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曹操一声令下,影响到的可不单单只是济南郡。
  一些家族明显感觉到诸事不顺,有人在特意搞他们。
  先是家族的产业接连受损,再是许多族人官职莫名被贬,要么是明升暗降,从实权处调离。
  这下子哪怕是傻子都知道不对劲了。
  可一查,就把曹操给查出来了。
  瞬间,他们立马明白是因为什么。
  找关系,还能硬得过曹操吗?
  他们想要上门求饶,但曹操根本不理会,只能挨着,等待曹操的这股气消了。
  曹操出气可不是表面上吓唬,人是没死,但家族的产业大缩水,人员调动更是元气大伤,旁人也能察觉到是得罪了曹操,更是不敢轻易帮助,想要恢复没有个两代人是没办法的。
  曹穗还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她找到曹操,几乎是蹦蹦哒哒地进来,已经很久没这么不稳重过了。
  曹穗一进来就给了曹操一个拥抱,然后笑眯眯道:“阿父,你就是全天底下最好的阿父。”
  曹操明明想要笑,偏偏还要装作云淡风轻,可偏偏嘴角又没压住,“这算什么?不过是小事一桩,你也是一方要员了,以后别这么大惊小怪。”
  曹穗看在心情不错的份上,决定不和他计较,从身后拿出来一沓报告,“阿父,这是我安排几个弟弟妹妹们和济民学院学子一块期末考核的成果,都是他们认真写出来的。阿父好不容易回来,看看他们的进步,再夸夸他们。”
  曹操接过后没有第一时间看,反而放到书桌上,笑着反问,“你这么大方?”
  曹穗:“…阿父说的什么话,我对兄弟姊妹难道就是一个小气的形象?”
  这话曹穗可爱听。
  曹操笑着摇头,“你当然不小气。”
  能做到她这份上已经很难得,儿女能出门曹操也没多说,反正前面有她顶着,曹操对儿女的“出格”已经有了一个较低的底线。
  “那阿父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曹穗追问。
  曹操轻轻摇头,“你自小开始,只要我多去了后院几次,你便垮着一张脸,还以为自已藏得很好?”
  曹穗眼珠子左右转了转,默默不说话。
  “至于兄弟姊妹,哪怕都是我的儿女,但你们相处时日本就不多,我没想到你们能相处得这么和谐。”
  曹穗更心虚了,决定坦白从宽,“那个…他们现在年纪小,拗不过我,被吊起来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也没那么和谐,更多的是强权威压。
  曹操笑得不行,“长姐就要有长姐的模样。”
  曹穗一喜,“阿父不怪我小气,对弟弟妹妹们还动手?”
  曹操得意道:“我儿爱我,为父只有欢喜的份。”
  曹穗留下一堆报告给曹操,曹操当作是闲来无事的放松,看了两眼发现还真言之有物,不像是一团花团锦簇之下空空如也。
  曹铄他们几人都被叫到书房,这次儿女都来了,曹操望着这么多人,头一次意识到他子嗣繁茂啊,这书房都快挤不下了。
  下面的一群儿女像是鹌鹑一样规规矩矩地站着,有的还在抠手心,不知道阿父叫他们来要做什么,尤其是看到这里没有长兄和长姐的时候,生怕是被叫来训话。
  他们在济南郡还算乖觉吧。
  曹操当然不是来骂他们的,按照曹穗的说法,本来他就常年领兵在外,仅剩的那点相处时光,不需要故作威严来对待儿女。
  曹操拿着手里的报告一张张对着人先有理有据地夸赞一番,然后指出可改进的地方,像是排队到老师那背书的学生一般。
  可即使如此,都是他们未曾享受过的温情,一个个眼睛里有显而易见的激动。
  这些情绪自然不可能逃过曹操的眼睛,他心里叹然,没想到穗儿比他还会当阿父。
  曹穗:……不会夸可以别硬夸。
  曹铄和曹茹开开心心地回到刘氏那,兄长和阿父都回来了,今日还被夸奖了,只觉得到了年底什么好事情都围过来了。
  刘氏听到两人说被曹操夸奖,脸上也露出笑容来。
  她从始至终都没多少野心,只希望三个儿女都顺顺当当地成家立业,眼瞧着夫人和女公子都不是容不得人的,曹昂又前途光明,更是别无所求。
  “你们好好听女公子的话,她是你们长姐,总归不会害你们。”
  曹茹坐在刘氏身边,身前还有从曹操那带回来的礼物,笑着道:“阿母放心,我们都听你和阿兄的。”
  曹铄跟着点头,表示他绝不敢和长姐作对。
  就算是和他同胞的曹茹,这段时日也逐渐气势上来了,叫他有种被压制的感觉,更何况是曹穗,更是不敢有反抗之心。
  比起刘氏这边的知足常乐,卞氏那的氛围稍稍有些差。
  曹植到现在还对曹穗不让他一块去念念不忘,尤其是在今日曹操检查他们报告的时候,更是撅着嘴不满。
  回到卞氏这,卞氏直接对曹丕和曹彰说:“你们阿父对你们寄予厚望,可现在的你们远远不够,瞧瞧你们兄长和长姐,切不可暗自满足。”
  曹植一直阴阴的表情还看不出来多大变化,曹彰就显而易见的失落了。
  曹植也不乐意听这些,仗着年纪小哒哒地跑出去,还连带着牵走两位兄长,“阿母,阿父都夸了,阿兄肯定是做得好,不然阿父不会夸的。我和阿兄先出去啦,阿父还提出一些意见,我们先去改。”
  曹丕和曹彰都没反对,顺着曹植的力道出去,否则他小小一个哪里拉得出他们来。
  两人出门的一瞬间同时松了口气。
  他们都懂卞氏的期望,但被否定的打击也是真实的。
  曹操不知道暗地里还有这么一出,他正和丁氏对着曹穗送过来的十斤大棉被研究。
  第128章 你们怎么知道我女儿孝敬了棉被众人:谁问了
  曹穗早早的将十斤大棉被送到曹嵩那里,他年纪大了,作为孙女该孝敬的当然得孝敬,平日里丁氏和曹穗有好东西也都第一时间送到他那,此时更是不会犯错。
  这个年头,若是光顾自已享乐不管长辈,被人抓到小尾巴那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
  更何况,曹穗也没抠到那种地步。
  曹操和丁氏的这一床曹穗其实早就送过来了,可丁氏却说要等曹操一块回来,又原封不动地送回给曹穗,一直等到现在才有机会出场。
  曹操还是第一次见棉花制的东西,十斤的份量沉甸甸的,可又和以往用的被子不一样。
  两个年过四十的人没就寝,反而好奇地对着十斤的大棉被翻来覆去地研究。
  “里面的东西倒是轻薄,这么铺着都很保暖,可惜产量没上来,不然百姓寒日里能好过许多。”曹操感慨道。
  丁氏和他并排坐在床榻上,身上盖着棉被很快便生热了,“你那么着急做什么?穗儿才种第一年,想当初小麦也是穗儿一年一年不断改进出来的,四五年的时间并不长。”
  曹操叹了口气,但脸上还是笑着的,“我知道,只是先前穗儿默默研究,像是突然蹦出来给了我一个大惊喜。现在嘛,我都没有以往的耐心了。”
  丁氏听着他感慨的话,不太想再听他忆往昔,明明是自已心态变了,还在这感慨。
  “你若是着急,不妨给穗儿多找些帮手。不能动脑子,起码还能帮着动动手,总不能让她一边操心济南的政务,一边还得下地干活。”
  丁氏想到他每年要养那么多人,忍不住道:“朝廷官员俸禄都是你在发,陛下也就也算了,其他人难道也要你白养着?能干的就继续干,不能干的换些能干的顶上,左右他们在许都也没多大用处,不如送到穗儿手里历练一番。”
  曹操养着那些人就像是吉祥物,听丁氏这么一说,也觉得可行,“我明日问问穗儿,她可不一定看得上。”
  说了会儿话,那股温暖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拍拍棉被,“还真是好东西。”
  曹操第二天直接找上曹穗,确认了目前的产量不高后只能无奈放弃。
  他转而询问,“你手下还要不要人?许县那农官不少,我调过来给你打打下手,哪怕他们帮不上忙,但起码干活还是能干的。”
  曹穗笑道:“随便我使唤?”
  曹操大气挥手,“当然,你随便使唤,吃我的难道还想不听话地享福?又不是我曹家的祖宗。”
  曹穗失笑,只觉得这个说话很糙了。
  “送几个来吧,阿父还是帮我挑挑吧,哪怕没有枣祇都尉那么能干,但起码别太和我对着干,我懒得收拾。”
  曹操没好气道:“你要求倒是高,枣祇在许县正和人计划屯田事宜,你还把他拿出来做比对,那谁都没办法入你的眼。”
  “所以我不是说了嘛,听话一点,哪怕是特立独行一点也行,只要不一心和我对着干。”
  曹操戳了戳她的脑袋,“好好好,我会帮你筛选一遍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