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徐庶满心的无语,到底是输在年轻,能在曹操那一言不发,但扛不住曹穗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女公子可真是叫我大开眼界,之前几次徐庶居然都未了解过女公子。”
  曹穗纯当听不出别的意思,顺着他的话说:“过奖过奖,不过平平而已。”
  徐庶算是看明白她故意装作听不懂说话,不愿意说的话题就装傻充愣气人。
  黄承彦则沉稳许多,被“挟持”签下任职书后保持沉默,反正就是笑而不语,曹穗也拿他没办法。
  两人离开少府迎着冷风一吹,脑子越发冷静。
  黄承彦望向徐庶,“到学校任职对于元直而言不失为一桩幸事。”
  既不用违背对前人的承诺,也不用埋没一身所学。
  “你为何要答应女公子?”徐庶没了在曹穗眼前的憋屈,眼睛盯着黄承彦,“你我都明白,女公子不是那等会强人所难之人。”
  黄承彦洒脱地笑道:“自然是因为确实有兴趣。”
  虽然他和曹穗几乎没有交情,但女儿在曹穗手下做事,从曹穗对黄月英的安排就能窥见一二她的行事风格。
  比起曹操,手段还是太过柔软。
  不过,曹穗若真要是像曹操,他也不会答应。
  第284章 指一条明路曹穗:收十几个学生交点拜师费不过分吧
  曹操知道曹穗居然说动了黄承彦和徐庶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尤其是徐庶,他那种“贞烈”的模样曹操又不是看不见,也明白他心里的想法,不过是觉得对不起刘备不愿意为他尽忠而已。
  曹操都做好了养着这么一个人恶心刘备的打算,没想到他女儿倒是先把人撬走。|
  曹穗自然要和曹操报备一声,她可不是来炫耀的,徐庶的官职还挂着,她这边咬人自然得找人走流程。
  曹操好奇地问,“你是如何说服徐庶的?”
  曹穗眨巴眨巴眼睛,感觉她说的那些话其实并没有多少作用,徐庶这种人,不吃软不吃硬,除非他自已愿意,否则她那些小手段根本威胁不到。
  她如实说:“应该和我没多大干系,是他自已被学校的运营所吸引。”
  想了想,她还不忘戳曹操的心,“或许是,当初他和刘皇叔承诺绝不会为阿父效力,但没有算上我?”
  曹操默契地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显然再说下去,他的火又要冒出来。
  曹操目光落到她肚子上,“你什么时候在家里养着?”
  之前还没真切感,等曹穗肚子遮都遮不住,大冬日穿得圆滚滚,旁观瞧着都怕她走路走不稳直接滚起来。
  曹穗摸摸肚子,“什么时候走不动就什么时候歇着。”
  她身上也有不舒服的地方,但好在暂且还在忍受范围内。
  冬天雪地的,曹穗还约了徐庶和荀音是来商讨学校运营之事,黄承彦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天寒地冻,等徐庶听完了再上门给他讲是一样的效果。
  曹穗倒是没意见,只要徐庶乐意额外跑这一趟。
  徐庶和荀音是两人在那互相探讨,曹穗则是悠悠地坐在一旁喝喝茶、吃点小点心,难怪阿父喜欢把人才都扒拉到碗里,确实能省心省力。
  “女公子。”
  曹穗正在放空,听到徐庶喊她回过神来,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元直先生有何事?”
  徐庶自然看得出来她刚刚完全在走神,但也没挑明,“女公子,这批培养的学子按照您的说法,等到几年后发现确实没有读书做官潜质的,会重新调整他们的出路。徐庶刚刚也得知女公子会安排专门的技艺学习,或是将人分配到其它郡县当小吏。”
  曹穗想着这不就是简单的分流嘛,但对于这里,读书识字没有出路死磕还不如学一门手艺。
  “是,元直先生可是觉得何处不妥当?”曹穗选他就是来收取意见的,很是认真地请教。
  徐庶发问,“若是那种有一定读书天分,可又达不到朝廷用人标准,苦读多年后该何去何从?”
  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两种极度的情况终究是占据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处于中间的平庸。
  曹操正色道:“先生认为,我的学校十年培养一批能用的人,哪怕人人都是天才,学校能接纳多少人?”
  徐庶不明所以,“按照女公子目前建造的学校规模,容纳人数不到千人。”
  曹穗又问,“那您觉得,这千人放到朝廷现有的地盘内,能引起什么水花?”
  徐庶:“女公子想说什么?”
  曹穗突然展颜一笑,严肃的气氛瞬间消失,“我只是想让先生知道,单靠我一力撑起的这所学校,能改变的人并不多。哪怕有第二个我,学校的建造花费还有运营,都不是人人能负担得起。学校只会成为少部分人的机会,但民间,有自已的机会。”
  徐庶静静地听着她说,隐约有些摸到什么的门槛,但还有些地方没有想通。
  “世人都说百姓愚昧,但他们向往吃饱穿暖的好日子,等到能活下来后,就想要活得轻松、尊贵。”曹穗的声音缓缓道来,没有掺杂任何情绪,平静悠然,“学一门手艺或者读书便是他们心中普遍认知的好出路,学校不可能满足所有人这个愿望,那么就会自下而上衍生出能满足他们愿望的地方。”
  “私塾?”徐庶立刻道,但他又有些犹豫,“可许多私塾都是在土族大家手里,普通百姓想要进入,非天资卓绝者,便是互为姻亲。”
  曹穗一言点破,“先生说的那种是颍川那种有名的学院模式,但我要说的,是更加私人的。”
  徐庶:“更加私人?”
  曹穗莞尔一笑,“回到一开始先生的问题,那些有一点读书天份,但又达不到做官标准的学子,难道就让他们高不成低不就,苦读多年还不能获得回报吗?”
  徐庶听懂了她的意思,正是因为听懂,所以才愣在当场。
  居然是这样……
  曹穗在等他缓过神来的过程还抽口塞了口小点心。
  “可是,学校的学子能接触到做官的途径,是因为女公子你的承诺,你能够求得丞相,相当于多了一条选官的路。”徐庶好像是在对曹穗说,“可若是民间自发的私塾,如果只是读书识字,其实还是不划算的。”
  “除非”徐庶脑子里滑过什么,猛地看向曹穗,“除非朝廷会开辟一条平民子弟往上爬的选官路,并不单单只有女公子创建的学校所受用。”
  曹穗轻轻拍手,“先生的脑袋转得可就是快,但这些都是你的猜测,可不代表我的真实想法。”
  哪怕是流传出去,她也是不认的。
  她认不认已经不重要了,徐庶心里已经如此认定。
  “女公子好想法。”徐庶的声音因为过于激动而有些嘶哑,他又想到了自已。
  曹穗一本正经,“我只不过是想要帮助解决未来学校学子们的就业问题而已。有前途的就去当官为民,没天赋的去学一门手艺谋生,中间搞不成低不就的,那就去开私塾当学师。一年收十多个学子,收一点束脩不过分吧?”
  又有钱又受人尊敬,何乐而不为?
  天底下上哪去找她这么为学子考虑的女公子啊!
  她这会儿再如何顾左右而言他徐庶都不放在心上,他脑袋里全是选官制度改变的事情。
  这到底是女公子一人的奢想,还是有曹操的参与呢?
  哪怕他没有主动推动,但定然也有默认的意思,默认就代表支持。
  徐庶已经自动推断出曹操的态度,面对成为学校的学师,心境又改变了。
  荀音是眼睁睁望着徐庶气势更盛地找她完善学校制度,心里对曹穗佩服得五体投地。
  女公子可真是激励的一把好手。
  第285章 私塾登记标准曹穗:我果然到哪都能引起争议
  曹穗十分体贴,生怕现在就有一些读了些书但没有门路的读书人苦于生计,趁着还有时间,曹穗趁着年底之前,把关于私人私塾的办理标准和官府报备要求先出来。
  不少人看见此次的公告和旬报都有些懵,然后就像是水滴入到滚烫的油锅里,噼里啪啦地四溅,灼伤到不少人。
  “私塾?这是说民间如果有人办的话,我们出钱也能读书?”
  “想得可真美,谁家读书人会被铜臭味所诱?风骨何在?”
  有些意动的人突然就被堵住了嘴巴,他们确实心动,但如果被人戳着骂没风骨,那多尴尬啊。
  有人立刻不乐意了,他们虽然没读那么多书,但自有一套生存法则,明白学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也知晓若是周边有个能教书的私塾在,自家孩子送去识字后,不说大出息,那起码旁人招工的时候能有底气去试一试。
  “风骨?铜臭味?你以为自已读了几本书就在这满嘴喷粪?”有人不客气的怼回去,“这可是朝廷的政令,是女公子大力支持提倡的,你这是觉得比女公子要厉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