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虽然俩人的身世和成长背景截然不同,但是不影响俩人成了好朋友。
1949年,嘉城解放的那一天,嘉城医院住进来一批受伤的士兵,其中就有男主韩景阳和严宁安后来的丈夫徐立诚。
这两对夫妻都是经过组织介绍结合的。
男主韩景阳这时候27岁,是个团长。徐立诚是他的下属,25岁,营长。
乔清霞和严宁安是同事,也是朋友。韩景阳和徐立诚也是关系很铁的亲密战友,在战场上可以交付后背的交情。
成亲之后,俩家也一直住的很近,都住在旧政府高官逃离之后留下来的空宅子里,后来更是住进了同一个大院。
韩景阳和乔清霞三年抱俩五年抱仨,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可是严宁安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她在婚后第三年的时候做了检查,因为子宫发育不良,她无法生育。
得到这个检查结果,严宁安痛苦不堪,主动提出了离婚。这个时候的人信奉多子多福,没有孩子是天大的事,而且徐立诚喜欢孩子,新婚夜就把孩子的名字给起好了。
但是他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觉得离婚对女人伤害很大,而且,严宁安是他主动追求来的,是他请组织做媒介绍的,他不能放弃她。
所以,徐立诚拒绝了严宁安的离婚提议,并且保证以后不再提孩子的事。他确实没再跟严宁安提过,但是他跟别人提了。
1956年,乔清霞怀上了她的第五个孩子。在她怀孕期间,有一次,韩景阳和徐立诚俩人一起喝酒,酒喝多了就开始胡咧咧,说到人生憾事,徐立诚说他最遗憾的就是这辈子不能有自己的孩子,韩景阳一拍胸脯,“等我媳妇生了,这个孩子就送给你们两口子。”
这本是酒后胡言,酒醒了不作数就完了。但是没想到,酒醒了以后,韩景阳他较上真了,觉得哪怕是酒后之言,也应该言而有信。
当时乔清霞怀着孕,他没说,等人家孩子出生了,正高兴呢,他说要把小儿子送人。把乔清霞气坏了。
考虑到妻子的心情和身体,韩景阳跟徐立诚说:“孩子先在母亲身边养一阵,过一阵子再送给他。”
徐立诚听到这话都惊呆了,“咱们当时都是说胡话的,孩子又不是物件,怎么能随便送人呢。你可别再说了,你这么做,太伤嫂子的心了。”
韩景阳的大男子主义上来,谁说都不听,为此,乔清霞跟他天天吵架,夫妻关系降至冰点。
原本,乔清霞的身体很棒,又很年轻,只生五个孩子根本打不住,但是这件事情发生后,她一气之下做了绝育手术,以后就没再生了。
万幸她还保持了理智,没有迁怒徐立诚夫妻俩。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徐立诚和严宁安也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严宁安,什么也不敢说。
虽然这事她毫不知情,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她不能生。
她再一次提出离婚,徐立诚还是不同意。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徐立诚和韩宁安都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1959年,乳名小五、大名韩东野的小男孩还是被送到了徐家。
韩景阳跟徐立诚和严宁安说,他已经做通了乔清霞的工作,这事她不反对了。
事情闹到这一步,徐立诚和严宁安要是不收这个孩子,似乎也说不过去了。
所以,俩人收下了这个孩子,并且承诺,孩子只是养在他们身边,韩景阳和乔清霞依旧是他的亲生父母,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严宁安和徐立诚认认真真的抚养这个孩子,俩人都有工作,收入不错,没有负担,尽最大努力给了这个孩子最好的生活。
甚至单从物质条件上来讲,他比他的哥哥姐姐们生活还要更加优越。
两家人住的近,严宁安和徐立诚也从未对这个已经改名为徐东野的孩子隐瞒过什么,他也经常回韩家玩,韩景阳和乔清霞几乎天天能见到他。
运动来临的时候,因为乔清霞的家世——乔家人在建国后都出国了,国内只剩下了乔清霞——韩家因此受到波及,韩景阳和乔清霞都被停止工作隔离审查,后来又被下放到偏远地区的工厂去劳动。
他们带走了四个孩子,除了徐东野。
分别的时候,乔清霞哭的肝肠寸断,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小儿子再见面。
在他们下放的这几年里,严宁安和徐立诚尽心尽力的抚养徐东野,还让他每个月给亲生父母写信,给他们寄东西,哪怕山水阻隔,形势紧张,也没有中断了徐东野和亲生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1974年,徐东野高中毕业,这一年,他17岁。
也是在这一年,韩景阳和乔清霞结束下放回到了嘉城,见到了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徐东野。
乔清霞请求徐立诚和严宁安,让孩子改回韩姓,小儿子不能随他的亲生父亲姓韩,一直是乔清霞的心病。
“就算他不姓徐了,以后也还是你们的孩子。”
徐立诚和严宁安都同意了。这些年,他们俩背负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其实徐东野的心里也不好受。小的时候,他曾经以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在严宁安的耐心解释和抚慰下,他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母亲非常爱他;他也曾经对严宁安和徐立诚有过埋怨,觉得要不是因为他们俩,他不会从小就离开亲生父母。虽然养父母对他也很好,但心里总是有点别扭。
孩子的这些想法,严宁安和徐立诚都知道,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对他好。
知道母亲让他改回韩姓,徐东野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或许在他看来,这就是让一切都回到正轨。之前别别扭扭的情况,终于全部理顺了。
严宁安和徐立诚在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也难免感到失落。
最失落的就是严宁安,她为自己难过,也为丈夫难过。
这件事之后,严宁安本来就不算好的身体一落千丈,没几年就病逝了。徐立诚也不长寿,在严宁安死后又活了十多年,也病逝了。
送养孩子事件是男女主感情之路上遭遇的最大危机,俩人因此闹到差点离婚。
这件事也是男主受到读者谴责最多的地方,因为他一点也不知道尊重妻子和孩子。
同样受到读者谴责的,还有严宁安和徐立诚。
【他们俩要是不想要,拒绝就好了呀。人家还能硬把孩子塞给他们不成?说到底还是这俩人的思想有问题。他们本来就想要。嘴上说不要,心里很诚实,简直是又当又立。】
严宁安死后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书中世界,也看到了读者们对这件事的评论,别说,连她自己都觉得读者说的多多少少是有点道理的。
所以,她用全部功德许愿:重来一次,坚决不再养别人的孩子了。她就算不能生,也要理直气壮的活着,不再为孩子的事情操一点心。
第318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2)
———☆———
1949年6月,嘉城。
整个城市乱糟糟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惶恐的气氛。
哪怕宣传单撒的到处都是,上面写着“人民军队为人民”、“人民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样的宣传语,哪怕即将进城的部队领导已经通过民主人士约见了嘉城的一些有头有脸的人,让他们放心,一切照旧,也依然安抚不了民众的忐忑不安。
不少人蠢蠢欲动,准备离开这里,去陌生的城市和国度讨生活。
但大多数人只能压制着心里的不安,继续像往常一样该干嘛干嘛。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宁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是大部队正式入城的前一天。
嘉城医院已经提前被接管,一部分受伤的军官和士兵被转移到这里进行救治。
原主已经连轴转了24个小时,整个人都木了。
宁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辞职。
原主的丈夫徐立诚已经住进了嘉城医院,她可不想被他看上,再被组织介绍给他当对象。徐立诚对原主是有感情的,但是他想要自己的孩子也是真的,原主在这件事情上对他始终心怀愧疚。
既然如此,她就不耽误他了,祝他这辈子儿孙满堂吧。
院领导办公室。
“什么?你要辞职?小严同志,是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医院的新任领导笑眯眯的问她,“要是有什么困难,你说出来,组织上想办法帮你解决。”
现在各行各业都是缺人的时候,医院里的人手也不够用,小严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专业技巧也非常不错,领导还是想尽可能把人留下。
其实宁安直接走人也可以,但是她做事情还是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辞而别不是个好习惯。当然了,迫不得已的时候,该走还是得走,遵守规则,灵活变通。
“没有困难。我之前虽然受过短暂的专业训练,但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觉得有所欠缺,所以,我想去进修一下,以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