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他现在有极大概率会影响小世界的坍塌,所以根据数据显示,他娶的这位知青妻子,是和他羁绊最深的一位,可以安抚他的情绪,稳定小世界。】小八翻看着数据,给易风眠解释着。
  易风眠了然的点点头,所以她能来,这些都是因为男主已经崩坏了呗。
  “所以傅川现在黑化值多少?”
  【现在男主黑化值95……】小八念完黑化值后,有一丝迟疑。
  “怎么了?”易风眠疑惑。
  【男主爱意值为0。】
  ?
  易风眠满头问号,爱意值居然是0。那么傅川这么高的黑化值,并不是因为原身了?毕竟他对原身0的爱意值,怎么看怎么无感。
  傅川在原来世界线,真的是因为寻找原身,求而不得,随后孤独终老吗?
  易风眠看着0的爱意值,她表示质疑。
  她又仔细看了原身的记忆,原身的家族原本是沪城有名的民族资本家,她的祖父很有头脑,建国后,她祖父捐献了大部分家产来建设国家,也得到了很多官方的优待。
  易风眠也是从小被祖父祖母教养长大。
  但是等祖父去世,她的父亲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本就不多的家产被败了个干净不说,还和很多人结下了梁子。
  平时这些人不显,等随着动荡时期的到来,这些人公报私仇,借着鸡毛当令箭,带着一群人,时不时的就来易风眠家打砸搜刮,更是给她父亲戴帽子,去游街。
  易风眠的母亲原本也是书香门第的小姐,是两个家族的娃娃亲,她才嫁给了易风眠的父亲。她本就难以忍受易风眠父亲的那些恶习,现在的种种更是让她觉得丢人,她趁机和易风眠父亲离婚,和易风眠的父亲划清界限。
  易风眠曾祈求过她母亲带她一起走,可是她母亲却嫌弃的甩开了她的手。
  甚至和这个女儿也划清界限,她厌恶整个易家的人,觉得整个易家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包括她的女儿,她办完离婚就去了粤城。
  原身一开始还会去打探母亲的消息,在她母亲离开不久后,她就打探到,她母亲逃港了,偷渡去了对面的港城。
  家里所有家产都没收了,家里仅剩的小洋楼也被没收了,她被赶了出来,她和她父亲挤在一个十几平米的筒子楼里,之后她父亲更是开始酗酒,更过分的是,他酗酒后会打原身,原身至此对这个家再无留恋。
  她找出原本她祖母留给她的一些首饰,这些都是她之前偷偷藏起来的,没有被没收。
  她拿出一部分首饰,去沪城的黑市换了粮票布票工业票等,又换了一些钱,换来的东西和她给出去的根本不等价,她知道她被这些二道贩子坑了,可是她已经没有别的办法。
  带着剩下的首饰和换来的钱票,她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了知青下乡,去了s省临海的一个贫困乡村。
  不知是谁看到了易风眠的资料表,知道她资本家出身的身份,是那时候的“黑五类”,这事很快就被传了出去,同行的知青一个个的都远离易风眠。
  易风眠并不在意这些同行知青的疏离,她只是想找个机会逃离沪城而已,逃离那个已经不再是她家的地方。
  等到了海丰生产队,她和其他知青们一起住进了知青点,她气质绝然,也沉默寡言,大家都觉得她目无下尘,加上她“黑五类”、资本家大小姐的身份,大家更是避之不及。
  易风眠独来独往,按理说她和傅川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可是往往现实就是那么的不讲逻辑。
  易风眠那日收到了一个信件,是她在沪城玩的还算不错的一位发小的来信,她告诉易风眠,她父亲要来找她,要带她回沪城嫁人。
  发小还说,她得知消息,易风眠的父亲已经在这边找关系要给她办假的生病报告,想让她病退返城,回来嫁人。
  虽然易家落魄的,但有些关系还在的,尤其是还有易风眠父亲想让她嫁的那家人。
  那家人发小也帮她打听了,那家人是沪城国营纺织厂的一个副厂长,儿子是个弱智,也不知道易风眠的父亲怎么和人家搭上了关系,也不知道那家人给了易风眠父亲什么好处。
  易风眠父亲答应将易风眠嫁给那个弱智,病历造假的事情,对于那个副厂长来说小菜一碟,他还许诺,易风眠若是嫁给他儿子,还可以给她纺织厂一个临时工的岗位。
  知青下乡,就是因为城里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提供给这些知识青年,才鼓励他们下乡建设的。
  如今有理由回城,回去还有工作岗位,可能有些人也会心动吧,毕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听起来是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祖国,可地里刨食,太苦了。
  然而易风眠却无比恐慌这件事,也无比厌恶这样的安排,但是她知道,若是那张病历办下来,到时候就不是她能改变的了。
  如今到哪里都需要介绍信,也不是她想逃跑就能跑的了的。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她焦头烂额,晚上急得睡不着觉的时候,晚上出来散步散心,她遇见了投机倒把的傅川。
  她来自沪城,见多识广,对于黑市交易和投机倒把还是很熟悉的,她一眼就认出,傅川背上背着的蛇皮袋里,都是他投机倒把的赃物。
  易风眠面上不动声色,假装自己没认出来,和傅川微微点头,就回了知青点。
  后来她随别的知青去镇上买东西,又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了傅川,她知道,他在倒卖这些物品。
  第168章
  抛夫返城的女知青vs贫农富一代大佬3
  易风眠冷静的站在角落看着,她那天夜里碰见傅川后,就有意无意的打探过傅川的底细。
  知道他的父亲是海难去世,母亲也在前几年去世了,村里有名的单身汉,穷的叮当响,没人愿意嫁给他,但人品却是很不错。
  她眼眸一沉,盯着巷子里那个身影,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和这个人结婚,这样她就可以不回沪城了,也不用和那个弱智结婚,她根本不知道她那个人渣父亲拿她做了怎样的交易,她不敢想象回沪城等待她的是什么。
  她要结婚,但是不能将自己永远困在农村,她要想个办法,让傅川和她假结婚。
  易风眠眼眸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掏出自己随身带的纸笔,用不擅长的左手写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举报有人投机倒把。
  但没有说是谁,给的地址,是和傅川相隔一条街的巷子,写完她带上头巾,将信悄悄的放在了工商局的大门上,她则是迅速的躲在了角落里。
  很快那封显眼的匿名举报信就被人拿了进去,紧接着一堆穿着制服的人就朝着信上的地址赶去。
  而易风眠则是尽快抄近路跑到傅川所在的巷子里。
  她跑到傅川的摊位面前,傅川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村里那个有名的大小姐知青,但他有些诧异,也有些警惕。
  他刚准备开口说话,易风眠就拉住了傅川的手腕,悄声说道:“那边有人来抓了,快跟我走!”
  说着还帮傅川拿起一部分东西,傅川将信将疑,但这时投机倒把是非常严重的,他虽然孤身一人,但跟着他一起的兄弟可都还有亲人。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傅川立刻招呼着旁边摊位的兄弟收拾东西,赶紧跑。
  他们撤退是有目的的,易风眠就也跟着他们一起去了。
  他们七绕八绕进了一个小院子,关上了门,傅川才看向易风眠,却没有说什么。
  一直到一个人从外面进来,告诉了傅川前面那条街抓了好几个投机倒把,他们这条街走的迟的几个也被抓了,傅川这才放松了警惕,向易风眠道了谢。
  之后两人就顺理成章的变得熟悉起来,加上易风眠的特意靠近,两人私下里成了可以互相问候的朋友,但都知道对方身份特殊,大众面前,他们没有任何接触。
  易风眠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设计知青院的一个女知青,故意和她爆发了矛盾,然后被傅川刚好看见。
  她顺势卖惨,希望傅川帮帮她,她想搬出知青点。可她这个身份,哪家村民敢接受她到家里住,而傅川一个单身汉的家里,更不合适。
  易风眠就提出,他们假结婚,不领证,但营造出他们结婚了的假象,她和他住一起后,也会想办法帮傅川掩护,让他更好的进行自己的事业。
  傅川一想,也行,两人立刻就行动了起来。之后就有了原世界线里村民看到的那样。
  1976年底,两人结了婚,易风眠搬出了知青点,住进了傅川的小破房子里。但是,发小又发来一封信,说她父亲已经在去找她的路上。
  为了让她父亲死心,她找到了傅川,咨询了他的意见,去领证,傅川却无所谓,一起领了证。待易风眠的父亲来找她后,却得知她嫁给了一个农村泥腿子,气的差点晕过去,最后一个人回了沪城。
  两人看似同居,其实井水不犯河水。傅川经常不在家,但是有易风眠的掩护,别人都没有发现,易风眠则是的得到消息,要恢复高考了。她也开始了复习之路,她要高考,考上大学,她复习的书,还是傅川给她找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