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哥,姐。”来人进门时险些摔一跤,“强子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七个人就剩了强子和小猛俩,我已经让人去接他们了。”
  “就剩了俩?”卫斯诚几乎要从软椅上跳起来,“什么叫就剩了俩?”
  “不知道啊。”回答的人一头密汗,说话时气息都有些不稳,“小猛发的消息,只说遭到了攻击,强子受了重伤,具体什么情况还得等他们回来再看。”
  “人现在在哪?”姜泠倒是冷静,听不出什么情绪起伏。
  “蓉市的弟兄已经把他们送到医院了,说是一周后才能回来。”
  “一周后。”姜泠重复了一遍,“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以强子的身手,除非遇到野兽,否则,没什么人能把他弄到重伤的地步。”卫斯诚的脸色阴了下来。
  “西南这一路只是打探情况,既不进山,也不淌水。”姜泠面色如常,心里却仔细消化着刚才的信息,“不知道是我们被人盯上了,还是另有目的人在暗处。”
  案几上的电话突然响了,卫斯诚咽下要问的话,接起电话。
  嗯了半天后,他把听筒放回原处,面向姜泠,“韩仲先说明天在蓉市和其他人汇合。”
  “刚好明天就是约定的第三天。”姜泠轻轻点了点头,“那坐明天最早的车走吧。”
  “姐姐,我跟你一起去。”
  “你留下。”姜泠回绝得干脆,不留余地。
  “我跟你一起去,刚好看看强子他们。”卫斯诚见姜泠态度强硬,又扯了扯她的袖角,换上一副撒娇的表情,“姐,多个人多个帮手,我又不需要看家,你就让我去吧。”
  …
  沉默半晌,姜泠挤出一个“好”字。
  尽管还在雨季,蓉市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凉快。一下飞机,姜、季二人刚好碰上凌岓和等在航站楼接机韩谦。
  “这位是?”凌岓也没想到会和姜泠在机场遇到。
  “卫斯诚,我师弟。”短短六个字,姜泠介绍完时,凌岓和卫斯诚已经握完手了。
  “韩谦。”尽管韩琮的病的确好了很多,但韩谦还是对姜泠颇有微词,出于礼貌他向卫斯诚打了招呼,却也只是轻轻点点头,然后拉着凌岓的行李转身就走。
  “德性。”卫斯诚翻了个白眼,说什么也不和韩谦同坐一辆车。
  “来的时候你可是答应过要稳重的。”姜泠的语气难得柔和,走在前面的凌岓饶有兴趣地回头看了一眼两人,震惊之余又觉得有些可爱。
  “行吧,稳重。”卫斯诚耸耸肩,捞起姜泠的背包,长腿一迈向前跨。
  “汪老师十二年前在地震中为了保护学生不在了。”酒店的水晶灯太亮,老郑摆到桌面的照片上反射出一个光斑,“我们找到的这位幸存者是汪老师的同事,姓张。”
  “张老师说那时候大部分档案都是手写的,地震之后许多档案都缺失了,但她记得是有一个学生叫什么怀乐。姓什么不记得了,她只记得那个学生叫怀乐。”之胖接上老郑的话,摆出一副领导开会的气势正色道。
  “陈怀乐。”凌岓把用塑料膜包着的杯盖放在桌子上,连同盖子一起的还有一个信封,“这是字迹鉴定的结果。”
  “有这个就好办了。”老郑拿着信封把自己关进房间里,其他人也尽力搜寻着有关这个名字的一切。
  一小时后,邮箱里的压缩包被解压到韩谦的电脑桌面上,里面是一个文档和几张照片,杯盖主人的身份就此清晰。
  陈怀乐,十九岁,毕业于东县中学,十二年前正在蓉市理工大学读大一。
  他的母亲叫张贺萍,十二年前在广州云和公司的车间打工,最近一次有张贺萍的消息是在三年前的寻人启事上。
  附件里一共三张照片,第一张是一张个人照,清瘦的男孩手里拿着蓉市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脸腼腆地笑着。
  第二张是十一份二年前的寻人启事,里面要寻找的人除了陈怀乐,还有一位七十七岁的老人王秀芳。想来正是陈怀乐喊的那位“婆婆”。
  最后一张照片仍是寻人启事,时间是三年前,上面的内容没变,落款的联系电话也没变。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sorry…”
  “完犊子了,没人接。”之胖刚因为找到联系方式激动起来的心有点发凉,又连拨了好几遍,还是一样关机。
  “蓉市天桐巷388号。”卫斯诚慢条斯理地插进一句话,“你们要找的人住在蓉市天桐巷388号。”
  “你怎么知道?”韩谦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低头看了眼信息——和卫斯诚说的是一个地方。
  “谁有谁的渠道,你信我就是了。”卫斯诚瞥了一眼窗外的落日,扯着姜泠要走,“明早见吧各位,现在去拜访人家也太不礼貌了,还是各吃各的饭比较好。”
  这次蓉市汇合,洪钟没来,他要留在韩家随时给众人报告韩琮的情况。凌岓来之前和洪钟打了个电话,知道韩谦对姜泠有些不满,也就不打算硬攒在一起吃饭了。
  太阳被云遮得严严实实,却丝毫不影响温度不断攀升。上午十点,蓉市已经像蒸笼一样。
  天桐巷388号,凌岓开着车绕了两大圈也没找到这个地方。下车三四趟问了五个人,最后停下车再穿过好几条小路才看到一块歪歪斜斜的路牌,上面写着天桐巷三个字。
  “388,388…”之胖念念叨叨看着门上的数字,怎么都找不到那个388号门牌。
  “看二楼,二楼窗户旁边,那个是不是388?”老郑热得直喘气,一抬眼,刚好看见那个小小的牌子,赶忙拉住打头阵的之胖。
  “还真是。”之胖一挥手,拎着提前买好的礼物就要上楼。
  这是一栋灰色的老楼,从外表看上去有几十年高龄了。楼门有些矮,凌岓和卫斯诚不得不弯着腰走进去。
  一栋楼一共就三层,一层已经没人住了,二楼和三楼只有一户人家门口贴着卷边的春联,这应该就是张贺萍的家。
  “您好,有人在家吗?”之胖清了清嗓子,又压了压polo衫的领子,“您好,社区探望。”
  卫斯诚听到“社区探望”四个字,噗嗤一声笑出来,“好新鲜的理由。”
  敲了三分钟的门,无人应答。楼道又矮又逼仄,一行人挤在楼道里,也着实是不好受。
  尽管楼道里比外面凉快些,汗水还是不停往外冒,之胖艰难转了个身,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擦汗,“走吧走吧,看起来没人,咱下去找个商店等着吧。”
  “有人上来了。”姜泠没动,接着众人就听见脚步声由远及近。
  “你们找哪个?”来人是个年轻姑娘,齐耳短发,两颊热得发红,身上穿着件有些发白的小狗t恤,手里还提着两个有些起球的布袋子。
  “您好,您好,我们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专门来探望的。请问这儿住的是张贺萍女士吗?”之胖赶忙换上一脸和蔼的笑容问。
  “社区探望?”年轻女孩眼睛里全是不信任,她扫了一眼挤在家门口的这群人,语气不善,“这么多年了也没探望,这个时候探望啥子?”
  “那就是说,张贺萍女士是住在这里吗?”之胖倒是不生气,就着一个问题继续问。
  “是。”女孩走上来,其他人自动贴着逼仄的楼道墙给她让路。
  “我姑姑生病了,你们等下进去声音不要太大。”说起姑姑,女孩的语气好了一点,她打开门示意众人跟着进去。
  “包的拉链没拉好。”凌岓跟在姜泠身后,本想帮忙把她背包的拉链拉住,却无意间碰到了姜泠的手。
  姜泠似乎和其他人不在同一个世界,其他人热得冒气,姜泠的手却和冰块一样凉。
  凌岓看了一眼姜泠面无表情的脸——一滴汗都没有。他觉得奇怪,却不多问。
  第10章 篇一:泥下骨·短暂重逢,再度分别
  房子不大,客厅里有一张皮沙发,上面的皮掉了许多,一眼看过去沙发面上斑驳一片;沙发前有一张小小的玻璃茶几,上面放着一个白色搪瓷缸子。
  女孩轻手轻脚从最里面的房间里出来,小声对众人说,“我姑姑还没醒,你们先坐哈,我给你们倒些水。”
  “我姑姑前两年就生病了,医院去了好多,大夫看了好多,结果也没有好起来。”姑娘提着一个绿色暖瓶,依次把倒满水的纸杯摆在众人面前。
  “你叫她姑姑,那陈怀乐是你哥?”卫斯诚礼貌道谢,随口拉起家常。
  “对,我是他妹妹,我叫陈怀蓉。”姑娘顿了一下,问卫斯诚,“你们知道我哥哥?”
  “不…”
  “我也是蓉市理工大学的,陈怀乐是我学长。”
  凌岓怕贸然提起陈怀乐会引起对方的抵触,赶忙打断老郑的否认,“我这两年刚调过来工作,梳理探望名单的时候看到你姑姑的名字,就想过来看一下。”
  “你和我哥是同学?”陈怀蓉眼睛一亮,“那你等一下,我去喊下我姑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