宣告闭幕。
每一位参会者都还意犹未尽,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他们见证了新的菲尔兹奖诞生,也见证了新的拉马努金奖得主诞生,聆听了最具影响力的报告,见证了天才国际崛起
吴桐的报告会成为本届最具影响力的报告会之一,国际诸多知名学者已经在各种著名论坛发言讨论,对于吴桐的无限群证法深入分析研究,arxiv上,已经出现了关于无限群证法的研究的灌水论文。
参加完闭幕式和谢幕晚宴后,一行中华参会者,踏上了归途。
国外再是不曾被怠慢,酒店如何完善周全,交流会收获满满,吴桐还是觉得,回到国内,是最让她开怀安乐。
第108章
计划
真正在上京首都国际机场落地,已经是29号上午。
同去海德拉参会的众人,在此就要相继分开,除上京之外的参会者,其他人都已经都预定好了转乘的机票,直接重新进了候机室等待转机便可。
上京的这一部分,那就各回各家了!要是时间允许,吴桐也会是转乘名单上的一员。
只是,8.29号这个时间,全国各地的学生基本都要面对一个事情,要开学了。京大从昨天开始,就已经开始了新生报到。
吴桐已经没时间再回家一趟,家里那边本来是要腾时间过来送她入学的。
不过,被吴桐劝住了,和他们约了十一国庆再来上京,正好都有时间,这边住处也都是现成的。家里前面刚送了小哥入学,还是在家缓缓吧。
她一直就住在京大,没什么要送上学的仪式感。开学按着学校给她安排的大致培养计划来看,基本相当于进入了毕业倒计时。
数学学会沈跃华院士一行,本想邀请周文平、吴桐共乘回去,不过,刚从出口踏出,他们就碰到了京大教务处派过来的工作人员,这是专门过来接吴桐一行的,打头的,正是京大教务处主任孙荣。
“周教授,李教授,吴桐同学,辛苦辛苦!”孙主任笑容洋溢的一一和众人握手问候,“沈院士,明教授”
比起书生气更多一些的各位教授们,身为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务处主任孙荣,交际手段那可是高上太多,招呼京大自己人的同时,也没将数学学会和中科院一行院士教授忽略。
简单的寒暄后,先送走了数学学会和中科院一行人,孙荣引着剩下的京大自己人上了学校的大巴车。
“咱们都先回去休息两天,吴桐同学,新生报到手续,学校已经帮你安排好了,不用你再跑一趟!”孙荣周到的和吴桐说着学校的安排。
论到给吴桐办理入学手续,京大可是再积极不过,早就办得妥妥当当,现在,吴桐可是名正言顺的京大人。
炙手可热的拉马努金奖得主,未来菲尔兹奖最有利的候选,是他们京大的,谁也不能动摇!他们京大今年,简直吉星高照。
一行人说说话就到了学校,随行的学生道别离开,孙荣热情的招呼吴桐几人去了教务处办公室。不过,到底被周文平以去见院长暂且推掉,倒是孙荣随他们一起去了数院,院长潘文华办公室。
潘文华和系主任已经在办公室等候,一行人进来互相问候后,相继落座。
潘文华笑着对吴桐道:“吴桐同学,首先祝贺你在国际数学家大会满载荣誉,收获拉马努金奖,也欢迎你正式加入京大。考虑到你的知识储备,学校为你免除所有课业考核!”
对一个连证三大世界难题,在国际上获得著名奖项,四篇顶刊在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一个小时报告的顶尖学者,考人家的基础课不是浪费时间?若不是怕惊世骇俗,容易给吴桐惹麻烦,该走的流程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