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22节

  ………………………………
  太阳升到了头顶,来领赐宴的女眷们结束了冗长的礼仪,总算进入了吃喝看戏的放松环节。
  小娘子们被引到了临水的一片水阁暖阁,一条九曲回廊连接的另一片背山的阔大亭阁里,是诸老太太、太太们宴乐歇息的地方,那里由符太太和潘二太太陪着,听着评弹大家的弹唱,说着话儿。
  对着水阁暖阁的一座高大戏台上,正演着喜庆吉祥的大戏。
  小娘子们的心思都不在戏台上,她们正忙着细细打量这座传说极多的别业,眼前一望无边的湖水碧波荡漾,那么高的小山全是堆出来的?这里的亭台楼阁怎么这么好看,好像是从树下水边天然生长出来的。
  这里的丫头看起来可有点儿一般,长的一般,衣着更一般,不声不响。
  这里的点心茶水也就这样,挺好,可也就是挺好而已,远没有她们想像的好,甚至还不如她们家的点心精致讲究呢!
  那几位贵女气度真好,那三位穿戴一模一样的,听说是尉家姑娘呢!
  不过这几位贵女的衣裳首饰,也就那样么,不如她们的好。
  史大娘子走到临湖水而坐的几个小娘子旁边,在一张空椅子上坐下,迎着看向她的几个小娘子,压低声音笑道:“从早上站到现在,实在是累了,容我偷偷歇会儿。”
  几个小娘子一起抿嘴笑起来。
  “你怎么这么瘦啊?瘦人是不经累。”离史大娘子最近的一个小娘子伸出手指,小心的碰了碰史大娘子瘦骨显露的手腕。
  “我有点儿水土不服。”史大娘子笑道。
  “水土不服很苦的。”对面的小娘子忙伸头笑道:“我阿娘像我这么大的时候,跟着我外翁去福建路,就是水土不服,我阿娘说她苦死了。”
  “你不是我们平江府的?你是从京城来的?你也姓尉吗?”旁边一个小娘子好奇的问了一串儿。
  “我家在京城,我不姓尉,我是跟着二太太过来的。”史大娘子笑容温婉,指了指问话小娘子头上的猫眼顶簪,笑道:“你这只猫眼儿真好,这么大,这么纯净的猫眼儿,我还是头一回看到。”
  “这个不值什么,我阿娘有一对儿,比这个好多了,我们平江府最不缺这些了。”小娘子有几分得意,又十分矜持。
  “她翁翁她阿爹她叔叔都在海税司当差,她们家最不缺这些东西。”斜对面一个小娘子笑道。
  “不是什么好东西,难道你们家缺这些吗?”猫眼小娘子笑道。
  “我们什么时候拜见太子爷啊?”离史大娘子不远的一个小娘子伸头笑问道。
  “对啊对啊,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太子爷?”
  “还有世子爷,我们能跟世子爷说上话儿吗?”
  一群小娘子顿时激动起来。
  “这些都是礼仪上的大事,我是领了吩咐过来照应今天过来的小娘子的。”史大娘子笑吟吟道。
  “你也不知道啊。”
  一群小娘子十分失望。
  “你家在京城,那你认识跟世子爷订过亲的那家小娘子吗?”对面一个小娘子伸头过来,压低声音笑问道。
  “嗯。”史大娘子微笑着,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
  “那你跟我们讲讲,那个小娘子长什么样儿?好看吗?世子爷为什么不要她了?”一群小娘子伸着头,个个眼睛里都闪烁着八卦的亮光。
  “世子爷不要她了?你们从哪儿听说的啊?”史大娘子笑容不变。
  “我堂哥一直在京城候考,过年的时候,他们回来过年,我堂嫂说的,说是是世子爷一定要退亲,还说王爷和王妃怎么劝都劝不住,说当时京城可轰动了!”一个小娘子语速极快的笑道。
  “是吗,退亲是退亲了,可我怎么听说是因为那家姑娘有隐疾呢?”史大娘子微微蹙眉道。
  “啊?有隐疾?是什么隐疾?不能生孩子吗?”一群小娘子兴奋的两眼放光。
  “那就不知道了。你们平江府官话软软糯糯,真是好听。”史大娘子岔开话。
  “世子爷为什么还不定亲啊?世子爷是不是想在我们平江府挑一位世子妃啊?”
  猫眼小娘子伸头问道。
  一群小娘子眼里顿时闪烁起一片粉红光芒。
  “我见过一回世子爷,我跟阿娘去临海挑宝石,世子爷正好在码头上理事,阿娘就带我去看热闹了,世子爷可好看了!好看极了!我都看傻了,阿娘也看傻了!”旁边一个小娘子兴奋的攥起了拳头。
  “我们能见到世子爷吗?”
  “能不能跟世子爷说上话儿?”
  ……
  一群小娘子围着史大娘子叽叽喳喳。
  “我真不知道,咱们不说这个了好不好,咱们说宝石吧,说衣裳料子也行,有一年,京城很流行压金料子,平江府流行过没有?”史大娘子笑着岔话。
  “压金料子有什么好的,又硬又重,金子又不值钱。”猫眼小娘子一脸失望。
  “你看我这串珍珠。”旁边一个小娘子褪下手腕上一串金灿的珍珠手串,递给史大娘子。
  “真是太好看了,我二婶有一颗,冬天缀在抹额上,夏天拆下来做披肩坠角,宝贝的不得了,你竟然有这么多。”史大娘子赞叹不已。
  “这算什么,这样的珍珠,我家里有一大箱子呢。”猫眼小娘子伸头道。
  “这倒是,我们这些人家,最不缺这些东西了。”挨着猫眼小娘子的小姑娘笑接了句,将手伸到史大娘子面前,“你看我这只镯子,这是阿娘刚给我的,我原本有一对儿,就是水头上比这个差一点儿,上个月我戴着扑蝴蝶,撞在假山上就碎了,阿娘说碎碎平安,就给我这一对儿。”
  “你看我这个,这羊脂玉也就罢了,我阿爹说胜在雕工。”又一个小娘子解下坠在腰间的羊脂玉香球,递给史大娘子看。
  “你看我这个……”
  一群小娘子急先恐后的向史大娘子展示着自己的珠玉首饰。
  史大娘子不停的赞叹。
  这些小娘子不贵,却富极,离海税司越近就越富。
  第186章 收网
  九曲连廊那一边,潘二太太微微欠身,关切的看着被一群小娘子围在中间的史大娘子。
  “这孩子真是难得。”符太太站到潘二太太身边,远看着史大娘子,叹气道。
  “你看看,多好的孩子,偏偏世子……唉!”潘二太太拍了拍胸口。
  她心口疼。
  “这就是缘份吧,好在这孩子想开了,想开了就好,这孩子这样好,嫁给谁都能过得好,你也想开些。”符太太劝道。
  “我是个没心没肺的。她阿娘前儿写信给我,说这平江府要是有合适的,就让我问问琦姐儿,说江南是个好地方,还让我托你留心一二,你看看!”潘二太太又烦恼起来。
  “也确实挺难的。”符太太想着史大娘子的年纪,叹了口气。
  这会儿,再要找一门年纪相当,家世相当,人品相当的亲事,确实极不容易了。
  “有时候,我就挺怨气的,你说他要退亲,你倒是早点儿退啊,哪怕早上一年两年,退就退了,偏偏退的这么晚!上回,当着世子的面,我就说过一回,这简直是有心要坑我们大姐儿!”潘二太太忿忿道。
  “世子怎么说的?”符太太问了句。
  “他什么也没说,就是陪笑,说都是他的不是。”
  “他知道自己不是,可这没什么用啊。”符太太替潘二太太说了句,接着笑道:“好在琦姐儿想开了,这比什么都强。”
  “是啊。”潘二太太远看着史大娘子,再次叹气。
  想开了又能怎么样呢,她这亲事,该怎么难还是怎么难!
  ………………………………
  阿武坐门房里间看足了热闹,没多大会儿,就到了阿武当值的时辰。
  阿武当值的地方在一座假山半山腰,管事的交待只有四个字:站着看着,到点了自然会有人来接替。
  阿武觉得她这个差使就是梅姐说的那些宫娥,没什么实际用处,宫娥们站在台上,用来展示戏班子的规模,她站在这里,用来展示王府的气派。
  她这个位置视线是真的好,整个赐宴现场尽收眼底。
  赐宴的地方在一座五开间大殿前面,搭着高高的凉棚,从正殿台阶下来,两边各摆着四排桌椅,矮桌矮椅,每两人一张桌子。
  阿武仔细看着桌子上摆放的吃食。
  中间那一大盘子,怎么越瞧越像她们老家那种大饼呢?
  肯定不是大饼,皇家宫宴怎么可能摆大饼!
  可不是大饼,那是什么?
  算了先不管这个了,旁边一碟,这个清清楚楚,就是一碟子大块五花肉,那边一碟是白菜?
  皇家宫宴就吃这个?
  阿武看得胃口全无。
  怪不得阿囡斩钉截铁的说她不来。
  阿武正看的没意思,大殿台阶两边,一阵鼓乐响起,坐的端端正正的诸官员呼啦啦站了起来。
  阿武一下子提足了精神。
  太子爷要来了!
  鼓乐声高扬起来时,太子从大殿里走了出来。
  阿武屏着气,瞪大双眼,仔细打量着太子爷。
  年纪不大,高个,不胖不瘦,挺好看,可比世子爷还是差了点儿,瞧着挺和气的。
  阿武仔细打量好太子爷,再看向太子爷身后。
  太子爷身后一左一右跟着两个人,一个三十来岁,往那儿一站,一幅稳如泰山的模样,长得挺好看,不过还是不如世子爷。
  这边……咦!居然不是世子爷!这是谁?太年青了,也挺好看,咦,世子爷呢?
  阿武不敢放肆的拧头看,小幅度转着脖子,用力转着眼珠四下看,没看到世子爷。
  奇怪了,世子爷哪儿去了?
  ………………………………
  午初前后,封锁在临海镇各条街上的兵卒开始排列成队,一队队跑向码头。
  街道两边的店铺隔着门缝窗户缝,看着兵卒撤走,试探着将门拉开一条缝,再拉开,探头看出去。
  一眼望去,满街都是探出来四下查看的脑袋和半截身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