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这个事,平阳公主思来想去,还是进宫一趟,直奔的刘彻那儿。
“阿姐。”平阳公主不常进宫,几乎进宫都是有事说事儿,要是刘彻想念自家姐姐,也会把人唤进宫。平阳公主来,刘彻笑着招呼平阳公主入座。
平阳公主谢过后跽坐下,和刘彻寒暄过后直言:“陛下要给卫儿赐下公主府吗?”
“此事朕也正想找阿姐商量。”刘彻听着平阳公主的话,也不含糊的接过话,他对这个事情有想法,因而想找平阳公主聊聊。
“卫儿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掌上明珠,怎么宠怎么疼都不为过,我盼着陛下能对卫儿多好一些呢。”不用开口,平阳公主也知道刘彻的意思,唯一的女儿,刘彻怎么可能舍得让卫公主没有退路。
一座属于她的公主府,就算是刘彻给卫公主准备的退路。
真要是有一天夫妻不和,大不了分居两府,各过各的。看看隆虑公主,至少不用受这个气。
刘彻一听笑了,“朕就知道阿姐一准愿意。你也是心疼卫儿的人。”
“都是女子,能有的庇护不多。卫儿虽嫁的是我的儿子,她也是我侄女,我盼她好,而且越来越好。当年我的公主府是我自己讨来的,因我知道,我需要这一座公主府,这是我的家,我的退路。卫儿,陛下要备下,甚好。”平阳公主当年嫁入平阳侯府,一开始是刘启这个当爹的不打算给平阳公主赐下府邸的,还是平阳公主讨来的呢。因而平阳公主比谁都要明白有一座自己的公主府多重要。
刘彻开怀大笑道:“阿姐没有变。”
平阳公主意味深长的道:“没变吗?”
刘彻认真的点头,姐弟两人却又分别说了其他的话,刘彻想着平阳公主回府也是一个人用饭,便留下平阳公主一道用饭,末了又提上一嘴,“阿姐不觉得一个人住在公主府里过于寂寞。”
不料平阳公主问:“陛下身边那么多的人陪着,陛下心里不寂寞?”
是的,不怪平阳公主有此一问,刘彻其实是一个很怕寂寞的人,又不想一个人。但身边很多人,刘彻感觉好?
“阿姐当年说要自己挑的人,都这么多年了,没有一个能入阿姐的眼,我也是心急。”刘彻最近确实对平阳公主的事很操心,平阳公主端起碗道:“食不言,寝不语。”
刘彻没想到平阳公主还拿这样的话来堵人,唤一声阿姐。
“陛下既说了许我自己挑,君无戏言,一言九鼎。”平阳公主当年也是聪明着,聪明的早早讨来刘彻一句承诺,才有现在能够说不的权利。
刘彻......
没办法,没办法了,说不动。
那能怎么办。
刘彻只好埋头吃饭,可这一边吃饭一边冲平阳公主摇头。
最后,刘彻道:“卫青,阿姐若当真不能接受,不若换一个。”
连卫青的名都点了,这种时候再装糊涂就没有意思了。
“陛下定要走这一步棋吗?”饭吃完了,平阳公主不得不跟刘彻把这话聊开。
刘彻道:“阿姐一向最懂我的心思。卫青,现在是大汉的大将军,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阿姐,我需要让他安心。唯有他安心,他才能继续为大汉战。”
“陛下,我大卫青六岁。年轻有为的大将军,他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因何要娶我?若换成陛下,陛下愿意?陛下,这不是能让卫青心安,这是要让卫青不安。”平阳公主冷静的分析这一切,有多少男人愿意娶一个大他六岁的女人,疯了。
平阳公主当年都觉得卫青疯了才想爬上她的榻。
第47章 上火 心焦
刘彻张了张嘴, 他能说自己完全把平阳公主比卫青大的事忘记吗?
忘记得一干二净。
“阿姐,卫青对你不一样。”刘彻作为一个见证者,想让平阳公主忘记此事。
平阳公主道:“陛下, 现在这样不好吗?”
没错,平阳公主很喜欢现在的方式, 并不想改变。
“阿姐。”可刘彻唤一声, “朕需要卫青。”
需要两个字一出来, 证明此事没有转寰的余地。
平阳公主迎向刘彻问:“陛下是想让我求卫青娶我?”
“怎么会。卫青想娶阿姐, 只是朕不肯罢了, 如今只要朕点这个头,大汉的大将军,长平侯,配得上阿姐了。”男人最是懂得男人, 刘彻对卫青远比平阳公主对卫青的了解更深。
这样的一番话, 不可避免让平阳公主想起卫青曾说过的话:卫青定会让陛下同意公主下嫁卫青的。
那时候的平阳公主全然不信,更认为卫青疯了,疯了才会想娶她,认为刘彻会答应。
如今......
平阳公主在那么一瞬间有些缓不过来, “陛下。”
在这时候的平阳公主依然希望刘彻可以改主意, 改变这样的念头。
“阿姐为何不愿意嫁给卫青?”刘彻问起。
平阳公主道:“我长他六岁, 陛下, 露水情缘还罢了, 结为夫妻, 陛下,这对卫青并不公平。”
刘彻摇头,“阿姐,为何男子耳顺之年娶一个二八年华的女郎都无人认为不公平, 你只是嫁一个小你六岁的男人而已却觉得不公平?阿姐,我原以为三位姐姐中你最是洒脱,如今看来却不是。”
听得平阳公主都愣住了。啊,这还成她古板了?
注意到平阳公主的反应,刘彻脸上的笑意加深,细细同平阳公主道来,“阿姐,当年卫青爬上阿姐的榻时,我想着阿姐既愿意让他上榻,定是不讨厌卫青的。他的心思,当年阿姐是平阳侯之妻,非他所能肖想,我敲打了他,也赐他妾侍,让他断了这个念想。
“后来的事,谁也始料不及。曹寿病逝,朝堂上的这些世族,各个都各怀心思,也都打上阿姐的主意,连母亲也有她的盘算,彼时我是不愿意阿姐选那些人。卫青,倒是手快的。”
说到这里的刘彻扬扬眉,对卫青下手之快,也算是为之惊奇。
“阿姐清醒的知道和卫青之间的关系,朕也觉得,当年敲打他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便让他得偿所愿,也并无不可。总归他不会伤害阿姐。也可以让他对朕,对大汉更加忠心耿耿。这些年,朕一直不松口阿姐和他的事,他其实求过的,只不过朕告诉他,以他的身份,不够资格做朕的姐夫,他还须努力。他忍到现在,也立下显赫战场,他有资格了。以后如何,阿姐,他对你的心思不是今天才起。他想娶你,日思夜想。”刘彻说的这一句句在平阳公主听来,既让平阳公主惊心于刘彻和卫青之间的交锋,也感慨于卫青好大的胆子,敢跟刘彻表明想娶她的心思。
“阿姐,用人之道,当年你曾说过,予之,拿捏分寸,如此而已。阿姐。”刘彻提起旧事,都是当年平阳公主曾说过的话。故,刘彻在这个时候认真无比的跟平阳公主建议,“阿姐,卫青倾慕于你。”
倾慕二字,平阳公主听过卫青亲口说过很多次,她只当了那是年少儿郎得不到的梦,美化了那样一个梦。
不料连刘彻也知道这样一份倾慕。
“陛下,我从未想过嫁给卫青。”平阳公主不得不正色告诉刘彻这一事实。
“那朕希望阿姐可以想一想。”刘彻目光温和却不容拒绝的开了口,显然希望这件事平阳公主可以认真考虑,末了补上一句,“朕希望阿姐可以答应。”
希望,是对姐姐说的话,可如果平阳公主执意不愿呢?
平阳公主无法再说些什么,刘彻已然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只能是平阳公主回去想通。
去一趟宫回来的平阳公主明显情绪不佳,身边伺候的人都不敢打扰。
平阳公主再清楚不过刘彻的意思,希望她点这个头。
可是,平阳公主不想。
不想的理由。
她算是看着卫青长大的,当年因为对卫青的承诺,平阳公主点头让他上榻,保持这些年的关系,换成当年的平阳公主都无法想像。
嫁给卫青,平阳公主不得不考虑一个谁也无法忽略的问题,未来。
卫家,世人看到刘彻对卫家的倚重,中宫是卫氏,如今卫青以军功得以封为长平侯,大汉的大将军,节制诸将。这些,谁也无法忽视皇帝对卫家的宠幸。
可是,这样的宠幸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外戚,这是刘彻绝不能容的存在。
没有根基的卫家,只有依附他而生,免不得处处提拔,处处标榜。
这样的卫家终会长成,中宫皇后,大将军,至于此卫青也算到了顶峰。
可是,刘彻眼下只有中宫一子啊,这个孩子既是长也是嫡,哪怕现在没有被册为太子,未来有些事也是避无可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