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宁安家的猪被定为一等猪,重168斤,卖了90块七毛二,是村里最贵的一只猪。如果被定为六等猪,那就只能卖五六十块了。
食品站收猪除了给钱还会给一些布票、肉票、油票。总体来讲还是很不错的,没让老百姓吃亏。有的人家要是勤快点,多打点猪草,多养一头猪,就能多挣点钱,是农村除了工分之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过年那几天,是整个村庄最热闹、最幸福的时候。大过年的,哭是不吉利的,吵是不吉利的,打架更是不吉利的,每个人都尽力控制着自己的脾气。就连那些平日里经常吵架、打架的人家,都进入了休战期,生怕把福气给吵没了,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至于过年期间积攒的矛盾和郁气该怎么办?过完年一开工,村里准得有好几家爆发家庭大战!大队长、治保主任、妇女主任都要亲自上门去调解的那种!
春节,对于江学工和宁安来说,“意义非凡”,作为光荣的工人阶级,他们变得更忙了!煤矿要加班加点的保生产,供销社要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保障春节期间的物资供应,这俩岗位都不放假。
宁安还被临时征调到门市来帮忙,买东西的人太多了,售货员忙不过来。别说她了,就连主任和副主任都出来帮着卖货了。整个供销社门市乌央乌央的全是人。
知青们也来买东西,就连李长卫都来了。虽然李长玲不给他寄钱了,但是他已经干了三个月的活,生产队按照工分分粮分钱,他还是拿到了二十多块。
宁安注意到,这人休息了几天,缓过点劲来了,把自己好好收拾了一番,恢复了点精气神,而且,他挤到了宁安负责的糖果区。
宁安看见他,就知道他没憋什么好心思。
“江同志,你好。我要半斤奶糖。”
“七毛五。”
宁安一边称重一边说道。
今年春节物资供应还可以,不要票的东西来了不少。
他们供销社竟然还来了一批一毛钱一斤的墨斗鱼!
安德市不靠海,老百姓不怎么认识海鲜,并不知道这玩意该怎么吃,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买,好歹是肉,价格比粗粮就贵了一分钱,哪怕买回去随便煮煮呢,应该也比粗粮好吃吧?
李长卫数出七毛五分钱交给宁安,又笑着说道:“江同志,你是二道沟人吧,我是京城来的,在二道沟当知青,咱们也算是老乡了。”
要不是知道他的底细,真的容易被这家伙的表象欺骗。当他想要讨好一个人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气质可以说是相当有亲和力了。不怪原主没心眼,怪坏人太狡诈!
表面上笑得春风和煦,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的眼底一片冷漠。
狗东西!这是看上她的钱了,连她姓江都打听好了!比剧情里还要提前了不少。原剧情里,直到71年麦收之后,他才受不了生活的苦,选择像现实低头。
这辈子,竟然提前了那么久!
看来穷困真的能更快的击垮一个人本就不怎么坚强的意志!
宁安瞥了他一眼,说道:“二道沟的知青,我知道啊,当时整个大队贴满了大字报,我去看过的,我记得京城来的知青就只有一位,还是全家……”
下放的!
李长卫没等她说出最后三个字,挤出人群就跑了。
后面来买东西的群众问:“全家怎么了?”
宁安并不想表现的像个大嘴巴,便转移了话题:“同志,来点啥?”
“来一斤水果糖。”
“一块一毛二。”
这位同志没有追问。
她并不是个好事的,或者说,她知道,人家售货员忙着呢,没工夫和她聊这些。但是没关系,既然是全村贴了大字报,她出去打听打听就好了。哪个村的知青被贴了大字报,那还不是一打听一个准?
李长卫试探了一下宁安的态度,然后就立刻缩了回去。这人挺会审时度势的,看出宁安不是个轻易能被忽悠的人,也就放弃了。
上河工结束之后,吃够了苦头的李长卫决定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他在二道沟寻摸了一圈,精心挑选,选中了宁安。独生女,父母都和气,人也单纯好拿捏,这要是结了婚,他有信心把整个江家都攥在自己手上。
只是没想到,他看走眼了。这个人是单纯不假,但却是一个二愣子,说话一点不知道委婉,不知道给人留面子,什么事都往外秃噜。
那他就不能选她了。他想找个人结婚,是为了过好日子,不是真的想把自己搭进去。
第18章
70被抛弃的原配(17)
而且,短时间内,他也没精力再算计宁安了。
当天他落荒而逃,拼命往外挤,明明人群那么密,别人想弯腰都费劲,他却莫名跌倒,还被汹涌的人群踩了几脚。
好不容易爬起来了,往回走的路上又摔了一跤,这回,他清晰的听见了骨头断裂的声音,幸亏大过年的,这条路人来人往,他出声求助,群众们就帮了他一把,有人去离的最近的生产队借来了板车,拉着他去了公社卫生院,一检查,小腿骨折了。
公社卫生院处理不了,又把他送到了县医院。
这个年,李长卫是在县医院过的。他预计要支撑他一整年的日常花销的二十块钱,住了几天院就全造光了。
宁安听小桔子说起这事的时候直接笑眯了眼睛,想算计她,活该承受桔子大人的报应。
她可能是时空局最幸运的员工了,匹配给她的系统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和她配合默契不说,完全不关注任务进度,就一心守护她的安全,让她在小世界里吃不了一点亏。
当然了,这可能也是她原来在女配扮演部门总是失利的重要原因。明明书里写,“女配有点天赋”,小桔子总是跟她说“女配非常有天赋”,以至于她经常表现过头。而她每次向小桔子询问任务进度的时候,它总是说,“好着呢,安安,一切都很顺利”。
每次她看着女主在她身后拼命追赶,感觉于心不忍想要放水的时候,小桔子总是说:“不能这么做,放水就凸显不出女主坚韧不拔的精神了。咱们一起给她加油!”
然后,一人一统在前头跑着,不时回头鼓励一下女主,让她继续拼搏永攀巅峰。
宁安觉得,小桔子的核心代码里可能被植入了什么“护崽意识”,它并不愿意宁安被女主超越,不愿意宁安因此而失意难过,哪怕是演出来的,也不行。
看着男主的落寞和落魄,宁安过了个开心年。
说是不放假,但是除夕下午和初一,供销社关门,所有员工还是可以休息一天半。
宁安回到家就给妈妈帮忙。她和赵凤霞一起包饺子,江学工负责贴春联、接祖先。至于其他年货和供品,赵凤霞早都准备好了,除夕下午现弄是来不及的。
这个时候,虽然很多传统活动都停了,但那只是明面上。私下里,大家还是会悄悄的去接祖先,还是会祭灶神、门神,祭天地。
还是会祈愿神秘力量能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宁安家里的祭拜活动都是爸妈在做,她依然被当成小孩子,不需要参与这些事情。
初一,是本家本村互相拜年的时间。这个习俗也依然存在。
江学工比较亲近的长辈就剩了一个老婶子,别的都没了。
吃过早饭,一家人就先去给这位长辈拜了年。拜年的话术也是固定的。
“婶子,给您拜年啦。您过年过得挺好啊?”
“挺好挺好,你们也都挺好的吧?”
“挺好。”
大过年的,大家都捡好听的说,互相问候着、恭维着,聊几句就撤。
然后,江学工和赵凤霞就去给村里其他的稍微远一点的长辈拜年,都是没出五服的,出了的就不去了。拜完了他们就赶紧回家,等着小辈们去给自己拜年。
宁安和本家的弟妹们一起去拜年。同辈的一起走,反正比他们长辈的都要拜一遍,拜着拜着还能拜回自己家呢。
在他们这儿,结婚是成人和孩子的分水岭,结了婚就是大人,没结婚的就是小孩。宁安腊月的时候已经满19周岁,虚岁都21了,因为没结婚,也算小孩子。和一群比她还小的小朋友一起去拜年。
都是未婚的,说话做事都还不是那么放肆,说到相亲、谈对象的话题,还会害羞脸红。宁安和他们相处的不错。也知道了,过完年,有的妹妹就要嫁人,有的弟弟就要娶媳妇了。
他们期期艾艾的问宁安:“安安姐,供销社如果有红布,你能帮我们留点吗?你放心,我妈给我攒布票了。”
宁安笑道:“没问题,要是来了红布,我马上就告诉你们,给你们留一两天没事,时间长了也不行。”
“你告诉我们,我们马上就去买,不会让你为难的。”
没有人问宁安啥时候结婚,弟弟妹妹们不好意思开口,大人们不会在大过年的时候扫兴。再说了,就算问,他们也是私下里问江学工和赵凤霞,不可能直接问宁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