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的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讲给朕听。”
  韩晋点头,就一五一十把刚才的事情说了。
  系统:“那张才人随便找了个理由糊弄小孩吧?”
  韩昼心说连系统都听出来了,可见这理由多敷衍。
  但他没有和韩晋解释那么多,而是直接道:“二弟,有人故意要害你们啊!”
  “什么?”韩晋一惊,“谁要害我们?”
  “谁让二妹穿半旧衣服,就是谁要害你们。”韩昼道。
  韩晋整张脸都皱了起来,这件事怎地这般复杂?“臣弟不明白。”
  韩昼就道:“就像你说的,二妹在寿宴上穿那样的衣服,有损皇家体面,更有甚者,会说二妹对母后的圣寿不重视,说严重点就是不孝。二妹年纪小,她自己做不了主,这责任肯定是张母妃的。”
  韩晋听得背后发寒,“所以这是冲着母妃去的?”
  韩昼摇头,“对付张母妃,就是在对付你和二妹。”
  张才人只是先帝的太妃,害他名声受损没什么意义。可韩晋也不明白害他和二妹有什么用,他俩一直老老实实的。
  “皇兄,那我们该怎么办?”韩晋看韩昼的眼神愈发依赖信任。
  “自然是不要让他们如愿了。”韩昼就低声交代了几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咱们要防止有心之人小题大做。”
  韩晋点头,“臣弟记住了。”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太后也刚试过圣寿当日要穿的礼服。
  陈嬷嬷就在旁边夸,“娘娘气度雍容,穿上这礼服更显尊贵。”
  太后笑道:“就你会说,这礼服厚重繁复,还好只是接受百官朝拜时穿一下。大夏天穿还怪受罪的。”而且太后的礼服再华贵,也是老气庄重的颜色,不如皇后的礼服好看。
  陈嬷嬷笑道:“老奴说句不敬的,这样的罪有些人想受还没这个福分呢。张才人那日只能穿得素净一些,而二公主,连簇新的衣服都不敢穿。”
  说到这个,太后不由勾唇,“张氏倒是听话。”
  “张家的荣华富贵和小王爷小公主的前途全掌握在娘娘手里,她自然是要听话的。”陈嬷嬷道:“不说别的,无论是摄政王还是小皇帝都不会重用张家人,只有娘娘能许诺这点。”
  太后道:“就怕郑王那孩子看不明白。听说他最近和也愈发亲近陛下。”
  “那也无妨,几个孩子能翻出什么浪来。关键时候不还是要听他母妃的。”陈嬷嬷道。
  到了圣寿这日,一大早,韩昼就率领诸王大臣在慈宁门外行礼。
  太后身着华贵的太后礼服,立于玉阶之上,俯视群臣叩首。其中也包括她的父兄。
  谢文升身上没有爵位,只能站在宗室王公后面。
  而以裴见戚为首的宗室王公,则站在首列。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裴见戚的党羽,少数几个与裴见戚没什么来往的宗室,也不怎么待见谢家。
  太后移开目光,莫名有些兴致缺缺,让身边女官说了声“平身”,便往正殿去。
  官员们依次告退,各自回衙门办公,宗室们则被引入前殿等候待会儿的宴席。
  太后见内外命妇还需要一段时间,韩昼就回了趟乾清宫。
  翰林学士罗景明已经在乾清宫等候,将陛下让他草拟的诏书呈给陛下过目。
  韩昼看过后,满意地点点头,让人往慈宁宫宣旨。
  罗景明没有参加宫宴的资格,办完皇上交代的事情,就原回翰林院当差了。
  慈宁宫内,先是宗室命妇按品阶入后殿向太后行礼,太后要留几位辈分高的女眷寒暄几句。
  张才人和两位公主在旁作陪。韩若华还是穿上了那件雪青色的衣裙,坐在珠光宝气穿着华丽的长公主旁边,就显得格外寒酸。
  张才人穿得更是素净,头上也只戴了一支样式简单的金簪。她神情有些木讷地坐在那里,太后与命妇们说话,她也不怎么开口。
  “哀家如今到了享福的年纪,宫里的事情全由若年管着,不让哀家操一点心。”太后向两位老王妃道。
  此二人的丈夫都是高祖的兄弟,当时封了王爵,到他们的儿子则只剩公爵,其中一位儿子获罪,连公爵都没了,但皇家仁善,并不累及女眷,她们仍享受王妃的待遇。
  二人见识过先帝杀人不见血的手段,进宫来说话做事格外谨慎,根本不敢拿长辈的架子。
  听太后夸长公主,两位老王妃也就跟着夸。心里却在犯嘀咕,太后看似是在夸长公主,实则是想说,她如今做不得主了。
  她们在外听说长公主掌管宫务还不信,可如今看来,真是如此。
  只是这长公主做事十分欠妥,只顾排面风光,自己打扮的漂亮,对张才人和唯一的妹妹却不怎么重视,否则二人也不会穿成这样。
  太后圣寿都穿得如此简素,平时还不知如何寒酸呢。
  两位老王妃心里对长公主的印象不由打了几分折扣。
  就在这时,传旨太监到了。
  太后有些疑惑,以免摄政王在她圣寿这日搞什么幺蛾子,先让陈嬷嬷去问问,“旨意是给谁的?”
  很快,陈嬷嬷回来,脸色有些古怪,看向张才人,“张才人,请您到殿外领旨。”
  众人一愣,都不解太后圣寿,这旨意怎么是给张才人的。
  长公主已经笑盈盈道:“张母妃,快请领旨谢恩吧。”
  谢恩?那肯定是好事了,太后不由皱眉,看来长公主知情。
  张才人回神,快步往殿外去。
  太后圣寿,福泽四海,张才人侍奉先帝多年,诞下龙嗣,恭慎守礼,特加封张才人为张贵太妃。
  坐在后殿之中,能隐约听到小内侍宣读圣旨的声音。太后的脸色愈发难看。
  长公主却面上含笑,握住了身边韩若华的手,低声叮嘱她,“一会儿先给母后谢恩,再向你母妃道喜。”
  韩若华还有些茫然,“母妃怎么了?”
  “母后仁慈,封你母妃为贵太妃了,这是太妃中最高的位份了。”韩若年道。
  韩若华眼睛顿时亮了,不自觉说了声“太好了!”。
  殿内安静,两姐妹说话的声音几位宗室命妇听得一清二楚。
  再看太后神色,她们心中可以肯定,旨意虽是以太后口吻写的,却是圣旨,而且太后之前并不知情。
  相反,长公主得知张才人晋升,却十分欢喜。
  到底是谁待张才人母女不好?一目了然。
  张才人领了圣旨,回到殿内,面上却全无半分喜色,惶恐的向太后谢恩。
  这在众人眼中,就成了她害怕太后。
  就这,太后还说自己在宫里不管事,说话不算数?众人更加不信太后刚才的话,她虽把宫权交出去了,但余威犹在,欺负不了陛下和长公主,压制张才人母女还是足够的。
  太后在短暂的震惊后,很快调整好了神情,笑着道:“哀家早就说过,要给你晋封,只是陛下和摄政王那边一直没点头,如今他们总算是同意了。哀家替你高兴。”
  众人:“……”她们可不相信晋封太妃还需要摄政王同意,张才人是不是贵太妃,对人家摄政王一点影响都没有啊!
  当然,谁都不会揭穿太后。张才人和韩若华谢过恩,就恭谨的退到一旁。
  韩若年笑道:“我早准备了几套新衣服,还有一些头面首饰,张母妃和二妹妹回去换上吧,如此大喜的日子,定然要打扮的漂亮一些。”
  她丝毫不掩饰她早就知道要给张氏晋封之事,越是如此,在场命妇们越肯定她不会为难张氏母女。
  太后眸中神色更冷,这姐弟俩明显是察觉到了自己的打算。
  她原本想让众人看看长公主苛待庶母庶妹,再装装可怜,接着给长公主挑选驸马,那些好人家自然会退避三舍。就可以顺理成章给她选个条件差一些的驸马了。
  但没想到,计划全被打乱。张才人晋封贵太妃,这看似是小皇帝在为她彰显太后仁德,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她之前并不知情。这全是小皇帝的主意。
  偏偏自己挑不出半分错来,还得夸小皇帝懂事。
  至于张氏,这女人表面对自己恭顺,私下竟然投靠韩若年
  和小皇帝。自己从前真是小看了她。
  太后越想越气,但面上只能笑着点头,让张氏母女去换衣服,等母女二人走了,她又试图补救道:“张氏向来简朴,也不愿女儿穿得鲜亮。哀家说了几次,她都听不进去。”
  众人现在已经不信太后的话了,都只面上笑笑。
  正这时,陛下和两位小王爷来了。
  三个小少年给太后行了礼。韩晋又诚惶诚恐地给太后谢恩。
  太后就只能勉励几句,谁都能看出郑王对太后十分畏惧,太后和他也并不亲近。
  韩昼就笑眯眯说:“母后对张母妃向来十分关照,虽从未和朕提过晋封太妃之事,但朕知道母后心里一定早想着这事儿了,今日便自作主张,也算给母后的寿礼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