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但是,似乎想得有一点点偏。
  宁安联系了贾厂长,婉拒了纺织厂的工作。
  “你这是找到新工作了?”
  “嗯,去妇联。”
  贾厂长想了想,说道:“纺织厂这个名额是你的,就是你的,你不要,你就转给别人吧。咳,现在转让一个工作的费用不低。”
  宁安:“……”
  她试探着问道:“您看谁合适,直接转给她?”
  贾厂长觉得她可能暂时不愿意回纺织厂,就答应了。
  “你要转多少?”
  “您看着办吧。谢谢您!”
  这个工作给她带来了800块钱,是个很合理的价格,钱是贾厂长亲自送来的,看着已经脱胎换骨的宁安,贾厂长也很欣慰。
  “在妇联好好干,有什么困难还是可以来找我。我们厂也有妇女干部,一定配合你们开展工作。”
  “嗯。谢谢。”
  宁安真诚道谢,贾厂长和她非亲非故,做到这一步十分难得。
  然后,宁安进了平南县妇联,成了里面的一名小干事。
  她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67年县妇联组织瘫痪,现在正处于重建阶段。
  刚刚召开过一届全县妇女代表大会,接下来就要重建整个妇联系统,各公社要配备专职的妇女干部,全县14个公社109个大队要建立妇女委员会,各大队下面的生产队也要建立妇女领导小组或者配备妇女队长。
  要鼓励女性更多的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妇女干部,组织妇女突击队、娘子军、铁姑娘队等等。
  她们平南县妇联,包括刚入职的宁安在内,一共才11个人。
  处理家庭矛盾,保护受伤害的女同志,这是各级妇女工作者的任务,但还真的不太用得上县妇联的人,关键是她们真的忙不过来呀!
  宁安年纪小,长得好看,唐菁茹和其他几位同志都不太放心让她出外勤下乡去指导工作,老乡们大都淳朴,但坏人也有不少,还是别让孩子去冒险。
  又因为她写画俱佳,便经过妇联开会讨论,让宁安画一些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妇女能顶半边天、计划生育主题的宣传画,到时候拿给各级妇联去参考,让他们在各个生产队开展宣传。
  宁安接受了这个任务,不但画宣传画,还额外画了一些连环画,讲述了几个被压迫的妇女同志如何反抗压迫重获新生的故事。
  一方面是宣传《宪法》和《婚姻法》,以及国家的妇女政策。
  国家建立之后,男女平等原则在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宪法中都有明确体现。
  1954年,第一部 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是给大家提供维权思路。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该如何反抗压迫?很多受害女性都不清楚,宁安就是要通过这些连环画给她们指条明路。
  唐菁茹看到这些连环画后拍案叫好,赏心悦目,又非常有故事性,她立刻到县委去汇报工作,请求批量印刷,然后再组织人到各个大队去宣讲。
  平南县没有出版社,也没有自己的报社,但是印刷厂还是有一个的,不然很多工作没法开展。
  县委书记看了看宁安的连环画,跟唐菁茹说:“干嘛在咱们县里印啊?你去找市妇联,让她们找市里的出版社,能正式出版,印刷不花钱,影响还扩大了。”
  唐菁茹:“……”
  第117章
  被重生女主炮灰的小知青(15)
  走出县委书记办公室,抬头看了看湛蓝的天空,唐菁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格局打开,这个世界在她的眼中就完全不一样了。
  回到妇联办公室,她跟大家通报了县委书记的决定,所有人都很高兴。
  既然话说到这儿了,宁安怂恿道:“我们可以编写一套丛书,一是广大妇女同志受压迫的历史,二是这些年我们妇联开展的工作,三是妇女觉醒的成果,四是妇女运动的未来展望。这个展望不一定是咱们的,可以是广大妇女同志自己的想法。”
  “咱们妇联除了我这个新手之外,大家都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见证过很多真实的事情,这些东西如果不记录下来,以后就会慢慢被人遗忘。记下来,就是妇女解放史的一部分,后人要研究妇女解放运动,肯定离不开咱们这套书。”
  唐菁茹觉得自己今天受的启发有点大。
  一位同事问道:“咱们也可以编书?”
  编书那不是文化人才能干的事吗?她们妇联学历最高的也就是高中毕业,一个唐主任,再加一个宁安,别人有的初中有的小学,还有的只上过扫盲班。
  干实事她们可以,写书,她们不行啊!
  宁安信心满满:“当然可以!我们深入一线工作,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就应该把真实情况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她搓了搓手:“我知道大家都很忙,为了让咱们女同胞都能过上有尊严的好日子,大家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连自己家的事都顾不上管,实在是太辛苦了。那什么,大家口述,我来记录。你们觉得怎么样?”
  口述史搞起来。
  唐菁茹一锤定音:“就这么办。就算写出来没法正式出版,那也是咱们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以后来妇联工作的人都能看一看,妇女地位是怎么变化的,也能看看咱们这些老同志早期是怎么工作的。”
  大家都表示同意。
  自己的努力能被更多人看到,这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情。
  宁安就发现,自从这个【平南县妇女解放运动史】项目开展起来以后,大家工作比以前更拼了,做事情也会考虑更多,担心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败笔。
  某种程度上,宁安是有点喜欢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女性地位是“顶半边天”,是“铁姑娘”,干好工作才是第一要务,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女同志,而对于她们的表彰和奖励,是“平步青云”,是让她们更优秀、更有力量。
  尽管真实的情况远不能如人意,受封建残余思想压迫的女性还有很多很多,但大方向上没有问题。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拐弯的呢?
  唐菁茹的市妇联之行非常顺利,那边看到这几本连环画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她们就需要这个!
  市妇联还打算向省妇联汇报,要把这几本连环画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老唐激动不已,越发干劲十足!
  宁安这边的口述史整理也非常顺利,不光妇联的同志跟她讲工作经历,身边也有一些女同志听说她在忙这个,没事就来找她聊天,跟她讲讲自己的经历,讲讲身边其他女同志的经历。
  宁安每天都被大家饱满的情绪包围。
  忙工作之余,她也没忘记关注女主那边的情况。
  宁安来的时候,李秋华和齐爱军已经订婚,半个月后,张伟下乡。
  村民们围观新知青的时候,李秋华对张伟一见钟情。
  她的眼神是那么的热烈,又贴了“显眼包”,以至于很多人都有所察觉,齐寡妇的脸都黑了。
  为了和未来婆婆打好关系,李秋华干活都和齐寡妇挨着。
  更离谱的是,在来的车上觉醒了第二世记忆的张伟和她遥遥相望,眼中有泪光闪烁,嘴巴却坚强的笑着,看的大家都懵圈了。
  有人问李秋华:“你认识这个新来的知青?”
  李秋华的目光还在追随着张伟,张伟的眼睛也一直盯着李秋华,俩人目光交流、缠绵悱恻,仿佛全世界都虚化了,只有他们俩是真实的。
  那人问了一遍,见李秋华一直没有反应,便扭头看了看齐寡妇。
  好家伙,不光脸黑了,眼睛都快冒火了!
  李秋华的眼神这么明显,她们要是看不出来那就白活了。
  造孽哟,齐寡妇自诩聪明能干,看人贼准,怎么就给儿子订了这么个媳妇呢。好家伙,儿子还没回来呢,对象就要被别人勾走了。看这样子,魂儿都快没了。
  宁安问小桔子:“之前两世他们相遇也是这样?”
  不能够吧,如果是这样,齐寡妇应该早就看出来了,不用等到李秋华退亲,齐寡妇就能把亲事给退了。
  小桔子说:“不是,之前是李秋华一厢情愿,张伟是没有回应的,而且,那时候李秋华没贴显眼包,大家看看知青就回头接着干活了,没怎么注意到她。”
  显眼包的威力不容小觑!不光能让人关注到她,还能根据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反应来分析她的心路历程,各个都能化身微表情专家。
  李秋华还沉浸在被丘比特之箭射中的情绪里无法自拔,齐寡妇大吼一声:“李秋华!你这是在干什么?你不要忘了,你是有对象的人,你和我儿子已经正式订亲了!你这会盯着别的男人看是什么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