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应是还忌惮着上回二爷醉酒唐突的事情,文姝看他一眼,便垂下眼睫,找了个理由就要走。
“嫂嫂等一等!”二爷伸手去抓她的手,被她怯怯躲开,只得紧跑几步,走到前面,拦住她的去路,“嫂嫂不要急。”他抬手指了指她的耳坠,怕讲不清楚,又在自己耳朵上比划,“这里,挂着头发了。”
二爷朝前一步,唯恐唐突美人,“我替嫂嫂解开,缠乱了,要伤到耳朵的。”
“谢谢二叔的好意。”文姝面有抗拒,她侧身避开一些,伸手去缠住的耳坠,分不清揪到了哪根头发,她轻轻一扯,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好疼。”
“嫂嫂别动。”二爷什么也顾不得,三步并做两步过来,捉住她胡乱扯拽的手,话里都带着小心,“我来。”二人离得近,能够清晰觉察她害怕的身子都绷紧了,呼吸也变得谨慎。
二爷娴熟地拿出哄人的办法,手上动作轻柔,身子站的板正,连呵出的气息都努力克制着不惊扰她半分:“方才我见大哥哥被人叫走了一回,再过去脸色就不大好看,是和小嫂嫂拌嘴了吧?”
文姝默声片刻,才摇头回答:“没有。”
知道她说的是假话,二爷并不拆穿:“没有就好,我看嫂嫂在哭,当是受了委屈,大哥哥平日里公务繁忙。脾气总是急躁,连我和老三,也常被他训斥。”
文姝不说话,手上帕子擦了眼泪,催促道:“二叔,解开了么?”
二爷看着她的侧脸入了神,被喊了两回,才恍然道:“解、解开了。”他抽回手,五指攥紧,“嫂嫂这耳坠子可真精致。”
“是你大哥哥送我,他眼光一向最好,送我的东西也好。只是太太管着中馈,说我用这些精致的奢靡,我也不好常戴。”
“极好看的!”二爷不好明着跟她解释,东西是自己送的,才不是李鹤桢给的,可听见她夸奖自己送的东西,好比是夸奖他这个人,心里飘飘然的,好像站在了云彩眼儿里。
文姝笑笑示意,福身道谢,再没说一句话。
“文姝……”二爷心里那只被棍棒打回洞穴的猛兽,忽然就盼到了春天,她对着自己笑,暖洋洋的。将指腹凑在鼻子底下,仿佛嗅到了她肌肤上的馨香,有丝丝缕缕的甜,还带着娇羞与柔软。
这么妙的文姝,大哥哥竟还把人骂哭,大哥哥既不懂得珍惜,为什么还要霸占了他的心头好,不肯将人让他呢!
二爷又深嗅一吸,眼睛里满是欢喜,不让也没关系,父亲回来了,大哥哥不让,他还不能抢么?他要打一条玄铁的链子,把人拴在身边,一刻,也不分离,要给她穿戴最好的环翠珠钗,不叫任何人再斥责一句奢靡。
衣衫拂过,二爷的影子叫廊下的灯一幕幕拉长,唯有亭子外被蹭到的几朵月季花瓣凋零,几片落在栏柱,又有几片经风一吹,打着旋儿飞起,洋洋洒洒,不知所踪。
青山院外,文姝与正要出来找她的红柳撞见。
“阿弥陀佛,姨娘总算是回来了。”只是送个东西,左等右等不见人回,早知道,该是叫个小厮过去的。
“前头热闹,我把玉佩给了他,又到院子里坐了坐,他们倒是上心,打我进来,还是头一回见院子里收拾的这么妥当。”文姝笑着在妆台前坐下,丫鬟上来伺候着将耳坠钗环卸下。
“老爷别的多不讲究,只有一项爱好,就是在后面院子里钓鱼,早起也要甩一杆,下雨打着伞也去,有时夜半无人,后头院子里池塘边亮了灯,准是老爷在那儿钓鱼呢。”
红柳说着进来,打眼瞧见摘下来的耳坠有些变形,拿起来看了看,又偷摸观察姨娘面上,左右瞧不见红痕,才放心道,“姨娘这是撞着什么了?这耳坠子怎么这样,银不如金,凹下去点儿这处要勾头发的。”
“我走园子里摘花,一时不察,叫花枝牵了一下,扯得急,它就成这样了。你给我收好,以后不戴便是,这是三爷送我的,可不能丢了,那孩子记性好,回头他问,你还得拿出来呢。”文姝敷衍。耳坠子是她摘下来故意拍成那样的,要不然勾不住头发丝,怎么去哄‘高衙内’。
“哎。”红柳应下,知道是三爷给的,还特意找了个好看的盒子装着,放在博古架最上头,以后不再戴它。
至于二爷这边,张姨娘愤愤不平,怪大太太不叫自己在大门外等着,让她不能第一个见到老爷,又骂儿子不如老大聪明,怎么就没赖在那儿给老爷留个好印象。
二爷满脑子都是他的小嫂嫂,他这回摸到了耳朵,那下回就能摸到手,也想摸一摸那纤细腰肢,翾翔云霄,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又想到文姝哭诉她被大太太责骂,二爷激动万分,扯过张姨娘坐下:“姨娘莫要妄自菲薄,与其和他们争竞那些虚的,不如念点儿实在的。”
张姨娘期盼从他嘴里说出好话,二爷眉梢一扬,信心满满,“大太太那身子骨,眼瞧着就要不济,外头站一会儿都得几个人扶着,既然父亲回来了,不如,姨娘跟父亲闹一闹,把中馈这项拿在手里,以后儿子请西席来家,也不至于叫人掐了脖子。”
“这……”张姨娘有些不敢,一来是她可能做不好,二来则是从前她求过,老爷总说府里中馈得放在大太太手里,若不然说出去叫人笑话。
二爷蔑笑:“大哥哥的妾做得,怎滴姨娘就做不得了?”
听见他提文姝,张姨娘好似为争一口气,站起来道:“说就说,你父亲回来了,我谁也不怕。”
第25章
永安侯从宫里回来, 已经是清早,父子俩在门口碰面,李鹤桢见过礼, 匆匆坐了轿子往宫门去, 侯爷看着他走远,同大太太道:“你是生了个好儿子,能耐了得, 主见也了得。”
大太太在门口站了一夜,却听他头一句便是指摘自己没教好儿子,也不禁生出怨意。
“贺老爷同喜。”大太太一句话激的侯爷怒上心头, 她又咄咄逼人, “桢哥儿得朝廷器重, 是有我教子有方,更是他自己个儿勤奋得来。”
侯爷能骂儿子骂媳妇, 却不敢骂朝廷, 骂皇帝, 满腔怒火, 只得压下,嗤她一声,甩袖而去。
张姨娘院子里张灯结彩自不必说,大太太回了院子, 人还没坐下, 就先泄了气,浑身失力, 栽倒在婆子们怀里, 众人扶着她进屋,又是掐人中又是按虎口的着急, 还叫了腿快的小子去请大夫。
好一阵忙和,大太太才悠悠转醒,眼睛睁开,先喊琳琅的名字,婆子们纷纷低头不知如何应答,她才意识到琳琅那丫鬟受刑断了双腿,已经被她安置去了庄子里。
她身边就那么一个最可心的人儿,也叫他们给按了一个下药的由头,把人给弄走了,琳琅那丫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说那丫鬟会在她的汤药里下毒,她是不信的,定是那姓文的小妖精蛊惑,才叫桢哥儿昏了头。
那妖精,是要他们母子离心。
缓过一口气儿,大太太又叫人去喊跟着侯爷的小厮来,跟前儿婆子板起脸,问那小厮是哪个惹了侯爷不快,叫他如实交代,若不然,仔细他的皮。
那小厮吞吞吐吐,不敢回答,婆子上去大力气甩他几个嘴巴子,嘴角淌血,那小厮才不敢隐瞒,哭着道:“头一回,是家里来了信,老爷看了在船上就砸了杯子,还有,还有打宫里出来,老爷也板起了脸。”小厮跪着给那婆子磕头,“妈妈可替我守着些秘密,要是叫老爷知道了,定饶不了我。”
那婆子打几巴掌又给个枣,把人拉起,一袋钱赏他,叫他只当没有今天的事儿,打发人走,婆子才绕月亮门来回话,一墙之隔,大太太坐在凉亭底下,脸气的铁青。
“老爷忙于公务,是谁打家里去的信啊?”
几个婆子相互递了眼神,管着往来传递东西的那个站出来道:“回太太,前一阵儿,张姨娘家兄弟没了,她娘家亲戚来过一趟,若不是二爷,那……也就是这个了。”
“青山院的那个妖精呢?”
婆子道:“文姨娘……”叫大太太瞪一眼,忙又改口,“那小妖精倒是老实,打进了这府里,就没有和外头人来往过,便是想要什么东西,也只和府里管事们说,跑腿的事儿,也有府里管家婆子们去办,她自己,倒是没出过门。”
“没联系才是有问题呢。”大太太扶着椅子起身,试了两回都没站起来,她又固执,不使别人来扶,第三回 站起,定在原地,身边的婆子看不下去,一把将人固住,她才一步一步往屋里走,好容易在软塌坐下,大太太继续刚刚没讲完的话,“她都有心惦记府里的中馈,岂能是个老实的?你们没查到,那是你们不中用,可不代表那妖精没露出马脚。”
“太太说的是。”
大太太在她们身上来回看一圈,笑笑又道:“我是个不记事儿的,从前有琳琅她们几个在身边帮我念叨着,如今她们出去了,总得有顶替她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