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成长实录[七零] 第24节

  中午,曲灵拿了攒的肉票,去割了半斤猪肉,又掐了野地里嫩呼呼的荠菜,包了一顿荠菜猪肉饺子。
  曲灵和曲树强饭量都大,只有半斤猪肉为了能吃饱,自然是菜多肉少,尽管如此,这顿饺子依旧非常美味,三人将饺子都吃干净,连饺子汤都没剩下。
  如今梁爱勤和曲树强想要改善伙食,都会来曲灵家。
  以前的梁爱勤处处以家人为先,在家庭地位中处于最底层。有口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是让给弟弟妹妹们吃。
  父母总是说,弟弟妹妹们还小,她是当大姐,必须得让着弟弟妹妹们,不让她吃,他们自己也不吃,有时候,实在馋了,夹一块肉丁,吃到嘴里,都会有负罪感,觉得自己抢了弟妹的东西。
  现在,她可不受那个气,自己有钱有票,嘴馋了就买了吃的到曲灵家里吃,跟曲灵和曲树强一起分享,想吃多少吃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曲树强以前是几乎所有的工资都交给了家里,家里拿他的钱也是为了还给曲灵,自从还清了钱,曲铁民就高低不要他的工资了。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耍钱,一年四季穿工服,矿上发的劳保就够他日常用了,几乎就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
  这三个经济相对宽裕的人凑在一起,偶尔改善一次生活,日子过得还算是有滋有味的。
  三人坐在院子中的小板凳上一边消食,一边聊天。
  曲树强看着院子中原本种菜的地方这会儿还荒着,长着些灰灰菜、青年姑之类的野草,还有些野生的菜苗,便说:“这两天差不多该种菠菜了,我给你把地翻一翻。”
  曲灵也往那边看去,刚春暖花开的时候,吃了一冬天的腌酸菜,大白菜还有萝卜,实在腻了,看见绿色的野菜,便稀罕得不得了,灰灰菜、青年姑都可以吃的,采回来好好洗干净,用开始一烫,凉拌、熬炖、做菜饽饽都好吃。现在野菜多了,灰灰菜这种就看不上了,却由着他们长了老高,来吸取土地上的营养,要是往年,早就被曲灵拔了。
  今年之所以没拔,是曲灵觉得,自家这房子,大概是保不住了。
  当初因为曲铁军是部队转业回来的,职级比较高,分配的房子也就比较好,宽大的院子,正经的三间正房,宽敞又明亮,不算是矿区里居住环境最好的那一档次,但也算是中等偏上了。
  曲铁军去世之后,这房子就被很多人惦记上了,但谁也不敢付诸实施,毕竟有资格住这种房子,级别都不算低,都爱惜羽毛,不肯被人说是欺负孤儿寡母。可如今,曲灵已经不是学生,而是均州矿的职工了,按照她的职级,就是住多人宿舍的待遇,这会儿要是再回收这套房子,就合情合理,没人再觉得这是欺负人了。
  而推迟了这么久,后勤还没有来回收房子,
  曲灵想,大概是顾忌着张九钢的面子吧,可是,张九钢的面子能抵得住住好房子的诱惑吗?显然不会。曲灵这段时间一直在寻思这事儿。
  曲灵:“先别弄了,这房子,还不知道能住多久呢。”
  曲树强和梁爱勤都是一惊,问:“怎么回事?有人来赶你了?”
  曲灵:“暂时还没有,但这套房子不可能让我一直居住,早早晚晚都会被收回去,我在想着,我要不要主动把房子退回去。”
  既然早晚会搬家,要是自己能够主动,就占了大义的美名,将来推荐上大学,也是加分点。
  梁爱勤急道:“不能退,退了之后你就没有家了啊,只能住宿舍,你这些东西怎么办?”
  是啊,有了这个小院,她有落脚地,就还有家。这一屋子的东西,锅碗瓢盆、柜子、行李,破家值万贯,有这些东西,就能正经过日子,还有曲铁军的遗物都好好地存放着,都是珍贵的回忆。
  曲树强看着曲灵,虽然不解她的决定,但是也没有说什么。
  曲灵将这其中的缘由清楚明白地跟两人说了一遍,“……不是我高风亮节,而是早晚的事儿,与其被人赶,不如博个好名声。”
  两人都沉默了,知道曲灵考虑得一点都没错,只是一想到这个院子要被退回去,两人心里头都非常不是滋味,就别说曲灵这个主人了。
  曲灵今天说了这个决定,那就是在心里头不知道琢磨多久,已经下定决心了。
  曲树强:“灵儿你想得也对。那就住宿舍,等休星期了,咱儿就回老家去,这些东西,回头我从村里借牛车,拉回去,家里本来也留了你们的屋子,就都放在里面。”
  梁爱勤有些难受,说:“你们都回老家,就剩我一个了。”
  曲树强:“那你也跟我们一块回。”
  梁爱勤就有些害羞,嗔怪地看曲树强一眼,说:“去你的!”
  两人之间的小动作,曲灵没有注意,她想着自己的心事儿,说:“也不知道在均州市买一套房子得多少钱。”
  梁爱勤和曲树强齐齐看向曲灵,梁爱勤抽口凉气,张大嘴巴问:“你想买房?”
  曲灵点点头,说:“我就是有这个想法,还不知道去哪里买,多少钱,怎么买。”
  好一会儿,梁爱勤才合上嘴巴,说:“你可真敢想,那得多少钱啊?去哪里买啊?”
  曲灵摇摇头,需要多少钱,曲灵暂时不知道,买房的想法,也是最近这两天才有的。上高中那两年,她总共花了100多块,进了均州矿后,每个月18块钱的工资,加加减减的,手里头还剩下350块钱。
  不知道能不能买个家,不光是容身之所,还是她的根,将来即便是去上大学,甚至外地工作,这里都是她的根,让她有所依靠,心里踏实。
  梁爱勤劝她:“你一个姑娘家,再过两年就结婚了,要么住男方家里,要么单位分房,哪儿有姑娘家自己买房的?再说,现在这政策能买卖房屋吗?我看你还是听树强哥的吧。”
  曲树强也非常认同梁爱勤的话,他们这边,就没有姑娘家自己买房的,除非是打定主意招上门女婿。
  曲灵虽然有买房的想法,也确定了现在虽然买卖房屋的人比较少,但政策上是允许的,但八字还没一撇,也就不和两人争辩,转移了话题。
  等将两人送走后,她去找了李奶奶。
  这两年,她和李奶奶的关系一直很好,自己大事小情,心里头的想法都会跟李奶奶说。随着她年纪渐大,经历的事情更多,大多时候,已经不需要李奶奶给她出谋划策,自己就能搞好,但还是喜欢和她唠叨唠叨。
  两人之间有种“忘年之交”的感觉,李奶奶比自己最好的朋友还要了解自己,自己在亲人、朋友们之间隐藏起来的,最真实的自己,都可以在李奶奶面前袒露,不能和亲人、朋友说的话,也都可以和她说。
  等她跟李奶奶说了自己打算退了均州矿的房子,想要自己买房子时,李奶奶也是吃了一惊。
  这年头,有单位的人,都是单位管住,放着公家免费的房子,谁还花那冤枉钱去买房子啊。不过想想曲灵的处境,倒也能理解。
  李奶奶说:“这样吧,我让我闺女在他们厂里帮你打听着,看有没有卖房子的。”
  李奶奶的闺女是均州食品厂的,有三四百工人,规模很大,生产的大酱、酸菜、还有沙琪玛之类的点心,行销全省,效益非常好。
  有她帮忙,当然更好。
  曲灵谢了李奶奶,又跟她聊了些其他的,这才回家。
  她也没擎等着,隔天下班,在食堂吃完了饭,就骑着自行车,奔着市里的方向去。一边骑,一边左右张望,瞧见有居民区,就下了车子,推着车子在附近溜达。
  正是傍晚时分,很多人家都吃完了饭,坐在居民区的空地上,三三两两地聊天,看见曲灵这个陌生人,便好奇地打量。
  曲灵四下打量着,将附近的环境尽收眼底,就是个普通的居民区,跟矿区居住环境差不多,但要显得更杂乱一些,附近居民穿着差距比较大,有浑身上下不带一点补丁的,也有破衣烂衫的。
  曲灵寻了一个慈眉善目,穿着蓝色印花土布偏襟褂子,一看就很好说话的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朝她走过去,笑着说:“奶奶,我是均州铁矿的,我跟你打听下,咱们这附近有没有卖房的?”
  “你问这干啥?你要买呀?”老太太打量着曲灵,瞧着她脸上带着笑,长得浓眉大眼,相貌标致,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只是一个大姑娘要买房,太少见了。
  “嗯,是我想买。奶奶你跟我亲奶奶年纪差不多,看见你,我就好像看见了她,都是一辈子行善积德,心眼好的大善人。我也不瞒你,我家原本在均州矿区有房子,不过是我爸分的,我爸前两年去世了,我寻思着,我也工作了,不能占公家便宜,就想着,把我爸分的房子退回去。可我家二十来年积攒的东西太多,没地方放,就想着有合适的就买一所,这样我老家亲戚来了市里,也能有个落脚底。”
  老太太一听,对她肃然起敬,说:“你这姑娘,思想觉悟真高!还是个讲人情的。”她心中的疑虑打消,转头跟几位一块坐着的街坊们说:“这么好的姑娘,咱一定得帮帮忙。你们听说谁家想卖房子吗?”
  其他人纷纷摇头,说:“房子是根本,谁会轻易卖房子啊?十来年了,都没听说有买卖房子的。”
  老太太转头,有些遗憾地跟曲灵说:“这一片,就没有我们老姐几个不知道的事儿,大伙儿都说没有,那就是没有。要不这样,丫头,你也别浪费功夫,我给你留意着,要是有信儿,我就到均州铁矿找你去。”
  这倒是个好办法,曲灵有些感动,连连道谢,说:“奶奶,你真是大好人,我可真幸运!”她又有些迟疑,说:“太麻烦奶奶了,这边离均州矿还不近呢。”
  老太太摆摆手,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呢,再说,走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那片山上的榛子、山杏可是不少,秋天的时候,我们可没少去。”
  曲灵笑着说:“一看奶奶身体就壮实,那我也不客气了,奶奶我叫曲灵,是均州矿电工组的,奶奶你贵姓?”
  待老太太说了自己的姓氏,曲灵接着说:“徐奶奶,你过去跟保卫处说找我,留下自己的姓氏,我就知道是你找我,等晚上下班,我就过来找你。”
  徐老太太乐呵呵地点头,说:“还是你想得周到,就依你说的。”
  跟徐
  老太太以及旁边几人客气地告辞,曲灵骑上自行车返回。
  这片区域位于均州市区的最北边,属于全水区高粱河街道。到均州市最中心区域,也就是火车站、百货大楼和市政府那一片,骑自行车的话,大概是四十分钟左右,坐公交车也得二十分钟左右。因着地段这边算是偏僻之地,房价应该能便宜些的。
  骑自行车到均州矿区很近,也就十多分钟,如果能住在这里,其实跟住在家属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曲灵来说十分理想。
  不过,在那之后,不管是李奶奶那边,还是徐老太太这边,一直都没有消息。曲灵也没闲着,去了很多居民区看了,也不是没有碰见正好售卖的房子,只是要么破烂得需要重新修缮,要么要价太贵,她买不起。
  如此一直等到6月份,天气开始炎热起来的时候。
  第32章
  看房这天晚上曲灵下班,去找了梁爱勤……
  这天晚上曲灵下班,去找了梁爱勤一块回自己家时,经过门口,被保卫处的人给叫住了,“曲灵,今儿下午有个姓徐的老太太来找你,说你知道是什么事儿。”
  曲灵心中一喜,道了谢之后,顾不上吃饭,就骑上自行车带着梁爱勤奔着高粱河街道而去。
  路上,曲灵买了一包点心,还有两瓶罐头。不管这次能不能成功买到房子,徐老太太一直记得自己的事儿,就凭这份心意,也值得人感谢。
  到了高粱河街道,奔着徐老太太上回指认的,大门上挂了个大葫芦的那家而去。
  徐老太太已经吃过晚饭,正站在家里的黄土夯起来的月台上,往院门口的小道处眺望。
  曲灵两人一过来,徐老太太就看见了,扬声高喊:“小曲儿,这边这边!”
  两人加快脚步,跟徐老太太在门口处会面。
  “哎呀,你可来了!热吧?来,先进屋喝口水。”徐老太太满眼是笑,瞧瞧曲灵,又瞧瞧梁爱勤,两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俏生生站在眼前,看着就觉心中欢喜。
  曲灵笑着,说了一番感谢徐老太太的话,而后将手中的点心和罐头递过去,说:“路上买的,不值钱,就是个心意。”
  徐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更盛,眼睛眯成一条缝,但却坚决地将点心和罐头推过去,“可不用,我又没干什么,值不当你这老贵的东西!”
  两人你推我让了好一番,梁爱勤看不下去了,帮着将东西推过去,说:“这是曲灵的一点心意,你要是不收下,可不意思让你帮着忙前忙后了。”
  徐老太太只好收下,说:“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我这也没帮上什么忙,怪不好意思的。”
  曲灵抱了她的胳膊,说:“这有什么,就当是我这个小辈孝敬你的!”
  徐老太太哈哈笑了起来,一手拉一个说:“快进屋,先喝口水。”
  曲灵:“我们不渴,就先不进去了,你先带我们看屋子呗。”
  徐老太太:“也好,那咱们就先去。”她说着,将东西递给听到声音走出来的老头,便带着曲灵两人往出走。
  从他们家出了胡同,上了大道,又往进城的方向走了大概三五分钟,拐进一个宽敞些的胡同,指了前方的一户说:“就是那家。”
  路上,徐老太太已经介绍了这家的情况,这所房子是家里的祖产,很早的时候,就落在了男主人名下。他们单位准备建楼房了,可有规定,就是夫妻两个名下有房产的人不能参与分房,为了分到单位的房子,这两口子就准备着把祖产给买了。
  这阵子徐老太太到处跟人打听卖房的事儿,这两口子听说了,就找到了她。
  徐老太太本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则,仔仔细细地去看了房,并且初步谈妥了价格。
  “……他们要五百块。这边的房啊,买卖的少,也没个参考,都是双方觉得合适就行。我废了点吐沫星子,帮你往下搞了五十块。不过,他们知道我不是正主,肯定不会告诉我低价。
  他们着急卖,我问了他们家邻居,除了我,也没其他人过来看房,我瞧着,还能往下搞搞。到时候,你就大胆的搞价,老话说,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你也别舍不下脸来,还有我帮你圆滑着。
  那房子正房三家,门房两间,还有两间小房,还有个院子,虽然面积不大,但足够住了,别说你现在还没结婚,就是将来结婚生几个孩子,也够住的,等将来实在不够住,小房还能扩建。反正我瞧着是挺四致。”
  曲灵脑子中对这房子的情况已经有了了解,四百五的价格,要是能再砍下去五十,总价四百块。她手里头有350块,再借上几十块,两三个月就还清了,基本上没有负担。
  她笑着说:“多亏你老人家,我们这些年轻人哪儿懂得那么多,你老人家考虑得真长远!”
  徐老太太笑着说:“可不得考虑得长远些嘛,买房子可不是个小事儿,那可是要掏光家底的,你个小丫头攒点钱不容易,可不得多寻思寻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