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有了黎阳做依靠,曹操随时都能借助黎阳对邺城进行闪击,对付起来袁家的地盘可是方便极了。
  袁谭和袁尚两兄弟太过配合曹操,完全按照他的预期演下去。
  曹军前脚退兵,后脚就直接干起来了。
  此次双方都在邺城,双方手底下都有军队,干起来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打斗,背后的支持者、麾下的土兵、兄弟俩积怨已久的爆发已经让他们两人的争斗停不下来了。
  不过袁尚到底是占据着名义,邺城听他下命令调度,没多久袁谭就收不到物资。
  袁谭得到消息,立刻开始找袁尚发疯。
  两伙人直接在邺城城外迅速打了一场。
  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心情舒爽,在黄河南岸静静地看着两兄弟内斗,隔岸观虎斗,坐等当渔翁。
  果然只要他一退让,袁谭和袁尚就会再次打成猪脑子。
  袁谭行军打仗的能力是比老三袁尚强,可惜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袁谭可谓损兵折将,只能带着残余的部将离开邺城,往东北方向撤离,一路退到了沧州一带,也是当初袁绍逃到冀州讨董兴兵的起源地。
  不过,袁谭往这个方向跑不是这个原因,而是袁绍还活着的时候,三个儿子外加一个外甥驻守四方,这里就是袁谭的地盘,相当于回到自已的地盘。
  可问题是,袁尚在这方面倒是不蠢,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
  袁尚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早在刚刚上位的时候便已经对这边动手了,轻而易举地打乱了袁谭的根基。
  以至于袁谭回到沧州以后,发现太守和地方官员都已经倒向了他打好三弟,甚至有些为了向袁尚投诚,直接造反。
  后宅起火,袁尚也依旧步步紧逼,袁谭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被袁尚的军队一路逼退,一直退到平原郡一个非常小的地盘。
  眼瞧着袁谭就要死在袁尚手上,袁谭身边的谋土郭图秉持着大家都别想好过的想法,向袁谭提出来,“大公子不如给曹操去信,一块对付三公子。”
  袁谭到底还是犹豫,联合曹操无异于与虎谋皮。
  郭图不留余地地劝说,“属下知道大公子顾全大局,可三公子对您可是没有任何兄弟情谊,您又何苦还顾念着血脉之情呢?”
  “大公子,三公子是不杀您誓不罢休,是他先不讲仁义,您难道甘愿就这么输了吗?”
  走投无路的袁谭挣扎过后,终究还是同意了和曹操联手对付袁尚的建议。
  曹操收到袁谭合作的书信,嘴角的笑容便如何都收不住了。
  “奉孝,你如何看?”
  郭嘉轻轻摇晃着不知道从哪里掰来的大树叶,“恭贺司空,不久便能得偿所愿了。”
  曹操听到想听的话,胡子都有些翘起来,装模作样道:“唉,都是子侄,本初走了才多久啊,兄弟就相残成这般模样,孤看了实在是心痛啊。”
  郭嘉很想提醒,这里没有外人,司空不必演戏。
  但架不住曹操突然戏瘾上来,还在那念叨,抑扬顿挫的语气可见他的投入。
  “我这好侄儿都将信送到我手里了,我这个做叔父的哪里能见死不救。”曹操过完嘴瘾,“吩咐下去,全军准备北渡黄河,突袭邺城。”
  他走到帐外,盯着邺城方向一脸深情。
  希望袁家两兄弟再配合他些。
  第166章 反复撤退,再丢邺城曹操:遛狗一样真好玩
  袁谭的主动求合作,曹操自然不愿意错过这次机会,这可是他攻陷河北的大好时机。
  快速整军安马后,曹操直接带兵从黎阳北上,趁着袁尚已经把袁谭打残,兵锋直指向邺城。
  袁尚正志得意满想要一举把袁谭收拾了,谁料就收到老巢被曹操偷袭的消息。
  袁尚哪里还顾得上袁谭,立刻回援再次坚守邺城。
  袁谭这里也趁着这个喘息的机会开始恢复。
  袁谭和袁尚已经不可调停,他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做事也不再顾及趁着袁尚坚守邺城的时机,频频骚扰邺城北边的大片土地,倒是趁机将冀州的好几个郡都抢回来。
  冀州好几个郡都落到袁谭手里,曹操自然不可能在这边出苦力然后被他捡漏,围了袁尚一段时日,眼见着袁谭居然快要起来了,曹操当机立断地再次撤退,又回到了黎阳。
  曹操已经开启了奇怪的模式,为了稳住袁谭,居然还口头商议两家结亲,让他的小儿子曹整和袁谭的女儿结亲。
  曹穗幸亏不在当场,不然多多少少难以控制表情。
  和袁谭结亲?
  这个辈分好像不太对吧?
  结个亲平白矮了袁绍一辈,阿父可真是能屈能伸,卖儿子也卖得顺溜。
  曹操和袁谭结盟的消息自然而然地传到袁尚耳朵里,他气头上来骂起来袁谭都忘记两人都是一个祖宗。
  曹操这一退走,袁尚对袁谭的怒火更上一层楼,准备集结兵力,再次攻击平原君的袁谭。
  有人劝阻他要小心这是曹操的计谋,到时候他又突袭邺城,军队难免疲惫。
  袁尚却不管不顾,“那便一直死守在邺城,任凭袁谭这个叛徒继续扩大?”
  袁家两兄弟也十分有趣,对彼此的恨意比谁都要深刻。
  曹穗又陷入了等待消息之中,出征将近半年的时光,曹操终于在遛袁尚的休息期间给曹穗写了家书。
  曹穗收到心中稍稍安定,还有写家书的闲情雅致,起码局势没到危急的时刻。
  只不过,看着老父亲描述时字里行间的得意,曹穗也忍不住笑,这袁尚怎么看着快被遛成狗了啊。
  两头来回奔波,他也是精力旺盛,平常人哪里能扛得住这样的强度啊。
  曹穗安心了也将消息带回去给丁氏听,丁氏身上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哪怕对曹操没有什么情情爱爱,但几十年在一块的亲情也是旁的感情无法代替的。
  “袁家上一代和这一代倒是有缘分,都是是三位公子,都是兄弟不睦。”
  曹穗听着丁氏的话,忍不住道:“袁家上一代?”
  丁氏点点头,“袁氏本有个声名卓绝的长公子,可惜当初董卓将在洛阳的袁氏族人都斩杀殆尽,留下袁绍和袁术两两不合。这一代更是争斗得凶狠,三兄弟之间都没多少情谊。”
  曹穗也觉得挺巧合,“可能是,祖坟的风水出了问题吧。”
  丁氏:“…促狭。”
  袁氏祖宅那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就她话里话外都挤兑。
  曹穗歪倒在丁氏肩膀上,脑袋的重量全部压在她身上,还深深的叹了口气。
  丁氏偏过头,“累了?”
  曹穗动了动脖子,但没有抬起头,“有些累,不过还在能承受的范围内,间断性的累。”
  “不过,还有文若先生帮我,他可是比我累多了。”
  丁氏温声说:“荀令君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都乃上上佳,你阿父运气向来不错。”
  曹穗也觉得老父亲运气不错。
  她靠在丁氏肩膀上短暂的休憩了一下,然后容光焕发地起身,不在意形象地伸了个懒腰。
  在屋子内没有外人丁氏便没有管她那些不淑女的动作。
  “阿母,我还得去和文若先生商量粮草的事情,晚上可能会回来得晚一些,你别等我用晚膳,早点安寝。”
  曹穗叮嘱完脚步轻快地离开,丁氏都没来得及询问要不要给她送些夜宵。
  再说曹操,一得知袁尚再次去揍袁谭了,他也没辜负和袁谭的约定,再次冲着邺城出兵。
  三人好像陷入了一个诡异的怪圈,袁尚打袁谭,曹操打袁尚,袁尚回援,曹操撤退。
  三个人都是犟种,明明走过一次这个流程,但依旧不死心,想着能快速收拾了一方,可惜互相都被牵制着,很难一次性分出胜负。
  只不过,到底袁谭和袁尚在互相内耗,曹操遛了几次,终于找到最佳时机。
  这一次袁尚回援邺城时,曹操没有像往常那般撤兵,准备一鼓作气地拿下邺城。
  曹操连续几次的袭扰,再加上袁家两兄弟之间的内乱,已经让河北几个州糜烂了。
  袁绍当初去世时,几个州的百姓到底是惦记着他的好,可是袁谭和袁尚实在叫他们失望,袁绍的家底和名声被糟蹋得差不多,对于曹操而言,便是最好的时机。
  曹操没像是前面那般打完就跑,带上了全部的主力强攻邺城,和赶回来的袁尚直接碰了个正着。
  曹操玩了一手漂亮的围点打援,袁尚这次直接被曹操打败,不得不弃掉最后的邺城往北边撤,去投奔幽州的老二袁熙。
  邺城这边,曹操终于顺利拿下。
  进城后,曹操望着百姓脸上的惶恐,再望着往日繁华的冀州居然变得萧条,心中也难免凄凄。
  曹操进城后便下令,“百姓无辜,遭逢战乱,今年不用再上缴租赋,年底分发粮种。”
  百姓关心的无非是曹操的军队进城后肆不肆虐,再就是能不能好好活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