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儿子跟他要钱,他也没给黑脸,只是问道,“听说医堂又扩招了?”
  “没错,正因如此,开销越来越大,先前富商莫子林捐的二十万两,就吃紧了。”
  晋文帝没明确给答复,只道,“改日叫户部去给你们核算核算,怎么这么大手大脚,金山银山,守不住都是秃山,沈万三也没有这么花钱的。”
  慕懿了解他父皇,没有拒绝,就代表有希望。
  毕竟现在底下这么多大臣,张嘴就允了两万两银子,那其他大臣也就能跟着要求增加开支了。
  所以挨两句批,也没沮丧,反而笑盈盈的,“谢父皇。”
  晋文帝看看其他人,“还有事儿吗?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就在这时,国子监祭酒郎若怀道,“微臣有一小事要奏。”
  晋文帝斜睨他一眼,心里烦得很:
  都知道是小事了,还奏个屁!
  朕约了淑贵人吃早午茶,再不下朝,就要晚了。
  淑贵人爱耍小性子,回头又要给他闷气受。
  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儿,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得道,“奏!”
  郎若怀便道,“微臣要说的事,跟太子刚刚说的,说起来,还有些关联呢。”
  晋文帝嗅到了一丝挑衅的味道,丢了个自求多福的眼神给慕懿。
  慕懿喉结滚动,静静看向郎若怀。
  只听他清了清嗓子,道,“微臣老母前段时间得了风寒,因着年事已高,不方便出去找大夫,微臣也不敢劳烦太医院的太医们,就想着从民间找个大夫给老母治病。
  正好听到不少同僚说,医堂里的大夫们,是从整个东秦掐尖找到的,医术都很高明,便慕名而去,请了一位擅长看伤风的大夫到家里,给家母看诊。
  看了前两趟都不错,第三次的时候,这大夫说老人家身子弱,得配些滋养身子的补药。为了老人尽快康复,我们做儿女的,自然是立即请他开方。
  他却说这补药是他家秘传,开不了方子,得直接从他这里买。
  微臣想着,只要有效,在哪里买都没甚,就让他把药给我们。
  他拿出几包草药,说里头都是龙骨、鹿茸、雪莲、石斛之类的顶级补药,收了我们二千两银子。
  结果我们拿给其他大夫一看,里头不过是些甘草、黄芪、党参之类,撑死值个两三两银子。”
  说罢,郎若怀若有所思地看向慕懿,“听说医堂的大夫,挣的诊金是要上交医堂的,出诊几趟,就有这么大的利润,医堂还缺钱吗?”
  慕懿蹙眉,刚想问他怎么确定那大夫就是医堂的,太仆寺卿刘亮也站了出来。
  “微臣也有事要禀!郎祭酒的遭遇,微臣也同样经历了!微臣小女最近出痘,微臣也是慕名到医堂找了个小儿科大夫回家给孩子治痘,这大夫也算有本事,痘倒是治好了,但威吓微臣内子,说必须用他的祖传祛疤膏将所有痘印抹上七天,否则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微臣内子胆小,担心女孩子留下痘印,会影响一生,就斥巨资四千两,买了他的膏药,现在已经抹了七八天,痘印还在,一点儿也没有消除,反而红肿起来。
  碍着医堂是太子和太傅妻子合力所办,微臣不敢声张。
  本想忍气吞声,但微臣实在没想到,郎祭酒竟然跟微臣有同样的遭遇,微臣想来想去,还是要说出来!
  否则万一将来有更多的人上当,花点银子都是小事,万一耽搁治疗,误了性命,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郎若怀只不过是被骗了二千两银子,那些所谓补药无功无过的,老人家喝了,也没什么事,因此郎若怀的语气,还是比较平和的。
  刘亮可就不同了!
  他与妻子感情很好,家中妻妾通房一概全无,偏他妻子身子骨柔弱,一直到三十多岁,才千难险阻地生下这么一枚爱女。
  说是含在嘴里长大的也为过。
  现在爱女被个江湖郎中坑得满身红疮,比出的痘都严重,他能不火大吗!
  说的话也就夹枪带棒,一点也不给慕懿面子。
  慕懿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脸色顿时白掉。
  更可怕的是,这两人发言过后,又有四五个臣子,也说了相似的遭遇——
  都是被医堂的大夫骗了,最大额的竟有七八千两,最小额的,也有三四百两!
  大家的心态都是一样的,医堂是太子办的,太子十之八/九是想借机敛财,没人敢声张。
  第654章 亲自上门
  晋文帝这会儿也不想回去找淑贵人了,眉目逐渐严肃起来,带着几分探究,看向慕懿。
  慕懿走上前,沉着脸道,“几位大臣所言之事,儿臣实在不知,儿臣定会认真查探,若真是这般,儿臣会严惩不贷。”
  刘亮冷哼一声,满脸都写着不满,“太子这话说的!好像我们故意讹您似的!”
  慕懿垂眸,淡淡道,“本宫没有这个意思,刘寺卿不必过度解读。”
  刘亮是个暴性子,摊上女儿的事,更是爆上加爆,当即铁了脸。
  “微臣今日敢把此事在皇上面前挑出来,不图把银子讨回来,也不怕将来穿小鞋,为的就是给小女讨个公道!”
  那态度,俨然慕懿就是害得他女儿毁容的罪魁祸首。
  晋文帝对大臣们的指控,虽有震惊,到底还是护犊子的,便道:
  “此事非同小可,你们说的,朕都听见了,朕会着太子自查,同时请大理寺封爱卿督查,不管怎么样,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皇上都发话了,臣子们自不好再说什么,就退朝了。
  晋文帝用眼神留下了秦慕修和慕懿。
  似有意似无意道,“朕当初同意你们开设医堂,就是因为你们说医堂完全不为盈利,是为了给东秦培养更多的大夫,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慕懿和秦慕修同时跪下,“恕儿臣、微臣疏忽,我们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情况。等下就会回去细细查问所有大夫。”
  “这事要是查不明白,医堂恐怕就不能让你们再办下去了。”
  慕懿斩钉截铁道,“不会查不明白的!”
  晋文帝这才努努下巴,“那就回去查吧。”
  赵锦儿听了此事,亦是大吃一惊。
  旋即,她就言辞肯定地道,“不可能!自打上次跟花镛制定过新规矩,就再没有大夫私自出诊过,更不可能有人会收那么高的诊金去骗人。”
  赵锦儿相信自己的人。
  “那这是怎么一回事?”
  “会不会是有人在冒充医堂的大夫敛财?”慕懿问道。
  “如果那几位大臣所言非虚的话,应该是。”赵锦儿觉得只有这种可能了。
  秦慕修却道,“不尽然,也许,是……”
  “是什么?”
  “记不记得之前开除的那三个人?”
  赵锦儿一怔,“是他们干的?”
  “依那几个大臣所言,他们都是一两个月前主动到医堂来请的大夫,若是外人,不可能混得进来。”
  赵锦儿一听,顿觉有理,“还真有可能!开除那三个人的时候,他们怨气挺大的,当着学生和其他大夫的面儿,就骂我和花镛上纲上线。”
  不过一细想,赵锦儿还是觉得不对劲,“那三个大夫一个是小儿科,两个是伤风科,都是市面上最吃香的大夫。他们离开医堂,就是为了出去赚钱,以他们的本事,又有曾经在医堂教过学生的履历,在京城好好干两年,不见得赚不到这些钱,何必要靠坑蒙拐骗呢?这一锤子买卖做了,将来,可就连京城的大门都不能进了。”
  秦慕修点头,“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那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干?”
  “唯一的可能,便是这么干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慕懿捏紧了拳头,“有人指使他们!”
  秦慕修点头,“ 九成可能。”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这三个人找到。”
  “怕是晚了。若真是受人指使,这几人现在不是已经离京,就是死了。”
  慕懿顿了顿,顿时明白了秦慕修的意思。
  指使他们的人,为的就是通过搞臭医堂来搞臭他这个太子,又怎么会留下人证。
  “那现在该怎么办?”
  “皇上让封商彦督查,那咱们就让封商彦过来做见证,再把那些上当的大臣们一起请来,现场指认。”
  赵锦儿拍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让他们来现场指认,那几个大夫都不在咱们医堂了,自然也就赖不到咱们头上。”
  以郎若怀和刘亮为首,几个“被坑”的大臣跟随封商彦,一同来到了医堂。
  几十个大夫排排站立,让他们指认。
  认了一圈,刘亮火大不已,他不敢跟慕懿发脾气,就捡软柿子捏,冲赵锦儿吼道:
  “当初我们请大夫,确确实实是到你们医堂来请的,现在出事了,你们把人赶走,就跟你们没关系了?我告诉你,这事儿没完!我女儿身上到现在还全部都是红疮,你们行医治病,就是这么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