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两个既没有通讯设施也没有无人机的漂流船,好像也就只能彼此干瞪眼。这个距离即使喊话也不一定能听清,总不可能为了交流游到对方船上去,弃自家船只于不顾。
这个时候就越发显现出无人机在交换物资上的作用。
海贝目送着巨型游艇离开,面无表情的同时也在暗暗评估着两艘船之间的差距。
短短交错的那一会儿里,海贝尽可能地观察了巨型游艇的整体情况。
对方的一层甲板比较高,距离海面至少有一个成人那么高。船身与一层甲板之间的船身上并没有透明采光的窗户。
若是一层甲板之下也有船舱,那即使没光也需要通风。要么是下面的船舱房另有采光通风的开口,只是海贝所处的这一面看不到。要么就是底下的通风和采光全部依赖于科技手段,那么这些科技手段肯定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
整个二层甲板看起来都平平无奇。因为甲板上什么都没有摆。对方船舱的窗户并不多也不大,所以仅从外面也看不出船舱里的情况。
每一层甲板的空间都比较大,甲板和船舱的占地面积比例大概是二比一。
一层甲板的后方,海贝如今面对着的方向,还有一个类似于船坞的小型凹陷平台。这个小型水面平台大概能进去一个几米宽的小型船只。
现如今这个小型的凹陷里就固定着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小漂流平台。这个小漂流平台看起来像是一个用塑料泡沫板拼起来的漂浮平台。平台的边缘用绳子绑在巨型游艇上。
看这个塑料泡沫板平台上密密麻麻的渔网,海贝怀疑这个小型漂流船是是巨型游艇圈起来的养殖基地。
这块疑似养殖地的附近的甲板上架着非常粗的水管,水管斜向上,喷涌出带有弧度的水柱。水柱斜着喷出来,推动大船缓慢向前行进。
看远处海水泛起的浮沫,对面那艘巨型游艇应该不只有一个地方有水柱,所以漂流的方向和随波逐流的海贝有了较大的偏差。
望着水柱喷涌飞溅起来的水沫,海贝羡慕地快要流口水。这样大水流的水柱肯定不是人力整出来的。
对面漂流船上只有顶层镶嵌了许多太阳能板,看起来电能也不是可以如此肆意挥霍的样子。
也不知道是游艇内部别有乾坤,还是有别的能源驱动。但能任由水柱持续如此,这艘船的能源供给一定游刃有余。
真是越想越羡慕。真想有个聚宝盆,最好能放进去一个太阳能光板,长出无数个太阳能光板。不过想想最初没有船的疲惫,自家漂流船如今有吃有喝也不算差了。
目送巨型游艇彻底离开视线,海贝畅想了一番未来想要的船只,然后在冰冷的现实里返回了船舱。
控制台的显示屏上,巨型游艇越漂越远,远到离开了控制台的信号捕捉范围,屏幕上又只剩下自家漂流船的信息。
海贝在心里感慨,原来上百米的巨型游艇也只是普通的漂流船,有那么充裕的能量却算不上漂流基地,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攒够一个漂流基地的家底。
以底仓现在的容量,就怕装满木头纸板都不够冰封季节取暖。接下来要为冰封季节做准备,或许自己也可以用塑料泡沫板构建起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筏子。
想到这里,懒散了半天的海贝突然又有了干劲儿。今天剩余的时间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不若还是下海碰碰运气吧?
今天的海底不适合捕猎和收割水草,但也可以找别的方向努力一把。
现在依旧还没有过去一天里阳光最热的时候,不管是待在甲板上还是待在船舱里都很热,远没有待在海底舒服。
海贝在船舱里又食用了一点压缩饼干补充体力,就从船头台阶位置又沉下了海底。
海底依旧只有小鱼嬉戏没有大鱼的踪迹。这片海域的水草也都长有萌萌的小触手,大多都会蜇人,珊瑚即使捡回船上也没有什么作用。下水之后唯一的目标也就只能是各种拥有壳子的小海鲜。
实在找不到小海鲜的时候,捡点儿合适的空贝壳也挺好。
海底的黄沙里不时有小海鲜卧沙。因为此处珊瑚遍布,成规模的沙地也并不多。海贝跟着漂流船游动,一路耐心搜寻,小心地避开了珊瑚和水草。
每遇到一个大一点儿的沙地,海贝就从随身空间里拿出铁铲,用铲子铲一铲沙子直接装到小网兜里。
这个时候只要在海水中不停挥动小网兜,小网兜里的沙子就会从网眼甩出来。到最后留在小网兜里的就只有大型的石块和小海鲜。
海贝如今不仅有两个小网兜,还有五个新收获的尼龙渔网,完全可以单独取用一个来淘沙,另外的渔网用来盛放收获的海鲜。
这样一路下去反倒收获了不少东西,不仅有个头娇小的虾蟹贝,还收获了一些婴儿手掌大的小八爪鱼。
小的贝壳虽然小到吃不着数,但可以一起收回去,到时候挑出来放到亚克力鱼缸里养着。
这些贝类也能成为八爪鱼的食物。何况很多贝类本来会互相捕食,到时候任凭它们捕食,都不用担忧喂食口粮的问题。
第80章
海贝一边上前游,一边挥舞,铲子收集小海鲜,不放过自己路过的每一片沙地,势必要掘地三尺。
收集的小海鲜装满一个网兜,海贝就把东西转移到漂流船上。小海鲜没有几口肉,壳子却异常沉重。海贝每次觉得袋子拖动起来吃力的时候就往船上转移,收获的小海鲜装在尼龙绳渔网里挂在护栏上,海贝则拿着小网兜继续下海狩猎。
一趟又一趟,阳光的亮度开始转暗的时候,海贝拖着最后一袋收获爬上了漂流船。
漂流船船头台阶上已经绑了四个装满小海鲜的渔网,海贝如今拖上来的是第五个。
渔网里不仅有活着的小海鲜,还有不少空贝壳。这些贝壳掩藏在沙子底下,有时里面还会住着寄居蟹或是八爪鱼。
因为海底不方便挑拣,不管是完好的贝壳还t是破损的残片,海贝都装在渔网里带了上来。
这个时候阳光已经没有那么毒辣,海贝正可以坐在船头台阶上就着海水处理这些东西。
活着的鱼获要尽快处理,尤其是虾类和螃蟹类。要尽快把它们分类出来转移到其它养殖容器,以免它们长时间待在尼龙渔网里用钳子破坏网线。
得益于上一次漂流基地的交换,以及海面上飘过来的快递丰收,海贝如今财大气粗,拥有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渔网,怎么方便怎么装,倒腾起这些海货来简直不要太顺手。
先处理刚刚拖上漂流船还没来得及绑到护栏上的渔网。渔网里的鱼获半泡在台阶旁的水面,网口有一个固定点绑在护栏上方便取出东西分类。
这一次在海底收获的螃蟹个头最大的不过杏子大小,虾类更是没有超过小指头大的,收获寥寥的八爪鱼也只有婴儿拳头大小。
海贝把螃蟹、虾和八爪鱼分到塑料桶里,塑料桶的内壁比较光滑。这些小东西不容易逃逸。
剩下的大多都是贝类。
超过蚕豆大小的贝类都归置到麻绳渔网里,麻绳渔网的网眼比较大,太小的贝类扔到里面容易脱离。
剩下的小贝壳都扔到尼龙绳渔网里,尼龙绳渔网的网眼只有豆粒大小,连小苗都能兜得住。
空贝壳挑出能用的装到麻绳渔网里,到时候一块倒在船尾的大渔网里。实在不能用的贝壳残片则直接用力一抛,残片就回归大海。
五大袋的东西整理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渔网清空。海贝并没有急着把这些东西收拾起来,而是把地笼也拖到了船头台阶上。
地笼里因为塞满了诱饵,已经成功吸引进来一批新的食客。如今渔网多了,地笼可以利用得更充分。早点把里面的鱼获清空就能早点引诱来新的鱼获。
海贝把地笼里的鱼又单独分装到渔网。然后就可以给地笼补充饵料。
处理海鲜时,不食用的部分都收集在蜂蜜罐里放在船舱外。
绑在护栏上的蜂蜜罐里的饵料已经有了微妙的味道。
海贝把蜂蜜罐子解下来倒出里面的东西。还能维持住形状的固体部分塞到地笼的饵料袋里,剩下的软烂如泥的部分则弃之不用,让它们重回大海。
清空的蜂蜜罐子在台阶旁的海水里冲洗干净,重新绑到护栏上留待以后继续使用。
海贝把整理出来的装有鱼获的袋子依次绑到船头台阶旁的护栏上。因为护栏的底部距离海面有一定的距离。海贝特意拆了一个麻绳渔网作为这些渔网的延长线。
这些渔网就是简易的养鱼设备。
新鲜的鱼获养在鱼缸里很容易翻肚皮,倒不如养在大海里,既不用担心喂食的问题,也不用时刻惦记着换水。
当然船舱里的鱼缸也不会弃用。鱼缸里会养上少量的鱼获作为近日的食材。
琐碎的分类活计特别耗费时间,蹲久了腰都有点酸,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完全转变成了月华。