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3节
“坐商生意,要有铺子有作坊,一旦铺陈出来,是能做一趟看看再说的?”老爷子接着道。
“那要是只做这些鸡蛋的生意呢?”李小囡指着满院子的鸡蛋,问了句。
“就这些鸡蛋的生意?那还做什么做?
“作坊铺子没有按天按月赁的,都是按年,三年五年都是少的,赁上一年两年的铺子作坊,就为了卖这些鸡蛋?糟蹋铜钿也不是这个糟蹋法儿。”老爷子拧着眉。
“您老人家觉得,这生意能做吗?要是不能做,这些鸡蛋该怎么办?”李金珠欠身请教。
“你们一家既然搬到了咱们平江城,要是没有别的营生,是该开间铺子,也好有个活泛钱儿。她做得一手好皮蛋咸蛋,味儿确实好,你们姐妹几个……”
老子从李金珠看往李玉珠,到李银珠为止,接着道:“看着都是能吃苦能干活的,这生意能做。”
“那就做几年看看吧。”李金珠看了眼尹嫂子。
尹嫂子迎着她的目光,冲她眨了下眼。
“嗯。她不懂,隔一条街那座空宅子不能做作坊。”老爷子瞪了尹嫂子一眼,尹嫂子吓的缩了缩脖子。
“这一带是什么地方?那边就是府学!满平江城都能数得着的金贵地方,在这么金贵的地方赁住家宅子做作坊,哼!”老爷子再瞪了尹嫂子一眼。
尹嫂子屏气垂头,一声不敢响。
“既然你们想做这生意……”
“你们是不是要跟你们家秀才公商量商量,让秀才公拿个主意?”老太太打断了老爷子的话,看着李金珠笑问道。
“我弟弟一心一意念书,从来不管这些事儿,不用问他,我跟妹妹们商量就行。”李金珠忙陪笑道。
“这是正理儿,念书这事儿最要专心。”老爷子点头赞赏了句,“眼下最要紧的事,是找个地方当作坊,这些鸡蛋得赶紧腌上。作坊不能找在城里,城里的赁钱都太贵,我跟老大去城外看看。等皮蛋咸蛋腌上了,再找铺子也不晚。”
老爷子说着,转身下台阶。
“晚上来我家吃饭,咱们好好说说话儿。”老太太盛情邀请了句,跟着下了台阶。
………………………………
顾砚没顾上看李小囡一家门怎么处理那一院子鸡蛋的热闹。
潘世易带来的他阿娘的那封信里,说他大姐夫嫡亲的姑母潘太太最近心情郁结,要到平江府他们王府别业住一阵子,散散心,嘱他用心照应。
潘太太和他阿娘从极小起就是最要好的手帕交,嫁进史家没几年就守了寡。
这位潘太太性子疏朗诙谐,史家老太君极其宠爱她,史家上上下下都尊重她照应她,亲朋好友没有不喜欢她的,她怎么会心情郁结?
从前,这位乐呵了一辈子,病重将死的时候,听说都是笑着笑着没气儿的。
这位太太远道而来,肯定不是因为她心情郁结。
她来,是为了让他心情郁结!
潘太太身边必定跟着史大姑娘,这一趟,必定是史大姑娘的主意。
潘太太最疼史大姑娘,对史大姑娘视若已出,潘太太和他阿娘,都觉得他和史大姑娘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
从前,他也这么认为。
现在,他强行退了和史大姑娘的婚约,阿娘不甘心,潘太太肯定也不甘心,那位史大姑娘更不甘心。
史大姑娘曾经找到睿亲王府,要当面质问他,他没见她,他不想见她。
顾砚想了一个晚上,正打算吃了早饭就启程去一趟杭城,请六舅母出面,远远迎上潘太太,把她们邀请到杭城去散郁结。
可第二天一大清早,顾砚还在吃早饭,史府管事儿就进了别业大门:
潘太太的船已经绕过平江城码头,离别业码头不远了。
顾砚听了史府管事的禀报,眼睛眯起,片刻就舒开,淡然答了句知道了。
这是史大姑娘的安排。
她喜欢让别人措不及防,她控局的本事,直到现在,他都十分佩服。
顾砚吩咐小厮叫进洪伯,告诉他潘太太已经离别业码头不远了。
洪伯极其意外,顾不上多问,急忙让人拿了别业图纸过来,提着建议,让顾砚选定了潘太太居住的院落,接着吩咐收拾院落,调配人手,急匆匆吩咐完,就赶紧赶往别业码头,迎接潘太太。
半个时辰后,顾砚站在别业码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晃着折扇,看着缓缓靠近码头的阔大楼船。
楼船靠上码头,宽宽的跳板搭过来,史大姑娘扶着潘太太,踩上跳板。
顾砚眼睛微眯,看着史大姑娘。
史大姑娘披着件藕合色薄斗蓬,扶着潘太太,看着潘太太,仿佛眼里只有潘太太。
顾砚看不清楚她的眉眼。
用不着看清楚,她的眉眼模样,他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他一眼都不想再看到她。
第37章 洪兄
顾砚的目光从史大姑娘身上移开,看向两人后面的潘六姑娘潘世卉。
潘世卉是他大姐夫潘世文一母同胞的幼妹,他大姐嫁进潘家时,这个幼妹刚满四岁,他大姐非常疼爱这个幼妹,每次回娘家都带着她。
他小时候很喜欢带阿卉玩,阿卉跟他极熟,又过于大大咧咧没心眼,顾砚看着眉开眼笑的阿卉,一阵头疼。
史大姑娘除了擅长控局,还极会用人。
顾砚缓缓吸了口气,露出笑容,迎了上去。
………………………………
尹嫂子跟着公婆回去没多大会儿,就又过来了,在院门口叫出李金珠,李金珠后头拖着李小囡,到尹嫂子家商量合伙的事儿。
几个人围着老太太,看着老太太左手算盘右手笔,噼里啪啦算好大致本钱,请中人写了合伙文书。
李金珠和李小囡在尹嫂子家吃了中午饭,尹嫂子拿出陪嫁银子,和李金珠去采买石灰、稻糠、茶叶末等各样物料。
李小囡回到家时,李玉珠和李银珠已经将三四筐鸡蛋搬进正屋和厢房,在院子里挪出一条进出的路。
申正前后,洪家二少爷洪振业身边小厮清风过来递了句话:他家少爷今晚上请李秀才吃酒,李秀才不回家吃晚饭。
李玉珠想起早上张家老太太说的那句:晚上到她家吃饭,没看李银珠,看着李小囡商量道:“早上那老太太说要请咱们吃晚饭,这是客气话儿?还是真的?”
“万一是真的呢,人家请的是哥哥。”李小囡也拿不准。
她是真正的人生地不熟。
“那还是说一声。”李玉珠是个谨慎人儿,“银珠去。”
“三阿姐,你别直说,你就讲~”李小囡想了下,“哥哥被同窗请去喝酒了,他家大宝要是有什么课业,只怕哥哥没法教导,要是急的话,让大宝来找我,我替哥哥教他。”
“后两句别讲了。”李玉珠急忙跟了句。
“好!”李银珠跳出门槛,一溜小跑往张家传话。
李金珠回来的很晚,刚到家,清风的宏亮嗓门就从院外传进来:“李秀才回来了!”
姐妹几个急忙出来。
李学栋明显有了醉意,从车上下来,差点一脚踩空,转个圈,冲跟在后面下车的洪振业伸出手,“洪兄!这儿有个坑,我扶你。”
“你家门口有坑?哈哈哈哈哈!”洪振业哈哈笑起来,脚下一个趔趄,扑向李学栋。
幸亏清风反应快,用后背顶住了他家少爷这一扑,要不然,洪振业和李学栋都得摔个狗啃泥。
“怎么喝这么多!”李金珠急冲上前,去扶李学栋。
“没事没事,没多,一点儿都没多,是吧洪兄。”李学栋一条胳膊搭在洪振业肩上,另一只手不停的挥。
“都醉成这样了,还说没多!”李玉珠冲上去护在李学栋另一边。
“就是醉了,才说没喝多。”李小囡撇嘴看着你拱我肩我搭你肩的洪振业和李学栋。
她最讨厌酒晕子。
“小妹妹说得对!醉了就说没多,你看我,我就没醉,我就喝多了!”洪振业一只手乱挥。
李银珠噗的笑出了声。
“清风赶紧扶你家少爷回去,我们家没法留人,你家少爷也住不惯。”李金珠上前扶着洪振业,李玉珠用力拖出李学栋。
“我没事儿,李兄酒量不行,渣渣!我!好酒量!我没事儿,我瞧瞧,李兄说你家,一院子……清风一院子什么来?”洪振业两只脚互相绊着,往院门扑上去。
“鸡蛋!”
“喔嚯!”洪振业扑在门框上,抱着门框,看着满院子的鸡蛋,“真是满院子!李兄,你这是,招了,招了仇家了吧?要拿这鸡蛋臭死你!我帮你讲,这鸡蛋要是坏了,臭死人,真能臭死人……”
“赶紧扶你家少爷回去!”李金珠用力在清风肩上拍了下。
清风正挨着他家少爷,伸长脖子看热闹,被李金珠这一拍,拍得肩膀生疼,急忙答应了,拖着他家少爷下了台阶。
“李兄我跟你讲,这是谁送的?这是想臭死你!”洪振业被清风和车夫合力推上车,头从车窗伸出来,“李兄你别怕,有我呢,你等着……唉哟!”
车子往后退了下,洪振业头磕在车窗上,唉哟一声,急忙缩头回去,晕了一会儿,再伸头出来,车子已经出了巷子。
洪振业接过清风递上的浓茶,几口喝了,感觉清醒了些,眨巴了几下眼,看着清风问道:“李兄那一院子鸡蛋,你闻到臭味儿没有?我怎么一鼻子鸡蛋臭?”
“嗯?”清风拧起了眉,“小的光顾着少爷了,没顾上闻。”
“嗯,我肯定闻到臭味儿!让老王跑一趟,连夜!回去跟翁翁说,李秀才被人家欺负了!问问翁翁怎么办,得赶紧!
“一会儿到家,我忘了,你直接吩咐下去,千万别忘了,要紧大事儿!我这头是有点儿晕。”洪振业拧眉吩咐道。
“是!”清风一脸严肃。
李玉珠在前面拖,李金珠在后面推,把李学栋拖进厢房,放到床上。
“怎么能喝成这样!”李金珠气的一巴掌打在李学栋头上。
“不是,没。”李学栋挣扎着往上挪,半躺半坐,冲李金珠竖着两根手指。
“就两杯,那酒甜得很,洪兄说没事儿,洪兄还说,他被人退了亲,心里难受,我跟他是兄弟,总得陪杯酒。”
李学栋被大阿姐一巴掌打的清醒多了。
“他为什么被退亲?”李小囡伸头问了句。
“嫌他没考上秀才,说是陆家的姑娘,定亲前就讲好了,能考上秀才就结亲,考不上就不结。这话就咱俩讲讲,洪兄不让往外讲。”李学栋看着李小囡,落低声音,一脸八卦道。
这话只能跟妹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