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祝氏眼眶一红,“娘,大郎他不会死的,他肯定会回来的,我怎么过日子?我就在盛家过日子啊?盛家一口吃的,就会饿死我们娘几个的。”
  祝母眼神一迈,“我的儿,是不是盛家这样忽悠你的?你不能听他们的话,你得为你自己着急啊!女人没有男人怎么过活?人人都会欺负你的……”
  祝氏迟疑了,“娘,大郎他回来的,再说了,现在也没人欺负我。”
  祝母哼道,“嗐,回来个鬼唷!那盛大郎,多半是没了,不然音讯全无?你别再说没报丧的事,我打听过了,报丧那是确认死了找到尸体的,但还有好多没找到尸体的,算失踪。那战场上失踪,那么多人哪看得过来,不就是死了嘛!”
  祝氏其实心里也是没底,一切都是她自我安慰,相信盛大郎会回来。
  “娘,就算大郎不在,我也是盛家妇,没有男人我也要带大童学童霜……”
  祝母打断她,继续说,“瞎说!你还这么年轻,没有男人怎么能行?你的人生路还长呢?是不是他们盛家想让你守寡?”
  祝氏忙道,“没有,没有人和我说,我心里这么想的。”
  “那不成,没有这个道理,现在本就是乱世,死个男人再嫁的女人多得是,连官府都鼓励寡妇多嫁多生呢,你自己想当寡妇,我们作为爹娘的也不会答应……”
  祝氏不吭声了。
  祝母又好言好语道,“我的好春桃,你听娘的,娘不会害你的。现在盛大郎死了,盛家人又不厚道,将来盛老爷子一死,你还想吃上一口盛家饭?想都不要想了。趁你现在还年轻,还有多条路可以走,你好好地想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祝氏犹豫起来。
  祝母知道有戏了,趁火打铁道,“你有什么好犹豫的,娘知道一个人,找人探过他的口风,他很满意你呢,我儿长得不差,别看低自己,你知道他愿意出多少银子吗?十两!整整十两银子,一般黄花闺女都不一定有这么高的聘礼,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祝氏不知该怎么说,她的心很乱,
  “娘,我……”
  祝母又加把火,“娘还能害你不成?人家什么都不嫌弃,你可以带着儿女都过去,这样的好人上哪找?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娘知道你心软,舍不得盛家,可现在你们饭都吃不饱了,还能撑几天?到了真没饭吃的那天,别说你了,你的童学童霜怎么活?你不能只看眼前,还要想想以后吧?到了那边,那人有钱,住镇上,还能供她们读书呢,多好的事?”
  祝氏心乱如麻。
  ……
  棉娘等四人重新走在街上,看到行人比往常少了很多,脸上也都没有笑容。
  饥荒的阴影,笼罩在几乎每一个人的头顶。
  连五郎和三妹,也没心情打闹了。
  几人转过一个弯来,突然发现前面有人在吵闹。
  一个老汉,正站在一家粮行门前,破口大骂。
  “你们这些丧良心的!十斤米里就有三斤砂子,你们这是卖米吗?你们这是卖砂子吧!你们就这么做买卖的?心都黑透了,小心遭雷劈,不得好死!”
  第97章
  生儿子没屁眼!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出来喝道:
  “哪里来的赖皮,敢诬蔑我们粮行!我们金门粮行乃全县最大的粮行,一贯童叟无欺,有口皆碑!岂是你这老家伙能随便诬赖的,赶快滚回家去,不然打断你的腿!”
  老汉满脸悲愤,
  “谁诬赖你们了?我就是昨天在你们这里买的米,你们看看,一袋米,砂子就快占了一半!”
  他将背上的麻袋放下来,扯开口子,露出里面的糙米。
  他用双手捧起一把,亮在众人面前,
  “你看看,大伙都来看看,这就是他们卖的米!这米能煮饭吗?黑良心啊!丧尽天良啊!”
  此时围观的人已经不少了,都伸长脖子看。
  一个个啧舌不已。
  棉娘几人也看过去,就见这米颜色发黄,一看就是老陈米,老陈米也能吃,但老汉手里的那一捧,的确是掺杂了好多砂子,几乎占据了三成,这要是拿来煮粥或煮饭,怕是牙齿都要被磨碎了。
  “跟你说过了,这米不是我们卖出去的!”管事黑着脸,大声道:“大家不要相信他,这是个老无赖,恐怕是自己抓了砂子掺进去了,就想赖到我们粮行,不然昨天买的米,为什么今天才发现不对?”
  老汉怒道:
  “我怎么是无赖了?谁买米的时候,会把整袋米都翻一个遍?你们把砂子掺到袋子中间,不就是欺我们不会这么做么?”
  管事冷笑道:
  “任你花言巧语,这米也不是我们卖出去的!我们金门粮行偌大的招牌,岂会做这种事情?”
  却听街上有人道:
  “你们金门粮行是什么好东西不成?老子前几天在你们这里买的粮,也是有砂子!”
  他这一开口,围观的人群中,有好些人附和他,
  “说得没错,我买的粮,也是有砂子,只是没老汉这么多。”
  “我前两天也在这里买过,贵得要命,还掺砂子,简直是黑良心,生儿子没屁眼!”
  “原来你们都有,我买的也有!金门粮行原来是这么做买卖的吗?真是不要脸!”
  管事急了,双手连连虚按,
  “静一静,静一静!哪家卖粮食,没有砂子的?那砂子跟米一样重,一样大小,筛也筛不掉,谁还能一粒一粒分拣出来不成?这都是常事,大伙可别被这老无赖影响了。”
  说完又冲老汉低声喝斥道:
  “赶紧滚蛋,不要妨碍我们做生意!”
  老汉顿时呼天抢地,
  “大伙都来看啊!都看好啊,他们卖的就是这种米啊!千万看仔细了,不要再来上当啊……”
  管事大怒,戟指喝道:
  “给我打!”
  他旁边立刻冲上来几个大汉,将老汉踹倒在地,一人只一下,顿时将老汉打得鼻青脸肿。
  边上的麻袋也倾倒了,米和砂流了一地。
  整个过程快速无比,也就眨眼的功夫,快到众人都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
  可见其熟练程度。
  旁边的热心人赶忙将老汉拉起来。
  棉娘看了看老汉,倒是无大碍,可能粮行也怕影响太坏,出手留了分寸。
  众人纷纷劝说老汉,算了,就当买个教训,你又没有证据,斗不过人家的。
  老汉捶捶腿,正待说什么时,却见人群里,几只手暗暗摸向了他的麻袋,还有两只直接在地上抓那些拌了砂的米。
  他赶忙扑了上去,抱紧麻袋,嘴里道:
  “滚滚滚!哪里来的混账,想抢老汉的米!”
  一边说着,一边赶紧把地上的米往袋子里扒。
  就算掺了砂,也好过没有呀!
  棉娘看得心里直叹气。
  这是个什么世道啊!
  百姓活得太艰难了。
  老汉把地上的米扒了个干净,也不再说找粮行算账了,扛上麻袋,匆匆走了。
  二妹叹了口气,道:
  “唉,我们以后,该不会也落到这等地步吧?”
  五郎和三妹默默无语,心情都很沉重。
  棉娘强撑起笑脸,
  “别说丧气话,瞎担心什么,到时自会有办法的。”
  但是,这话她自己心里都没底。
  ……
  二十多天后,盛老爷子的伤,在棉娘一天不落的看护下,好得差不多了。
  桃花村的房屋也基本修缮完毕,家家户户都搬了进去。
  接下来,粮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头等大事。
  托盛家老爷子的福,桃花村还没有断炊,但只能喝稀饭了。
  但就算喝稀饭,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啊。
  村民们开始进山打猎。
  刚开始还有点收获,会有点野兔野鸡啥的,三天后,啥也逮不到了,这么多人上山,别说什么兔子野鸡了,就是鸡毛也都被捡光了。
  就连经常抓野鸡的叼蝉,现在也抓不到了。
  整个村子一片愁云笼罩。
  而且还听人说,其它村已经有人在考虑卖儿卖女了……
  这天饭后,盛家的男丁留了下来,与老爷子商议对策。
  棉娘也留了下来。
  现在才秋季,下一次的粮食收获,还要等足足一年,他们是不可能撑到那一天的。
  难道到时候,他们都要啃树皮、吃草根吗?
  就算愿意,那也需要一个强大的胃才行,老人和小孩都受不了。
  去买粮?
  市面上的粮本来就不多,价格还吓人,根本不现实。
  盛老爷子沉吟半晌,
  “现在,要说哪里的粮食多,那必定是那伙强盗的老巢里。”
  棉娘眼睛一亮,
  “那阿爷,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去把粮食夺回来?”
  盛老爷子似乎有些笑意,但没作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