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出了这种事后,她惊恐无比,却不敢回家,同时也万念俱灰,连订过亲的魏美男也不去找了,直接嫁给了一个外地的行商,做了商人妇。
她央求那商人使了银子,才打听到一些情况,据说当时有一队人从京城而来,号称是五皇子的麾下,林家极有可能,就是被这伙人灭门的。
毕竟林家在徐州也不是小门户,一般人不可能这么做,也没这个实力。就算是强盗,也不可能专程来灭林家。
但后来,她丈夫有一个在徐州衙门做事的熟人,说是偷听到了京城那队人私下里谈话,那群人好像并不是五皇子派来的,而是六皇子派来的。
这一点,林曦仙没法核实,但基本可以判定,灭她们林家的,以六皇子最为可疑,其次就是五皇子了。
但,知道了也没办法,她这辈子都报不了仇。
而她之所以告诉棉娘这些事,是因为当初她对盛家有愧,所以专程来提醒一下,对方应该知道了密信在盛家手中,可能会对盛家不利。当然她还有一点小心思,希望盛家能挺住对方的打击,能够把对方跟三皇子一样打倒,那是最好。
“那我得感谢你了,只不过,你来晚了啊!”
棉娘听完,心里是惋惜不已。
至于对方所说的目的,她也不会全信。
林曦仙的所谓小心思,可能才是她来这里的最大原因,应该是想借盛家之手报仇。当然,这不重要。
有一件事情倒是可以确认了,就是林微月遭劫,盛老爷子和五郎三妹遇敌,果然是跟密信有关,对方就是冲它来的。
最后,六皇子的可疑程度又增大了一些。
去徐州林家要密信的人,一共是去了两次,他们应该是同一方势力。因为如果是两方争抢的话,这中间林家不可能消停那么长时间。
既然只有一方,那就大概率是六皇子了。因为第一次找林家的据称是三皇子的人,第二次找上门的是五皇子的人,这与前一个推论相悖。
而且做坏事的,哪会轻易暴露身份?反正地方上也不可能认识他们派出去的人。
所以这两次去林家的,应该都是六皇子派人冒充的,林曦仙的陈述也验证了这一点。
林曦仙低调的来,低调的走了。
她带给盛家的,是让棉娘和三郎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绝不能让六皇子这个阴险毒辣之辈登上皇位!
棉娘原本对五皇子的观感并不好,可现在看来,跟六皇子和三皇子一比,五皇子简直就是皇室中的善良典范了!起码她来京城后,并没听说五皇子杀了哪个人。
过了两天,刺杀老爷子的凶手仍旧没有线索。
就算她们推测有九成是六皇子,可也要有证据才好。
棉娘与三郎商量。
“不如我们主动放个风声出去,引诱幕后凶手再次出手,这样咱们就有机会了,你看如何?”
三郎疑惑问:
“你想放什么风声?”
棉娘道:
“他不是想要密信吗?我们就干脆主动说密信在我手上,你猜凶手或者说六皇子会不会动心?”
三郎点头,
“他既然一再想要夺得这封密信,那自然不会罢休,十有八九会再次下手。可是这样你就危险了,不如对外说密信在我身上吧。”
棉娘摇头,
“没事,凶手要的是密信,目的不是杀人,杀了我没有任何作用。你武艺高强,别人要对付你的话,只怕真的就要先杀人了。”
三郎一挑眉,
“你这是什么道理?信在你身上没事,在我身上就要杀我?我更招人恨么?”
第272章
敢这么编排
棉娘笑笑,道:
“你没想这其中的区别。就比如有只猴子抢了你的东西,你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抢回来吧?可如果是一头大猩猩抢了你的东西呢?你多半就会想先对付它,要把它打倒或打伤,至少让它对你没有威胁了,才会再拿回自己的东西吧?”
三郎眼睛一亮,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夫人心思缜密,明察秋毫,难怪我盛家蒸蒸日上!”
棉娘嫣然一笑。
却听三郎继续道:
“不过还是危险!这样,我现在刚上任事情还比较多,特别是上午,你就选在下午出门,我则隐蔽在附近,这样万一遇袭也好及时搭救,你看怎样?”
这倒是没问题,棉娘应下。
于是第二天,街头巷里就流传开了一桩“密闻”,说是盛家有一封密信,还是以前的林翰林留下来的,现在被破解了,里面隐藏着惊人的秘密!至于究竟是什么秘密,那就不得而知了,密信由盛家女主人阮棉娘亲自收着,她从来不向外人透露。
这也是棉娘获得的信息太少,她也不知道幕后凶手想要什么样的秘密,如果她知道的话,还能从其所愿编得更逼真一些。现在嘛,只能含糊其辞,马马虎虎将就一下了。
传闻打响后,她就天天下午出门逛街,希望幕后之人主动找上来。
遗憾的是,计划虽然好,却并没有敌人上钩。
一连几天,都没有动静,连沿路的狗都熟悉了,看到她都不叫了,更别提敌人了。
就在她有些气馁时,三妹和五郎来了。
两小这次的主要意思,就是在宫中待着不舒服,不痛快,远没有在镜湖别庄好玩,她们想回来了。
棉娘有些好笑,你们要搞清楚啊,现在皇宫才是你们的家呢!你们想回庄园住当然也可以,只是你们的皇帝爷爷怕是不乐意。
三妹撇撇嘴,说那是什么爷爷,她一点都不觉得亲近,她的爷爷已经死了。
棉娘吓了一跳,告诫她这话可不能再随便说了。
五郎也不喜欢他现在的爷爷,也不喜欢几个皇叔,规矩多且不说,他一点也感觉不到亲情。当然他比三妹理性多了,他的理由也非常充足。
他们的亲生父亲死于所谓的三皇叔的陷害,亲生母亲则是因老皇帝下令拘拿而自尽。还有,阿爷也死于这些皇室之人的手中。
这让他怎么亲近得起来?
他心里有的,是对这些人的厌恶和愤恨,没破口大骂他们就已经是很克制了。
棉娘很欣慰她们还记得阿爷的好,
可是,这样下去的话,她们怎么在宫中立足啊?
老皇帝可能因为歉意,对她们态度较好,可以后老皇帝死了呢?
她们就完全是孤立无援了啊!
棉娘犯起了愁,但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告诫她们注意点,等局势定下来之后,再看怎么办。
因为元鼎帝已经宣布了,要召开大朝会。
大元的大朝会,相当于朝会的扩大会议,棉娘这样的人也可以参加。有太监专门来宣告了此事。
至于大朝会的内容,说是商议立太子之事。
以这段时间的趋势来看,五郎也有夺嫡的资格呢!据说朝中也有部分臣子很欣赏他的。盛老爷子教导出来的,比那几个皇子强多了,就是年纪小了点。
虽然五郎入宫太晚,胜出的机率不大,但她怎么也得去帮他助助威。
所以,还是等些天再讨论两小的去留吧。
老皇帝还在,她们在宫中应该没有危险。
聊了大半天,两小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三郎回来听说后,也觉得这事有点棘手。
他是得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考虑一下了,两小从小跟着他们长大的,他不能不管。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立太子之事。
因为明天就是大朝会了。
按道理,太子早就该立了。
棉娘还略有些惊讶,元鼎帝这是想通了?终于舍得立太子了?
三郎的回答是:
“这些天有不少老臣都上奏劝告了,他能不听吗?再者,我看他的身体确实是不行了,每次上朝都坚持不了多久,搞不好哪天就崩殂了。这皇帝宝座,终究还是要传给自己的后代嘛,回避不了的。”
棉娘看看四周,低笑道:
“你胆子不小,敢这么编排老皇帝。他刚给你封了官呢!”
“若是有功不封,朝廷还运转得下去吗?而且我做了官,才能担起相应的责任,当官不能只是为了享受吧?”
三郎的笑容转为平静,
“至于编排,元鼎帝这个皇帝当得也就一般般,要我来评价的话,可以说很差!你别看我们现在不愁吃穿,可一般百姓们现在是什么生活,你应该没忘吧?眼下要选太子,可不论是五皇子还是六皇子,哪个有治国安民的突出表现?不添乱就算好的了,他们以后做了皇帝,百姓们的日子能好起来吗?”
“那咱们绝不能让六皇子胜出!若是五郎当不了太子,那就支持五皇子好了,至少现在看来,他比六皇子好点儿。”棉娘道。
三郎却沉吟起来,踱着步,慢慢道:
“有件事比较奇怪。支持六皇子的,虽然有明亲王,但他们那一方的整体势力,还比不上五皇子,可是明亲王却偏偏先提出来立太子之事,这里面,只怕有些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