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当粗使婆子们将料子搬过来,二夫人傻了眼。
  她专门让贴身婆子清点了一下数量,一共三十五匹。
  这也太多了!
  二夫人忙去了藕香院,向孙滢不好意思地问道:“四弟妹,你那个料子是不是记错了?送到二房的一共是三十五匹。我根本穿不了这么多。”
  孙滢笑道:“二嫂,你以后也是要掌家的人呢,穿着代表咱们陆家的门面。一天一套套新的也不为过。我给程夫人好几位相识的夫人也一人送了几匹。总算是将库房腾出来了。”
  第205章 谋划
  孙滢从二房出来,去了陆清池那里,和陆筝一样,仍旧是一匣子首饰。
  陆清池红着眼圈道:“四嫂,您这一走,怕是好几年都见不到你了,要不我跟您一块去明州吧。”
  孙滢哑然失笑:“我是去做苦力的,你个侯府千金跑去干嘛?那里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
  陆清池咬着唇道:“您既像长辈又像朋友,我能开口说话,全是您的功劳。我对您又是敬畏,又是钦佩,又是喜欢,觉得有时候你又像个姐姐,我好舍不得你走。”
  孙滢听她这一说,也涌起了一阵不舍之意,“你就留在侯府吧,老太太年纪大了,需要人时时在身边照顾着,旁人我不怎么放心,看来看去就你是个细心的,你不想留在侯府,可是有什么难解之事?”
  陆清池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不瞒四嫂,确实是有。”
  她张了张口,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孙滢轻轻地拉起了她的手,“可是因为冯益?”
  陆清池又是摇头又是点头,“是因为他,也不是因为他。”
  孙滢道:“若是荣国公同意这桩亲事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陆清池立刻结巴起来:“他……怎么……可能……同意?”
  孙滢拍拍陆清池的手道:“四娘莫急,静待消息就好。”
  翌日,谢夫人递了帖来进来,孙滢特意让陆清池过去,还刻意交待了,“四夫人在待客,请五娘子过去做陪。”
  陆清池暗道:“是什么样的客人,让四嫂这么慎重?”
  她静坐了几十息,起身吩咐丫头道:“给我梳妆,打扮,穿上最好的衣裳,我要去见客。”
  丫鬟奉命给陆清池盛装打扮起来。
  不得不说,陆家的子孙,无论男女都有一副好皮囊,陆清池也不例外。
  经过一番梳洗过后陆清池渐渐有了侯府千金的气势,华丽又不失气度,明艳而不张扬,一路行过来,引得下人侧目而视,丫鬟婆子在身边簇拥着,被鲁婆子送到了禾山悦的客厅。
  孙滢正在和谢夫人喝茶,说些人情长短之类。
  因有贵客在,陆清池的规矩也丝毫不差地给孙滢行了礼。
  谢夫人立刻来了兴致,“好个标致的小丫头,这通身的气派,将孙妹妹的气度学了五成,着实不错。”
  孙滢也掩着嘴笑道:“气度是一等一,关键是性格,沉稳大方,和我家四爷不差上下。”
  谢夫人讶然抬头,“这是哪家的千金?我怎地从未见过?”
  孙滢笑道:“是四爷的妹子可不是像四爷?”又向陆清池介绍道:“还不快叫人,这位便是隔壁的谢侯夫人明姐姐。以后我不在,你若有事拿不定主意,可让明姐姐帮你参详。”
  陆清池一听这话,丝毫不敢怠慢,忙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口中犹道:“多谢明姐姐。常听家中人说起谢夫人风采,如今一见果然不俗,令清池佩服。”
  谢夫人闺名明玉,孙滢让自己的小姑喊他明姐姐,说明拿她当自家姐姐妹。明玉是个注重礼仪的,见陆清池穿戴长相礼仪谈吐皆不俗,首先就有了几分好感,再听到孙滢将陆清池托付给自己不由得气冲云霄。
  “孙妹妹交待的事我明玉必定不会含糊。”明玉说着,又取下了一个手镯放在陆清池手里,“好妹子,戴着玩呗。”
  陆清池就看了孙滢一眼,孙滢笑道:“四妹妹,明姐姐给的,你就拿着吧。坐下来陪陪明姐姐。”
  陆清池接过手镯,在孙滢旁边的椅子坐下来,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明玉聊些闲话。
  不过是些寻常问题,“多大了?”
  “双十。”
  “那不小了。”
  “可否说亲?”
  孙滢接话到,“前儿相看了一个冯公子,我觉得尚可,就是人家没看中,嫌弃四娘口吃,明姐姐你可得替四娘说句公道话,四娘就是说话比旁人慢一些,哪里就口吃了?我若不想着对方也是有头有脸,恨不得直接打进去让对方说清楚!”
  明玉拍腿道:“冯公子?可是冯益?”
  “明姐姐认识这位公子?能不能帮我引荐一下这位公子的母亲?”孙滢问道。
  谢夫人颇为不好意思地笑道:“冯益的父亲荣国公是我舅舅家的表哥,年岁相当,儿时一起长大,后来各自成了家之后也当亲兄妹般的来往,你说的那位并不是荣国公的发妻,如果冯夫人仍在,就不会闹这种笑话了,当真是好事多磨。”她又向陆清池笑道:“四娘,
  明姐姐代她母亲向你陪个不是。”
  陆清池红着脸道:“当时我听到这个评价,差点气晕了。不过事后也就想开了,可能是缘份不够吧,看开些就好了,明姐姐何须替他人道歉,你又没做错什么。我小时候确实口吃,不过我四嫂帮我克服了心理障碍,现在已经大好了,只是说话说不了那么快,正常交流起来还是不成问题。”
  明玉站起来告辞,又拉住陆清池的手,笑道:“妹妹这品格,当真是侯府千金小姐,这气度太难得了。你且等着,我去找荣国公说不清楚,决不让妹妹含冤。”
  既然愿意相看,就是奔着成亲结两姓之好去的,荣国公自然也不愿意相亲成仇敌,但这件事确实是国公府做错了。即使不结亲也应该澄清陆清池不是结巴的事实,这是国公府欠陆清池的。
  明玉回去道:“陆四爷娶了个好妻子,做事爽利,又有能力,关键是有担当,是个可交之人。”
  谢侯笑道:“夫人说是就是,但夫人可很少这么推崇一个人。”
  谢夫人苦笑:“家里又开始催了,我还没好意提起冯家又闹了这么一出。”
  谢侯笑道:“夫人这回可想岔了,这次你等于帮了孙夫人的忙,不是更好说话了?孙夫人在京都的时间不多了,不如直接提出来,不成再想其他办法。两家如果要结亲,不如你自告奋勇当冯家的媒人,替他促成了此事,再开口也顺理成章。”
  谢夫人道:“你说的这些我也想过,戒急戒燥,徐徐图之。现在不成,将来可以通信件,若是拒绝了再开口可就难了。”
  谢侯道:“夫人莫急,和冯家的事,就是极好一个契机。”
  谢夫人静坐了一会儿,道:“我现在就去冯家和兄长说这件事。”
  谢侯安慰道:“凡事莫急,徐徐图之,既然孙夫人是个可交之人咱们就从长计议。”
  谢夫人欣慰一笑,“侯爷和妾身想到一块儿了。”
  在禾山悦伺候的莫是些府上的老人,马上将孙滢和谢夫人的谈话告知了老夫人,老夫人悄悄地和杜嬷嬷说道:“咱们祖上积德了,让老四娶了滢丫头。”
  杜嬷嬷笑道:“是呢,四爷的眼光一向是最好的。做的哪件事没让您满意?”
  顾老太太叹道:“都说三岁看老,那边我看着也不错,谁能想到后来居然发生了那样的事,一个人意志不坚定,难以成大事。现在唯有多花些功夫在二房那俩小子身上了。前儿我都想趁着滢丫头还在,说让那两个去孙氏学堂读书。”
  杜嬷嬷掩嘴笑道:“您老就别省省心吧,那个叫张青云的,之前不是说求着让四夫人推荐去国子监?咱们以为是好的,小辈们不见得喜欢,其实老奴觉得基础的都差不多。”
  顾老太太缓缓点头,“我觉得滢大丫头在京里咱们安心一些,一看她今年结交了多少人,她这一要走,咱家大门都要被踏破了。”
  杜嬷嬷道:“那是,天旱的时候夫人给好多家都送过鱼,都是鲜鱼,他们有些都拿不出东西回礼了,有些就拿了些蕃薯叶子过来……”
  老太太叹道:“其实刚开始我也急得睡不踏实,后来听说这丫头在太平镇种了菜才算安心。你想想侯府上下一两千人等着吃饭。”
  说起这个,连杜嬷嬷都开始眼角眉梢都带着喜色,“一说起吃食,咱府上真是腰秆子都挺直了几分。您都不知道,夏天的时候,好多府上都煮的白米饭,只有咱们,一顿好几个菜,有荤有素。”
  老太太也被杜嬷嬷勾起了聊天的兴致,点头道:“滢丫头功不可没,若这个家还让李氏在掌管,只怕我们也是白米饭了。”
  杜嬷嬷忙给老太太奉了杯茶,笑道:“你尝尝看,这也是四夫人送出去人家回礼的,四夫人说你老爱喝雪芽就给您送来了。”
  老太太经杜嬷嬷一打岔,也忘了大夫人的事,孙滢早交待了,李大夫人病重得厉害,能不在老太太面前提起就不在老太太面前提起。免得老人家难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