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70节

  李金珠被她这突转的一句话,问的一个怔神,随即点头,“是!”
  “说起来~”苗婆子拖着尾音,“朝廷是有律法的,男有分女有归,这女子不嫁人可不行,你这是运道好,碰到我这样的。我这个人,最体谅人不过,哪怕是朝廷的律令,能替你们挡的,我都替你们挡下来!”
  苗婆子话音刚落,李小囡立刻驳了回去。
  “太宗颂发过律令,不许强迫女子嫁人,特别是官府,官府若有强迫女子嫁人之实,视同境内有乱伦不孝之实,要夺职的。
  “还有,男有分女有归是书里的话,不是律令。”
  苗婆子瞪着李小囡,李小囡迎着她的目光,一脸笑,“我背过朝廷律令。”
  “阿囡。”李金珠轻拍了下李小囡,看向苗婆子笑道:“嬷嬷别跟小孩子计较,我们阿娘过世的时候,阿囡还不会走路,我们姐弟心疼她,管教得少。”
  苗婆子哼了一声,掸了掸衣襟。
  “你们不管教,以后嫁了人,婆家管教起来~啧!”苗婆子响亮的啧了一声,“说正事儿吧,唉哟!我简直不敢讲话了。”
  苗婆子斜横了李小囡一眼,抖抖帕子,按了按嘴角。
  “你这头发梳起来了,那你这个妹妹呢?还嫁不嫁人哪?”苗婆子指了指李玉珠。
  “她肯定要嫁人。”李金珠忙笑道,后面一句请嬷嬷费心,在舌头上滚了两滚,没说出来。
  她有点儿信不过这个苗官媒,还是不请她费心了。
  “你们既然住到了这里,你们姐妹的姻缘,少不得我都得操心起来,咱们二姐儿打算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啊?你们说个一二三,我也好照着一二三给你们挑一挑。”
  “人品好,别的,家境什么的,过得去就行,这事儿,实在不好说一二三,两家觉得合适,那就是合适。”李金珠谨慎答道。
  “哪能不好讲一二三?打个比方,要是个七八十的老头子,你们肯吗?就算没那么老,做填房你们肯不肯?是不是?哪家说亲不得说个一二三的?”
  “我们没想过一二三,就是看着合适就行了。”李金珠委婉笑道。
  “瞧瞧你们,那我替你们想想。你弟弟是位秀才公呢,这么年青的秀才公,满平江府也没几个,你们这是书香门第,这姻缘最讲究门当户对,这头一条,没有点儿书香可不行。”
  苗婆子替李玉珠列起一二三。
  “我们算什么书香门第。”李金珠失笑。
  “唉哟我的姐儿来,满平江府的秀才公能有几个?那些好几代没出过一个秀才的,照样敢说自家是书香门第呢,你们这可是正正经经的书香门第!”
  苗婆子虽说时不时唉哟一声,可她这唉哟也唉哟的十分矜持。
  她是官媒,跟那些走街串巷的下等媒婆可不一样,这一点,要时时刻刻从一举一动上展现出来。
  “第二条,这年纪不能差得太多了。虽说老夫少妻疼媳妇,可这男人年纪大了,要么,就是填房,要么,你说他一把年纪没成过亲,这中间总有点儿什么,是不是?”
  “可不是。”李金珠笑着点头。
  “第三条,这一条是我多嘴了,照我说啊,这婆婆太厉害了可不行,唉,厉害人儿本来就难处,再一个婆一个媳,怎么能处得好?跟婆婆处不好,这日子不光是不好过,一个不好,命都熬没了!”
  苗婆子一脸的痛心疾首。
  “可不是。”李金珠再点头。
  “那就这么讲,你家二姐儿这亲事,别的不提,这三条得有,头一条书香门第,我知道我知道,真要是人家好了,这一条也能不提,第二条,这年纪不能太大,第三条,这婆婆可不能太厉害不讲理,是这样儿吧?
  “那咱们就这么讲定了,你们吃饭,我先走了,你们就等我的好信儿吧。”
  苗婆子站起来,摆手喊着不用送不用送,出院门走了。
  李金珠和李学栋送走苗婆子,一进堂屋,梅姐紧拧着眉,急急道:“她不像个好人!”
  “你别担心,阿姐心里有数。”李玉珠拉了把梅姐。
  “看出来了。上一趟因为银珠的亲事,往她家送谢礼,从她家一出来,大堂叔就提醒我了,说她面愣眼横,必定心地狠辣,咱们不理她,吃饭吧,菜都凉了。”
  梅姐长舒了口气,“我去热热!炒腊肉得热热,荤菜可不能吃凉的。”
  “梅姐再炒盘鸡蛋吧。”李小囡看着李金珠,喊着梅姐。
  李金珠皱眉看着李小囡。
  李玉珠失笑,“梅姐,再炒两个鸡蛋,跟这盘蒜苗腊肉合一起。”
  第108章 话术
  苗婆子从采莲巷出来,招手叫了辆小青油车,直奔余家。
  余家早先住在桥东巷旁边一条巷子里,七八年前,生意越做越发达,就在府学另一边买了大宅子搬走了。
  苗婆子在余家院门外下了车,抽出帕子,按着嘴角,慢慢转头打量着余家的宅院。
  余家这片宅院,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她跟小吴围着围墙,看过不知道多少遍。
  她们三姐儿爱种个花花草草,雅致得很,要是住进这片宅院,多么好!
  这事儿,她得好好操办,无论如何,不能伤了她们三姐儿的心,不能让她们三姐儿比她两个姐姐嫁得差。
  苗婆子扣响门环,跟着守门的婆子,进了正院。
  “你这就来回话了?老姐姐可是越来越雷厉风行了。”余家嫂子迎出正屋。
  “咱们大郎的终身大事,当然是能多快就多快!”苗婆子一脸笑。
  余家嫂子让着苗婆子进屋,小丫头捧了茶上来,苗婆子一声叹气,直截了当道:“你看看,我就说,人家是秀才家,眼界高,瞧瞧,让我说中了吧!”
  苗婆子拍着手。
  余家嫂子十分意外,“你跟她们讲清楚了?”
  “瞧妹妹这话!这是信不过我了?”
  苗婆子收了笑容,举起手。
  “神明在上,但凡我有一句假话,天打雷劈!”
  “老姐姐别这样!”余家嫂子忙伸手按下苗婆子举着的手。
  “咱们几十年的交情了,我这个人你还不知道?早就皈依的人,从来不讲瞎话,不打妄语可是戒律!”苗婆子声色俱厉。
  “我不是那个意思,实在是没想到,老姐姐别跟我计较。”余家嫂子叹了口气。
  她是真没想到,她原以为,以她们家这家境,她家大郎这人品,这门亲事必定一说就成。
  “唉,这有什么想不到的?人家讲,唉,我就不转弯抹角,人家怎么讲,我就怎么跟你讲,人家那是秀才公家书香门第,一二三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头一条,人家讲了,得门当户对,人家是书香门第秀才家,这边也不能太差了。唉。”
  苗婆子一声叹气。
  “这一条就算了,我好说歹说,说有余地,可第二条,唉!”
  苗婆子一声长叹一拍巴掌。
  “人家讲了,这年纪上,太大了!其实也没大多少是不是?可人家讲了,真要是好人家好人品,怎么拖到现在还没说定亲事呢?这中间指定有点儿什么,你听听这话,唉!
  “还有呢,人家讲了,人家妹子性子好,没受过气,怕她妹子嫁过去受气,这婆婆可不能有厉害的名声,你听听,这话讲的,我都没话讲了!”
  余家嫂子听的眉头拧起来。
  “大妹妹,我知道你心气儿高,大郎更是心高眼高,挑挑拣拣这么多年,一心一意要找识书达礼家风好,姑娘明白能干肯吃苦,诸般齐全的,李秀才家确实挺合适,可你们看中了人家,人家不肯低头,这就没办法了!
  “大妹妹,我跟你讲,光心高可不行啊,你得想想自家,掂量掂量,你看你们家,大郎阿爹早早就没了,大郎后面是两个妹妹,帮不上大郎的忙,大郎忙生意忙得成天不着家,唉,这话我就不多讲了,多讲没意思。
  “你自己想想,这几年,你看中了几家,大郎看中了几家,有成的没有?你跟你家大郎,这眼光太高了,你看到人家了,可人家不想低头看,那就没办法了,是不是?”
  苗婆子苦口婆心。
  余家嫂子靠到椅背上,疲惫而泄气。
  苗婆子端起杯子,抿着茶,瞄着余家嫂子。
  抿了半杯茶,苗婆子放下杯子,上身前倾,压着声音道:“大妹妹啊,咱们几十年的交情,吴家三姐儿,我一趟一趟跟你讲,是为了三姐儿,可也是为了咱们大郎啊,多好的一对儿!
  “吴家是只有六个闺女,可这连襟就不是亲戚了?姐妹就不亲了?
  “就说你吧,当初大郎阿爹突然撒手走了,一趟一趟过来,帮你撑起来的,是你大阿姐是吧?这姐妹不亲?不撑事儿?
  “吴家大姐儿,嫁的可是举人家!这话你自己说过,满平江府秀才多得是,举人可没几家!
  “吴家二姐儿,咱们府衙黄班头家,这人家不好?你们家要是跟黄班头家搭上了这份亲戚,满平江城,满平江府,谁还敢欺负你们?
  “大妹妹,好好想想!”苗婆子拍着余家嫂子的胳膊。
  “老姐姐也知道,我不是嫌吴家一门闺女,就凭吴家这两门姻亲,那也是要仰头看的人家。我跟你讲过,三姐儿……”
  余家嫂子一脸苦笑。“我是怕她吃不得苦,撑不住家。”
  “这你可就看错了,俗话讲:蒲草韧如丝,过钢却易折,三姐儿顺顺当当长到现在,不是没什么事儿么,真要有什么事,我跟你讲,三姐儿肯定撑得住!
  “那小妮儿真是要心眼有心眼,要吃苦能吃苦,就是没机会展示罢了。
  “实话讲一句,三姐儿是个有大福的命格儿,真要嫁进你们家,那你们家肯定没有要她吃尽苦头支撑的时候。”
  看余家嫂子没说话,苗婆子叹了口气,“大妹妹,这是我最后一趟跟你提吴家姐儿了,三姐儿不小了,你家大郎耽误得起,三姐儿可耽误不起,你瞧着三姐儿不好,瞧着三姐儿好的人家多的很呢,我这手头,已经有三四家托在这里了,我都压着没提呢。
  “一来,吴嫂子从小看着大郎长大,喜欢大郎喜欢得很,二来,咱们几十年的交情了,我这心里,拿大郎当自家孩子看。有了好亲,先想到的就是咱们大郎。
  “唉,大妹妹,你可想好了,真要错过吴家这门亲,你家大郎,唉,你呀,真得找个高明人,给你家大郎看看八字了,看看是不是注定命中无妻。”
  苗婆子一边说一边站起来,“天儿不早了,我走了,你家大郎今年都二十七了吧?”
  余家嫂子跟着站起来,叹了口气,“我跟大郎好好商量商量。我让车夫送你回去。小喜儿,把那包银耳拿过来,再包两斤莲子,两斤桂圆,放车上给苗嬷嬷带回去吃。”
  第109章 反思
  顾砚在别业门口下了马,当值的管事一溜小跑迎上来,垂手禀报:
  潘二太太和史家大姑娘昨天到的,住到了去年住的院子里。
  顾砚脚步微顿,听管事禀完,嗯了一声,大步往里。
  三天前他收到阿娘的信,昨天她就到了!
  顾砚嘴角抿出丝丝冷笑。
  她就爱这样丝丝缕缕的透露着她的不一般,她的与众不同,她在掌控一切,她可以掌控一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