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你说。”
  棉娘就把张成凤换亲,是因为有了梦魇之术等事,说了一遍。
  “张成凤几次说我们盛家,说您要早死,就是死于强盗之手,然后,我们盛家从此衰败,家不是家……”
  把各房的结局与下场都说了出来。
  “阿爷,也不是我偏信她,她确实有数次预言都是准的,咱们盛家这回搬家,或者躲起来更合适一点。蝗虫过境,附近村子都颗粒无收,就我们桃花村收了粮食回来,穷凶极恶的人太多了,特别是桃花村,我们家收得粮食又是最多……”
  盛老爷子掏出旱烟袋,在嘴边巴咂了一口。
  他平时思考的时候,就会狠狠地抽旱烟。
  良久,“好,你的话我听明白了。我们盛家不能倒!盛家倒在我手里,我就是盛家的罪人,祖宗不能饶了我。”
  然后,他又道,“但是我们也不能走,照这样说来,强盗是必来的,桃花村现在有粮食,是个香饽饽。我们一家避起来了,村民们会遭灾,我们走,村里的人也不会走。”
  上次,割稻子就是。
  他们割了,也给村民们递了信。
  就是好多人不愿意割。
  产生了大损失。
  这次一个更虚无缥缈的消息,让乡亲们搬家,更是荒唐,关键别人也无处可搬。
  “我们一家人走了,避开这事,回来就是满村的尸体,我也过不去我这内心的一坎。”
  棉娘吐出一口气。
  她就知道老爷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阿爷,那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现在要开始想办法了……”
  盛老爷子缓缓点头,
  “嗯,想办法!走也不能走,避也避不开,必须慎重对待。”
  盛老爷子把儿孙们都召集起来,明说了,可能要来强盗了。
  让大家伙儿一起想办法。
  “爹,咱们能不能先去报官?让官府来保护我们桃花村?”盛二伯道。
  “官府不会管的,管也没法管,且不说他们不会相信这件事,就算想管,如何管?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那可怎么办?”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棉娘提议道,“这样吧,现在尽量将粮食往山里转移,同时派人守在村口要道。”
  守住要道,不是为了抵挡贼匪,而是为了能够提前示警。
  村里大部分壮年男子都去当兵了,抵挡恐怕不现实。
  对于棉娘的提议,盛老爷子很重视,亲自去了村里正家里,说明情况,商议分派人手。
  村里人手虽然不足,但大都跟着盛家练过武,挑一些出来分批巡逻,还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往山中藏粮,也只跟每户当家的点明,以免引起全村恐慌。
  至于那些当家的会不会照做,那就不是盛老爷子能左右的了。
  ……
  桃花村损失惨重,鸡毛村更惨。
  同样遭了蝗灾,家家户户愁云惨淡,到处都有借米下锅的人,但大家都缺粮,哪有借的?有的人就到邻村,到镇上去借,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宋婆子家田地少,没着急收割,结果都喂了虫。
  她在村里转了一大圈,没有借到米,倒生了一肚子闷气,回家看到张成凤就开骂。
  “你这头懒猪!只知道贪吃懒睡,叫你割谷你不割,现在好了,一粒米都没有了,拿什么吃饭?”
  张成凤哪肯示弱,
  “那蝗灾来了是天灾,那有什么办法?割谷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你不是也没割嘛!我看好多人在烤蝗虫吃,咱们也可以吃。”
  宋婆子戟指大骂,
  “那蝗虫是什么好东西?我家兴宁是秀才,能吃那种东西吗?你这个扫把星,让你割谷你说腿软,让你砍柴你说腰闪,猪都没你这么多毛病!”
  第89章
  凭你穷吗?
  张成凤怒道:
  “你怎么老是骂我,我没干活吗?家里衣服不都是我洗的?院子不是我打扫的?家里四个人就有两个从来不干活,你有什么资格指着我一个人骂?我嫁到你们宋家,是来当受气包的吗?”
  宋婆子更怒:
  “你那也叫干活?三岁小孩都能做的事,你还有脸说!我儿兴宁是秀才,当然不用干活。你公公是个瘫子,你要他怎么干活?你受气,你受什么气了?你胖得像猪,从始至终一点也没见瘦,你这叫受气,你受的气还能涨油膘了!你这个懒婆娘,我宋家摊上你算是倒了大霉了,买头猪都比你有用,猪有你这么肥,还能卖不少肉……”
  宋婆子越说越怒,上手去揪张成凤的耳朵。
  张成凤被她左一句猪右一句猪,骂得也是心头火大,劈手便打开了宋婆子抓来的手。
  “你滚一边去!你以为我愿意嫁到你们家!还不是那天搞错了?我要是嫁到桃花村,现在吃喝不愁,根本不会有这样乱七八糟的事。哪像你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一天一粒米都见不到,你这个疯婆子还成天喜欢欺压人,你凭什么,凭你穷吗?”
  宋婆子跳脚,
  “反了你了,你还敢打我,你敢打我……”
  一边骂,一边双手乱抓。
  张成凤自然不肯让她得逞,仗着年轻,动作快,极力打掉对方的手,实在避不过了,就把宋婆子往外推。
  宋婆子的体量比不过她,被推得一个屁股墩,坐在地上。
  两人一番吵闹,早就吸引了附近村民,好些人都出来看热闹。宋家婆媳吵架的戏码已经上演无数回了,但他们还爱看。
  按说他们现在没这心情,但家里也没米做饭,蝗虫吃了膈应得慌,不如看热闹消消食。
  也没人拉架。
  前几回是有人试图拉架的,后来就没有了。
  但是这回,看热闹的人群中还有人问:
  “这婆媳俩吵得真凶,也没人管管吗?”
  旁边的村民有些意外,一看是个生面孔,
  “你不是本村人吧,你哪里的?”
  对方回:“哦,我是走亲戚的,路过这里,顺便看看热闹。”
  “哦,那难怪。你是不知道,这两人没一天不吵的,劝也劝不了,大家都习惯了。反正她们喜欢吵,我们就当看乐子了。”
  “嘿嘿,那胖媳妇说的,她应该嫁到桃花村?这是什么意思,桃花村过得比这里好吗?”
  “她没说错,当初她确实应该嫁到桃花村的,只是两姊妹同一天出嫁,上错了花轿。那桃花村如今确实比咱们村要好,前几天闹蝗灾,据说他们有一只异常乖巧的灵猫相助,损失比我们要小得多。”
  “哦……”那人目光里露出几分兴味来。
  看完热闹,那人便出了村,急冲冲地走了。
  按下议论不提,却说宋婆子丢了人,嗷叫一声,冲上去就双手乱挥,也不管张成凤如何招架了,一味猛抓猛打。
  两人顷刻间就扭作了一团。
  众人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宋兴宁回来了。
  “你们做什么?!”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秀才的面子要丢完了。
  他将两人连拉带拽,推进了屋,关上门。
  宋婆子哭诉,
  “这个婆娘不能要了,儿啊,她竟然打起老娘来了!”
  张成凤也哭,
  “相公,是娘要打我,我不得已才推开她的,她就不依不饶了……”
  宋兴宁黑着脸,
  “你是媳,合该礼让婆婆,可大庭广众之下,你竟然敢与母亲厮打,这是大不孝!你父亲一天到晚只顾杀猪,没有教你礼数吗?!”
  张成凤委屈得直掉眼泪。
  但宋兴宁看了只觉心烦,自己真是倒霉,当初轿子抬过来怎么就不看一眼呢?娶了这么个惫懒货。
  他懒得搭理了,径自回屋看书去了。
  张成凤失望不已,心思百转。
  她一心想着宋兴宁中举后自己跟着享福,可是看这形势,就算到了那一天,她真的能享到福吗?
  ……
  这天,祝氏正在河边洗衣服,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姐,姐!”
  祝氏回头一看,原来是她娘家的两个弟弟来了。
  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来,“你们来做什么?”
  闹蝗虫的事情,因为祝家本身就没有田地,所以,也无所谓损失。
  所以,祝氏没替娘家担心过。
  二狗与三狗两兄弟,笑嘻嘻地,“姐,俺爹俺娘想你了咧,让俺们俩来看看你。”
  “最近闹蝗虫的事情,娘在家里多担心你,有没有在盛家太劳累了,是不是日夜不停地收拾粮食,做活计的,怕你太累了,让我们过来看看你。”
  祝氏心里一暖,“没有呢,我不累,我都没有下田,我在家里带孩子们……”
  盛家人口多,除非迫不得已,不会让女人下田去农活。
  实在忙不过来,会花钱请工。
  今年,闹蝗虫,有徐氏镖行的人帮忙收割,收回来快得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