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种子不同?”荀彧喃喃道。
  他没再细问。
  小麦收割完还没法得出亩产,曹操哪怕再心急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着后面的流程走完。
  好在天公作美,曹穗早就把麦场还有工具准备齐全,收割的麦子一车一车被送到麦场晾晒。
  如果说收割小麦还能选择凉快的早晚间,那么原始碾压这一步就要趁着日头最大的午间。
  俗话说,耕牛+石磙+磱石+老汉就是收麦的四件套。
  曹穗不过是站了一小会儿便眼前发黑,桑说什么都没叫她站在那“吃苦”,曹穗也没钻牛角尖地没苦硬吃,只不过给在麦场碾压、反复扬尘的农户和土兵都准备了盐水还有三餐。
  干农活的时候如果都不提供肉食,曹穗良心都过意不去。
  而农户和土兵累归累,可没有曹穗想得那般不能接受,对于她提供三餐和肉食更是感恩戴德。
  曹穗听到桑为了安慰她如此说时,细手忍不住按住心口:
  果然,良心还是会痛。
  曹操在这五六天时间里时时刻刻都惦记着,曹穗都被他问烦了,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能等待。
  曹操和荀彧正商量着如何对黄巾进行下一步得清剿,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人抬头,能在相国官衙如此的人,除了曹穗也没谁。
  果不其然,曹穗手里捏着布帛跑进来,然后正对上两双灼灼目光的眼睛。
  她在门口的步伐一顿,慢慢地恢复成小淑女的模样,曹操急不可耐道:“是不是收成出来呢?”
  曹穗往前看时曹操和荀彧死死盯着她,往后瞄是典韦庞大的身躯装作不经意地偷听,她没有绕弯子,咳咳两声清了清嗓子便开始汇报。
  “是的,阿父。田庄总共20余亩地,共收小麦5000斤。”
  换算过来,亩产250斤。
  可真是个好数字。
  曹穗都以为是在嘲笑她。
  但曹操等人显然不觉得这个数字有特殊嘲讽意义或者是太少,毕竟按照他们的算法,亩产三石直接一跃到四石,神迹都不为过。
  荀彧都忍不住一再追问,“女公子可曾确认?”
  曹穗毫不犹豫的点头,“那是自然,阿父派来的典农可都全程记录着。”
  冷冰冰的数据最能安抚人心。
  曹操先是怔愣,接着便是大笑,最后眼眶都微微泛红。
  增收了六成啊,尤其是如今天灾越发恶劣期间,哪怕曹操有所准备,可这个结果依旧叫他久久不能平静。
  曹操再望向曹穗的眼神都不对劲了,曹穗忍不住后退两步,浑身都带着防备。
  曹穗:糟糕,难道阿父在算计她?
  曹操:我儿不愧得老神仙庇佑青睐。
  父女俩想得南辕北辙。
  “我儿真乃神农转世啊。”过去都是曹穗夸曹操,但曹操一开口夸起来,直接把标准都拉高了。
  曹穗可当不起这句,小脑袋一个劲地摇,发髻都被摇松了。
  若不是曹操说出这句话,曹穗高低得怀疑是旁人心怀恶意地捧杀她。
  “阿父切莫如此夸我,我实乃受不起,距离让天底下的百姓都吃饱,还远得很。”
  250斤在她看来依旧差强人意,若不是有前面的产量摆着,她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
  曹操则是不赞同了,“我儿莫要妄自菲薄。”
  荀彧从高产之中回过神来,又听到曹穗那么一番话,双眼漾起温柔,“女公子小小年纪便志向远大,实乃天下百姓之福。只是女公子已然做得很好,切莫把担子全部背负到自已身上,否则会叫荀彧觉得自已无能。”
  说着说着脸上还透露出一股黯然神伤,好似是他的无能才叫曹穗小小年纪要背负如此沉重的担子,看得人心疼。
  曹穗最是瞧不得美人神伤,立刻道:“文若先生怎会是无能呢?我明白文若先生的好意,只是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终身会努力朝着它奋进。而且想到这一路上还会有文若先生,”
  曹穗停顿了下,感受到旁边阿父传来的幽怨,赶紧找补,“会有和我阿父志同道合、志向高远的一群人一起走,我只会永远都备受激励,永不言弃。”
  曹操半分没被安慰到,尤其是刚刚女儿那个心疼着急的模样,曹操忍不住反思,难道是他安慰得不够到位吗?
  荀彧微笑地注视着父女俩的微妙斗法,浑身上下温和无害,一点都没有“算计”曹穗被当爹的看穿的窘迫,泰然自若。
  荀彧从头到脚都是一派正气,哪怕是说好话都不会叫人觉得谄媚。
  “相国有女公子可真是叫文若羡慕,小小年纪不单志向高远,还能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几年时间都不言弃。”
  曹操立刻将刚刚的情绪抛弃,显然到了他这个年纪,炫耀儿女也是平时获得快乐幸福的一种来源。
  只是以往都没这个机会,更何况形势紧急,他总不好在人尽心尽力地帮他制定打黄巾计划时,突然来一绝我女儿如何。
  此时却是恰到好处,曹操挺直腰板,脸上是谦虚中带着些狂妄的笑容。
  “文若说得极是,我儿自小跟着我到处奔波、细细算下来,她自已种地都有五六年了,我和她阿母瞧着心疼但又架不住想要她顺意。”
  荀彧很是配合,“那也是相国和夫人爱护女公子的拳拳心意,若是换做旁人,女公子的才能或许就被耽误了。”
  曹穗眼睁睁瞧着两人当着她的面越说越来劲,或者说荀彧只是在旁边充当一个捧哏的作用,曹操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曹穗幼时的事情。
  当事人在面前听着都忍不住迷惑,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怎么从阿父嘴里说出来是完全不同的模样呢?
  曹穗浑身都不自在,默默地放下手里记录数据的布帛,抢在曹操一个停顿的间隙,快言道:“阿父,我就不耽误你和文若先生继续正事了,我回去找阿母了。”
  说完都不等两人回答就已经快速踱着小步走了出去,到了门口还小跑起来。
  曹操没好气道:“我这个女儿啊真是被惯得没了敬畏和规矩。”
  荀彧自然不可能陪着上司数落女儿,“女公子那是和相国感情好,随性大胆。”
  曹操点点头,十分不要脸道:“唉,我儿啊还是年轻脸皮太薄,好话都听不下去,这一点随我。”
  荀彧只是笑笑,无话可接。
  曹穗回到家就被曹昂逮了个正着,她都没等曹昂开口便直接告诉他好消息,“大兄不用多言,田庄的小麦亩产四石,阿父已经知晓了。”
  曹昂确实被这个消息镇住,可瞧她就要甩开手走,忍不住道:“你如此着急去做什么?谁在背后追你吗?”
  曹穗反手抓住曹昂的手,“阿兄今日怎么没去军营?是特意回来相看嫂嫂吗?”
  曹穗一下子抓住曹昂的命脉,她可是从丁氏嘴里得知,要给曹昂相看。
  曹昂一下子便松了手,在军中锻炼出来的刚肃之气瞬间消散,“穗儿可千万别和母亲说,我现在就回军营。”
  曹穗嘲笑道:“阿兄,你躲是没用的。”
  曹昂再正经不过也忍不住贫一句,“能躲一时是一时。”
  他是真无心婚事。
  荀彧从相国官衙回到家中,开始正式地给好友写信。
  一方面等到大规模地打、收黄巾,他一个人已经很是吃力,无法既顾全后方又制定前线计谋;
  另一方面,小麦的收成也叫他对曹操越发有信心,认为曹操值得辅佐,亲友来了也不怕耽误。
  荀彧能如此快速地下定决心,也和曹穗和曹操时不时地在耳边念叨有关。
  一开始只是曹穗时不时逮着机会,后来曹操得知曹穗意图后,立刻跟上曹穗的步伐,他和荀彧待在一块的时间可多多了,荀彧耳朵不堪折磨。
  荀彧:是时候找友人们叙叙旧了。
  第51章 都在瓜分地盘曹穗:外面纷纷扰扰,不耽误我种地
  天底下从来都只有永远的利益,年初之时袁绍还和韩馥志同道合地推举新天子,可万万没想到现在袁绍便盯上了韩馥冀州的地盘,认为他才能平庸。
  袁绍唆使公孙瓒攻打冀州,韩馥第一仗便出师不利,袁绍更是不间断地派人在韩馥耳边劝降,袁绍的外甥高干、韩馥亲近之人辛评、荀谌、郭图轮番上阵,更是叫本就不坚定的韩馥心生惧意。
  素来韩馥便依托于袁绍之下,此番公孙瓒、袁绍双方都将冀州看作一大块肥肉,韩馥直接先从心理上认输,不管部下的反对之声,直接将冀州拱手相让给袁绍。
  曹穗听到这个消息下意识地去看她阿父的脸色,果然很难看。
  冀州为大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素为天下重资之地。
  曹操确实心中不忿,习以为常地骂一两句袁绍,然后便是对着韩馥破口大骂。
  有人拱手相让,就有他忙忙碌碌都没打下一块地盘。
  两相比较,怎么不叫人嫉妒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