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下一刻,秦慕修就接着道,“边境频繁摩擦,东秦将士倒是得到了很好的锤炼,咱们东秦的军队,在七国内称第二,想必无人敢称第一。诸如匈奴这样的国家,也只能搞搞小动作罢了。话说回来,这么高频率的战争,对国库倒真是消耗得很快,我们皇上有意提高周边朝奉国的奉资,使臣来得正好,可以商议商议此事。”
慕懿方才听秦慕修长篇大论,想着老师今日说话怎么水平大降,听到最后一句,差点没当场竖起大拇指。
好一个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还没从得意情绪中抽离的宝木川也目瞪口呆。
打了大半天草稿哭穷,竟是为了明目张胆搞扶桑的钱。
狡猾,太狡猾了!
怪不得整个七国都流传着一句话,“天上九头鸟,地下东秦佬!”
这时候,他要是再吹扶桑国力强盛的牛,可不就是给东秦薅扶桑羊毛的借口?
可若改口示弱,岂不又跟此行目的相悖?
宝木川顿时不敢再小看这寥寥几个年轻人了。
晋文帝真是老狐狸啊!又派来一帮小狐狸,把他往沟里带。
“东秦的国力,在七国自是不容小觑,这是众所周知的。”话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宝木川决定装疯卖傻糊弄过去,“老夫此行,带来十个扶桑的能人异士,故有个不情之请,想与东秦友好地切磋切磋,不知三殿下可愿成全老夫雅意?”
呵,切磋切磋,说得倒是好听。
输了,就可揭过此事,权当没发生过,赢了,就大肆宣传,说赢了东秦,可真会打算盘。
慕懿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使臣请说具体些,切磋是什么意思?”
必须逼这小老儿把话说明白,是摆到国家层面的比试。
宝木川这时候已经完全不敢小觑慕懿半分了,这小子虽年轻,脑子却清楚得很,根本糊弄不了。
只好道,“就是我们扶桑出十个人,东秦也出十个人,一对一地比试十场,胜过一半以上场次的,算胜。”
慕懿故作沉思,“那就是很认真的比试了,对吧?”
宝木川不得不道,“算吧。”
“既是比试,就有惩赏。比赛规矩算是使臣定下了,那这惩赏,就该由东秦说了算。”
宝木川额头渗出冷汗。
好小子!可真是咄咄逼人,步步紧逼!丝毫吃不到他的便宜。
他是带着削减奉资的任务来的,怎么能由东秦来定惩赏!
“这……”
正准备高谈阔论一番,慕懿已经挥挥手,“按理说,惩赏是该由我们东秦制定,但东秦乃礼仪之邦,使臣远道而来,来者是客,这样吧,东秦就再让一局,惩赏也由你们提出,我们只审度合不合理。只要合理,就按你说的办。”
这一套一套,一环一环,既彰显了大国风度,又丝毫没让宝木川讨到便宜。
连慕懿身后那几个年轻臣子,都开始对这个关注甚少的三殿下开始刮目相看,有人已经打起小算盘:那个位子,鹿死谁手,或许还不一定呢。
第559章 用人唯贤
宝木川雄赳赳气昂昂而来,却被个一个刚刚十二岁的小皇子弄得狼狈不堪。
这会子再也不敢托大,老老实实道,“若扶桑胜,东秦需免掉扶桑十年供奉。”
并不出意外,所以慕懿也就神色淡淡,既没吃惊,也没愤怒,只是反问,“输了呢?”
宝木川越发惊讶于这个小皇子的定力和涵养,咽了口口水,并未回答。
输?
他没想过输。
他家历代忠于神武天皇家族,可是如今幕府将军势大,与天皇分庭抗礼,眼看着就要架空天皇取而代之,若天皇再无建树,迟早要被推翻,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这一趟来东秦,他与天皇都是破釜沉舟。
只有赢,没有输!
输了就是万劫不复。
慕懿笑笑,“使臣万里前来,想来疲累,宫中备了薄宴给使臣接风洗尘,使臣先用餐,再回去好生想想,想好了进宫告诉本宫也不迟。”
老师教他的,谁有诉求,谁就处在弱势。
他反正不急。
果然,宝木川当场就急眼了。
“今日就定下来最好。”
慕懿不说话,微笑着看他,仿佛在说,今日能不能定下来,全看你。
宝木川沉默一会,似是做出很大让步,“若我们输了,就免五年?”
慕懿气笑了,“使臣在跟本宫说笑吗?”
身后臣子也跟着嘲讽道,“使臣的算盘也打得太精了,这么比,简直旱涝保收,还不如让你们国君亲自前来求皇上免征算了,比哪门子的试。”
宝木川到底干了这么多年使臣,能屈能伸的本事是有的,也不像之前那般跋扈了,弯着老腰道:
“这几年扶桑境内蝗灾盛行,老百姓保证温饱都成问题,国库不但收不到税,还要不断地往外掏钱赈灾,实在是拿不出奉资。”
这就是耍无赖了,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反正老子没有,随你怎么说。
慕懿也不跟他绕弯子了,严肃道,“这样,东秦接受你们的挑战,你们若是赢了,就按照你说的,给你们免十年朝奉,但若赢的是东秦,扶桑的奉资不但要照旧,还要加两成。如何?”
“这如何使得!这不是要扶桑的命吗!”
“父皇提到使臣时,说你是天皇最倚重的肱骨大臣,想来使臣应当明白,风险与收益对等的道理。扶桑想借比试谋利,就也得接受比试失败付出代价的预期。否则,此事免谈。”
宝木川还想再辩论,慕懿却也要走了,“本宫的功课还未上完,也不能陪使臣了,等会会有宫女太监招待使臣,使臣尽可宾至如归,切不要拘束。”
拿皇子招待他,就已经够气了,现在连皇子都要走,用太监和宫女招待,跟拿着鞋底板对着他的老脸扇有什么区别?
宝木川很想发作,可是背后的实力不允许,只能忍气吞声。
一顿窝囊饭吃下来,也知讨价还价的余地根本没有,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
就跟慕懿服了软。
慕懿借口上学,当天下午没再见他,而是到第二天下午,才命人到客栈给他传信:比试定在后日。
与此同时,慕懿接待使臣的一言一行,已经通过随行臣子和在场宫人,事无巨细地传到了晋文帝耳中。
晋文帝十分满意,捋了捋胡须,大赞,“此子肖朕!此子肖朕!不愧是阮家的后代,他外公平西公阮勇和舅舅阮坤都是极其靠得住的忠臣。想当年阮勇在边疆守关,比其子阮坤更勇猛,是父皇最信任的武将。”
这番话,又辗转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
皇后当即传召大皇子慕佑入宫。
“你父皇这次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子,都没有交给你和老.二,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慕佑垂首,神色晦暗不明,“是儿臣失算。”
“岂止是失算!这次要是让他出了风头,只怕朝局都要跟着变天!”
皇后心烦不已,好不容易把庞家弄倒,以为太子之位非自己儿子莫属了,谁知阮妃那贱婢的儿子又跳出来,还有完没完了!
见母后烦躁,慕佑瓮声瓮气道,“老三尚且年幼,又在外面漂泊许久,按理说,应当废了才是,能成今日之势,依儿子所见,全靠他那个老师秦慕修,听说父皇近来时常考问老三的功课,每次都赞赏有加。这次说是让老三接待使臣,背地里,其实都是那个秦慕修在为老三出谋划策。”
“秦慕修……”
皇后的脑海中,就想起了之前皇上病重时的事,庞丽华想陷害慕懿,计划做得可谓滴水不漏,差点就一举将慕懿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就是那个秦慕修,四两拨千斤地替慕懿化解了。
“我儿,你既有意夺储,就要用人唯贤,这秦慕修是个披着羊皮的老虎,是将老三托举到你父皇面前的人,你大可试试,能不能将他拉拢到咱们的麾下。”
慕佑愣了愣,“拉拢一个小小的学宫先生?”
慕佑嘴上不说,心里却觉得母后疯了。
连个进士都没考取,也不知是哪里来的野路子,也就老三那个小傻瓜把他当个宝,叫他这个高高在上已经封王的中宫去拉拢他,太跌份儿了。
看着儿子不屑的表情,皇后就知他在想什么,不由叹气,“你先下去吧。”
这个儿子,颇有几分贤名在外,但她却清晰地知道他身上有多少短板——
说好听点是傲慢,目光短浅,说难听点,就是胸无点墨,愚蠢!
看不见金子,只能看到刷着黄漆的烂石头。
秦慕修这样的谋士,身边能有一个,顶得上十万大军。
儿子不愿低头去请贤,只有她这个当母后的来了……
舒月庵。
庞贵妃又是一通打砸,“青儿啊青儿,你是你外公和母妃费了多大心血培养大的!结果却让阮氏那贱人的儿子压下一头,你想气死母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