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用。”未等元怀英开口,李扶光便极快地打断了内侍的话。
  她视线径直落到元怀英身上,手中端着的药碗一送。
  内侍一怔,旋即反应过来,堆着笑脸连连点头,悄然退到一旁,不敢再多言。
  元怀英目光只在那碗药上停了一瞬,随即视线缓缓上移,落到李扶光脸上。
  她站得笔直,眼中一片冷漠,没有半分柔情可寻。
  再想多看两眼,人就不耐烦了。
  他垂下眼眸,盯着碗中琥珀色的液体,沉默片刻,终是伸手接过,仰头一饮而尽。
  李扶光见他喝完,又道。
  “张大人在花厅等你。”
  她说完便走,毫不拖泥带水。
  元怀英望着她的背影,神情晦暗。喉间药味还萦绕不散,平白让人反胃。
  一时间竟分不清,是药苦,还是心涩。
  他缓缓阖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面色已恢复平静。
  身旁的内侍偷偷抬头,瞥见这一幕,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终究什么都没说,只默默垂下头,不敢打扰。
  “去请张大人过来吧,还有,这样的事,以后不要再做了。”
  内侍闻声,心头一颤,忙不迭地低头应是,弓着身子缓缓退下。可才走了几步,他又忍不住回头。看见殿下临窗靠塌,微微出神。书卷掉了也不知道,薄毯一角也松松垮垮地垂着。
  整个人轻薄的像一页纸,随时能被风卷走。
  不多时,廊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接着便是一道清越之音。
  “殿下。”
  张歧安步履稳健,朝他恭敬地拱手行了一礼。
  元怀英闻声抬眸,目光从恍惚中收回,他摆了摆手。
  “嗯,你我之间,无须多礼。上次让你查的事,情况如何了?”
  张歧安听到这话,神色顿时一敛,沉声道。
  “殿下猜测的果然没错,此次祈福道场,的确有人暗中不轨。”
  “圣上将这事交给了工部,并着户部批银一百万两以供买办。但下官暗访得知,户部实际拨付到工部手中的银两,竟只有三十万两。”
  元怀英闻言,眼中露出一丝寒意,“那剩余的七十万两银子呢,凭空蒸发了不成?”
  “这个倒不知。”张歧安摇头,“下官曾试图追查,但却发现,户部上下似乎都长着同一张嘴,咬死了不肯透露任何情况。”
  “可怪就怪在,七十万两不是个小数目,工部是要实打实,用这些钱来采买的。如今少了这么多银子,他们却甘心吃下这个闷亏。换作普通官员,恐怕早就上报了,可偏偏也没一人吱声。”
  “那你可调查出什么结果来了?”
  张歧安沉默片刻,低声道:“下官惭愧,暂未查明其中缘由。”
  元怀英‘嗯’了一声,也没怪他,只道。
  “那你盯紧了他们,七十万的窟窿,不可能悄
  无声息就填上了,总会露出马脚。”
  “注意安全,尽量不要打草惊蛇,只在暗中调查即可,这事我会进宫奏明圣上。”
  话音刚落,元怀英却突然低下头,抬手掩住了唇。紧接着,一阵急促的咳嗽声从他口中传出。应是方才一口气说话太多,又刚喝了药,喉咙口被冷风一激,竟一下子止不住了。
  “殿下!”张歧安神色一变,忙上前一步,却又踌躇着不敢靠得太近。
  内侍闻声,手中捧着一盏温水,匆匆赶来。
  元怀英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他努力平息着咳嗽,再开口时,声音嘶哑。
  “不妨事……张大人,你继续盯着便是,切记不可轻举妄动。”
  “只是。”他突然低声自嘲,“我这副残败身子,居然也值一百万两雪花银。”
  “殿下,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内侍一听这话,眼圈顿时红了。
  “您吉人自有天相,这次祈福道场有万神庇佑,殿下您必定会福泽深厚,安然无恙。”
  “行了。”他打断内侍的话,目光转向张歧安。
  “你身子是不是也还没好?先回去吧。这里有他伺候就够了。”
  “是。”
  ——
  谢府
  “小姐,您这手背是在哪里伤到的呀,怎么伤口这般深?”璞玉一边小心翼翼地替谢令仪涂着药,一边心疼得直皱眉,“往后,只怕是要留疤了。”
  “嘶。”谢令仪手腕一瑟缩,眉头不自觉蹙起。
  小姐,这是怎么了?可是奴婢弄疼您了?“她急忙放下手中的药膏,神色慌张。
  “没事,有点疼,你继续吧。”
  “好,那奴婢再轻一点,不过小姐您这伤口是怎么来的?”
  谢令仪眼睛闪了闪,“不小心被抓伤了。”
  “谁这么不长眼,敢抓小姐您。”璞玉闻言,立马柳眉倒竖,“要不要奴婢出手,好好教训一下那人,给您出出气?”
  “不用不用。”
  谢令仪忙抬手安抚住她,她还犯不着跟一只猫计较。
  “对了,上次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
  “小姐是说短衣帮那群人?”
  “对。”
  “奴婢打听清楚了,他们就住在城东的一处废旧宅院里。小姐是想听戏了?您一声令下,奴婢就把他们请过来。不过,他们鱼龙混杂,不能在府里唱,得另寻个地方。”
  “不着急,咱们先过去看看。”
  “好,那奴婢先帮小姐包扎好伤口,省得再磕碰到。”
  她忙活完,便要去偏门。
  谢令仪拦住她,唇角一扬。
  “这次,咱们走正门。”
  城东一带是三教九流混杂之地,街巷狭窄,房屋破败,住的多是穷苦百姓。许多没人管,衣衫褴褛的小孩都赤着脚,在巷道中奔跑,偶尔传来几道响亮的嬉闹声。
  为避免引人注目,谢令仪这次依旧做男子装扮。头发高高束起,用一顶略显陈旧的纶巾压着,脸上甚至还抹了灰。
  可即便是这样,周围还是有不少人在盯着看着。主仆两人尽量忽视他们若有若无的视线,继续朝前走。
  巷尾便是一间更加破旧的宅院,墙垣歪斜,院门半掩,门框上的木漆早已剥落,露出底下发黑斑驳的木纹。
  璞玉压低声音,“小姐,就是这里了。”
  她警觉地趴在门上,先听了一小会儿,没听见任何声响,面上就有些犹豫。
  “小姐,这里面好像没人,咱们还进去吗?”
  谢令仪也有些迟疑,踌躇间,两个孩童试探着靠近了。
  他们一大一小,大的应该是哥哥,小的是妹妹。哥哥衣衫破旧,手里捧着一个豁了口的瓷碗。
  妹妹则穿着明显不合身的大人衣服,袖口长得被草绳扎起,绕在背后。她手上的虎头拨浪鼓,两侧小球左右摇晃。
  男孩神情略显胆怯,却努力装出一副镇定模样,挡在妹妹身前。他妹妹则纯然不知世事,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谢令仪与璞玉。
  “你们是谁?来这干什么?”
  谢令仪看了一眼兄妹俩,放柔了语气。
  “小弟弟,这里是你们家吗?怎么不见大人?”
  “阿爹阿娘他们上工去了,晚上才回来。”
  男孩还来不及回答,他身后的妹妹就奶声奶气地开口。他听到妹妹声音,不由得皱了皱眉,回头瞪了她一眼。
  谢令仪眼神示意,璞玉立即从腰间掏出几个铜板,递给男孩。
  那男孩看见铜板,眼前一亮,却警惕的没有接。
  谢令仪见状,半蹲下来,看着后面的妹妹道。
  “好孩子,我们不是坏人。再说,坏人也不敢光天化日之下出来,是不是?”
  “我们来这,只是想找里面的人,打探一个消息。既然他们不在,那找你们也是一样的。”
  “你们来上京,是来卖艺讨生活的对不对?”见小女孩不解,她又多解释了一句。“就是为了宫里的太子,给他唱歌、跳舞。”
  “到时候等他病好了,上天自会降下祥瑞,你们也能得到一大笔赏赐。我听说,好多人因为这个,自发的去寺庙为太子祈福呢,你们有听说过这件事吗?”
  “没有。”兄妹俩双双摇头。
  “怎么会没有呢。”谢令仪佯作纳闷,语气里透着几分疑惑,“我明明就听说过这件事呀,还是从你们青州传过来的,难道我记错了?”
  她慢慢站起身,百思不得其解。
  男孩被她弄得也有些发懵,见她为人真挚,不像骗子。三言两语就被她卸下心防,只道晚上等阿爹阿娘回来,就去问问。
  谢令仪心中一动,见目的已然达到,只轻轻点了点头,再次示意璞玉把铜板递给他,并道。
  “拿着吧,这个算是你们帮我打听事情的报酬。”
  男孩听了,这才高高兴兴接下。
  谢令仪见事情已办妥,转身欲离开。然而,才刚走出几步,衣袖就突然被人从后面轻轻拉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