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太太思念远在深宫的女儿,每当想起她便忍不住落泪。宋嬷嬷了解这一点,总是耐心地回答老太太关于她女儿在宫里这些年的情况。久而久之,宋嬷嬷在老太太面前的地位逐渐升高,不仅是由于她对过去事情的记忆,更因为她能带给老太太一丝慰藉。
  “老太太。”宋嬷嬷跟着折桂进来,恭敬道。
  “坐吧。”老太太笑笑,眼神中透露出些许温和。
  两人聊了一会闲话,气氛显得轻松又带着几分沉重。终于,老太太问道:“你看洛丫头是个怎么样的?”
  宋嬷嬷想了想,谨慎地措辞:“不瞒老太太,我瞧着二小姐到是个懂规矩的,不像她那个母亲。”
  “你错了,那丫头性子像她母亲,倔得很。”老太太叹口气,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慨:“当年她母亲若不是性子太倔,也不会和成儿离了心,最后犯下大错。但愿她是个能想明白的,莫要步上她母亲的后尘。”
  “老太太说的是。”宋嬷嬷再次沉吟了一下,语气变得略带忧愁:“只是当年她母亲出事后,二小姐与大少爷和老爷也是做了滴血验亲的,可老爷还是狠心,将他们兄妹二人一个送去了庄子上,一个送去了军队里。人的天性都是会捧高踩低的,我估摸着二小姐这些年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且不说别的,二小姐这女子家该会的,这些年都在庄子上磨尽了,日后若是议亲,怕是难议上好人家。”
  说到这里,宋嬷嬷露出一丝笑容:“二小姐说到底,也是我们侯府的嫡女,将来若是能嫁得好,也给我们侯府长脸,老太太您说是不是?”
  “你说的是个道理。”老太太轻轻抿了一口茶:“那便劳你费心,多多教导那丫头,不必理会刘氏说了些什么,若是真的有事,直接来寿和院找我便是。”
  “是,听老太太的。”宋嬷嬷笑道:“老太太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看的出来,老太太心里还是在意二小姐的。”
  宋嬷嬷在宫中生活多年,最擅长察言观色,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都是我的孙女,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老太太轻声道:“下次娘娘若再召见,让洛丫头也跟着一块去吧,孩子大了,总该出去见见世面,也不要一天总是窝在院子里。”
  与此同时,相比起寿和院的静谧,绮揽院内却充满了另一番景象。刘夫人依坐在软榻上,斐然在一旁替她捏着腿,冯姨娘则恭敬地坐在下面。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外界隔绝,只留下属于她们的小世界,然而这个小世界中暗流涌动,充满了算计和权谋。
  “胭脂,今日潇湘居情况如何?”刘夫人问道,她的声音平静,但眼神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回夫人的话。”胭脂有些害怕地看着刘夫人,声音微微颤抖:“奴婢按照夫人的话特意去潇湘居看了,只是宋嬷嬷的脸色看起来与平日里并无差别。”
  胭脂停顿片刻,又小心翼翼地说:“而且奴婢听寿和院的人说,宋嬷嬷还在老夫人面前夸二小姐懂事。”
  听到这话,刘夫人的脸色并未明显变化,只是默默喝了口茶,仿佛在思考什么。一旁的冯姨娘察觉到刘夫人的情绪波动,立即插话说道:“行了,你下去吧,我与夫人有话要说。”
  “是。”胭脂如释重负般应了一声,迅速退了出去。
  “夫人莫急。”冯姨娘温柔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那黎洛不过一个丫头片子罢了,夫人要收拾她,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依妾身看,眼下就有个好机会。”
  “你是说姚氏腹中的那个孩子?”
  “正是,”冯姨娘继续道:“想那黎洛的母亲当年干了那么恬不知耻的事,如今她的女儿心狠手辣,残害自己的兄弟姐妹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她一边说着,一边密切观察着刘夫人的反应,待看到刘夫人有所松动,便起身走到她面前,凑近耳边低声细语,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只见刘夫人笑了笑,点头表示赞同:“那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吧,务必办妥了,不要留下任何痕
  迹。”
  “是,夫人放心。”冯姨娘应承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行了,你也别在这站着了,最近谦儿总吵着说要见你,正好今个你去看看他吧。”
  听到这话,冯姨娘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几乎就要当场飞奔而去。“是,妾身多谢夫人。”
  “斐然,带冯姨娘过去。”
  “是。”
  等冯姨娘离开后,刘夫人转头对旁边的张妈妈吩咐道:“我记得前些日子老爷送了我一对坠子,你去找出来,给琪儿和迎春院那边送过去。”
  张妈妈是刘夫人的陪嫁丫鬟,也是她的心腹之一。一听这话,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连忙回应道:“是。”
  “还有,这些日子盯着琪儿好好练舞,太子大婚在即,万不能出了什么意外。”
  “是,奴婢记着了。”
  而在迎春院内,黎洛刚刚用完晚膳,就收到了刘夫人送来的一对精致坠子。这对坠子不仅象征着某种特殊的联系,更暗示着黎府内部错综复杂的势力划分。黎洛的父亲黎明成有一位原配夫人,一位继室夫人,以及整整十二个小妾。尽管如此,黎洛并没有很多兄弟姐妹,算来算去,她们大房的子女和二房的竟然差不多。这中间唯一的原因,恐怕就是二房有一位贤良的夫人吧。
  按理来说,妾室的孩子出生之后,都是要送到正室身边抚养的,就好比黎洛二叔家的孩子,都是在汪夫人身边长大的。但在黎洛家里,情况却有所不同。刘夫人不愿意管这些妾生的孩子,因此黎嫣和黎娇是跟着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起生活的,唯有黎君谦被养在刘夫人身边。这一点黎洛也能理解,毕竟刘夫人自己没有儿子,如果黎贽将来真的无法回到侯府,那这爵位自然就会落到黎君谦身上。这样的安排既保护了刘夫人的地位,也为她未来可能面临的局势做足了准备。
  “姑娘,奴婢听绛萍姐姐她们说,夫人这些年一直在不停地找大夫调理身子,药也一直断断续续地吃着,甚至之前还请娘娘从宫中找了太医,可见夫人多么渴望再生个孩子。”小陶说道。
  雪雁的声音带着一丝讽刺,“她这般执着于生个少爷,恐怕也是怕将来那黎君谦不受她控制,再有像她那般心思歹毒之人害她,她没了靠山。”
  黎洛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世上无论什么事,强求都不好。她这般心急,反而容易没结果。”
  “少主说的是。”雪雁点了点头,似乎对黎洛的看法表示认同。
  三人正说着,海棠走进来说道:“姑娘,奴婢已经吩咐好了明日姑娘去慈恩寺祈福的事了。”
  “好,有劳你了。”黎洛轻声回应。
  待海棠出去后,黎洛的思绪飘回到了儿时的记忆。她想起了那位被小陶称为“娘娘”的女子,那个温柔而优雅的女人曾经是她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小时候,这位娘娘常常带着黎洛在院子里放风筝、教她写字、陪她放小船。后来,陛下下旨选秀女,她进了宫,再后来,黎洛的母亲去世,黎洛也被迫离开了侯府。在黎洛的印象里,那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女子,典型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长得也很美,待人温和。只是不知道,她现在变成什么样了?毕竟深宫之中,充满了无尽的阴谋与争斗,那可是一个能吞噬人的地方。
  但若是她还记得与黎洛这个小侄女年少时的情分,倒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选择。想到这里,黎洛不由得一怔,微微抬头,借着远处妆台上的镜子看了看自己。呵,她是如何变成现在这副模样的,真是可笑。
  次日一早,给老太太和刘夫人请过安后,黎洛便带着小陶几人坐着马车来到了慈恩寺。慈恩寺位于城外的一片宁静山林之中,四周环绕着苍松翠柏,寺内钟声悠扬,香烟袅袅,宛如人间仙境。黎洛一行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毕竟此时晨光初露,寺内的游客还不多,门口只有稀稀疏疏的几辆马车。
  马车缓缓停下,黎洛轻轻掀开车帘,迎面吹来的晨风带着一丝凉意,令人心旷神怡。她率先下车,随后是小陶和其他侍女。黎洛抬头望了望眼前的寺庙,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那些与祖母和母亲一同前来祈福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但如今,一切都变了。
  “姑娘,我们到了。”小陶轻声道,打断了黎洛的思绪。
  “嗯。”黎洛微微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衫,便带着众人朝寺门走去。
  寺外,有个老和尚正在扫地。黎洛带着人走过去时,特意停下来,微微行了个礼,笑道:“大师好。”
  只见那个老和尚看了看黎洛一行人,然后从容地回了一礼:“这位小姐眼生,可是第一次来本寺?”
  黎洛苦笑道:“儿时常跟着祖母和母亲来,不过已经有些年不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