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午饭就在杨蕙兰这边的小厨房开的。
吃完,歇息一会,杨蕙兰提出带赵锦儿去那位手帕交家里玩玩,顺道让她给产妇先看看。
这种事,秦慕修一个男人,跟着实在不像话,便道,“少夫人带锦儿去吧,我自己出去转转,晚上再回来。”
杨蕙兰就喜欢这种有眼色的,笑道,“那敢情好,你回来的时候,到二门找旺儿带你进来。”
夫妻二人这便“分道扬镳”。
因手帕交就住在另一条街上,杨蕙兰和赵锦儿便坐两乘小轿去,没坐马车。
下轿子的时候,赵锦儿发觉才走了不到半盏茶功夫,暗自咂舌,大户人家也太会折腾下人了,这点子路,抬脚就到了,坐轿子还不如自己走。
杨蕙兰哪里知道她在想什么,挽住她手臂,在仆妇簇拥下就往里走。
第123章 凶巴巴的老婆婆
杨蕙兰显然是经常来,轻车熟路不说,这府中的下人对她也很熟悉的样子。
“俞少夫人来了,我们少奶奶正等着您呢!”
赵锦儿轻轻拉了拉杨蕙兰的衣袖,“蕙兰姐,我等会儿怎么称呼这位少奶奶?”
说来惭愧,进门的时候明明看到头顶挂的门匾,奈何这家人的姓氏比较孤僻,她不认得。
杨蕙兰笑道,“她娘家姓潘,闺名叫潘瑜,婆家姓蔺,你叫她潘姐姐也行,叫她蔺少奶奶也行。”
想了想,又道,“还是叫潘姐姐吧,亲热点。”
赵锦儿记在心里,“省得了。”
蔺家是做生药生意的,算跟杨家一样是商户人家,钱财有余,尊贵不足,故而跻身不进鲲鹏街那样的好地段。
且根据东秦律法,普通百姓家的宅子不能建得太高,故而外表没有宁安侯府看起来那么气派。
但,里头的摆设布置,却比年久枯朽的侯府奢华不知几倍。
地是用京城的洛窑砖所铺,一应家具则都是用楠木打造,连花园子里的草木,都是自各地搜罗来的奇花异卉。
赵锦儿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哪里都好看。
潘瑜早等在会客厅,见到两人进来,掐着腰艰难的站起来,冲杨蕙兰笑道,“这就是你那位干妹妹?生得好匀净漂亮!”
杨蕙兰在手帕交面前,很是放松,一脸得意道,“怎么,羡慕?”
潘瑜撇撇嘴,“你的妹妹不就是我的妹妹,有啥好羡慕的。”
“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杨蕙兰哈哈大笑,拉过赵锦儿,“锦丫,快来见过你潘大姐。”
潘瑜瞪她一眼,“你才是大姐!”
“不不不,你比我大两个月呢,你是大姐,我不敢当。”
看着两人斗嘴,赵锦儿便知她们感情一定是好极了,笑着给潘瑜行了个福礼,“潘姐姐好。”
潘瑜笑将她拉到身边,上下打量一番,“好生乖巧的丫头,小兰子说你会接生,真的吗?”
赵锦儿谦虚道,“蕙兰姐生产时,我只不过是歪打正着,比不得有经验的稳婆。”
潘瑜闻言,对她越发另眼相看,“你给我看看,我这胎象如何?”
赵锦儿知她是要考自己,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劳烦潘姐姐伸出左手来。”
潘瑜便露出自己白嫩丰腴的手腕子。
赵锦儿摸上去,捏了一会才道,“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是临产之征。”
潘瑜不置可否,毕竟她的肚子已经挺成这样,只要不瞎都能看出快临产了,况且杨蕙兰十之八.九也告诉过赵锦儿了。
只又问道,“可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赵锦儿大着胆子道,“这个我不能乱说,潘姐姐若能躺下让我摸摸胎位,我才可提意见。”
潘瑜便歪在贵妃榻上,“你摸。”
赵锦儿虽是个怯懦胆小的性子,每到给人看病时,却又极其胆大。
当即就伸手朝潘瑜的肚子摸去。
一番动作之后,皱着眉头道,“潘姐姐孕期是否胃口极好?”
不等潘瑜回答,杨蕙兰已经点头,“那不是一般的好,我每次来看她,她都吃个不住!你是不知道她,从前瘦得像根鱼卡,怀孕后胖了起码三圈吧。”
潘瑜颇为不好意思,“这也不能怪我呀,自打怀孕,我家婆母每日像喂猪一样,往我这里送吃的,还派人看着我吃,吃不完,她就要来念经。怎么,有问题吗?”
潘瑜的婆母蔺太太,其实早就做过奶奶了,但孙辈目前全是女孩,是以对潘瑜腹中这一胎,极其期待,孕期也是想尽法子的给她补。
赵锦儿沉吟道,“目前看来,胎头已经入盆,是不错的胎位,只是,胎儿过大,生产时,潘姐姐怕是要吃点亏。”
临盆在即,潘瑜本就有点害怕,被赵锦儿这么一说,脸都白了。
“不会像小兰子那样吧?”
“呸呸呸!”杨蕙兰连忙道,“不会不会,我那是特殊情况,你肯定会顺利生产的。”
赵锦儿没答话,而是用双手又量了量潘瑜的胯宽,神色越发凝重。
“潘姐姐从前是个纤瘦的身段,骨盆很窄,应该在孕期好好控制饮食的,胎儿太大,难过产道,母子都得受罪。”
就在这时,一个铿锵尖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不吃,孩子怎么长?”
抬头一看,一个身材精干、面带威严的中年妇人,在一众丫鬟仆妇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其中两个丫鬟,好巧不巧,正抱着食盒。
来人正是潘瑜的婆母,蔺家主母,蔺太太。
杨蕙兰连忙起身,“蔺太太。”
蔺太太对杨蕙兰点点头,神色却是淡淡的,“俞少夫人来了啊。”
说着,就让那两个丫鬟把食盒摆到潘瑜面前,“知道你最喜欢月满江的桂花糕和蜜.桃酥,特地让人去买的,尝尝。”
潘瑜看着食盒,咽口口水。
左右为难,不知该吃还是不吃。
蔺太太便道,“我年轻时比你还瘦,刷刷生了四个孩子,各个都又白又胖,没见哪个受罪了!莫要听人危言耸听。”
蔺太太此言一出,杨蕙兰便知她听到方才赵锦儿的话了,尴尬不已,碍着她是长辈,又不好说什么。
赵锦儿就更不敢说话了,缩到杨蕙兰身后。
蔺太太身后还跟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婆子,正是她给潘瑜寻来的金牌稳婆,周稳婆。
“这是周稳婆,整个泉州郡最好的稳婆,你安安心心待产就好,别整天想乱七八糟的,生孩子而已,哪个女人不在这条道上走几遭,一回生二回熟,多生两个就习惯了。”
周媒婆也笑道,“少奶奶您放心,我十几岁就跟着老娘走街串巷的给人接生,如今都快六十岁了,经我手出生的孩子,成百上千,什么样的状况我都见过,您放一百二十个心,该吃吃,该喝喝,肯定给您把小少爷平平安安的接生下来。”
蔺太太冷哼一声,斜睨赵锦儿一眼,又对潘瑜若有似无道:
“你这孩子也真是,周稳婆几十年的经验在这里,你不信,不知哪儿来的阿猫阿狗,你倒是信得很。”
人毕竟是杨蕙兰带过来的,被蔺太太这么数落,杨蕙兰脸上也不大挂得住。
便道,“家里还有些事,我们就先回了。”
第124章 着实相像
蔺太太这才堆出一个毫无温度的笑,“俞少夫人不留下用晚饭吗?”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谁还想留下用晚饭……
杨蕙兰也挤出一个假惺惺的笑,“轩哥儿这几天不舒服呢,就不留了,等瑜儿生了,我再来看她。”
蔺太太本就是虚留,立即吩咐下人道,“好生送着俞少夫人。”
自打这蔺太太进门,潘瑜就像一只小白.兔,一句话都没敢多说。
只是递了个无奈的眼神给杨蕙兰。
杨蕙兰回了个“我懂”的眼神给她,便带赵锦儿离开了。
出了蔺府大门,赵锦儿才道,“潘姐姐的婆母好凶啊!”
神情中充满同情。
不料杨蕙兰却道,“蔺家上下的生意,全靠这老太太把持着,她不凶些也难管住几百号人。”
赵锦儿听着杨蕙兰的意思,倒不像是厌恶蔺太太的样子,不由有些奇怪。
手帕交有个这么强势的婆婆,蕙兰姐咋还替人家说上话了?
见赵锦儿疑惑,杨蕙兰语重心长道,“你呀,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不懂哩。这世界上的坏人,并不都是凶神恶煞的,好人呢,也并不都是慈眉善目的。路遥知马力,日久才能见人心,不可以貌取人。”
赵锦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
再说秦慕修离开宁安侯府,独自在街上转了转。
经过一个货郎挑的时候,听见货郎叫卖,“珠花,手工穿制的漂亮珠花,大姑娘小媳妇的都喜欢的珠花!公子,要不要给夫人买一串?戴上可漂亮了呢!”
想到赵锦儿白净的小脸儿,乌黑的长发,秦慕修便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