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治疗的过程看起来风轻云淡,那是因为他的医术已臻化境,其实那些细微的操作,极耗精神,毕竟是百岁老人,鬼医觉得有些累了。
  这些天一直跟在晋文帝身旁伺候的魏连英,赶忙弓着背过来,“神医跟奴婢来!奴婢给您安排!”
  鬼医觑他一眼,知道是宦官,没说什么。
  魏连英将他带到一间极其舒适的厢房里,恭敬中不乏讨好道,“神医,您瞧瞧这里您还满意吗?若不满意,奴婢命人重新收拾。”
  鬼医挥挥手,“很好了。”
  魏连英亲自过去把被角掀开,又端来一盆洗脚水,要伺候鬼医洗脚。
  鬼医被他弄得有点烦,“不需要,老夫现在只想睡觉,你别在老夫跟前晃了,晃得老夫头晕。”
  魏连英咽口口水,欲言又止。
  鬼医瞥他一眼,“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求老夫?”
  魏连英赶紧对着鬼医深深作揖,“老神仙,奴婢斗胆问一句,您是鬼医老人家吗?”
  鬼医咳嗽两声,知道此行是不可能瞒得住身份的,便大方承认道,“怎么了你?是有什么隐疾要找老夫医治吗?”
  见他不否认,魏连英激动得快哭了。
  “您真是鬼医,您真的是鬼医!”
  鬼医被他的模样吓到了,“这是干什么?”
  “奴婢想求您开恩,给奴婢治……”
  “好好好,有什么,等老夫睡一觉起来再说,老夫现在困得眼睛都睁不动了。”
  满怀希望重新变回男人的魏连英,就这么被鬼医无情地推了出去。
  但他丝毫不气馁:这么多年寻而不得的神医,现在近在咫尺,这不是老天爷给他的机会吗?
  一转身,却撞到一个人身上。
  “冯学士这是……”
  “哦,我找神医老人家弄弄我这胳膊。”
  “呀,也是来求医的啊?”魏连英顿时很不快,鬼医只有一个,又要治皇上,又要治他,现在又冒出来个冯学士,是想累死鬼医他老人家吗?
  “嗯。”冯红雪并不知魏连英心里的小九九,只想找鬼医尽快接上他的胳膊。
  他多冤哪!简直就是大冤种!好好地走在路上,胳膊就被卸了。
  现在皇上都救过来了,还不赶紧把他胳膊接上!
  这老头太不讲武德了!
  说着,就想拍门。
  却被魏连英拦住,“人家神医睡觉了,冯学士有什么事,等神医醒了再说。”
  “什么?他睡觉了?我胳膊还没弄好呢,他怎么就能睡觉了!”
  冯红雪自诩也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公子,从来没有这么失态过。
  任凭是谁,胳膊被人卸了,怕也淡定不下来。
  魏连英却如同一条忠诚无比的看门老狗,将冯红雪往外推,“他老人家治皇上,耗费了精力,怎么不能睡觉了?冯学士的胳膊再重要,还能有皇上的龙体重要?别嚷了,让老神医好生歇一会,待会儿醒了,还要去看皇上呢!”
  皇上都搬出来了,冯红雪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能气呼呼的回到殿内找赵锦儿。
  赵锦儿正在跟秦慕修说家里人都被安顿到哪里了,见冯红雪脸上带气、甩着胳膊过来,赶忙道,“相公,咱们这次能进宫来,全是冯学士冒险帮忙,否则,我们根本进不来,更不可能给皇上治病了!多亏了冯学士,要不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的!”
  慕懿并不知鬼医卸了冯红雪的胳膊,他才带人进来,闻言,对冯红雪郑重地拱手道谢,“冯探花立下汗马功劳,待父皇醒来,本宫会如实禀报,父皇定会论功行赏。”
  冯红雪一肚子的抱怨,一时间无从说起。
  晋文帝就在这时候醒过来,朦朦胧胧听到大家说话,虚弱地问道,“鬼医老人家,是冯探花带进来的?”
  第592章 立太子
  冯红雪一愣。
  啥,他带进来的人,是鬼医??
  江湖上大名鼎鼎,人称能与阎王爷抢生死簿的鬼医?
  夭寿哟!
  怪不得他一来,皇上就得救了!
  他低头看了一眼跟自己分家已经半天的胳膊。
  胳膊啊胳膊,你是鬼医老人家拧开的,也算是你的造化。
  还有啥好闹的,等他老人家醒吧。
  赵锦儿见晋文帝醒来,立刻给他号脉。
  越号,心中的自豪之情越发油然而生。
  她的外公,真的太厉害了!
  几个时辰之前,皇上的脉象还是死脉,这会儿,竟然已经向死而生。
  而他的面色,也从蜡黄活泛回来,渐渐带了一点粉白。
  就是那双差点失了神采的眸子,也变得亮晶晶的了。
  不管从哪里看,都是恢复的迹象。
  而晋文帝竟然也开口道,“有小米粥吗?朕又渴又饿,想喝点小米粥。”
  魏连英激动得什么似的,“有有有,小米粥还能没有吗!皇上就是想喝奴婢的血,奴婢也马上放给您。”
  晋文帝有气无力地笑笑,“死性不改,还是那么喜欢拍马屁。”
  魏连英龇牙,“奴婢说的都是真心话!”
  晋文帝懒得再理会他,而是看向赵锦儿,“锦丫头,朕能捡回一条命,都是你的功劳呀。”
  赵锦儿赶忙摆手,“不是不是,是皇上您洪福齐天,老天爷都不敢收您上去做玉皇大帝,想让您在地上多做两百年人皇,带领百姓多过好日子。”
  晋文帝噗嗤一声笑,“你这丫头啊!小嘴儿是抹了蜜吗?”
  一旁的魏连英很郁闷,都是拍马屁,怎么人家的马屁就拍得那么高明?惭愧啊!
  赵锦儿笑着上前,和慕懿一同将晋文帝扶起来,靠在迎枕上坐着,“您躺了那么久,起来坐坐人会舒服点,明儿要是有力气了,最好每天下来走几步,老躺着,腿上容易长血栓。”
  晋文帝点头,“这不消你说的,朕恨不得现在就下地打一套拳。”
  赵锦儿笑道,“那可使不得,您到底还虚着呢,就算活动,也只能做些柔和的活动,激烈的暂且可不敢来。”
  太后和长公主见晋文帝是真的缓过来了,都松了一口气,“真真是天佑我东秦!”
  晋文帝亦动/情道,“这段时间,辛苦母后和长姐了。”
  长公主含泪道,“你能缓过来,我们就是再辛苦也值得。”
  太后抹过眼泪,道,“皇儿啊,你知道母后的,一贯不爱管你前朝的事,趁着今天这殿内没有外人,母后少不得要给你提个谏言。”
  晋文帝正色道,“母后尽管教导。”
  “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日无君,便天下大乱。国亦不可一日无储,无储的朝廷,就像万丈高楼没有根基。经过这一次大难,母后相信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储君,也有心中的选择。”
  晋文帝便明白了,太后这是在劝他立太子。
  其实这不消太后说,他自己也已经在心里盘算了。
  之前,他总觉得三个儿子,谁也不具备成为太子的条件,哪个身上都有缺陷,兼之自己正是龙精虎壮的年纪,就没操心上这个问题。
  可是这一年来,他这身子,连垮两次,每次都是修修补补,修一次管一段时间,这次虽有鬼医出手,可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突发情况会在什么时候来临。
  立太子,势在必行!
  趁着身子扛得住,他还能亲自带着太子习学几年,也能亲自帮太子拉拢人心,再遇到什么,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手忙脚乱了。
  “儿臣知道。”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你既心中有数,哀家也既不多说了,你好生歇着,哀家和你长姐明日再来瞧你。”
  “儿臣慢送母后。”
  太后走后,晋文帝扫了一圈殿中之人。
  没有重臣,都是新人。
  但这些,都是他看好的未来栋梁。
  “太后的话,你们都听见了?”
  众人都低下头。
  “朕生病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平王能够顺利继位登基,接下朕肩上的担子。如今天可怜见,朕捡回一条命,依着鬼医老人家的说法,朕大概还能活几年,所以也无需平王即刻继位,朕想着,就趁这次机会,立平王为太子。”
  慕懿立即跪下,“父皇挺过这关,还有千秋万代,儿臣年幼,不足之处很多,立储之事,还请父皇三思。”
  晋文帝冷睨他一眼,“朕知你孝心,但有才而不担当,表面为贤,实则为无担当!”
  慕懿被训斥得面红耳赤,“儿臣听凭父皇安排。”
  晋文帝不再理会他,而是看向秦慕修、封商彦,“朕对你们俩的要求,和先前所言一样。”
  两人跪下,“请皇上放心,微臣/草民定会尽心辅佐太子!”
  晋文帝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冯红雪、裴枫,“你们都是新科进士,东秦的将来在你们手上,朕希望你们忠心于朕的同时,也尽心辅佐、监督太子,切莫让他走上歪路、错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