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安国公是员老牌武将,根本不屑跟孙椿这种投机钻营的人打交道,可今日又受人所托不得不来。
  是以他老人家扫了孙椿一眼,就两眼盯着茶杯了,一副不想说话的模样。
  孙椿为了避免尴尬,不得不向外面瞧了一眼。
  外面,几个女儿正闹得不可开交。
  “是啊,大姐姐,今天是我的好日子,你看父亲母亲亲自把我从庵里接了回来,看他们那般辛苦,你也不忍心让这功夫白费了,对不?”孙珍说道。
  她现在心情早就舒展得真如那得了雨后阳光下的树苗的幼芽一般,扬眉吐气身心舒展。
  “你虽然嫁给了陆四爷,但他老人家已经逝去了,你以后只能是他遗孀。遗孀你懂吗?不要随便到别人嫁娶的人跟前去,免得让别人沾了晦气!我知晓,你对我和彬哥哥成亲有些妒忌,但也不能让我们大家都看着你这张寡妇脸,没人教我不怪你,谁让咱们一个父亲的呢?今天我就教教你如何做人!”
  孙珍边说边笑,一改之前的死气沉沉,整个人散发着不正常的光彩。
  孙椿看着孙珍就有些内疚,看孙滢就多了份嫌弃。
  毕竟是在他跟前长的大孩子,原本就想着让她来结一门风光的亲事,让自己的前程有个着落,这下好了,攀上了陆家!
  孙椿觉得自己眼前似乎开朗起来,前程一片亮光,高官厚禄都在向他招手。
  养女儿的目的不就为结一门好亲事,好为家族增添一份助力吗?
  自从孙滢回来,家里这几个就祸事不断,珍儿和陆彬的事也是她给闹腾出来的!
  “来人,送大娘子回房!”孙椿甚是恶厌地看了一眼孙滢。
  跟她那个娘一样不知好歹,喜欢上窜下跳。
  “这几天就不要出来了。”她们说的也没毛病,她偏要嫁给死去的陆四爷,那就是遗孀,将来能指望谁?还不是自己的妹妹
  自己现在这么做,全是为了她好。
  孙滢听到孙椿的话,气笑了,“敢问父亲,你该不会是把孙珍接回来出嫁的吧?也不看看她配不配!”
  孙椿被孙滢气的发抖,提高了嗓门道:“孽女,连我的话你也不听了吗?”
  孙滢道:“我的丫鬟不过碰到了喜饼,孙珮就对她挥动鞭子,还使枪带棒连我也怪上了,嫁给死去的陆四爷又怎么样?这门亲事是老太太和陆老夫人一起定下的,父亲若要反对,大可以找她们二人,何必在陆家来下聘礼的时候找碴,您是对这门亲事不满吗?我对您的态度,取决于完全取决于您处理事情的方式,若你在这么欺软怕硬,事非不分,我又何必听你话?”
  孙椿听了孙滢的话怒不可遏,“拿家法来!我今天非打死这个孽障不可!”
  “父亲,你今天打了我,只怕等下陆家不好交待。”孙滢的神色也冷了下来。
  “大姐姐不会以为陆家是来给她下聘的吧?也不拿个镜子照照,自己配不配?”孙珮畅快地笑了起来。
  孙滢道:“这本来就是给我下聘的东西,我不配,那就没人配了!”
  说着,她看向站着的陆府管家,“你总该能说清这是给谁下聘的吧?”
  管家见孙家人全望过来,立即出了一身汗,“小的走得匆忙,忘记问了,老太太只交待来府上下聘,并没有说给谁下聘。”
  孙滢哭笑不得,“那聘书呢?聘书上总有名字吧?”
  管家擦了擦脑门的汗,才底气不足的道:“有,但不在小的这里,冰人拿着在。”
  他只当念完礼单就没事了,谁知听这口气,孙家并不止一个女孩儿要嫁过去。
  真是让人头大啊。
  孙椿觉得自己做父亲的权威受到了挑衅。
  “看什么礼单,说了是珍儿的就是珍儿的。这是她应得的。”
  就是这个孙滢事情多,陆四不过是个冥婚,孙滢娶回去就是安慰陆老太太的,陆家会弄这么大的阵仗吗?当他没见过世面还是怎么的?谁家冥婚有两万的聘礼?这根本就不可能!孙滢简直在异想天开。
  孙滢扬眉:“父亲大人这么肯定?”
  “让你废话多!”孙椿从下人手里夺过鞭子,就朝孙滢打了过去。
  哪想却被人拿住了手臂,那人冷笑道:“孙将军还是先看看聘书吧。若是不识字,老夫帮你看也行。”
  不想他不曾掏出聘书,礼部尚书林大人笑道:“不劳安国公费心,聘书在此。”
  聘书本是一式两份,可惜他这冰人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前,这才让王老儿抢了先。不过嘛,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还好赶在了最送键时候,送来了。
  他也是看了半天的热闹了。
  “看来,陆老夫人眼光不错,总算有个人能想到你我二人今日来的目的了。”安国公早看孙椿不顺眼,此时再也忍不住,阴阳了他一句。“陆家说了,大娘子嫁给四爷太委屈了,所以聘礼出了双份!”
  第16章 愿望
  孙椿犹自不信,将聘书捧在手里看了好几遍。
  赵氏正站在孙椿的身边,焦急地问:“老爷,你可看清了,真不是珍儿?”
  孙椿白着脸将婚书塞到赵氏手里,“你自己看看。”
  可陆家明明是说好的啊,特意让人捎口信说把二娘子接回来了啊!
  两位冰人看到主家这么不靠谱,摇了摇头,稍稍坐了一下,就告辞出府了。
  赵氏只觉得脸都让自己丢尽了,也不等孙滢这边的人赶,自己乖乖的躲到房里去了。
  “娘不要太在意这件事,我以后的聘礼肯定比今天孙滢的多,彬哥毕竟是镇北将军府的嫡长子,又是皇后的亲弟弟,下聘的时候女儿肯定能扳回一局。。”孙珍说道。
  赵氏点点头,镇北侯府娶亲,怎么也不能嫡长孙的聘礼比不过第四子。
  “你不用管那么多,养好面皮才是正经。”赵氏对孙珍说道。
  她的女儿会比不过沈氏那个蠢货生的女儿,且看吧。
  孙滢上午仍在赵老太太处抄经,老太太得知赵氏闹了一回,叹道:“眼皮子浅。”便不再言语。
  到了晚间,镇北侯府来了不起眼的顶二人小轿和一个管家,声称是替候府的嫡长孙陆彬娶妾。
  赵氏的脑袋瓜子嗡的一下就炸了。
  “这……这怎么可能……?”她惨白了脸道,忙向男人讨主意。
  “奔者妾,聘者妻。他不自爱,你让我如何找陆家理论?”去找陆家,去问他们问为什么抬了顶小轿?自从孙珍和陆彬在陆虞的丧事上被孙滢撞破的时候,他们孙家就失了先机,事已经至此,他能说些什么?说什么都晚了。
  赵氏被孙椿抢白了一顿,唯有万般不甘地让孙珍上了轿。
  赵老太太得知陆家用一乘小轿接走了孙珍,倒是念了句佛。
  赵氏就对孙椿安慰道:“咱们这样的人家,原本也难以配上皇后的母族,只求珍儿过去,他们能和睦相处,也就不枉妾身吃斋念佛了。大公子身边
  没有别人,这点最难得,熬个一年半载,有了孩子,就有奔头了。”
  事情已经这般,还能怎么样?
  孙椿沉着脸点了点头。
  …………
  天渐渐地热了起来,日子很快的过去,又过了两日,张青云回来了。
  张青云跟着一群游侠儿一起到了通州。他身上带的有钱,又出手大方,很快就打听到了赵氏一族的祖宅。
  很快和集市上的张屠户成了酒肉朋友,自告奋勇地帮张屠户收买生猪。
  他力气大,嘴巴甜,人也长得不错,不过两三日收了几十头猪。张屠户又和他论起了本家,叙起了族谱,有什么话也知无不言。
  “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姑奶奶,嫁给了年轻有为的大将军成了将军娘子?”张青云问。
  张屠户道:“也该老赵家走大运,他家这女孩先前说了一门亲事,姑爷居说是蜀地来赶考的书生叫应元阳,后来也中了进士,做了知府大人,但偏偏又被抄了家。这女孩在娘家,被好多个男人缠上,那赵家没发迹之前就是个卖豆腐的,女孩长得也一般,可巧嘴巴甜,天天给赵进士送豆腐,便认了赵进士的娘子做干娘,一来二去就被赵家姑奶奶看看中了,带到京城,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原配一死,做了当家太太。”
  张青云嘿嘿地笑:“你认得这小娘子?我进京没地去,说是哥哥本家弟弟,找这将军夫人能否混口饭吃?”
  张屠户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不瞒兄弟,她家里穷,买不起肉,天天后半夜来哥哥房里拿肉。你只说是我本家她不敢不收留你!”
  孙滢点头道:“应元阳,应这个姓十分少见,中了进士成了知府更为难得。你这差事只是个开口,将这应知府的事打听透了这件事就算做完了。”
  张青云一听乐了,“那小的岂不是要去蜀地?”
  孙滢点头道:“蜀地遥远,你敢不敢去?”
  张青云不好意思地笑了,“不瞒您说,小的很早之前就有一个愿望,做个游侠儿,去过很多的地方,然后回来了就做行脚的商人,赚很多的钱,然后看读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