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回到家,三皇子犹自愤愤不已。
  这个老混蛋是不是老糊涂了?也不看看自己年纪多大了,还这么拧巴。
  “你说,父皇是不是认为我没希望做太子了,所以一点情面不给?”
  宋兴宁昨晚就回来了,闻言道:
  “殿下莫急,陛下迟早会定下太子,这是一定的,之所以现在没定,自然是觉得几位殿下还不合他的心意,需要磨炼,考察。此次事件,很可能就是陛下的考验,殿下只要做好了,合了他的心意,这太子之位岂不就可能落在殿下身上了?
  就比如五殿下,他没什么事,可是不做事,怎么能表现自己呢?他什么都不做,陛下会突然认为他适合当太子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祸兮福所倚,殿下不必为此事太过烦恼,它不一定就全是坏事。”
  三皇子听了,顿时眼睛一亮。
  第228章
  北边的消息
  对呀,还真是这么个理!
  他们这些皇子,不就是需要在父皇面前表现自己吗?你没事可做,怎么表现?
  而且越是大的事,越是能证明自己啊!
  三皇子心情大好,上前拍了拍宋兴宁的肩膀,
  “果然不愧是解元,看得就是比别人深!”
  宋兴宁也是心花怒放,他总算知道了这位皇子爱听什么样的话。
  三皇子接着却皱起眉头,后退两步。
  “你身上,怎么有股臭味?”
  宋兴宁心中苦闷,但哪里敢说实情。
  “殿下,在下昨夜回来得迟,碰见一个推粪车的老汉,见他吃力,就上前帮了一把,谁知一个不小心,身上被洒了不少,虽然在下努力清洗,但终究还是有气味。”
  三皇子赞叹,
  “安邦如此体恤那些下等人,真乃国之栋梁也!”
  宋兴宁心中得意,嘴里连忙道:
  “殿下谬赞了,这只是小事而已,不值一提。殿下所做之事才是大事,殿下才是顶梁柱,在下最多只是垫在柱子下面的顽石而已!”
  三皇子哈哈大笑。
  然后又问起要在盛家捞钱的事,进行得怎样了。
  宋兴宁心虚,推说盛家人谨慎的很,而且都很狡猾,为了殿下的名声着想,他需要考虑周全一些,不想贸然出手犯险,所以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三皇子此时心情大好,加之他本来也没作多大指望,盛家本就是穷鬼出身,能捞几个钱出来?所以竟没有怪罪。
  就在这时,有太监来召,要三皇子去上朝。
  三皇子吃了一惊,他刚下朝不久啊,怎么又要去?
  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太监却不肯说,他还要去通知别人,匆匆离去了。
  三皇子只好再次穿戴好,去上朝。
  不一会,议政殿就聚集了好些人,基本上都是高阶官员。经过太监的宣读后,众人这才得知,确实发生了大事。
  这是北部边境送来的消息,称北戎国的北方势力,要正式开赴战场了!
  探子查明,其北方部落正在各地大肆筹粮,各地的壮丁也在缓缓聚集,大军开拔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了。
  虽然之前就有过传闻,有一点心理预期,但这一天真正到来了,众人还是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短暂的压抑后,官员们议论纷纷,有的吃惊北戎国南北两方为何联合起来了,有的痛骂北戎蛮夷掠夺成性,还有的想分析一下他们能增多少兵。
  但不管如何,大元国也要向北地增派援兵了,不然恐怕抵挡不住。
  老皇帝分派了任务,下令各部抓紧筹备各项物资,征调兵力,务必在二十天内准备好,赶赴前线。
  三皇子却问了一句:
  “陛下,这些新增之兵,应该再派一名统帅吧?难道还是分派在骆元帅旗下?这不利于指挥啊!”
  老皇帝道:
  “兵力增多,战线会拉长,骆元帅恐分身乏术,朕打算将援兵派给新任忠武将军率领,如此方才稳妥。”
  三皇子有些惊讶,
  “新任忠武将军,是谁?”
  老皇帝道:
  “盛家盛寒山。”
  这一下,包括盛老爷子在内,都更惊讶了,盛寒山不是游骑将军吗?
  老皇帝不急不徐道:
  “朕正要宣布此事,盛寒山有勇有谋,战绩斐然,着擢升为忠武将军,并授护军勋,可便宜行事。”
  众官员哗然,纷纷议论开来,并向盛老爷子道贺。
  这次擢升,可是连升了几级!
  授勋护军,也是破格了,这表示盛寒山只要不死,以后必定还要提升,有很大机率进入朝堂。
  至于便宜行事,则给了他很大的方便,耐人寻味。北部边区是由骆大元帅统一指挥调度的,就跟西部大元帅杜文启一样,拥有绝对的权力,但现在老皇帝的意思,让盛寒山可以有限度的自主行事,这不就是有意让他单挑大梁吗?
  这样下去,搞不好下一任北部大元帅,就是盛寒山了啊!
  毕竟骆元帅年事已高,手底下好像也不见有非常出彩的人物。
  这是一个隐晦的风向,一些老狐狸已经猜出了其中之意,虽然现在还早,但战事一起,只要有足够的军功,将军们的升迁是极快的。
  但三皇子不乐意了。
  “陛下,这升迁也太快了点吧?盛家现在有多人掌兵,恐引人非议。”
  盛老爷子不满,
  “三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不知有什么非议?是想说我盛家有不轨之心吗?”
  三皇子很讨嫌老爷子的这种语气,
  图谋不轨,这种词是非常大的忌讳,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盛老爷子却满不在乎地挂在嘴边。
  五皇子也有些不满,他不满的是三皇子,都已经被撸到底了,还这么出跳,他都没说话呢!
  要知道,他现在才是呼声最高的皇子,你三皇子已经过气了,就该老实点,怎么还抢在我面前出风头呢?
  他立刻道:
  “三皇兄这话就过分了,盛寒山劳苦功高,盛老将军也是德高望重,怎么会有人非议呢?有功自然就要赏,你心胸开阔点!”
  三皇子脸色阴沉。
  这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同样令他憎恨。可惜现在自己身无一职,犹如白丁,说话确实少了很多底气。
  “盛寒山屡立战功,自当提拔,你们不必争执了。”
  老皇帝拍了拍案前的邸报,算是为众臣解释,也算是为三皇子解了围。
  三皇子话音一转,
  “陛下,北戎国屡屡侵犯我边境,着实可恨!儿臣请求带兵前往北边,与骆元帅共同抗敌!”
  这话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了。
  三皇子不愧有勇猛之名,敌方在大肆增兵,他还敢去应战,令人佩服。
  朝堂上好些人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位皇子,虽然有些鲁莽,行为不端,但有胆有识,确有其可取之处。
  老皇帝也很欣慰,不过却没答应他。一个贪污恤银的将领,手下将士们会信服吗?这是老皇帝的直接反应。
  “你的勇气可嘉。不过,恤银一案还没了结,你不能离京。”
  三皇子急道:
  “那儿臣若是在二十天内补足恤银,是否就可以了?”
  不少人耸然动容。
  这种身负巨债,却仍想着为国上阵杀敌的人,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舍小家顾大家,这是不计名利一心报国,这是多么崇高的信念和人格啊!
  我等不及也!
  第229章
  要去边关了
  想要拒绝,都有些不忍心。
  老皇帝怜其忠心,沉吟一番,终于微微点头:
  “若真如此,你可以前去。不过,只能作为普通将军,不可插手指挥之事。”
  三皇子大喜道,
  “多谢父皇成全!”
  看来,父皇心里还是有他的,不然,绝不会答应此事。
  他已经想好了,若是一直待在京城,他此生毫无希望当太子。只有到边关,取得赫赫战功,他才有机会翻盘,威望超过五皇子,甚至有望一举拿下太子之位。
  宋兴宁有句话没说错,只有积极做事,做大事,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看看现在,他还没动身呢,朝堂上不少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变了。而老五这个虚伪的家伙,则一脸阴沉,哈哈!
  至于上战场,他比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要有经验得多,毕竟数年前他就去过一次了,他知道该怎么做。
  五皇子很想阻止,奈何他没有理由,一心报国的人他阻止得了吗?
  散朝后,众臣各做各事,新一轮的战事开始正式启动。
  三皇子则抓紧时间筹钱,这回,就算要变卖家产也顾不得了,无论如何,他都要去北边,去夺取战功,这比什么都重要。
  盛老爷子回到家,将朝堂上发生的事一一告知了众人。
  三郎马上就要升官了,这自然是令人欣喜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