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这顿饭从巳时一直吃到申末。
走的时候孙滢特意拿吩咐给王五娘留下了十坛西洋葡萄酒。
看着王五娘吃惊的表情,孙滢心里得意极了。
她早已经从师父的札记中知道了葡萄酒的酿制方法。
孙滢已经早在十年前就写信长春观的管事桑庆丰别的事一概不要理会,专程在紫徽山上种植葡萄。
说来也巧,自从师叔将紫徽山上的石窟用冰封起来之后,后来隔了好几个月,冰终于化了,但师父和师叔的遣体全都无影无踪。暗河里再也没有鱼了。
皇上曾问过孙滢是不是龙脉遭到了破坏,孙滢思考了一下,答道:“回皇上,现在我朝运势正旺,可保百年兴盛。”
皇后忍不住问了句:“百年之后呢?”
孙滢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皇上,以臣妇现在的道术,能看到百年已经是极限。”听她如此说,皇上也罢了。
皇上听闻孙滢要在山上种葡萄,便心血来潮也来帮忙。
他带着二百名侍卫,交待了他们:“你们必须好好种不可股机取巧,种完朕是要检查,明年谁种的死了打三十大板。”
皇上说到做到,他当真在每棵葡萄树上面挂了木牌,上面记载着种植人的姓名。
这些侍卫都是拱卫司的人,家族都有王公贵族,就算没有王公贵族那么家里也有人在朝庭里做三品以上的大员,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成为皇上的侍卫,都不想因为这几颗葡萄树失了脸面。是以种的时候都用了心。
有皇上这个好榜样在前面,后面就容易多了,青云观一共一千多人每人桑庆丰分了五颗一年就种了近七千株葡萄。
自从陆虞和孙滢不在府中,二老爷和大老爷是不怎么管事的,三老爷又不受拘束惯了,差事便落到了陆彬身上,每年结的葡萄大部分都送进了皇宫。
“这是些葡萄树,有皇上亲自种下的,如今吃几颗葡萄怎么了,管事的敢怒不敢言,但不妨碍她们写信告诉孙滢,告陆彬的状。”
孙滢不过一笑置之,几颗葡萄不算什么,谁吃不是吃?陆彬这样做终会受到报应的。
如今葡萄还没被陆彬给祸害,正好试试葡萄酒怎么做。
他们又回到了船上。
“你可要跟我们一起回去?”孙滢问王五娘道。
王五娘偏着头想了一会儿,有点意动,“姐姐,你先等我一会儿,我要和我家老爷商量一下,你们的船先不要开走,等我半个时辰,如果不方便回,我会派个管事来说一声,如果方便,我会把孩子们也带回去玩几天。”
“行。”孙滢应道。
王五娘和卜知府说了想回京都之事。
卜知府笑道:“我刚才正想和夫人说这件事。孙夫人和陆大人回京,一应条件肯定是最好的,夫人和孙夫人又情同姐妹,听说还结拜过金兰,孙夫人又精通医术你和她一起回去,也有个照应,为夫也能放心了,就是太麻烦孙夫人了。”
王五娘笑起来,“夫君此话差矣,既是姐妹就称不上麻烦。”
卜知府忙道:“夫人此话正解,多谢夫人指正学生的错误,学生现在就送夫人过去。”
王五娘立刻拉了卜知府的袖子:“老爷,我想将孩子们都带回去给家里长辈看看。”
卜知府有些犹豫,“为夫觉得他们的课业不能耽误,要不长子留下继续上课,二子和三妹跟夫人一起回去。”
王五娘道了声“好。”
卜知府一直将她送到船上,又
给孙滢见了礼。
“路上麻烦孙姐姐了,小生万分感激,五娘已经交待了,说姐姐和五娘是自家姐妹,不必客气,但小生觉得还是要谢一下,夫人若是有什么需要,知会小生一声就可。”卜知府见了孙滢很是客气,说着命下人送上一盒铁观音。
“这些是小生看着人采摘的,给夫人路上解乏。”
看到卜知府送她铁观音,孙滢笑着向妙律道:“咱们不是有烟斗?拿几个给卜大人,再拿一斤烟丝给他。还有千里眼也给他一个。”
卜知府一听立即咧着嘴笑了,“孙姐姐您就是我的亲姐姐,上次有个洋人要五万卖给小生,可惜小生囊中羞涩,只能望洋兴叹。谢谢姐姐圆了小生的梦。”
孙滢笑道:“卜大人还是尽快回去,不要多做逗留,还有一个时辰就要落雨了。”
卜知府听孙滢如此说方依依不舍地辞别了王五娘和众人,一步三回头地回去了。
孙滢向王五娘笑道:“看样子卜大人对妹妹挺不错。”
王五娘害羞地点了点头,“他是还可以。咱们在鲤城一呆就是好多年,我和夫君是熙宁十四年来的鲤城,如今已经熙宁三十四年了!”
时间真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眼之间好多年过去了。
王五娘又压低声音道:“我猜,我们家那位能一直留在鲤城,肯定有姐姐的功劳。”
孙滢苦笑起来,“我怎么觉得你有些怪我?”
王五娘忙摇头道:“鲤城和别的地方相比虽然偏僻,但近些年海上贸易管得不严,倒是有些灰色收入。要不然就指望我家老爷那点俸禄,一家人早就喝西北风了。”
这倒是真的,“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皇上也知道咱们是结义金兰,托人的听过好多次你的消息了。”
孙滢点头道:“远香近臭,我若是留在京都,只怕这些年怕是被欺负惨了。”
“姐姐说笑了。皇上和太子都非常的看重姐姐。”王五娘衷心地说道。
一路上有了王五娘的陪伴总算是有了消磨时间的办法。
卜家的几个孩子可能从未坐过这么大的船,很是兴奋,在船上跑来跑去。
卜应心这个名字王五娘觉得有拗口,便称这小丫头为六丫。
孙滢最爱做的事就是教六丫说话。
船很快就到了金陵。
孙滢便和陆虞商量要去拜访沈老爷子,陆虞沈氏欣然前往。
老年子如今年纪大了,精神倒是还好,说话也有些含糊不清了,但是见到孙滢他还是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沈氏看到沈老爷子走路颤颤魏魏的样子,鼻子不由一阵发酸,这一次不等别人说,她也主动提出要在沈家住一段时间。
她以前留在京都,那是因为孙滢刚成亲,她要给闺女留一条退路。如今见陆虞对女儿很好,她也就放心了。
孙滢给老爷子带了很多洋玩意。
尤其是“千里眼”老爷子爱不释手。
这天中午,正在吃饭,本来很爱吃的银鱼,但孙滢就是觉得没什么胃口,还吐了,沈老爷子便让下人请了大夫。
一诊脉,大家皆变得喜气洋洋起来。
“恭喜夫人,你有身孕了。”
第237章
沈老爷子一怔,忙又确认似的问了一遍,“当真?”
老大夫生气了,翘着胡子质问沈老爷子道:“你莫不是在质问老朽的医术。”
沈老爷子坦言道:“非也,老夫只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太意外了,我这外孙女成亲许多年没有孩子,乍一到喜讯,有点不敢信以为真。”
老大夫哈哈大笑起来,“沈老爷放心,只是个简单的喜脉,老夫还不致于诊错。令孙女身体健壮,肯定能生出健康的孩子。饮食清淡些,保你九八个月之后能抱上重外孙。”
“这可是意外之喜。”舅舅们如是说道。
舅妈们则道:“滢丫头这是第一胎,怎么小心都不为之过。若不然名留在沈家有我们照应着好好养胎。”
孙滢不好意地道:“其实我也想留下来,只是镇北侯府还有一大家子等着回去呢。”
沈老太太便笑道:“老太太照顾那么大一个侯府都照顾了,照顾滢丫头也不在话下,你们别担心。”
舅母们仔细想了一会,有些不好意地反驳道:“媳妇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只是太高兴了。”
老太太倒是催促了起来,“你这个野丫头,在外面一去就是几十年,家里不知道有多担心呢,赶紧归家,将这个消息告知你们老太太。”
当真是拿着扫帚赶人。
孙滢和陆虞出了沈家,孙滢抱歉地对陆虞笑笑道:“我也知道母亲在等着你我,只是……外祖母这是最后一次见了。”
陆虞拉着她的手顿了一下,问道:“那我们要不要再去小住一段时间。”
孙滢摇了摇头,“不必了,人活百岁,总有一死。”
孙滢的眸子还是那般,淡定、从容。这个世上仿佛并没什么值得她动容的事。
他的心被牵动了一下,有点疼。
孙滢觉得拉自己的手更用力了。
“我没事,回去吧。”孙滢淡淡地说道。
其实,她根本做不到无情无欲,无悲无喜。但是,她现在是陆家的儿媳,陆虞的妻子。
“大舅舅,你们近些日子多关心外祖母的饮食起居。”孙滢面色如常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